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缸机:你嘴里的嗤之以鼻,会是今后电动时代的精神食粮?

适应巡航、语音识别、可变正时,毫无疑问,每项新技术的应用都会让汽车性能得到提升,大多也都会受到追捧,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对效率和油耗有明显提升,但大部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三缸机:你嘴里的嗤之以鼻,会是今后电动时代的精神食粮?


对于三缸机的第一印象要追溯到十几年前,从夏利、奥拓到后来的比亚迪F0,这些搭载的三缸发动机的车型动力差、抖动大、毛病还多,即使是当时比较高端的奥迪100,在搭载5缸发动机后也没能摆脱抖动和难修理的特质,三缸机或单缸机也就变成了廉价、低端的代名词。

尽管如此,趋势却在追溯历史,在油耗标准和排放法规的严苛限制下,大排量V6、V8发动机正在濒临灭亡,沃尔沃XC90、宝马7系、奥迪A8等大型车使用2.0T发动机也早已不是新鲜事,对于尺寸更小的车型,生产商们也开始重启三缸机,并加入涡轮增压等技术,提升效率。

三缸机:你嘴里的嗤之以鼻,会是今后电动时代的精神食粮?


目前,福特福克斯、别克GL6和宝马1系均有三缸版本销售,据悉大众也将率先在高尔夫上国产三缸机,过了快20年又重走来时路,是时代退步了吗?或许是我们的思想没跟上节奏。

动力、体验都不是障碍,要不要放下执念?

关于各家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数据对比、试驾体验已经有许多,基本可以达成的共识是,三缸机在动力参数和油耗表现上,持平或超过四缸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至于抖动问题,大部分车评人给出的答案是不刻意察觉很难发现。

三缸机:你嘴里的嗤之以鼻,会是今后电动时代的精神食粮?


其实,在治抖方面,各家都进行了修炼,以通用和宝马为例,通用的Ecotec发动机采用了钟摆式飞轮技术,通过飞轮离心摆动抵消震动,再给飞轮增加吸振器减少震动;而宝马在B38发动机的曲轴箱安装了平衡轴,与曲轴通俗反方向转动,抵消震动。除此之外,良好的发动机隔音也是必须的。

车载君曾试驾过别克GL6的1.3T版本,或许是平时开的车岁数大了,确实没感觉GL6有多抖,日常使用和普通的小排量自然吸气几乎没什么差别,低速状态下急加速反而更有力量,当然,感受层面并没有标准的答案,抖不抖自己去试驾就可以了。

三缸机:你嘴里的嗤之以鼻,会是今后电动时代的精神食粮?


车载君认为,大家对时下三缸机的性能表现并非没有了解,技术和性能与十几年前夏利上的肯定是两码事,排斥的根本原因是无法放下心中的执念。

在雅阁、佳美、天籁等取消六缸版本之后,厂家和用户就像约定好了一样,四缸发动机是底线,你可以通过阿特金森循环、涡轮增压和可变正时等去压榨效率,但缸数是最后的尊严,可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出现,却在向习惯挑战。

三缸机:你嘴里的嗤之以鼻,会是今后电动时代的精神食粮?


对于新技术应用,消费者一向是弱势群体,就像自动启停,甭管有没有用、好不好用,该来的总会来,放下执念吧,隔壁的凯迪拉克XT4和全新福克斯,都已经开始把之前八缸发动机使用的闭缸技术挪到了小排量上。如同奔驰研发总监Olakallenius所说:到2025年,内燃机仍是销售主力,继续优化、提升效率至关重要。

三缸机只是一种拓展,总比纯电动好接受吧?在未来电动们横行的年代,说不定你还会怀念。

更容易解决涡轮迟滞,三缸机的优点了解下?

除了显而易见的缺点,三缸机也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是涡轮迟滞现象会比四缸机控制的更好,四缸发动机多少都会被排气干涉,阀门会削弱排气气流带动涡轮的力量,而三缸发动机则可以避开,三缸发动机的排气脉冲是连续的,一个脉冲紧接着一个,脉冲和涡轮叶片接触很容易形成持续的加速效果,涡轮迟滞也会更轻微。

三缸机:你嘴里的嗤之以鼻,会是今后电动时代的精神食粮?


其次是扭矩大,热效率高。从结构来说,同排量发动机,缸数越少,低扭越充沛。简单理解,每个汽缸的容积越大,缸径和冲程也会增大,意味着低转速扭矩更大,再加上三缸机少了一套活塞连杆,曲轴和凸轮轴也更短,发动机磨损变少,热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三缸机:你嘴里的嗤之以鼻,会是今后电动时代的精神食粮?


同时,由于体积小,三缸发动机更利于车内空间的释放,随着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近几年的设计趋势正在向短前悬方向发展,以方便城市驾驶和停车,在有限的车身尺寸下,发动机小意味着可在布局上为客舱提供更大的空间。

三缸机:你嘴里的嗤之以鼻,会是今后电动时代的精神食粮?


最后是拥抱未来,因为重量轻,三缸机更容易布置电动机,形成混合动力系统,低速状态电动系统工作,也能解决三缸机先天缺陷带来的抖动问题。

总结

都知道电动化已经不远了,某大V曾说:有条件的消费者一定要尽量选择大排量、多缸数的车好好享受几年,可没条件又讨厌电动汽车的呢?三缸机或许是个折中选择。但说到底,只是一种趋势,四缸机也不可能被取代,没什么好纠结的。

另外,根据目前搭载三缸机的车型售价来看,它们并不比同级别的四缸机便宜,所以不仅是消费者守旧,厂家们或许也该在价格和质保上更开放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