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

10年多前,無印良品一度瀕臨倒閉,第三任社長上臺後,大力執行改革,短短兩年轉虧為盈,創下了日本企業史上的“無印神話”。

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

你是否能想象,近幾年來不少中國人喜愛的日本品牌“無印良品”,曾經是一個即將倒閉的品牌?無印良品,這個1980年代創立的日本國民品牌,在整體低迷的日本經濟大環境中,表現一枝獨秀,目前已在全球24個國家展店,是日本全球化最成功的品牌之一。

然而,很少人知道,無印良品在10年前曾經面臨危機。2001年時,甚至虧損達數10億日元(約568萬元人民幣),日本當時一度盛傳“無印良品不行了”。讓無印良品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麼?答案就是“制度”。2001年,第三任社長松井忠三上任。他堅信:“魔鬼就在制度裡”,大刀闊斧進行改革。

沒想到,才短短兩年,無印良品就轉虧為盈,還在2005年創下營收1410億日元(約80.1億元人民幣)的最佳紀錄,寫下日本企業史上的 “無印神話”。近日,松井忠三的《無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中文版在中國臺灣出版,首度揭露無印良品從谷底逆轉勝的秘訣。到底,是什麼樣的改革,讓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成為如今的日本金牌企業?

01

無印良品社長松井忠三: 無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

苦練就會有結果、努力就能夠成功?

這樣的說法在許多熱血高校漫畫中常出現,也在很多長輩的嘴中跑出來過;但真的努力就夠了嗎?懷抱著「一生懸命」的熱情衝,就可以了嗎?

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結果都會認為「不管怎樣,我已經很努力了」,又或者是說「努力幹就對了」,忽略了在職場上,人家可是不管你怎麼努力,只要你沒做出成績,都只會被籠統的歸為「能力不夠」。

無印良品的社長松井忠三就曾這樣說過「面對工作,若只像少年棒球隊的孩子一樣,籠統地抱持著我要努力的心態,是最糟糕的。業餘的世界還能容忍這樣的心態,但在專業的世界裡,如果努力過後沒有成果,只會被大家認為你能力不足。」

你甘願努力過後,卻被人說成這樣嗎?

我想大部份人是不願的。但要怎麼做呢?以下參考《無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一書,作者松井忠三的分享。

主管交待的事,你怎麼響應、怎麼做?

許多時候主管一聲令下,大多員工都是這樣響應的:「我知道了,我會努力。」

他們也真如其言,努力了。但是這樣的努力有花在正確的事情上嗎?不見得,因為他們常常會變成重視努力,卻忘記「我要在什麼事情上面、透過怎樣的方法,以便創造出好的成果。」

因為在工作的場合,努力當然要有成果。努力了,卻沒有成果,代表這有問題。

松井舉例在尚未導入「自動下單系統」之前,無印良品大多靠第一線負責下單的員工憑經驗來操作,這些人多數擁有一個共通點:他們對於他們的分內事擁有足夠的熱誠以及榮譽感,他們也努力加班,為整體銷售下苦功夫,但結果呢?許多時候還是會出現業績不佳、庫存太多、暢銷品缺貨的情形。

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

這樣變成大家下苦力經營,卻不一定擁有相對應的成效。而這對於任何企業來說當然都是不樂見的,也因此松井談到他當時就決定引入「自動下單系統」;一開始,的確有不少反彈的聲音出現,認為這些一線員工那麼努力了,怎麼還這樣否定他們,但是結果證明經過磨合期後,下單作業這一方面的耗時大量減低,整體效率增加了。

因此這也體現出,很多東西不是你努力就夠了,在一股腦投入之前,請先想想「我用這種方式努力,真的適切嘛?」

松井自詡並不是一個事事都請示主管的人,他也認為員工自己思考的能力很重要,他認為員工必須要有自主思考的能力、自主行動的判斷力和執行力。畢竟一個公司的運作總不能只靠主管 cover 所有的事情。

所以主管不必事必躬親、樣樣囑咐,但員工同樣也要能夠不僅僅是努力,但可以深刻思考正確地執行方向。

想要獲得上層青睞,那你在面對問題時就必須跟寫論文一樣「嚴謹、實事求是」。

接下來,繼續延伸剛剛的話題

該怎麼努力?

不管你在哪個位置,這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該怎麼解決問題?」根據松井所談,他的經驗告訴他「找出原因,問題就解決了八成!」

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

進一步說明,他闡明方法很簡單,就跟你寫論文一樣,找出這個領域過去的研究和案例,促進經驗的分享,然後找到方式。在企業裡,轉換過來同樣是先蒐集數據,讓問題「可視化」,讓所有相關信息集結、透明化,才不會漏看問題的成因。

接下來,就是擬定策略,然後執行。

一切都要嚴謹,草率行事只是治標不治本,你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最後,就是要有效率

為所有事物制定「死線(deadline)」、準時下班絕不加班、任何提案都只在一張 A4 上完成。

看起來很不可思議嗎?這些無印良品的員工都做到了,而這也是松井所制定的制度。學會以下這幾項,想必面對職場生涯更能得心應手。

首先,制定死線

這在無印良品上下可見,這個制度可以清晰地呈現一個項目該在何時完成,不僅如此,在松井的制度下,一個項目的進度從規劃到執行、負責人等都清楚標示,讓你可以清晰地看到進程。

如果沒有執行成功,也能清楚地看到中間的程序,藉此判斷問題在哪、可以如何改進。不管你正在執行公司的企劃還是自己的 side projects,都應該要為自己的項目制定一個死線,有效率的推進。

接著,絕對要準時下班!

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

這一條在松井眼裡是必須的。或許很多人認為加班就是認真、努力、更有效的象徵,但其實不。

這個問題在松井眼裡其實很簡單,儘管無印良品有一眾熱愛工作,甘願為工作搭末班車回家的員工,但是領導階層認為這樣的低生活質量長久來看是削弱公司的生產力,久而久之這些員工生活只剩下工作後,能為公司帶來的創新能量就減少了。

所以不僅是從企業層面還是從個人層面來看,加班都不是件好事。

松井當初在推「零加班」活動時,信念很簡單,就是要員工把自己的工作流程 SOP 化,當你仔細審視你的工作流程後,你會發現有很多無意義的時間浪費,把這些刪除,再配合諸如開會簡報格式預先制定,還有每天有哪些待辦事項都排好,什麼時候做什麼都一清二楚等規劃,準時下班理所當然。

不過當然理想狀態上,松井認為是「主管不在傍晚交辦工作給他人」。

最後,任何提案都只在一張A4上完成

這一項就是要你抓準問題核心、長話短說。在企業裡開一個會,最主要就是儘快讓大家都瞭解事情的重點,然後討論、執行。松井認為過多的內容和美化都不是必要的,因為這樣不僅你耗時耗力,其他人也讀得累,還會把之後的會議們都拖累。

因此調查、研究等工作你還是要做好,但是在提案上儘可能的簡潔。這樣大家才能儘快上手討論可能的方針。而做任何事都是這樣,用越簡短的篇幅產出的內容才是最濃縮的重點;也是問題的重點。

以上幾個秘訣,大家學會了嗎?

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

最後再跟大家分享松井忠三的抗壓哲學:

別煩惱、不要迷惘、不要焦急,只要專注處理眼前的事。

02

無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無印良品金牌企業煉成記

一個從創辦之始就快速發展的品牌,進入21世紀後,勢頭戛然而止,2001年公司赤字38億日元。

剛剛擔任社長的松井忠三無數次到店鋪觀察,也在公司內徵集了大量意見找出了內部六大問題點:①企業內部瀰漫著驕傲自大情緒;②高速發展導致的大企業病;③急功近利導致的短期決策;④品牌效應的弱化;⑤戰略失誤;⑥社長交接前沒有建立一定的機制與企業文化。

然而松井社長知道真正的關鍵,是解決問題的行動力。

而企業執行力差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1、員工不知道幹什麼。2、不知道怎麼幹。3、幹起來不順暢。為了解決這三個問題,松井社長開始了他的企業高效執行力三步改造法。

有人說去無印良品買的是傢俱,消費的卻是生活態度,所以才會擁有大量海內外熱衷簡約樸素生活方式的粉絲客戶,是這個日本雜貨品牌的成功因素之一。

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

但是是從38億赤字到1620億營業額的扭虧為盈傳奇之路,驚天逆轉的秘密,是MUJI內部通用的"2000頁工作手冊";是企業經營制度的締造。

就如會長松井忠三所說:"好的制度,就是讓企業不斷前進的原動力。"而無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其經營指南是能用三條線展現設計概念,無印良品不用四條線;能用三個步驟解決的事,無印良品不用四個步驟執行。

指南①:缺乏標準則無法改善

松井社長認為,如果企業一點缺乏"標準",便無從"改善"。所謂標準不是空泛呆板的教條,而是對具體工作的量化和標準化。

無印良品公司內部就有有兩本這樣的工作指南,一本是MUJIGRAM,幫助店鋪進行日常服務和運營的經營指南,一本是業務規範書,它是指導將店鋪和集團開發、策劃等部門業務整合在一起順利如實施的指南。這兩本規範手冊一改過去的"經驗主義",把工作上會碰到的各種情況都"標準化",讓員工有一致努力的目標。

無論是公司的經營、商品的開發、賣場的陳列,還是顧客接待,也都有章可循。光是指導手冊目前已累積兩千頁。無印良品靠累積眾人的工作技巧和智慧結晶,無論員工碰到任何問題,就算主管不在場,只要參閱指導手冊,就能順利解決問題,提高團隊執行力。

此外,每一天現場都會發現更多問題點和改善方法,而指南也會每月更新一次。工作方法不斷被刷新,自然而然的,員工也就會在工作時主動尋找可以改善的地方。正因為這份指南的事無鉅細,所以MUJI的員工,所有的工作經驗都可以從手冊說明中獲得,無需請教。

不讓工作停滯不前,而是保持它的"動態",我們可以將其形容為"血液流動"。如此一來,MUJIGRAM和業務規範書就成了無印良品的血管。

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

指南②:簡單的流程控管

光有規範和手冊還遠遠不夠,為了不讓讓兩千多頁的手冊變成形式主義。松井社長意識到必須要建立內部作業的效率系統以確保制度的實施。於是無印良品建立了一個名為"DINA"的系統,即為Deadline(完成期限)、Instruction(指示)、Notice(聯絡)、Agenda(會議記錄)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組合而成,使用這個系統將之視覺化後,任何工作就不會流於紙上談兵。如此,除了確保所有的業務都能毫無遺漏地執行,也因為被規定必須在期限內完成,讓員工有更強烈的工作動機。

同時,松井社長開始推行執行力提升的第三步:簡化管理流程。無印良品規定提案或者報告,"只需蓋三個章",以此改善效率,成為一個"有速度感"的企業。規定公司所有員工互稱"先生/女士"而非"課長"、"部長",以此來改善公司內部交流氛圍。此外,也能讓提案部門負起執行之責,釐清責任歸屬,不會出現"所有部門都有責任"這種模稜兩可的結論。

指南③:18:30後不加班,提高生產力

無印良品內部建立了任務流程可視化以及18:30準時下班的機制。每個任務必須要給出時限,上傳到企業內部的系統上並標明進度,而且信息是多部門共享。準時下班並非一打出口號就能立即實現,所以松井從每週制定一個"無加班日"開始,半年內增加到一週兩天,最終基本實現了零加班,即使結算和商品展示會期間加班不可避免,加班人數也控制在7%。

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無印良品總公司規定員工"晚上6點半後不加班",強化員工思考"應該優先做什麼事、不做什麼事"。還有就是"減少不必要的會議",開會的目的應該是"決定事情,然後加以執行",企業的目標應是"執行佔95%,計劃佔5%",所以應把準備開會的時間控制在最小限度。

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

指南④:自下而上的溝通渠道

在公司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時,公司在縱向上的管理層級可能會非常複雜,基層員工基本不可能有與管理層溝通的機會。這是非常典型的大企業病,即管理層和企業業務的銷售現場是脫節的,懂得現場問題的人只有現場員工。而在多數公司裡,制定機制或者指南的都是這樣與銷售現場"脫節的人"。

松井忠三為了聽到現場員工的聲音,在上任之初即到日本全國107個門店走訪了一次,甚至與員工喝酒聊天創造出說真心話的機會。MUJIGRAM的編寫更是創造了一條自下而上的溝通渠道,每年無印良品總部能收到來自全國門店兩萬份提案,平均每年採納四百多條。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無印良品的機制之上。

指南⑤:知識沉澱與員工參與

只讓知識沉澱,卻不加以利用,是不會起到任何結果的。一個沒有索引分類的圖書館,藏書量再大也不是一個好圖書館。無印良品內部有一個部門專門負責MUJIGRAM的製作、修改以及更新。這並不是說每個公司都要僱傭一個部門的人,而是必須要進行維護、整理知識沉澱的工作。

此外,在無印良品,員工還可以選擇自己最想銷售的商品,以八折的優惠銷售。員工不再是簡單的執行者,而能夠參與到公司最終的行為規範制定中。

指南⑥:與其挖角不如主動培育人才

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許多企業會想辦法挖角優秀人才,無印良品卻信奉"與其耗費成本挖角優秀人才,還不如在公司內部建立培育人才的制度"。原來,無印良品在業績不佳時,也曾挖角知名品牌負責開發商品的人員,原以為問題可迎刃而解,沒想到反而偏離了原本無印良品的理念,造成更大混亂。

於是,無印良品設有"人才委員會"與"人才培育委員會",系統性地執行教育訓練,讓人才從公司"長出來",而不是從外面"植入"。松井忠三改變了一般企業的用人印象,他說:"所謂的社會精英,未必能為公司帶來貢獻。將組織理念與制度謹記在心的人才,對公司才真正有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