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學英語:

聽了半年也沒開口說;

讀了一年成績也沒上去;

然後看到其他孩子英語水平越來越高,

不由得焦慮!焦慮!焦慮!

這種焦慮的情緒又轉嫁給孩子……

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那些優秀的孩子,

無非就是靠天賦+勤奮。

但這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

關鍵在於思維模式的差異。

斯坦福大學教授Carol S.Dweck

提出了人的思維方式分為兩種:

一種是成長型思維,

一種是固定型思維……

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一、看看你和孩子是哪種思維方式

【1】

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固定思維的人:規避挑戰。

成長思維的人:歡迎挑戰。

【2】

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固定思維的人

:痛恨變化。

成長思維的人:擁抱變化。

【3】

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固定思維的人:老是關注限制。

成長思維的人:總是尋找機會。

【4】

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固定思維的人:改變現狀上無能為力。

成長思維的人:凡事皆有可能。

【5】

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固定思維的人:不接受批評。

成長思維的人:珍視反饋、主動學習。

【6】

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固定思維的人:喜歡呆在舒適區中。

成長思維的人:喜歡探索新事物。

【7】

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固定思維的人:有時覺得努力無用。

成長思維的人:每次失敗都是一堂課。

【8】

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固定思維的人:認為畢業後無需過多學習。

成長思維的人:認為學習是終身的事業。

二、“成長型思維”理論

Carol S.Dweck多年前發現一些兒童會有意避免具有挑戰的、困難的事物,而有些兒童卻熱衷於挑戰。她試圖找出其中的原因,她給這兩種類型兒童一些他們解決不了的題目。

通過這個實驗,她發現那些畏懼的挑戰的兒童其實是害怕失敗,而那些樂於挑戰的兒童在各方面會表現得更好。“成長型心態”理論就這麼誕生了。這個理論的核心是,人類的能力是動態的,無論什麼年齡,能力都可以學習、培訓,不過前提是要不畏懼挑戰。

三、專注過程,而不是結果

不管是兒童還是成人,能力就像肌肉,可以培養,每個人都可以具備能力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

持“成長型的思維模式”的孩子,他們都有不斷挑戰困難的意願。他們積極地應對錯誤,大腦在高速運轉, 積極地投入並剖析錯誤, 從中學習最終會越來越好

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四、誇努力不誇聰明


鼓勵,誇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

反之,誇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那些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的孩子,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麼用功。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Dweck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

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五、家長建立孩子成長型思維三部曲


首先,當孩子嘗試某件事已經有一段時間,他們可能有一些氣餒時,可以對孩子說:“做得很好,你已經很盡力了!” “儘管很難,但你一直沒有放棄”……這樣

先誇讚一下孩子的努力,讓他們暫時好受一些。

接著,去幫助他們繼續挑戰困難,並且去反思剛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幫助他們建立成長型思維最好的方式。可以說:“讓我們談談你們剛才的努力,接下來要怎麼去做。”

最後,應該讓孩子認識到,“分數很重要,但是你的參與是更重要的。”太多的學生去追求分數的高低,企圖通過成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其實這些都沒有學生不斷地學習和思考重要。

閱視野丨不焦慮的家長和孩子,都有這種思維(建議教師家長收藏)


內在的才能和成功並不是目標。

提高技能、擴大知識面才是真正的目標。

最後一句話,送給每個平凡的我們:

請相信自己永遠可以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