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連載」姑奶奶的那罈老酒 第九章

故事梗概

明清時,酒城酒鋪鍾老闆,經營釀酒世家溫家大麴酒。在戰亂中,鍾家搶救一負傷將軍而獲得商機致富後,為傳承姑奶奶的釀酒勾儲技術,與溫家烤酒師攜手共研,成就了鍾家獨創的“老酒”與“桂花”新酒,並贏得市場與美譽。另一家釀酒世家“天成生”為確保酒城第二把交椅寶座與鍾家展開了一系列的爭奪與搏擊……

民國期間,在酒業衰敗、國破家亡的抗戰之際,鍾家學成歸國的四子鍾岷山,懷姑奶奶宏願毅然參加革命,在抗擊英國戰艦屠殺中國同胞的戰鬥中壯烈犧牲,鍾家人不忘國恥,為爭取酒城的解放,力保家業而英勇抗爭……

第九章

觀音崖上,山風陣陣,香菸嫋嫋,一陣陣鐘聲驚飛林鳥。祥春領著繼華正在祭拜鍾華山。祥春的臉上滿是淚痕,在一堆燃燒的紙錢前嗚咽有聲。她哭訴道:“華山,我們母子來看你了,你看到了麼?為了彌補你的過失,力保一方平安,我們母子倆在瀨溪河上修建了一座防洪報警橋,你大哥也參加了大橋竣工典禮,我們母子已經被鍾家相認,並分得了三石糧田、四間土屋、兩頭耕牛和“洪春花曲坊”的股份,我們終於是鍾家的人了,華山,你放心吧,今天我把繼華也帶來了,來,繼華,給你父親磕頭!……”

跪在母親身旁的繼華,望著哀哀哭泣的母親,也禁不住熱淚滿面,聽母親這樣一說,他將手裡的紙錢投進火裡,說了聲:“父親,兒子來看您了,兒子如今已經認祖歸宗,您就放心吧!”說完,突然,一陣山風吹來,燃燒的紙錢離開地面在空中飛旋起來,圍著華山似打拜子般來回起浮不定。在華山磕了三個響頭後,紙錢緩緩飄到地面。

鍾家擇了個良辰吉日,讓繼華母子去鍾家祠堂祭拜。祠堂裡,香火煙霧繚繞,蠟燭高照,鍾家子孫排列在擺放著祖宗牌位的桌案前,個個衣著整潔,神情莊重,目光都集中在祖宗牌位上。鍾泰山先給祖宗牌位上了三炷香,接著宣讀祭詞,然後面對著祖宗牌位,鄭重其事地宣告祥春母子從此以後列入鍾家子孫行列。就在此時,殘存的錢紙卷在半空中,奇蹟般墜入繼華的肩膀上。這一刻,祥春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了,這麼多年的含辛茹苦,都化為被鍾家承認之後的幸福,透過迷濛的淚眼,她望著自己一手撫養成人的兒子,一種幸福感化作滔天的洪水瞬時將她淹沒了。繼華的眼淚隨之也湧了上來,這麼多年的委屈和辛苦瞬時都化為烏有,他只知道從現在開始,自己是鍾家的子孫了,可名正言順地進入鍾家祠堂。繼華挺了挺胸,健步走上前去,燃著一炷香,神情鄭重地將它插到香爐裡。然後,對著鍾家祖宗牌位磕了幾個響頭。族人把華山生前的家書鄭重地交給了繼華,又在鍾氏家譜上莊重地補填了“華山之妻祥春、長子繼華”的字樣。

作為對祥春母子的補償,鍾泰山只想讓祥春母子住到鍾家府下的一處三合頭民居,由下人伺候著,獨享人間清福。可是,祥春哪裡能閒得住?母子倆迅速地搬進城中的鐘家大院。

卻說鍾家大院,是鍾家將“洪春花曲坊”遷址胡市,留下了一筆祖業。位於酒城鳳凰山麓下的天子店一帶,前臨上平遠路,右靠廖家花園,左鄰營溝銅店街,坐落在長江北岸的南面,坐北向南,成四合院三重堂布局,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左右,分為前門、下殿、中殿(正殿)上殿(後殿),樓高約68米左右,分上中下三層,大門約4.6米高,寬約5.1米,前殿為會客廳,上為戲樓,有大鐘一口,大鼓一對,意在“忠義”“豪氣”,每到節日或長輩生日壽典擂鼓敲鐘。大門前立有燈杆兩根,其中一根為九皇燈(9排18盞)另一根為32盞,前門有兩株大銀杏樹,中間有一根金桂樹,樟樹圍成四周略有小許斑竹,大門上端有“孝悌忠信”4個魏體大字,兩邊對聯為“王壘共祥雲,千秋不變,龍潭呈皓月,萬象更新”,陰刻楷書、剛勁有力。進入中殿(正殿)木門柱上有對聯一副,“眼見大千水月聖傑三寶地,身懷忠誠乾坤良心四崇德”。

前殿稱為下殿,木結構,歇山式屋頂,穿逗式樑架,六根椽柱,分為七根,方柏柱,邊長0.36米,通面闊,七間三十米,進深一間7.06米,通高6.66米,須彌座臺基高1.46米,階梯式踏道九級,殿內有關公財神,兩邊各一男一女塑雕,乃鍾馗,鍾無豔祖先。

中殿(正殿)木結構,歇山式屋頂,穿逗式樑架,前後有四柱頂立,圓柱直徑0.5米,柱基直徑0.8米,通圓寬7間30米,進深每間9.7米,通高9.7米,須彌臺基高0.95米,階梯通道5級,正殿共有兩道神龕,為祖先靈位,靈牌,正殿中九龍口,刻有九條長龍,伴有花鳥圖案20多幅,技藝精湛,形象生動。

上殿(後殿)面闊7間30米,進深9.7米,分左廂房右廂房,均為長輩分居。耳房為秀樓與花園,天井過道與三殿相連,二樓為兒女居住,三樓為書房與庫倉,左廂房又分糧倉、廚房、馬廄。左側有磨房、天棚、系夥計、師傅居住。在四個天井處放有石水缸,意味關財,實為防火。後殿的前後左右分別放置四個酒罈,四周紅布將那罈口掩著,頗有釀酒襲家的氣勢。

前廳後殿的望板上,分別有兩個燕子窩,來回婉轉的飛燕給這家增添了無盡的生氣與活力。這裡除鍾家部分老人居住,其餘大都是鍾家的客商,或在鍾家打工的一些親戚和朋友。平時,一概不對外開放。

祥春喜歡這個大院,是因為她覺得,此處是鍾家的老宅子,最能代表鍾家的主人。她有時會在院子裡栽栽花、種種草,有時又跑到廚房裡幫忙,或者到鍾親戚的房裡說說話。鍾泰山見勸不住她,也便由她去了。卻說繼華去了“洪春花曲坊”,他有在別家酒坊裡做事的經歷,尚且是勤懇耐勞,不分節假,如今到了自家作坊,更是把渾身的力氣都使出來,因為他在別家酒坊裡學到了一些釀酒技術,所以,很快地就對“洪春花曲坊”裡的事務熟悉起來,且終日在酒坊裡忙碌著。

繼華回到鍾家以後,很想做出點事情來給鍾家老小看看,讓他們打心眼裡認可他。想來想去,自然是隻有在這酒上做文章了。他看到鍾家打出的招牌是“洪春花曲坊”,但是,從曲坊建立以來,花酒的製作量較少,主要是在釀造麴酒,麴酒幾經改良,獨具特色,越來越穩定地佔領了酒城市場。花酒相對來說,便成了一個搭配,他便很想打出一張“花酒”的王牌,讓這張“王牌”和“洪春花曲”並駕齊驅,這樣“洪春花曲坊”的招牌就真正名符其實了。

但是,從哪裡打開突破口呢?白天在酒坊裡做工的時候,他無暇想這個事情,但只要師傅說一聲“歇息”,別的夥計坐在一旁吹牛聊天,他就蹲在牆角苦思冥想,夥計們的招呼他也聽不見,也有夥計們來到他跟前拍他肩膀,他愣一下,然後又接著想他的心事。夜裡休息的時候,更是躺在床上盯著房頂一個勁兒發愣。

天空澄澈得像水洗過一般的深藍,地上的樹葉也由青轉黃,長江岸邊,不少人家的吊腳樓掛出了鮮紅的海椒串和金色的玉米棒。不知不覺間,秋天的腳步已來到了人們身邊。空氣中帶著秋實的香氣,金風陣陣,酒香散逸,酒的醇香無時張揚著這座城市的芬芳。酒城的碼頭上,船隻上的人群漸漸多起來,他們在街頭裡巷川流不息,胳膊上挽著竹籃,裡面放著一些酒食,去廟裡祭拜,去寶山上登高,去鄉下收糧回來的人流中,有的在籃子裡會插著一把黃豔豔的桂花,也有人將採擷來的青果裝在罈子裡帶回家,泡在酒裡,釀成家宴用酒。酒城人的臉上都掛滿了豐收的喜悅。

可是這個時候,祥春卻病了,終日咳喘,不思茶飯,整個人瘦了一圈。繼華很是著急,鍾泰山派家人請來酒城的名醫,診治了一段時日,卻不見好轉。急得繼華團團轉,他把酒城藥鋪子裡的大夫輪番請來,可是吃了很多副藥,就是沒有起色。繼華心急如焚,便獨自跑到玉蟬寺燒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母親。玉蟬寺的方丈見他眼含熱淚哭倒在地,很為他的誠心感動,便上前詢問,得知祥春病情後,方丈告訴了一個偏房。叫他下山的時候,採一些山中開得正豔的金桂與野菊,其中野菊要連根拔起,回去泡水或者浸在酒裡,叫病者每日飲下,一日五次,不出一個月,病者就會痊癒。

繼華謝過方丈告辭出來,果然見山中金桂盛開,野菊燦爛,似一片金色的雲彩輕覆在山間。清風將金桂、野菊的芳香送到他的鼻息,令他沮喪的心情輕鬆了許多。剛才上山的時候,求佛心切,哪裡顧得上去欣賞這些金桂,只覺著一片豔黃而已,此時,得知了偏房,這金桂一下子顯得親切起來。大有一種不識廬山真面目,枉自住在此山中的悔意。他急忙開始採摘,才發現這滿手的金桂無處擱放。於是,先找了一塊乾淨的山石,將手中的金桂放上去,然後脫下大褂,用力抖了抖大褂上的灰塵,又將山石上的金桂一瓣一瓣輕輕拈起放到大褂上,再將大褂兜起,裹成一個包袱,接著又開始採摘金桂和野菊,直到大褂也放不下了,才下山回家。

一回到鍾家大院,按照方丈教給的辦法,他小心翼翼地將姑爺劉錦華在鄰玉場天堂村尹家溝採購的百年桂花樹花蕊進行了精選,把其他的桂花做了分類處理。將金桂用清水淘洗一遍,然後將水瀝乾,再將桂花置於通風陰涼處攤開風乾一夜,再置入少許土茯苓,蔗糖,放入酒缶內任其發酵二、三天之後,加入四至五斤三十五度以上的白酒,又發酵了一段時日。繼華驚喜地發現這用桂花浸泡過的酒色澤淺黃、酒質清新醇和、綿甜爽淨,還有一股純天然桂花的香味。他趕緊拿去給母親喝,祥春開始不喝,當繼華告知自己如何向方丈求來此方後,祥春流下了眼淚,一邊流淚一邊喝下了這用桂花浸泡的酒。酒一入口,祥春就被一陣清香襲擊了,她沒有想到這治病的酒竟然如此爽口,這哪裡是在喝藥呢?她原本皺著的眉頭舒展開了,臉上也露出了多日不見的笑容。繼華見狀,也高興地笑起來,催著母親快快喝。祥春將酒杯遞到兒子面前,也讓兒子嚐嚐。繼華拗不過母親,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果然如母親所說,彷彿有一股清冽甘甜的山泉流進了肚腹,他連連誇道:“真是不錯啊!真是不錯!”

按照方丈的指點,繼華督促母親每天按時喝三杯用桂花浸泡的酒,就在當夜,祥春頓感全身發熱,微汗之後倍覺輕鬆起來,過了一段時間,祥春的咳喘症狀有所好轉,胃口也好了許多,有一種想吃辛辣之類的慾望,臉色也紅潤起來。繼華又親自去山中採摘了一些金桂和野菊,為母親泡酒,繼續督促母親喝這桂花浸泡的酒。一天一天的喝下去,祥春的身體漸漸好起來,幾次催促繼華回酒坊做工,繼華便領命回去。

他又開始琢磨為酒坊釀造“花酒”的事兒。這一天晚上,躺在床上思謀事兒的繼華,突然猛地一拍腦門,“哈哈哈……”地朗笑起來,將同堂的夥計們笑得毛愣愣的,都一個勁兒地瞧他,還有人喊:“繼華,啥子事兒這麼高興呦?”

“我想到了!我想到了!哈哈哈……”繼華一興奮,便一骨碌翻身起了床,招呼了一小漁船,就往家裡駛去。回到鍾家院子,來到母親房裡,雖是夜深人靜了,他卻匆忙地直奔浸泡桂花酒罈子而去,揭開酒罈子的蓋子,放進去了一點兒東西,大約呆了一個時辰後,使勁兒嗅著酒體,然後又舀出一杯來慢慢品嚐著,一會兒咂咂嘴,一會兒點點頭,如此往返,直到雞鳴為止。他神秘的舉動,直把個祥春弄得是糊里糊塗的。

天已是魚肚白了,繼華放下酒杯,這才回到了聲母親的住處。然後拉祥春坐起來,興奮地對祥春說:“母親,兒子找到了一種辦法來了,兒子要為鍾家釀一種花酒!”

“嗯,什麼?你要為鍾家釀花酒?”祥春不解地問。

“是的,母親,就是這桂花酒呀!”繼華又望著那用桂花浸泡的酒罐,接著說道:“兒子一直都在想為我鍾家酒坊釀一種花酒,讓“洪春花曲坊”成為名副其實的花曲坊,今天終於讓兒子想到了,對!就是用這桂花浸泡的酒,尤其是上百年的老樹桂花做基調,再配有藥方則成為新一代桂花酒!平時喝它,能延年益壽,身體不適時喝它,還能起到康復的作用,這樣的好酒,若是釀出來,豈不是造福人間,難道還不受人歡迎麼?”

聽兒子這樣一說,祥春似乎也想到了什麼,她望著兒子,點了點頭。母子倆一大早就登門,將此番想法告訴了鍾泰山,鍾泰山的眼睛也是一亮。鍾泰山又去徵求了鍾國盛的意見,年邁的鐘國盛望著兒子由於興奮而微微發紅的臉,說道:“如果覺得對鍾家酒業有好處,那就去試試看吧!是啊!這麼多年了,我們鍾家也該有自己的花酒品牌了。”

繼華在鍾國盛還有鍾泰山的支持下,就這樣,全心開始了對鍾家品牌“花酒”的研發。繼華暗暗思忖:“給母親配製的桂花酒浸泡的時間並不長,可是飲用起來,不僅口感好,而且功效還很明顯,若是再延長些發酵時間,最短一年,長至五年,那這桂花酒的品質將會更加純正。可否用另一種方法讓香味和藥汁被酒完全吸收呢?”

於是,繼華和作坊裡的一些工人們,選用玉蟬山上盛開的桂花開始釀造桂花酒。他們精心篩選剛摘下或摘下不久的桂花,這些桂花都不能帶著枝葉,而且已變成褐色或者黑褐色的概不能入酒,將桂花上面沾染的沙塵洗淨,再把桂花攤開放置於通風陰涼處風乾一夜,每公斤桂花加入四錢蔗糖拌勻,放到酒缸裡發酵二、三天後,再放上一些純度的米酒,然後密封窖藏。

為排除花蕊的雜質,確保香純,上窖儲存時,特將晾好的桂花用一絲綢包好置入容器內,再放入配方,然後加上蓋子,將酒加溫進行燻卻,如此數月。

自從將這一罈子一罈子桂花酒經過燻卻,密封窖藏之後,繼華每日都要細心觀看,看看有沒有密封不嚴的情況發生,再看看變化如何,就像是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呵護著這一罐罐的樣品,不準出現什麼差池,生怕自己和工人們的辛苦而付之東流。不知不覺間,一年過去了,該是桂花酒開罐啟封的日子了。這一天清早,繼華早早起來,來到正堂屋裡的神龕下,給祖宗牌位上了三炷香,便跪在蒲團上,祈求祖先保佑桂花酒釀造成功。

“洪春花曲坊”裡也忙著敬酒神儀式,而今天敬的酒神卻是吳剛。桂花酒嘛,理所當然非他莫屬。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後,單等繼華的到來。身著新衣的繼華及時趕到“洪春花曲坊”酒庫,他被請到敬神隊伍裡的頭排。儀式依舊由鍾泰山主持。鍾泰山帶領著眾人敬完天地、酒神之後,虔敬地將一罈桂花酒啟封,然後倒入桌案上擺列的一行酒碗裡,眾人的目光都緊緊盯著酒碗。淺黃色的酒液晶瑩奪目,像是一塊溫潤的黃玉盛放在酒碗裡,眾人的眼睛都被那剔透如玉的酒液所吸引,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驚喜之色。他們咀嚼了口中的水果,先後三次用清水漱了口,穩步走上前去。每個人都從桌案上取走一碗,高高擎過頭頂,以表敬意,然後細微品之,如此反覆三到五次,作出定論後,方可開懷暢飲。這芳香馥郁,綿甜爽口的桂花酒穿腸而過,每個人的心裡都好像拂過一縷清風,頓覺舒適清爽。一個個咂咂嘴,潤潤舌,把芳香之氣存留在口中,眾人忍不住連聲叫好,都眼神望向繼華,而他卻不露半點兒聲色。最高興的還數鍾泰山,他沒有想到二弟的兒子繼華會如此能幹,為鍾家又釀出了具有鍾氏特色的桂花酒,卻如此穩重。而今“麴酒”、“花酒”都齊全了,這下子鍾家可是錦上添花了,他朝著繼華大步走了過去,輕輕地拍了一下繼華的肩膀,大聲道:“你小子行啊!”繼華才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桂花酒出窖後,鍾泰山立馬將此酒投放市場。首先將酒發往趙化、富順、鄧關等上游重鎮,本以為會給各大商戶一個驚喜,同時也帶動洪春花曲的銷售。繼華也是躊躇滿志,可是,事情竟完全出乎他們意料之外,除趙化、懷德、板橋以外,其他商戶非但不看好鍾家的桂花酒,相反,這桂花酒還引來了各大商戶的非議,都紛紛傳揚說鍾家創出的是雜牌酒,部分百姓還反唇相譏道。說什麼這男人天性就是花花腸子,還釀什麼花酒?不僅反叛了祖宗傳統,而且還玷汙了瀘酒形象。一時間,這桂花酒似乎成了洪水猛獸,商戶們對它嗤之以鼻,就連酒城的百姓們也議論紛紛。桂花酒的銷路沒打開,連紅火的洪春花曲的銷路也受到了影響。鍾家作坊裡研發出新酒的那股喜慶勁兒,一下子被謠言衝擊得蕩然無存,鍾家人坦誠的心,一下子籠罩著陰霾。

望著一罈罈被人蔑視的桂花酒,繼華心如刀絞。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釀造成的桂花酒,會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本想為鍾家做點貢獻,卻反倒連累了鍾家。自悲與屈辱變成了無名的怒火,偌大的酒城竟然不能接納新生事物,甘願躺在老祖宗的基業上睡大覺,不知何年何月醒來?祥春見到不思茶飲且面容憔悴的兒子,心裡填滿了傷心與沮喪。她滿含深情地安慰繼華:“孩子呀,時間是生命的葉子,由綠到黃,由黃到綠,一片片的聚結著光陰與從容,就連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去西天取金,也歷經了八十一難,烤酒更是如此”。猛然間,他似乎明白了許多,但卻怒不可竭。他飛起一腳將身旁的一罈桂花酒踢翻,濃郁的香氣剎那間飄散開來。當他發了瘋似的又去踢第二個酒罈子時,卻被身後一雙有力的大手攔腰抱住,接著一個焦急的聲音勸阻道:“侄娃兒,千萬不能這樣啊!這可是我們辛辛苦苦釀造出來的啊!”繼華收回腳,喘著粗氣,轉身發現了劉錦華,還有旁邊鍾泰山那雙滿含憂慮與期待的眼睛,正是這雙大眼,給了他無窮的力量與信心。

“是啊!心急吃不得熱豆腐,從古至今,好事多磨,當年和氏璧也不是被人當作石頭看嗎?就是姑奶奶勾藏的老酒,也是後來被人們崇敬和認同的,一切都會好起來!臨陣脫逃的不是咱們鍾家人,鍥而不捨才算是漢子!”鍾泰山漫不經心地走了過來,那副無堅不摧的樣子,像是對繼華又像是對錦華,也像是對自己說。

陳志林,四川巴中人,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大學文化.教過書,當過兵,現居家,就業在中國酒城瀘州。閒時研究中國近代史和西南地方史,一直從事歌舞劇、歌詞、小說創作,已發表長篇小說《酒城風雲》、《少女奢香傳奇》,創作發表作品百萬字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