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申論也要強 「四力」

“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不久前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對如何創新話語方式指明瞭方向。對複習公務員考試而言,提高文字水平、強化得分能力,也離不開強“四力”。

過去,作為申論考試的經典題型,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常年佔據半壁江山,隨著考生對出題方式逐漸熟悉,應答策略呈現固化趨勢,甚至出現了一批答題模板。考生們寫的答案千篇一律,又有誰能脫穎而出呢。

但留心梳理近年的申論試題就會發現,傳統題型所佔比例呈現下降趨勢,一些邊界模糊、形式靈活的新題取而代之。比如彙報提綱、考察報告、講話提綱等機關公文寫作,訪談結束語、新聞報道等新聞通訊寫作,乃至工作方案、展覽導言等等。

改變的不只是題型,還有與之相呼應的作答要求。

過去,在申論試卷中常見的是“語言流暢”“語言準確”等要求,而這些其實只是寫作的“入門級”要求,並沒有凸顯申論考試的特殊性。隨著題型的變化,以及在改進文風方面“短、實、新”等要求,“簡潔明瞭”“簡明扼要”“語言簡潔順暢”等新的答題要求越來越常見諸試卷,文風由繁入簡成為擺在考生面前的又一道“新題”。

如何適應新題型、新要求,寫出好答案、好作文,離不開過硬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一要體驗基層強腳力,也提升文字親和力。

1944年9月8日,毛澤東主席在《為人民服務》演講中引用司馬遷名言時特別介紹道“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毛主席為何要“多此一舉”介紹人盡皆知的司馬遷呢?因為當時臺下的聽眾很多是普通戰士,文化底子比較薄,所以,《為人民服務》演講的語言通篇都很樸素直白。在申論考試中,不見得用佶屈聱牙的語言、晦澀抽象的理論,就能體現考生過人的文字能力和理論功底。相反的是,能充分結合實際,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才算是真有“幾把刷子”。

比如,2015年國考地市級申論的第四題,要求以駐村幹部身份介紹生豬養殖信息化管理經驗。結合生活經驗可以知道,駐村幹部的講話風格應該是樸實、親切的。所以,半月談教育給出的演講稿第一句就是“和大家一樣,我們村許多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畜類養殖。”這種偏口語化的表達方式,不僅符合駐村幹部的身份設定,也有助於增進與會人員的身份認同感,更容易實現推廣經驗的目的。“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要提高申論答案的親和力,關鍵要改變人不下樓、足不出戶的學習狀態,根除紙上談兵、閉門造車的答題“陋習”,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熟悉基層、理解群眾、學習掌握群眾工作方法。

二要善於觀察強眼力,也提升語言表達力。

公務員考試選拔的是國家公職人員,目的是為國選賢任能。所以,在答題時要把注重把自己的大視野、大格局展現出來,開闊眼界看待問題、胸懷大局思考問題、大處著眼破解問題。著眼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就不難讀懂2018年聯考部分省份申論主題考察脫貧攻堅戰的深遠用意;準備2019年國考,毫無疑問仍應持續關注“三大攻堅戰”等事關全局的重點任務。此外,備考申論也要著眼於“細”,新題型的題目設定通常比較複雜,在題幹敘述和作答要求中往往隱藏著許多“機關”,需要考生準確識別、深入思考。

比如,2016年國考副省級申論的第四題,看似是寫一篇普通領導講話,但實際上暗含了多處要求。在哪兒講話?題目設定的場景是一所中學的文明素養教育主題宣傳週活動開幕式,這就要求在講話時提一些要求、希望,並且要有鼓動性、號召性,促進活動取得預期效果。誰來講話?發言人的身份是區文明辦負責人,所以講話務必體現思想高度,要結合當前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宏觀背景,對活動的必要性、重要性作出說明。給誰講話?聽眾是學校的師生,所以講話內容要兼顧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宜有太多理論化的語言。由此可見,審題不能是泛泛讀過,而是要有洞察秋毫的眼力,才能充分識別考點和答題要點,為獲取高分打好基礎。

三要獨立思考強腦力,也提升答案說服力。

申論答題的注意事項中一貫寫明,建議閱讀給定資料的時間是50分鐘,但實踐中考生往往只需要30分鐘就能讀完全文,多餘的20分鐘有何用呢?值得注意的是,閱字本身就有看的意思,但我們拿到申論給定資料僅僅是“閱”麼?答案明顯是否定的。不僅要閱,還要讀,當然不是誦讀的讀,而是解讀的讀。所以,如果沒有用足50分鐘的時間“解讀”材料,對資料和題目的認識缺乏深度,肯定只會打“學生腔”、當“空談客”,所寫的答案只能是“假大空”。

比如,2017年國考副省級申論的第二題,要求歸納整理一份《國外城市水系建設考察報告》提綱。按照給定資料提供的信息,只看到外國城市水系建設的經驗是“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水事法律法規體系”。但進一步思考,建立法律體系只是第一步,只有法律體系科學完備、執行有力,才能保證城市水系得到有序管理。綜上,半月談教育將這一點整理為“注重運用法治思維”,有了法治思維,才能系統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以法治化推進城市水系建設科學化。由此可見,一份答案必須要經過抽絲剝繭、披沙揀金,經過“頭腦風暴”,才能得出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

四要推敲琢磨強筆力,也提升文字表現力。

筆力原本是書法中的一個概念,力透紙背、入木三分、鐵畫銀鉤這些成語最初也都是形容書法筆力。如同寫漢字需要挺拔有力一樣,寫文章所講究的筆力,不是文辭華美之“麗”,而是筆下千鈞之“力”。申論給定資料往往會給出多樣的現實、多元的意見、多變的問題,這就要廓清迷霧、筆力獨扛,用恰當的語言把觀點、認識精準表達出來。

比如,曾經有申論題目考察為什麼現在人們買東西不再找憑票券、找關係了?顯而易見的是,根本原因在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取得了繁榮的發展,但要把兩者的關係論述清楚,這就有必要補充解釋道:供需結構發生變化,商品供應水平得以改善,物資匱乏的約束條件不復存在。這樣一段話,並沒有用專業的概念或者典雅的語言,但清晰流暢完整的解釋了使得人們購物習慣變化的外部因素。所以,提高筆力,不是在包裝形式上挖空心思、在對仗押韻上絞盡腦汁,而在於平時勤學善思,答題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從而實現以文載道、以文化人。

在半月談APP的申論系列課程中,不僅介紹答題的思路、解題的技巧,更一貫注重引導考生正確看待公務員考試。對於準公務員而言,即將面臨履行公職的嚴肅任務,所以,應該把工作、生活、學習都作為內強素質的過程,尤其是在備考申論過程中打好公文寫作基礎,通過多讀、多記、多寫、多練,全方位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無論將來面對的是考場角逐還是使命任務,都有遊刃有餘的自信和本領。

備考申論也要強 “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