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有这么个大忽悠,把项羽、刘邦等英雄全给忽悠了

详细点说,他忽悠过的人除项羽、刘邦之外,还有胡亥、赵高、项梁、义帝等,秦、楚、汉三方都当过官,非但自己稳稳地得到富贵,门下弟子也全都送进中央,一辈子就干了一件大事,而这件大事,影响中国近两千年,直到清朝还发挥着作用,影响力远在在张良、陈平诸人之上,那么,他是谁呢?

一:忽悠胡亥、赵高

秦末,有这么个大忽悠,把项羽、刘邦等英雄全给忽悠了

他不是别人,名叫叔孙通,鲁地薛县人,薛县就是现在的山东藤县,鲁是儒学的发源地,因此叔孙通很精通儒学,秦朝的时候,就因为精通儒学被招进朝廷,封了个侍诏博士。

过去的博士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顾问吧,顾问而且还是侍诏,等候君王的召唤,地位显然是很不起眼的,像这样的人怎么忽悠天下英雄呢,你看下去就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秦朝主要依靠法学治国,对儒学一向都看不起,当时掌权的赵高、李斯都是法法学大家,就连秦始皇,也是很喜欢法学的,叔孙通在这样的环境下当官,身份自然非常尴尬。

可他也聪明,进朝廷后一看这种情况,于是立刻抛弃信仰,对自小学到大的儒学只字不提,张口闭口都是法家的道理,因此就能侥幸的存活下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都没有想起他。

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当自己的侍诏博士。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这时候国家大权全握在赵高手里,掌握大权后种种倒行逆施,终于搅得天下大乱,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了,赵高本来压着这件事,可后来陈胜吴广闹的动静越来越大,一度时间都打到秦朝腹地的武关。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些风言风语就传到秦二世胡亥耳中,有一天,秦二世就把他们这些侍诏博士叫过来问:听说有个叫陈胜吴广的闹的动静很大,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啊。

皇帝终于问到了侍诏博士,于是有些人就认为盼到了春天,纷纷激动的献计献策,很多人都认为:天下百姓都是秦朝的子民,子民竟敢反抗皇帝,那就是大逆不道,应该赶紧派兵镇压。

这些话虽然很有道理,但秦二世听见以后,面色却越来越是难看,终于,大家伙儿的意见都表达完了,但秦二世注意到,有个叫叔孙通的侍诏博士竟然从始到终一句话都没说,于是对叔孙通扬扬下巴,言下之意是,你有什么高见呢。

叔孙通就很恰当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你猜他怎么说,叔孙通说:

"他们说的那些都是谬论。如今天下归为一统,各郡各县的城池都已铲平,民间所有的兵器都已销掉,这就早已向天下人宣布用不着这些东西了。

当今又上有英明的皇帝,下有完备的法令,派出去的官吏都效忠于职守,四面八方都像辐条向着轴心一样地向着朝廷,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什么人敢造反呢!所谓的陈胜吴广之流,不过是一群偷鸡摸狗的盗贼,哪里还值得一提呢!各地的郡守郡尉们很快就可以把他们逮捕问罪了,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几句话可真说到秦二世心里了,于是很开心的认为叔孙通是忠臣,对天下局势有正确的判断,而那些说有人造反的,一定是心怀叵测,想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于是表彰了叔孙通,赐给他二十匹丝绸,一套新衣服,并提升为博士,然后把说造反的人都抓起来,交给廷尉治罪。

散朝之后,皇帝面前屁都不敢放一个的博士们立刻有了忧国忧民的勇气,纷纷指责叔孙通说:"天下已经混乱到这般地步,你不赶紧想着出个好主意,怎么还拍皇帝的马屁呢。"

叔孙通白眼一翻:"你懂个屁,我刚才差点掉火坑里。"

说完就回家收拾行李逃跑了。为什么逃跑,不刚刚受到皇帝的嘉奖吗,讨的皇帝的欢心,以后一定是前途无量,可叔孙通呢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乎意料的逃跑了。原因无他 ,是因为他已经看到,秦朝已经无药可救,自己犯不着为秦朝陪葬。

你瞧瞧,他就这样忽悠了赵高、胡亥之后,自己稳稳地逃了。

那些继续留下来当官,准备为朝廷效命的同事们今后什么下场不得而知,反正叔孙通是活了下去。

二:忽悠项梁、项羽、义帝

秦末,有这么个大忽悠,把项羽、刘邦等英雄全给忽悠了

离开秦廷后叔孙通不敢耽搁,连夜回到老家薛县,估摸着是打算回家养老吧,然而意外的是,薛县已经被项梁占领,项梁正在出榜招贤。

项家军这会儿声势是如日中天,于是叔孙通想都不想,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改变立场,投靠了项家军,完成了从朝廷官员到反贼的转变。

本来想着在项家军之内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然而遗憾的是,项梁靠兵法起家,崇尚兵家和权谋,叔孙通打小学会的本事还是一点用都没有,这时候怎么办?

他再次背叛信仰,丢掉儒家的课本,转而钻研起兵法和阴谋,并靠着临时抱佛脚学来的本事在项家军站稳脚跟,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但总算能在乱世中生存下来。

后来呢,项梁定陶兵败被杀,项羽又特别讨厌儒生,叔孙通又是声名在外,就是改学兵法阴谋,人家也拿他当儒生看,万般无奈之下,叔孙通再次改变立场,投靠彭城的天下共主——楚怀王去了。

楚怀王没什么实权 ,玩的就是规矩,儒家的那一套刚好能用得上,因此,叔孙通在彭城还是很过了几天开心的日子,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日子也不长久。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自称霸王,将楚怀王封为义帝,并命令他离开彭城,迁到长沙。

按说呢,叔孙通在楚怀王手下还是很受重视的,可这时候呢,他再一次显示出投机家的本性,赶紧回家装病,表示本来是应该跟你一起去长沙的,可身体实在不争气,他竟然走不了远路,因此臣子没有办法,只好在病榻上祝您一路平安了。

事实上,楚怀王一路平安了吗,没有,半道上就被项羽派英布等人杀死了。

叔孙通早就知道,虽然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但抓住那只鹿的只能有一个人,你楚怀王显然不是合适的的人选。

所以当即改变立场,以装病的方式离开楚怀王,留在彭城,继续为项羽服务,项羽虽然看不起儒生,但好死不如赖活着啊。

就这样,他又成了项羽的部下,然而依旧不受重用。

忽悠人忽悠到这份儿上,叔孙通大约是很失败的吧,然而,这才到哪儿,精彩的还在后面呢。

秦亡就又发生了楚汉相争,刘邦乘项羽带兵攻打齐国的时候占领彭城,叔孙通作为项羽的部下,按照儒家的标准,应该拼死为项羽尽忠才是。

可这爷们也绝,刘邦一进城,他就连忙改变立场,再次投降刘邦。

就这样,他又忽悠完项梁、项羽、义帝后改投刘邦麾下,忽悠刘邦去了。

三:忽悠刘邦

秦末,有这么个大忽悠,把项羽、刘邦等英雄全给忽悠了

刘邦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都会觉得,叔孙通就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是啊,你看看他,离开秦国也就算了,先投靠项羽,在背叛项羽投靠楚怀王,情况发生变化后又背叛楚怀王投靠项羽,项羽外出打仗期间刘邦来了,于是他又立刻背叛项羽投靠刘邦,翻脸翻得比翻书还快。

但如果就凭这几件事怀疑他的人格,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楚汉相争时刘邦起初并不占优势,好几次都落到全军覆没的境地,如果叔孙通真是小人,那编个借口继续投靠项羽就是。

可他并没有这么做,自投靠刘邦之后,就开始对刘邦忠心耿耿,以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再也没有离开过。

为什么呢?

还是前面说的那句话,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得到这头鹿的只能有一个人,楚怀王不是,项羽也不是 ,真正能得到他的,只有曾经约法三章,并且胜不骄败不馁的刘邦了。

也就是说,先前叔孙通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冷静的观察,观察谁才是真正值得效命的主子,等他发现刘邦之后 ,就像一场豪赌似的,把全部身家性命都押上去了,并在刘邦麾下,将他忽悠的舒舒服服,自己也混了个顺风顺水。

话说叔孙通刚开始投靠刘邦的时候,他儒生的身份还是很令刘邦讨厌,那时候儒生都有标志性服饰,具体什么样也讲不清楚,就都设想成峨冠博带吧。

有人善意的给叔孙通提醒时,叔孙通明白了,于是再次改变信仰,连代表身份的儒服都不穿了,反而两眼一翻:"谁说我是儒生来者,这套衣服不过是走得急,顺手摸了一件而已,既然主子不喜欢,那我换了不就完了"

于是短衣褐裤,打扮成乡下人的模样。

刘邦一看,呵呵,原来你也苦出身啊,苦出身还那么有才华,还真是了不起啊,于是又让叔孙通当了博士,如此看来,叔孙通他也就是个博士的命啊。

不过汉营的博士跟秦国、楚营的博士不同,相当于随军参谋,可以大胆的给刘邦提建议。叔孙通有了这项权利,跟着叔孙通吃苦受累的弟子们开心了,觉得老师随便说两句话,就能让他们有出头的机会,于是安心的等着。

可没想到的是,叔孙通是向刘邦举荐了很多人才,但这些都是什么人啊,都是些乡野草寇,都是没有文化的莽夫,寻常有文化的人提起他们的名字都会觉得耻辱,是根本不足挂齿的,然而叔孙通却向刘邦举荐了他们。

所以弟子很是不满,一起到叔孙通面前埋怨,但叔孙通两眼一翻,斥责他们说:

"你们懂什么,现在是战乱时期,需要的就是这种能冲锋陷阵的人,你们会什么,会领兵还是会打仗啊,别着急,我不会忘了你们的"。

老师既然这么说, 弟子们就是不满意也没办法了。

然而叔孙通却凭着这几次举荐在刘邦阵营站稳脚跟,并被授予稷嗣君的称号。

刘邦这时候还不是皇帝,他只是汉中王,还是个诸侯,"君"已经意味着,叔孙通已经在汉营很有地位了。战国时期的四公子,封号不也是"君"吗,可人家都是什么人,忽悠人到这份儿上 ,已经很了不起,然而这才到哪儿啊。

四:天下太平后,叔孙通才爆发出他的真正实力

秦末,有这么个大忽悠,把项羽、刘邦等英雄全给忽悠了

觐见

终于,全国解放了,天下太平了,刘邦当上了皇上 ,第一次朝会时,刘邦也是很没规矩的叉开两腿坐在龙椅上,因为上行下效的原因,功臣们在朝堂上也是千姿百态,有耍酒疯的,有打瞌睡的,还有拔刀乱砍石头的,总之乱七八糟,把严肃的朝堂直接整成个闹市,刘邦看在眼里,很不满意,于是微微皱起眉头。

叔孙通浑身打个机灵,他立刻明白,苦等多年的时刻终于到了,终于轮到儒家学说出人头地了。

你道他之前几次抛弃信仰,是真的抛弃吗,不过是根据时局稍微做了下调整,他骨子里还是个正儿八经的儒生,不但是儒生,而且还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大儒啊。

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儒家几近消亡,他之所以含羞忍垢的坚持活下去,等的就是可以广大儒家学说的机会啊。

如今皇帝不满,不就因为大臣们在朝堂上没有规矩,而制定规矩,也就是讲礼,不正是儒家学说的精华所在吗。

于是立刻上前主动请命说:

"儒生们虽然不能帮着你攻城占池,但他们却可以帮着你来守天下。请你让我去找一些鲁地的儒生,让他们来和我的弟子们一道给您制定一套朝廷上使用的礼仪。"

刘邦一听 ,上朝原来是有讲究的,于是很愉快的答应了叔孙通的要求。

叔孙通自然也就非常愉快的回到老家,到儒家学说的发源地,鲁地寻找帮手去了。

然而他到鲁地以后,还是很受到一些老夫子的非议,这些老夫子骂叔孙通说:

"你前后侍奉过多个主子,都是靠着拍马屁博得宠爱,现在天下才刚刚安宁,死的还没有埋葬,伤的还没有恢复,你就又闹着制订什么礼乐。

礼乐制度的建立那是行善积德百年以后才能考虑的事情,现在哪是制定礼乐的时候,你去死吧,我们是不会帮你的,因为帮你会玷污我们的德行"。

面对这些老夫子的责难,叔孙通是微微一笑,反驳他们说:

"你们可真是榆木脑袋,根本不了解时代的需要,难道儒家的精义就是墨守成规,从一而终吗,如果真是这样,先圣孔子、孟子为什么不去侍奉周王呢,你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抱着书本读到死吧,就让后世看看,谁才是当世最大的儒者。"

这趟回家虽然闹了点不愉快,但还是找了几名志愿者,于是把他们和自己的弟子一齐推荐给朝廷,专门负责制定礼乐制度,刘邦一律加封为郎中,郎中虽然是个虚衔,但已经是中央直属官员了。

弟子们才明白老师当年没说假话,于是很尽心的帮助叔孙通制定各项礼乐制度,前后用了三个月时间,又经过多次试验之后制定完成,用在了年终的一次朝会上。

那次朝会,刘邦看到了非常震惊的场面,原本桀骜不驯的功臣竟也恭恭敬敬随班贺礼,三拜九叩,山呼万岁。朝会之后的酒会也非常规矩,总之一整套礼乐制度,具体什么情况不用多说,反正让刘邦彻底飘飘然起来,几杯酒以后就开心的说:

"今天我才知道皇帝到底有多尊贵啊。"

开心之下,赏赐五百两黄金,并当场加封叔孙通为太常,太子太傅,专门负责礼乐,教导太子。从个小博士一下子跃升到六卿之列,至此,叔孙通终于成了个在中央都能说的上话的人,出门后就把五百两金子全部分给跟随自己制定礼乐的儒生,儒生们都高兴的说:

"叔孙通可真是个圣人那,因为他能把握住时代的需要。"

秦末,有这么个大忽悠,把项羽、刘邦等英雄全给忽悠了

礼制

这些儒生真没说错,叔孙通直到当上太常以后,才彻底恢复大儒的身份,仿照古礼,制定了一系列礼仪、制度,这些个制度礼仪,非但整个儿汉朝,就是中国整个儿封建时期,也时不时拿来仿照参考,也就是说,他影响了中国近两千年。

以后也被司马迁称之为儒宗,也就是儒家一代松狮,就这么个大忽悠,能在乱世之中靠着忽悠生存下来,从而继往开来,立下千秋伟业,他可真是了不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