“聽話”的孩子才可怕——青春期就應該說出來

“你瞅瞅人家那孩子,多聽話!”

相信在座各位和我一樣,從小到大聽過這句話N遍了!

但是!今天我們就好好嘮嘮。

聽話的孩子真的好嗎?

“聽話”的孩子才可怕——青春期就應該說出來


前段時間,北大學霸弒母案的兇手被抓獲。這條新聞也一時激起了很多熱議。兇手——被害者的兒子從小就是家中、學校裡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妥妥的一位北大學霸。可以說,他就是我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只是個個例!

但是,這個個例也反映了很多聽話的孩子存在的問題——青春期的孩子只會聽話才是可怕的!

難道聽話還不好?

在我們很多父母,青春期中很大部分孩子都會表現得叛逆,不聽話,難以溝通。換來的多數是父母的一句“你怎麼那麼不聽話”。

但是也總有那麼一小部分卻表現的異常聽話,或者說在父母老師的有力管教下顯得特別聽話。而這些聽話的孩子往往會被家長視為驕傲。

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這些聽話的孩子長大後面臨的問題往往能毀了他的一生:

一、只會聽話,不會說話,還有自我嗎?

•“媽,我想喝可樂。”

•“不行!喝可樂對嗓子不好,喝水!”

• “好,知道了。”

從此以後,孩子再也不喝可樂了,他認為可樂就是有害的。

◆你要用功讀書,不能玩遊戲——好的

◆你要考試重點中學,才能上重點高校——好的

◆你要考上重點大學,才能畢業有好工作——好的

◆你想報什麼專業?以後想做什麼?——不知道

◆ ……

家裡聽父母的話,學校聽老師的話,公司聽老闆的話,什麼時候孩子可以聽自己的話?

從他想喝那杯可樂起,就被喝止。從那以後什麼話都是父母說的對,都是按父母的話一步一步的走,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失去了自己的想法。

就像一個提線的木偶,父母拉著背後的線完美的演出了青春的一場戲,但是當父母放下手中的線,木偶只能倒在地上,還能做什麼。

二、別人說的都會聽,別人要求的都會做,還會與人溝通嗎?

一百年前的兩個人,他們一個是好學生,一個是壞孩子。

這個壞孩子,從小讀書疏懶,頂撞父母,考了三年大學!抽菸喝酒還吸過鴉片。

這個好學生,從小安靜聽話,學習刻苦,還有美術天賦。從未做過違法亂紀的事,不吸菸不喝酒。

後來這兩個孩子都出名了。這個壞孩子叫做丘吉爾,而那位好學生是希特勒。

丘吉爾聯合英、美在二戰中獲勝,贏得了愛戴。而希特勒卻想一個人稱霸世界,走上了所有人的對立面。

聽話的孩子沒有錯,但是隻會聽話,卻往往失去了與人相處的方法,沒有了能和人溝通的準則,甚至會走上所有人的對立面。

我們雖然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是這個社會需要我們家人之間的親情,需要朋友之間的羈絆,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青春期不正是我們尋求發表意見,尋求與人溝通的時間嗎。

只會聽話的孩子,你還會交流嗎?

“聽話”的孩子才可怕——青春期就應該說出來


三、想說的沒人聽,想做的沒人同意,我只能聽別人的!

●媽媽,我想看動畫——你要好好學習

●媽媽,我想去打球——你要好好學習

●媽媽,我想學吉他——你要好好學習

●媽媽,我沒考好——讓你不好好學習?還想看動畫、打球?

“聽話”的孩子才可怕——青春期就應該說出來


這些聽話的孩子都是父母有力的管教下優秀的產品。

他們聽話了,他們照做了,但是他們真正想說的有人聽嗎,真正想做的有人同意嗎。

沒有!

他們只能接收一個接一個的命令,聽話照做!深埋一個又一個的想法,都壓抑心底。

頂嘴的孩子還可以宣洩心中的壓抑,那不頂嘴的孩子壓抑心中的怎麼辦呢?

他們只會委屈,會自卑,會抑鬱!

還是孩子的他們可能不敢反抗,可能不能反抗。

但是當有一天他受到了一點挫折,遇到了一點困難。那麼可能會失去理智、可能會心裡崩潰,可能會甚至可能……

看到這,很多父母會不會疑惑,那孩子聽話也不好,不聽話也不好?

我們要相信,我們每個人的青春期都是會叛逆的。只是有的孩子會表達,有的孩子不會表達。

表達出來的可能就是我們看到的所謂的叛逆。

但是他們表達的難道不是他們

◆自己真正喜歡的,想做的,熱愛的

◆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對事情的看法,對他人的意見

◆自己獨立的思想,成長的困惑,心中的壓抑

反而那些聽話的孩子,被制止了這些,只能埋沒了這些,直到失去了這些。

逆反的孩子不可怕,只會聽話的孩子才可怕

看到這,小編相信家長們都懂了。我們不是坐在孩子頭腦裡的指揮官。

我們應該:

■多傾聽一下他們獨立的想法

■多關注一下他們溝通的方式

■多鼓勵一下他們萌生的決定

■多開闊一下他們接觸的世界

聽話的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除了聽話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會了。

青春期就應該是一個“不聽話”的時期,他們應該把自己想說的說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