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學會一堆知識嗎?答案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教育”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我們經常會聽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可見教育的重要性。那麼,人為什麼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就是讓孩子學會一堆知識嗎?

中外不同領域的名家對教育的本質,都有自己的見解,我們來看一下,家長們可以從中得到答案。

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學會一堆知識嗎?答案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葉聖陶先生,我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

什麼是教育?他的理解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為習慣,只要熟練的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的應用,一輩子也用不盡。”

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學會一堆知識嗎?答案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習慣的養成,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態度是消極的、思想是負面的、語言是粗暴的,那麼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氛圍成長,會鑄就孩子終生的不良人生品格。

比如,父母手上拿著手機卻要孩子認真做作業;父母歪倒在沙發上卻要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父母隨地吐痰卻要孩子講衛生;父母總愛遲到卻要孩子守時……這無異於對牛彈琴。

家長要給孩子的行動和語言中注入正面的、陽光的、正能量的力量。

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學會一堆知識嗎?答案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莫言先生,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他對教育的理解:“有好父母才有好孩子。”而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親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很多傑出的父母,沒有一個是輕易取得教子成功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學會一堆知識嗎?答案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而現代我們社會的家庭分工模式,一般丈夫在外忙事業,掙錢養家;教育子女的任務由妻子承擔,做父親的基本不參與,成了孩子撫養教育的“局外人”。

其實,父母共同參與孩子的撫養教育,可以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做到優勢互補。同時,還可以集思廣益,集中父母兩個人的教育智慧。而且,在父母共同的影響下,耳濡目染,形成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完善人格和氣質:使男孩既有男人的陽剛之氣,又有感情豐富的特點;使女孩既有女性特有的溫柔,也不失堅強的性格。

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學會一堆知識嗎?答案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理查德·萊文,曾經擔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之久,他曾說過:

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如果教育的目的,僅僅是傳授一堆知識或各項技能給孩子們,那麼這個社會就會失去很多創造性的人才。教育應該讓孩子們看清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解開自己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才能探究世事的真相。

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學會一堆知識嗎?答案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呢?

教育的目的不是學會知識,而是學習一種思維方式——在繁瑣無聊的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不是“我”被雜亂、無意識的生活拖著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學會一堆知識嗎?答案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