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在華市場或將不保?網友:質量一般,價格太貴!

天氣正在變冷,而無印良品似乎也迎來了“冬天”。

近日,日本服飾、雜貨品牌MUJI(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劃發佈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無印良品在華市場或將不保?網友:質量一般,價格太貴!

財報顯示,二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4%至947.53億日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0.6%至102.41億日元,淨利潤同比增長26.9%至85.58億日元。

看上去不是個太壞的數字,但結合其近幾年在華的發展戰略,這就顯得有些不可思議了——截止目前,無印良品已在華實施了9次降價,降價幅度達30%左右。

在最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無印所倡導的自然、簡約、質樸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大眾對於其產品的品質、性冷淡的設計風格等頗為喜愛。

可從2014年秋季開始,無印良品頻頻實施降價策略以迎合中國消費者。

無印良品在華市場或將不保?網友:質量一般,價格太貴!

截止至去年8月,無印良品的秋冬季新定價已遠低於從前,其中家居類降價幅度為67%,電子類和健康美容類分別降價21%、24%。無論在哪個行業,這樣的降價幅度都堪稱驚人,更遑論無印良品所在的價格相對穩定的消費品行業。

而這,還不是無印良品降價之旅的終點。

今年1月,一場堪稱無印良品有史以來最大規模降價在中國市場實施,此次降價涉及500餘件商品,主要集中在服裝、家居、彩妝工具、文具幾大類。

讓利一次比一次大,但有沒有帶來無印良品預期內的結果呢?

事實上,在第9次大幅降價後,無印良品仍無法改變其在中國市場銷售額逐步下降的趨勢。與上季度相比,其同比銷售下滑2.2%,進而導致其中國市場上半財年收入下滑0.2%。這也是無印良品首次在華收入下跌。

本次財報中還提到,截止至8月底,無印良品中國共運營235間門店,上年同期為210間。品牌上半年在中國僅增6間門店,其中新增8間,關閉2間。

擴張的步調顯然放慢,頻繁降價也在釋放不太樂觀的信息,同比銷售額的滑鐵盧證明了這一點,正發生著的一切都指向一個現實——無印良品失寵了。

猶記得無印良品剛步入中國市場時,大家還總愛討論“無印良品又出新品啦”,“無印良品的XXX好用”等等。

無印良品在華市場或將不保?網友:質量一般,價格太貴!

畢竟無印良品無廣告、無logo、無代言,一切都精簡的不能再精簡,這吸引了不少對狂轟亂炸的廣告審美疲勞的國人。不過這部分國人似乎已經投入了別人的懷抱。

因為時間越長,無印良品最初進入中國市場時還引起注意的缺點越發凸顯。

無印良品的東西實在有些貴。

因此不少人對於其在華市場持悲觀態度,畢竟當下市場的同質化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了。對於消費者而言,他們已然擁有了其它品牌相同功能的同質替代品。

僅就消費者體驗而言,新起之秀們往往擁有比無印良品的商品還要高的性價比,在減少開支的情況下滿足自身的需求,何樂而不為呢?

無印良品在華市場或將不保?網友:質量一般,價格太貴!

而當下,中國的零售市場更是炙手可熱,互聯網們巨頭紛紛開始佈局市場,在各大城市鋪設體驗店,如米家有品、網易嚴選等一系列品牌。作為極簡風格的領跑人無印良品有優勢,但在價格導向的消費市場面前,再多的優勢也有限。

據相關數據統計,相同的產品,無印良品國內價格相對於其本國價格差不多達到2倍左右。中間的商品溢價程度極高。而在商品溢價的情況下,也並未做到相應的質量。

不少消費者表示,在逛無印良品的時候總有一種被當冤大頭宰的感覺。一面鏡子能賣80,一雙筷子能賣60。還不止是貴,有消息爆料稱,國內的商品質量往往不如其本國銷售的商品質量。

品牌老化,頻頻降價背後也體現了無印良品價格的不合理,消費者們也能找到不少性價比更高的替代品牌,內憂外患。

無印良品確實迎來了冬天,但這不完全是行業的問題,也許無印良品要更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