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愛惜平民,爲什麼還要下達兩次屠城令?

曹操愛惜平民,為什麼還要下達兩次屠城令?

後人大多認為劉備仁德愛民,而曹操殘暴。但曹操曾有詩作“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可見其亦是有愛民之心。而世人言其殘暴,亦非空穴來風。曹操行軍作戰,曾親自下達兩次屠城令。

曹操愛惜平民,為什麼還要下達兩次屠城令?

第一次在興平元年(公元194年),那時曹操佔據兗州,終於有了根據地,就尋思將在徐州躲避戰火的老父親曹嵩接回來。但不想,曹嵩竟然被陶謙的部將殺害。曹操大怒興兵,在攻下襄賁時,下了屠城令。《三國志 武帝紀》記載:太祖擊破之,遂攻拔襄賁,所過多所殘戮。

這裡的殘戮,其實就是破壞民居和屠殺百姓的意思。

曹操愛惜平民,為什麼還要下達兩次屠城令?

第二次,是曹操領兵西征漢中時發生的。漢中附近多有異族,召集部落族人,也多有兵卒。其中有一個氐王叫竇茂,他勢力頗大,竟然有一萬多人為其兵卒。可能是覺得自己真的實力強大,竟然佔據險要,不向曹操投降。據險而守,假如竇茂面對的不是曹操,或許真能守住。但曹操兵精將勇,一戰而下,史書甚至沒有對戰況有描寫的一字半句。《三國志 武帝紀》記載:氐王竇茂眾萬餘人,恃險不服,五月,公攻屠之。

這裡的“攻屠之”很好理解,就是屠城。

曹操愛惜平民,為什麼還要下達兩次屠城令?

為什麼曹操愛民,卻又兩次下達屠城令呢?

第一,曹操盛怒難抑。在徐州屠城,可能是因為曹操的父親被殺,心中悲憤難以發洩,所以喪失了理智。

第二,威懾敵人。兩次屠城,都有敵人負隅頑抗的因素在。曹操為了以後攻打順利,用屠城威懾敵人,逼迫其投降。

第三,屠戮異族。曹操對待異族的手段甚是強硬,這點在他攻伐河北時就有提現。因此河北的異族寧願支持袁家與遼東的公孫家。直到完全佔領河北,匈奴與烏桓、鮮卑才投降。所以在曹操看來,屠個氐王竇茂的部族,根本不算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