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話」的人生,是險惡的!

最近發生的武漢礄口美喬幼兒園虐童事件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輔導機構的老師為了懲罰學生上課說話,讓只有6歲的孩子做上百個深蹲,導致不少孩子患上滑膜炎、雙膝蓋積水,甚至會影響他們以後的運動和生活。

“聽話”的人生,是險惡的!

教育機構的懲罰方式怵目驚心,孩子們的遭遇也令人心痛,但事後家長的處理方法也值得我們深思:

“聽話”的人生,是險惡的!

(這位家長說自己不反對懲罰教育,只是覺得老師懲罰的量太大。)

“聽話”的人生,是險惡的!

(家長在同老師理論時說:“你讓她做100個,中間不說停下來,她是不會停的。她是個很聽話的孩子。”)

可能是孩子年齡小表達能力不夠,也可能是孩子平日有些頑皮讓家長傷腦筋,父母多是採用了嚴厲管控的教育方式。可這種平時立竿見影的手段所埋下的隱患,都在此時發作了。

我們無意責怪父母,只是在尋找一條保護孩子的道路。如果孩子可以打破“聽話”的限制,不崇尚也不畏懼權威,面對危及自身安全的懲罰時敢於尋求幫助,類似的虐童事件可能會被及時制止。

收回“聽話”這個標準的要求,不僅僅是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更是給予了他們面對危險時的盾牌,希望家長能夠培養出一個敢於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能夠保護自己、有獨立人格的孩子,而非一味沉默和容忍的受害者。

在公園和六歲的兒子一起瘋跑時,我重重地跌了一跤,右腿的右側好大一塊蹭破了皮,滲出鮮血。是那種你不想哭,可是眼淚會自動流下來的痛。

“媽咪,你抓不到我!”不知情的兒子從遠處挑戰著。我痛得沒有力氣大聲講話。等到兒子能夠聽見我的時候,我告訴他:“媽媽摔了,不能再陪你玩了。”兒子看到我因疼痛“變形”的臉,停止了挑戰,跑到我跟前蹲下來察看我的腿。

我指著受傷的腿告訴他:“我的腿好痛啊,我得馬上回家擦藥。”

兒子顯然對要回家的說法非常失望,不過,天性敏感的他還是在我的右腿上深深地吻了一下,關切地問:“你感覺好點了嗎? 那,我們就快點兒回家吧。”

他用盡力氣扶我站起來,我一陣感動,情不自禁地對他說:“我很開心有你這樣的孩子。”

“為什麼?”這是我評價兒子後他必問的問題。

“你說呢?”這是他要求我解釋時,我必問的話。

“因為我吻了你!”兒子很自信。

“不完全是。”我搖了搖頭。

“是因為我聽話嗎?”兒子繼續和我探討。

當“對了”來到嘴邊的那一刻,我好象意識到了什麼似的打住了。“聽話”這個詞在這個場合似乎不能完全表達我當時的感受,或者說不是我要傳遞給兒子的信息。因為“聽話”無法體現出兒子獨立思考,作出正確決定的能力。

“聽話”的人生,是險惡的!

女兒那時15歲,兒子6歲,我對女兒用“聽話”用了15年,對兒子用了6年,一時間我還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兒子,但我非常清楚我不能用“聽話”來讚揚他。

想了一會兒,還是不知道如何回答兒子,我開始問自己:“聽話這詞到底意味著什麼?聽話會造就什麼樣的人?”

“聽話”的人缺乏主見、崇尚權威、思維受約。

想到這兒,我沒嚇出一身冷汗,但是明白了不能再用“聽話”來形容我的孩子了,因為這個詞它有後遺症!況且孩子做的比“聽話”所定義的要智慧得多!(這是對事件的解釋部分,建立我際關係,決定著後面的說法和關係。)。

我拉起兒子的小手:“我開心是因為我們剛到公園,你玩興正濃,對你來說,馬上回家不容易。可是你選擇回家,而不是多玩一會兒。我不認為這是你聽話,我覺得這是你有主見!你應該很驕傲你的決定! 媽媽特驕傲你的選擇!”

“太棒了!”兒子揮著小拳頭,象是拿到了一枚獎盃。

“聽話”的人生,是險惡的!

“正確的決定”意味著主動和智慧,“正確的決定”帶給兒子的自信是用“聽話”的說法不能達到的。“聽話”本身被動的成分太多,無法表達孩子做選擇的能力,更多的是大人的英明。這樣的場合用“聽話”來表揚孩子是對孩子做正確決定能力的不尊重!

同樣的一件事情,我們大人的解釋不同,給孩子帶來的感受很不一樣,對他的成長的影響當然會不同,久而久之,我們塑造著孩子不同的人生。

“聽話”的人生,是險惡的!

自從對“聽話”有了不同的解釋之後,每當孩子們配合我的時候,我的讚揚不再是他們“聽話”,“乖”,而是他們做了一個好的決定。有意思的是六歲的兒子開始常有這樣的說法:“關於…,我做了這樣的決定…”

再說說我2013年暑期在中國做演說,演說休息期間旁聽到兩個媽媽和孩子非常相像的對話。基本上是這樣的,媽媽說:“作業做好了嗎?檢查了嗎?”“琴彈的怎麼樣?彈了多長時間?”“聽姥姥話了嗎?”“真乖!”

說完“真乖,聽話!”你能看到母親們滿意的微笑,想想電話那頭的孩子可能也是滿意的微笑。“聽話”是什麼?是順從別人的意志,無條件的“聽話”和精神上的“奴隸”到底有多少區別呢?!“聽話”本身不能體現“聽話”人自己的主見,在“聽話”教育下長大的孩子,會有主見嗎?我們都希望孩子是個有主見的人,可是同時我們卻拼命地要求孩子“聽話”,“乖”,邏輯上不成立啊!

聽話的孩子怎麼能鍛鍊做決定呢?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做決定,我們的每一個決定加起來就是我們的人生路線啊!可以想象,一個“聽話”從不做決定的孩子的人生軌跡會是怎樣的雜亂無章!

“聽話”的人生,是險惡的!

說來巧了,寫到這裡的時候,剛好是我家的晚餐時間。我做了兒子最愛吃的紅燒排骨,吃完飯他說是要去打鼓,可是沒聽見他打,他卻折了回來。

原來他在掙扎著要不要再吃一塊排骨,每每這樣的時候,我就會說:“看來要做決定了,選擇吃,還是不吃呢?”兒子看看排骨,看看我,又看看自己的肚子:“為了健康漂亮,我決定不吃了。”他昂起頭,自豪搞笑地走出了廚房。這樣的時候,習慣的原因,我還是想說:“真乖!”不過每一次我都能把“真乖”咽回去,告訴他:“很好的決定,你要為自己自豪!”孩子有了好的決定後,我們應該加深他們很會做決定的概念,而不是“乖”,讓他們更早地有獨立決定和自主擔當的感覺,不要他們“聽話”!

思考:我們要培養的是會做決定有主見的成人,而不是“聽話”的孩子。 用“聽話”表揚孩子,強調的不是孩子作決定的能力,而是父母的權威,孩子的主見得不到肯定,相信積極的肯定會幫助孩子鍛鍊做“好決定”的能力,孩子會更獨立自信。

教育感悟:孩子做對事情時,是孩子有主見,不是“聽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