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與阿司匹林的區別?

希望你一切安好72532058


乍一聽,阿莫西林和阿司匹林真的很難區分,都姓“阿”,名字中都有“林”,貌似是兄弟倆一樣。但是實際上這兩種藥確是完全不同的兩類藥物,阿莫西林是抗生素,阿司匹林是解熱鎮痛抗炎藥物,從化學結構到藥理作用是完全不同的。那麼,平常我們有個頭痛腦熱、感冒發燒時要怎麼選擇和區分呢?

阿莫西林,是一種最常用的半合成廣譜β-內酰胺類抗生素,對大部分常見細菌都有效。臨床常用於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還能用於泌尿生殖道感染,以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等。也就是說,阿莫西林只有在細菌感染時才有效,普通的感冒常常是病毒引起的,不應該常規使用,只有確認是細菌引起的疾病才可服用。規範合理使用抗生素,遏制細菌耐藥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問題。使用阿莫西林必須遵醫囑,不能作為家庭常備藥物盲目服用。

阿司匹林,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水楊酸類解熱鎮痛抗炎藥,非抗生素。它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溼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主要用於治療感冒、發熱、牙痛、頭痛、關節痛等,還可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由於它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目前,臨床上也用於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病的發作。阿司匹林可以緩解我們因感冒發燒而導致的炎症和肌肉痠痛,降低我們高熱的體溫,減輕身體不適感,只能治標不治本。阿司匹林不是抗生素所以它不會殺滅細菌,也不會殺滅病毒,不會產生耐藥,雖經歷百年但是效果依然如前。

總的說來,一般感冒伴發熱,可選擇阿司匹林緩解感冒症狀,或者配合抗病毒藥物治療即可。只有在確診是細菌性感冒時才可選用阿莫西林之類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藥事健康


感謝您的邀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的說:阿司匹林是消炎藥,阿莫西林是抗生素,兩者完全不同,一定要對症下藥!


阿莫西林和阿司匹林是大家平時感冒發燒常用的藥物,有很多朋友都會把他們弄混,甚至認為他們是一種藥,生病時二選一服用即可。實際上,這種觀點是大錯特錯的!阿司匹林和阿莫西林,從化學結構到適用範圍,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藥物。

首先來說說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叫做乙酰水楊酸,是一種傳統有效的解熱鎮痛抗炎藥。因此,阿司匹林是消炎藥,不是抗生素。消炎藥僅能治標,即能夠緩解因感冒發燒而導致的炎症,從而減輕你的不適感,卻並不直接殺滅引發病症的細菌或者病毒。所以最終讓你恢復活力的還是你自身強大的免疫力,阿司匹林起到有力的輔助作用。也正是因為它是消炎藥,而不是抗生素,因此不會產生耐藥性,這也是它歷經數十年依然對大眾有效的原因啦!

如果您喜歡的話,請點擊右上關注,更多健康知識和您分享!


然而,不同於阿司匹林,阿莫西林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對大部分常見細菌都有效。抗生素是什麼呢?顧名思義,抗生素能夠抵抗其它微小生物對你的進攻,是從病因上治療你的感冒發燒,也就是治本。可是就像人們知道的,抗生素雖然能夠直接殺滅病原菌,也具有很強的耐藥性,這也是造成現在抗生素濫用的原因。因此,阿莫西林作為抗生素的一種,也很容易耐藥,不到發熱很嚴重的地步,最好不要服用。

所以,對於一般的感冒發燒來說,朋友們千萬不能把阿莫西林和阿司匹林混用,要對症用藥!如果只是一般的風寒感冒,並不嚴重,最好選用阿司匹林這樣的消炎藥,順便鍛鍊一下自己的免疫力。如果發高燒,實在是難受,而且已經確診是細菌性感冒(不是病毒性)的時候再使用阿莫西林之類的抗生素,以免造成抗生素的耐藥!

問題回答:山東大學 石彤 審核:吳一波

吳一波


仔細“端詳”,這兩種藥確實“長”得很相像啊,哈哈,其實它們是各自不同的兩種藥。

先說阿莫西林,它是一種抗生素,屬於青黴素類的半合成藥物,常用來治療青黴素藥物敏感菌的感染,有一點需要注意,口服前需要做青黴素皮試,陰性者方可使用,文獻報道,阿莫西林引起的過敏反應並不少見。

我們急診科就接診過口服阿莫西林過敏的患者。女性,35歲,因為頜下淋巴結腫大,自行服用了阿莫西林膠囊,既往對青黴素不過敏,也靜點過青黴素,無不良反應,而且這次也做了皮試,結果為陰性。然而當她服用阿莫西林膠囊數粒後,身上卻逐漸出現了皮疹,密密麻麻的皮疹如小米粒一般,搔癢劇烈,並且,出現顏面潮紅,面部、口唇有腫脹感,後經抗過敏藥物治療後,數天皮疹才消退。

遲發性過敏是阿莫西林常見的一種不良反應,希望能引起讀者注意。

再說阿司匹林,這種藥“歷史悠久”,已經有了“百年老藥”的美譽。最初它是解熱鎮痛抗風溼。後來才發現它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對預防血栓形成效果顯著,所以今天,阿司匹林更多的被應用於抗血小板領域。心梗、腦梗的預防方面,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應,是對胃腸道有刺激,可引起出血,增加全身各個部位的出血風險。印象中還記得這樣一個病例:一位老太太,六七十歲的年紀,又出現了陰道出血。到底是怎麼回事?腫瘤?還是其他?於是她到醫院檢查,查來查去,卻發現是由於她口服的阿司匹林惹的禍,經停用該藥後,症狀很快緩解。

雖然她服的也是常規劑量,但每個人耐受性不同,個體差異引起了她的出血症狀。

通過這兩個病例,阿莫西林與阿司匹林,這兩種藥的區別,您一定不再是分不清了,對不對?,我也就出色地完成任務了吧!謝謝!


殷殷期盼話健康


這麼說吧,阿莫西林是我們老百姓口中通常所說的"消炎藥"。不過這種叫法其實是錯誤的,嚴格來說它應該叫做抗菌藥。而阿司匹林才是正真的消炎藥。


阿莫西林主要是針對一些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是用來殺細菌的,屬於青黴素類抗生素。比如能夠對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糞腸球菌等細菌引起的肺炎,鼻竇炎,中耳炎,皮膚軟組織感染有治療作用。它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而發揮殺菌作用,可使細菌迅速成為球狀體而溶解、破裂。

細菌感染可以引起炎症反應,比如咽喉腫痛,身體發熱等症。但是阿莫西林不是直接抑制炎症因子的,而是通過殺滅細菌來緩解炎症。

如果身體沒有感染細菌而出現炎症反應,比如我們不小心在哪碰一下磕一下,身體出現紅腫,疼痛,那麼此時就只是炎症,而沒有細菌感染,使用阿莫西林就沒用了。而是需要使用正真的消炎藥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藥物。


阿司匹林是非甾體類消炎藥,能夠抑制人體環氧酶,從而阻止前列腺素的釋放,來達到消炎作用。因為前列腺素是參與炎症反應的重要因子。不過用阿司匹林消炎需要使用較大劑量,這樣帶來胃腸道副作用也比較大,所以現在一般不用阿司匹林作為消炎藥了,而選用副作用更小的藥物比如布洛芬,雙氯芬酸等。目前使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腸溶片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因為小劑量阿司匹林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無名藥師


阿莫西林與阿司匹林只是名字有些相近,事實上是屬於完全不同的兩類藥物。阿莫西林是青黴素類的抗菌藥物,阿司匹林是解熱鎮痛消炎藥。

抗菌藥物,咱們老百姓有時候也稱之為消炎藥,但抗菌藥與真正意義上的消炎藥(解熱鎮痛消炎藥)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我就說說啥是抗菌藥,啥是消炎藥,都有什麼作用。

大家平時所說的抗菌藥、抗生素(專業上其實這是不同的概念)大多時候都是指治療細菌感染用的藥物,這類的藥物有青黴素類,頭孢類,紅黴素、阿奇黴素為代表的大環內酯類,包括慶大黴素、鏈黴素在內的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名字中含有“沙星”二字的喹諾酮類,以及糖肽類(萬古黴素等)、惡唑烷酮類(如利奈唑胺)等等。每類、每種抗菌藥善於攻擊的敵人(細菌)有所差異,並不是越高級越好,也沒有哪種抗菌藥是對所有細菌感染都有效;因此一定要根據感染的病原菌種類(可能的話,結合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合適的抗菌藥。抗菌藥僅對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有效(通過清除侵犯機體的細菌消除炎症,屬於針對病因治療),需要醫生處方才可以購買和使用(屬於處方藥),切不可自行使用。 消炎藥是用來消除機體發生炎症時伴隨的紅、腫、熱、痛症狀,屬於對症用藥。病原微生物感染、跌打損傷等非感染因素都能造成機體的炎症反應。針對感染引起的炎症,應該是根據感染源選用抗感染藥物(如抗細菌藥物、抗病毒藥物、抗真菌藥等);而對非感染因素引發的炎症反應使用真正意義上的消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胡利華


阿莫西林與阿司匹林,我個人在剛開始接觸藥物時,也常常混餚在一起。關鍵是西藥的名字會讓一些人暈頭轉向。想什麼普瑞巴林與聚普瑞鋅、西地那非與非那西汀、尼扎替丁與替扎尼定更是讓人看著頭皮發麻。

比起剛才的例子,阿莫西林與阿司匹林算是比較好區別了。雖然名字有兩個字一樣,但是它們治療的疾病是完全不同。如果要說它們有那方面的相似,只能說兩個藥物算是經典藥物,歷經百年而沒有被新藥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阿司匹林(Aspirin),也叫乙酰水楊酸,是一種非甾體抗炎藥,以前主要用於解熱鎮痛,現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即每天75mg-100mg)主要用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療。阿司匹林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抑制體內的環氧合酶,從而阻止前列腺素的釋放,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此外在此基礎上也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產生抗血小板作用。

阿莫西林,則是一種半合成的青黴素類抗菌藥物,主要通過破壞細菌的細胞壁合成,使細菌破裂而亡。由於容易使細菌產生耐藥性以及增加療效。臨床上常與克拉維酸鉀聯合用於抗菌藥物的治療。


莫亟WHangYTeng


阿莫西林與阿司匹林的區別在於:

阿莫西林系廣譜抗生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而發揮殺菌作用,可使細菌迅速成為球狀體而溶解、破裂,對革蘭陰性菌和陽性菌均有強而迅速的殺滅作用,對鉤端螺旋體亦有殺滅作用。本藥作用快,且無細菌再繁殖的可能,殺菌作用優於氨苄西林。吸收較好,服後1小時達血藥峰濃度,為口服相應劑量氨苄西林的2.5倍。食物對藥物吸收的影響不顯著。血液透析可清除本品,腹膜透析則無清除本品的作用。


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楊酸,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解熱鎮痛藥,具有良好的解熱鎮痛作用。用於治感冒、發熱、頭痛、牙痛、關節痛、風溼病,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用於預防和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肺梗塞、腦血栓形成。應用於血管形成術及旁路移植術也有效,故俗稱它為“萬靈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