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割過後」的廈門樓盤一天售罄,促銷過後的「房鬧」頻發

在這短短的幾年間,購房者們的工資不見長。然而購房者的樓市房價“只漲不跌”的信念卻在這幾年鑄就而成的。

經歷了2008年到2014年之間的房價趨勢,下跌越猛觸底反彈的也就更兇。世界上的資產有跌有漲的常識,在樓市裡彷彿失效了起來。

從2014年的四萬億大投資開始,這個信念至今在2018年仍然還是存在的。漲價的去扛杆去庫存以及房價催化劑棚改,讓今年上半年的房企樓市仍然直挺挺嗷嗷向前衝。然而人們在今年還相信不會跌,甚至還有政府更不會讓它跌的這種蜜汁自信。

“閹割過後”的廈門樓盤一天售罄,促銷過後的“房鬧”頻發

萬科面對高負債高週轉的6300億元回款目標,更為了”活下去”。率先在廈門開起了促銷活動調整了價格,有媒體稱推出了百餘套89~110平米的特價房,原價500萬元/套白鷺郡套房,促銷優惠後為280萬元/套。

然而這個是閹割後的商品房, 原價500萬元/套本來是精裝修加停車位的商品房。促銷過後,變成了280萬元/套無停車位簡單裝修的商品房,甚至單單只是一套毛坯房。也並不能說這個好和壞,因人而異。

看到這個你可能會覺得很熟悉,就跟以前一份精修商品房合同拆著賣一般。就像有的房企在拿到了預售證以後,將原本的一份樓盤的精裝商品房購房的合同,一分為四。那些急於買房,迫切需要房子的人,也只能簽訂一份毛坯房購房合同,一份精裝修合同,一份新舊傢俱買賣協議,一份地下停車場40年的使用權等四份協議一樣。唯一的差別就是或許這個套餐比較豐富些買一送一。

“閹割過後”的廈門樓盤一天售罄,促銷過後的“房鬧”頻發

假如你資金有限,促銷後總價280萬元的商品房付個30%的首付大約是94萬元,如果是促銷前的500萬元,付個首付就高達150萬元,沒促銷前就要首付150萬,單單這個首付就足以在三四線城市全款買個100多平的房子了。

促銷前後,不僅是兩者的首付差距有著60萬之多,總價也差別更大,自然也就有起了老業主打起了橫幅,北京杭州合肥西安輪番上演,要求退還差價。或許害怕購房者輪番的上演降權維權的戲碼。萬科和碧桂園也不敢說全面降價,而是假借促銷的名義來降價,極速回款。降價之後效果非常顯著,廈門的樓盤降價之後上了熱搜,一天之內就直接售罄了。

“閹割過後”的廈門樓盤一天售罄,促銷過後的“房鬧”頻發

房子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他不同於股市,普通人往往不會在股市投入太過大額的資產,當然也不能排除一些孤注一擲的賭徒。但一旦投資在房子,那將會是一筆大宗的財產。足以淘盡一個家庭的六個錢包。如果上半年才剛剛買了一套房,轉眼間下半年就直接打了五折,這種強烈的反差,足以讓人失去理智。 “房鬧”也應景而生。

“閹割過後”的廈門樓盤一天售罄,促銷過後的“房鬧”頻發

一個原因就是,國內一直都有“人多好辦事”,“法不責眾”等等傳統思想,一些業主堅信只要鬧的足夠大,上了大新聞。即便開發商不願意去讓步,政府為了社會安定維穩,最後業主們也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更為重要的是,在房地產拉動經濟與土地財政的雙重依賴下,國內外的形式詭譎壓力劇增,國內調控邏輯一個“穩”字當頭,就這一個字不知讓房價被從死中拉回了多少次。

“閹割過後”的廈門樓盤一天售罄,促銷過後的“房鬧”頻發

如果說股市虧錢只是個人的虧錢,就算上吊燒炭自殺也是小概率事件,只要不引起大規模的社會恐慌事故,政府就不會管。房價則不同,如果房價大跌,甚至影響到銀行的放收債的大筆資金,一旦銀行崩潰,社會肯定大亂,所以早些年政府必將放水救樓市。

但是經歷過前幾次的類似的情形,政府早已經發現這種弊端,也慢慢的將銀行裡房產資金開始轉移使用。經過這十幾年的努力,才能提出“住房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

未來的幾年,最理想的狀態是,購房者要改變理念,背後撐腰的“隱形擔保”即將不復存在,真的要掏盡六個錢包去炒房的話,就要忍受財產貶值的危險,如同股市一般,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