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探討效率與公平問題的具體的社會歷史背景

探討效率與公平問題的具體的社會歷史背景

我們不能照搬西方的有關理論,在一種純粹抽象的經濟學理論或經濟統計數學模式中推演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公式,即使推演出來了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從來都不是存在於所謂一般的、理想的或線性的經濟環境中,而是存在於非常具體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環境之中的。所以,筆者認為,如今我們探討二者的關係,一定是在二者關係在某種環境中遇到了困難的時候和條件下,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中國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和民族復興的過程中。這一社會歷史背景和具體國情絕對不能捨棄。中國的國情不是可有可無的外界變量,二是內在於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係及其歷史變遷之中的,或者說二者的本質關係只有在中國具體的、變化中的國情之中、日益逼近的現代化目標的實現之中,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求在不斷變化和提升之中,才能實現和展開。任何脫離這一具體的社會歷史背景和國情來談論二者的關係,無論其數學模型如何精緻、邏輯推理如何縝密,也是沒有意義的,難聽點說,不是別有用心就是教條主義(或者是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市場原教旨主義,或者是教條化了的馬克思主義),不僅理論上是錯誤的,實踐上也是有害的。

需要高度關注的是:我們有十三多億的人口,城鄉、地區和社會階層的差異巨大,龐大的經濟總量與極小的人均產值,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顯著的不平衡,我們所處的國際環境的二重性,我們在體制上、政策上高風險的嘗試性探索等等因素,都會使得任何科學的理論在實踐中變得面目全非。這是我們在研究和實施效率與公平關係的理論和政策措施時所必須高度關注的;再說一遍:這些因素不是無關的可以忽略不計的“噪音”,而是我們必須實踐於其中的條件、環境和背景。

歡迎您轉發和加關注,每日會有更新。

申論:探討效率與公平問題的具體的社會歷史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