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考古專家進入康熙陵墓,爲何出來後就決定封墓?

一零伍_點


為什麼決定封墓呢,其實也可以分為好幾個原因。我就把我掌握的原因分享給大家,可能有遺漏,希望大家多多提寶貴意見,當然聽不聽我自己掂量,哈哈。

民間說法(比較迷信的說法,信不信由你)

說1928年軍閥孫殿英在盜掘慈禧太后的陵墓之後他把目光又投向了康熙皇帝陵墓的地宮,因為他知道在位60多年的皇帝一定搜刮了眾多寶物。但是當孫殿英準備打開地宮時,發現地宮的縫隙中流出很大黃色的液體,覺得不吉利,就草草了事,結束了繼續盜墓的決定。之後也有多批盜墓賊進入,被裡面的防盜措施放倒了不少,所以裡面陰魂野鬼很多,陰氣很重。並且也算是千古一帝的康熙在自己的墓室被破壞,驚動的康熙的鬼魂和守衛的鬼魂,所以裡面煞氣很重,陽人進去會精神迷亂。所以到現在也不讓人再進。

一些自稱專家的說法(對這個地宮關注過的老師的言論)

沒有什麼價值了,所以就直接進行封閉了。首先格局被炸藥什麼的破壞,精美的文物被盜的盜,沒有盜走的,長期被水給泡著早已經面目全非了,所以花大工夫進行修復保護沒有什麼價值,乾脆就進行封閉。之後有精力了再勘探。

官方(我認識的一些考古隊的說法,姑且算官方吧)

年久失修,並且本來牢固的墓室被很多盜墓的破壞,用鐵鍁挖斷了基層點,用炸藥炸壞頂梁建築,裡面的建築斷裂塌陷,格局破壞,面臨崩塌的危險,雖然進行了加固但是搖搖欲墜。還有就是格局的破壞地下水不斷灌入,整個墓室已經成為游泳池了。 所以只能儘量保持原狀。


文清


康熙皇帝的陵墓叫景陵,位於河北遵化清東陵兆域內。在其父親順治帝孝陵的東側。


根據檔案記載,其地宮內葬了六個人,除康熙帝外,還有五位后妃: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敬敏皇貴妃。

其中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是原配,即太子胤礽的生母,稱合葬。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遏必隆的女兒,清代最後一位居住在坤寧宮的皇后。康熙十六年冊封皇后,次年死。因為是繼後,稱陪葬。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國維的女兒,隆科多的姐姐,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親侄女。康熙二十八年去世前冊封為皇后。也是繼後,稱陪葬。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雍正帝生母。兒子繼位後,尊為皇太后,不久去世。以追封皇后,稱陪葬。位次在原配嫡後、繼後之下。

敬敏皇貴妃章佳氏,生前無側封,為庶妃(嬪以下)。死後追封為敏妃。雍正繼位後,一次追封晉升兩級,為皇考皇貴妃。並首開了妃子從葬帝陵,遷葬景陵,諡敬敏皇貴妃。這一切都是因為她有個好兒子——胤祥。


康熙景陵地宮是在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奉安後掩閉的。1945年底被盜掘,棺槨被破壞、屍骨扔了一地,珍寶被洗劫一空。而且地宮大門並沒有關閉,進口也沒有封堵。於是7年的時間,被灌入大量雨水。

直到1952年,河北省文化局派人調查。當時三個人在盜洞口發現地宮之內都是水,無法下去。當時沒有采取其他排水措施,僅是把入口非封閉了。之後幾十年,雖然景陵進行了修繕並開放為景區,但始終未被批准重新打開清理地宮。徐廣源老師也曾多次呼籲,清理之後再封閉,但並沒有下文。



另外關於康熙棺材噴火、孫殿英打開的墓門但沒敢進去等等故事,未見權威資料。


幾葦渡


康熙皇帝八歲登基,六十九歲去世,在位時間卻是長達六十一年之久。但是這麼久的時間也不是白做的,在位期間開啟了康乾盛世。他臨死前卻是決定不火化而實行土葬,這是開創了清朝皇帝土葬先河。像皇太極、順治都是火葬,還有多爾袞等人也是火葬。



這裡火葬的原因我們暫時不詳細表述,只要知道這是女貞族的風俗就好了。當然土葬之前朝代也一直適用,相對於火葬來說,土葬就需要用大量的珍寶來填補棺材之間的空空隙,這就極大的吸引了盜墓賊。在他們認知中這麼樣的一位皇帝,到底得陪葬多少寶藏。

康熙皇帝下葬的時候在雍正年間,前期時間還好,清朝國力還沒有衰弱,還有雍正、乾隆兜著。可惜清朝越來越不行了,外憂內患之下連皇帝祖墳都不保了。尤其是清朝滅亡之後,曾經發生了舉國震驚的東陵盜墓案。軍閥孫殿英帶著部隊將慈禧陵墓盜掘一空,甚至是連乾隆皇帝的頭都被扒了出來。

至於康熙陵墓被盜則是有三次,第一次就是孫殿英的那次。雖然主要是清東陵,但是當時情況如此混亂,景陵也難逃被盜的命運。根據後來的損壞統計來看,表面建築幾乎全部被破壞,很多木製建築被生生掰走。根據後來負責收拾這裡的皇室成員載澤回憶:

景陵一處地面宮殿天花板丟了三塊,門窗全部丟失,部分宮殿內部桌椅丟失,隆恩門匾丟失。更有甚者連門上的門栓都被順走,更不要說用來祭祀用的神龕、佛像、擺件這些容易搬動的東西。其實相比乾隆、慈禧屍體被扒出來好多了。

景陵這次的丟失主要還是因為東陵大盜影響,造成景陵周圍居民起了歹意,但是他們沒有孫殿英這麼多軍事武器,地宮倒是打不開,也保了康熙這次的安寧。然而僅僅是過去了幾十年時間,日本在1945年投降之後,由於國共內戰的原因,清東陵、景陵周圍的盜墓又開始活躍起來。

景陵地宮雖然是九劵四門的結構,但是非常的堅固,想輕鬆的進去根本不可能。但是相對於明朝地宮相比,又顯得非常的簡單。因為他的地宮入口非常好找,甚至是直接標註出來。想當年郭沫若挖掘定陵的時候,單獨找出地宮的入口就花了將近半年時間。而明顯地宮入口的位置,給了盜墓賊可乘之機。


1945年的時候,住在景陵附近的張某。集結了五六十個人,整整刨了半個月才將景陵地宮打開。大門打開之後就幾乎沒有什麼阻攔了,在將周圍的陪葬品收攏之後,就把目光轉向乾隆皇帝的棺桲。皇帝的棺材當然不是一般的木頭,幾名大漢砍了一天才稍微砍出了一個小口。

由於當時地宮的環境比較暗,張某用火把在棺材旁邊照明。應該是長久沒人打開過,再加上康熙又是土葬,難免會形成沼氣。因此火把剛剛靠近,就從那處小孔當中噴出火來,甚至是燒傷了兩個人。棺材噴火的場景誰都沒見過,把周圍的盜賊嚇得一鬨而散。過了幾天發現沒什麼特殊的東西,在金錢推動之下又靠了上去。

把當中的陪葬品洗劫一空之後,這些人才悻悻的離開。但是當時由於是雨季,這些盜墓賊在一陣洗劫之後地宮入口也沒關。就這樣敞開了七年時間,裡面進入了大量雨水。這個洞口到了1952年才被國家發現並重視,可惜裡面的很多東西都泡在了水裡面幾年時間了。當派遣專家進去查看的時候,基本上是什麼有用的東西都沒有了。


最後這些人全部退了出來,將景陵重新封上保存,希望未來有一天可以還原一些被破壞嚴重的文物。至於當年參與盜墓之人基本上都被抓了,其中六名主犯被拉到景陵大碑樓槍斃。


史之策


題主所說的專家考古應該是發生在1952年景陵第三次起火之後的事情,專家在進入景陵後發現破壞比較嚴重,文物也幾乎被盜墓者挖空了,所以才退了出來。


景陵是康熙帝的皇陵,位於河北遵化,埋葬著康熙帝和她的四位皇后和一位貴妃,屬於一座規格比較高的陵墓。景陵在歷史上比較悲催,前後發生三次大火和數次被盜,除了這幾次劫難,景陵還是一座有名的“水墓”,從孫殿英盜掘東陵開始就時常有被水浸泡的情況。



第一次大火發生在光緒三十一年,景陵的隆恩殿,也就是景陵陵寢的主要建築突發大火,大殿的琉璃門和神碑被烤壞,許多琉璃瓦和門窗被燒燬,東西配殿也被殃及。此次大火事件的蹊蹺之處在於火因無從查起,最後被定性為“怪火”。

第二次大火發生在1945年,一夥盜賊在光顧景陵的時候,打開了地宮裡面康熙帝的棺槨,不料一團火焰從康熙帝的棺槨中冒了出來,把盜賊的頭髮和衣服都給燒著了,盜賊們害怕就跑了。過了幾天,大膽的盜賊第二次來到景陵並再次打開康熙帝的棺槨,奇怪的火焰再次噴了出來。不過這次這夥盜賊沒那麼幸運,出來之後被抓住審查之後給槍斃了。



第三次大火發生在1952年,景陵的大碑樓被雷電擊中後起火,最後燒燬殆盡。大碑樓是雍正所立,上面刻有雍正親自書寫的4300個文字,記錄著康熙皇帝一生的功績,是雍正皇帝孝心的一種表達。

景陵的三場大火燒壞了康熙的神位和豐功偉業,連他死後的安身之所也慘遭破壞。如果說天災還可以讓人接受,那麼人禍則讓康熙帝死無葬身之地,數次被盜使景陵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1928年,東陵大盜孫殿英將慈禧和乾隆的陵墓盜掘一空,本來他是想把景陵也給盜了的,但是當他打開景陵地宮大門的時候,大量的黃色液體從裡面冒了出來。這是地宮進水了。沒辦法呀,孫殿英一是心裡害怕,而是也實在沒辦法進去,就關上了地宮的大門。


到了1945年的時候,河北當地一個叫曹志福的地痞拉了一支300人的隊伍對景陵進行了瘋狂的盜掘。他們挖了一個盜洞進入地宮,將隨葬寶物幾乎全部掃蕩一空。康熙帝和她的皇后、妃子的屍骨也被盜賊們從棺槨中拖了出來,隨意扔在地上,那場面猶如恐怖大片,一片狼藉,慘不忍睹。千古一帝,死後盡遭如此羞辱。

在此之後盜賊又數次光顧,景陵值點錢的東西差不多都被盜了。後來公安機關抓住了曹志福,據他交代,他們將文物論斤賣給文物販子,還好有些還沒被賣的文物被追回了。按斤買!沒文化真可怕!!


1952年景陵第三次大火之後,清東陵成立了文物保管所,文物專家本來準備進入景陵進行清理,但是當時景陵已經進水了,專家們淌水往地宮前進,但是發現水發黃有異味,而且水奇涼無比,便不敢往前走。更為重要的事,專家們遠看到墓室的棺槨全部被打開了,他們知道現在進去為時已晚,於是便退了出來。

專家們考慮到景陵破壞比較嚴重又無法進入,再加上當時周總理提出了一個考古意見:原則上不發掘帝王陵墓,因為技術不成熟。既然無法保護,那就儘量不要破壞。在彙報上級後,專家們將盜洞填埋,將景陵的大門封閉。直到1995年專家們才對景陵的地面層進行過清理,而地宮內的康熙及其妃子的屍骨,還依然泡在冰涼的水中!


圍爐煮酒話春秋


考古專家們一進人康熙的景陵,見到如下的光景:

墓穴之內,積滿了汙水,散發出陣陣惡臭;零星的還幾根骨頭散佈在各個角落,早就分辯不出這是誰的骨頭,也許是康熙的,也許是哪個妃子的。



而裡面但凡有點價值的東西,早就被盜墓者搬空了,一件不剩。

考古專家們一看,這已經毫無考古價值了,怎麼找也找不出半點值錢的東西,乾脆還是把景陵封了吧。

你問我考古學家們為什麼不排空汙水,把骸骨整理一下?一方面可能是技術不夠,另一方面則可能是經費和時間不夠吧!



那麼為什康熙的景陵會被盜的如此徹底呢?那得從1928年說起。

1928年,東陵大盜孫殿英假借軍演為名,用炸藥炸開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東陵,把裡面值錢的珍寶洗劫一空,賺得盆滿缽滿,連手底下的小兵都富得流油。

雖然沒有證據表明孫殿英是否盜了同位於清東陵的景陵,但十有八九是極有可能的。

不過不要緊,就算孫殿英沒盜,還有後來人嘛。就在同一年,一個姓張的的混混頭子糾集了300來號人馬,浩浩蕩蕩的開赴景陵。但凡裡面有值錢的東西,通通搬走。

但這還不算完,這些人盜完墓後,沒有把盜洞封起來,於是康熙的景陵就這樣敞開大門迎接八方來客,時不時就有人進入景陵搜刮一番。當時正處於兵荒馬亂的時代,壓根就沒人管

等到建國後,成立了清東陵文物管理局,才發生了文章最開頭的那一幕。

可憐堂堂的康熙大帝,康乾盛世的開創者,死後不得安寧,連骸骨都被泡在水裡,還不知道要泡多久了?


小鎮月明


只能說那些專家是滿懷希望而去,極其失望而歸,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千瘡百孔的陵墓。

民國亂世,清東陵飽受磨難

溥儀退位前期,民國政府對清東陵的保護還算可以,但隨著軍閥混戰,全國大亂,亂世中就沒人能保護的了這皇家陵墓了。

1928年6月,民國第一大盜,軍閥孫殿英帶著一個團的兵力,打跑了在東陵盜墓的馬匪,隨後把東陵30裡範圍內全部戒嚴,然後宣佈搞軍事演習。

到了7月上旬,眼瞅著外界沒什麼動靜,孫殿英的軍隊就開始了瘋狂的盜墓,慈禧和乾隆的陵墓被洗劫一空,從士兵到一級級長官都發了大財,當時青島警察廳偵探隊在3名被抓獲的孫殿英部逃兵身上,就搜到了幾十顆寶珠,為了運送這些寶物,孫殿英從遵化徵調了幾十輛大車。無數的國寶從此消失在海內外。

孫殿英本來想打康熙景陵的主意,不過發現裡面積水非常深,而時間緊迫,最終選擇了放棄

到了1945年9月,正值日本投降撤出中國,共產黨政權還沒穩定下來,東陵的看護出現了“權力真空期”,當時東陵屬於冀東軍區15軍分區的管轄範圍,因為沒有足夠的軍隊來守陵,只能委託給附近的民兵組織安排人看管。這就給一些土匪流氓創造了機會。

在前冀東偽政權情報隊隊長張盡忠等人的組織下,他們組織了幾百人對東陵進行盜挖,為了搶時間,他們瘋狂地採取炸藥炸的辦法,洗劫一切能發現的財寶,東陵周圍幾十個村莊(基本都是清代護陵人員的後代)也陸續有幾千村名參與哄搶。東陵有14座陵寢,157人的墓被洗劫一空。

景陵在這次災難中也被搶劫一空,甚至連康熙的棺木都被打開,遺骸被拖了出來,直接被扔在了積水中

雖然建國後,有許多參與盜墓的人被槍決被判刑,國家進行了幾十年的文物徵集回收工作,能迴歸的被盜文物寥寥無幾,十分令人痛心。

建國後研究景陵,現狀令人大失所望

1952年,新中國開始努力保護全國的歷史文物,也組織了一個專家組前往東陵查看,他們來到景陵,發現裡面一片狼藉,積水成淵,還有很多年積累下來的令人作惡的臭味,棺木不知所向,而康熙的屍骸可能就浸泡在水下,但應該沒有哪個專家願意去體驗一把。

一片水茫茫,一股惡臭味,專家們的心情也是惆悵而空蕩蕩的,得了,回吧。

於是,專家們就走了,臨走前,他們把口子徹底封閉了起來,等以後有條件有合適的時候再勘察吧。


雲中史記


主要是積水難以發掘,另一方面出於保護景陵。

康熙景陵位於東陵不到二里。1928年,一場明目張膽的軍閥盜墓轟動全國 。慈禧定東陵,乾隆裕陵皆被軍閥孫殿英洗劫一空。全國譁然,滿族人民和清朝遺老強烈要求蔣介石制裁孫殿英。最後孫殿英將乾隆的九龍寶劍(龍泉劍)送給蔣介石,慈禧口中夜明珠送給宋美齡,又分別送給了孔祥熙夫妻,宋子文不同的禮物(都是從陵墓盜得的無價之寶),事情不了了之。

1945年抗戰勝利後,一位張姓土匪集結300多人,對塵封200年的康熙景陵進行了洗劫。康熙景陵自雍正元年地宮關閉後再次被迫開啟。1952年,康熙景陵碑樓遭遇驚雷起火。本著保護性發掘原則,專家對康熙景陵進行了適當發掘。發掘過程中發現康熙景陵積水過多併發出刺鼻性氣味,發掘過程毫無進展,並且難以進行繼續的發掘,出於對景陵的保護,專家將景陵盜洞和地宮破壞口全部密封起來。1995年到1996年,對康熙景陵外觀進行了修復。

康熙可以說作為清朝貢獻最大的皇帝,他的陵寢確實東陵帝王墓群中最不起眼的墓葬之一。他“千古一帝”的英雄偉業為後世敬仰愛戴,所以在清朝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歷代皇帝或多或少都為康熙景陵添磚加瓦,比如增加碑樓等等。


紅雨說歷史


康熙作為清朝有名的賢能與開明的皇帝。他的一生多有傳奇色彩,他幼時犯天花病,這種傳染病在當時屬於沒有人敢保證自己能治,都需要隔離治療,他幸運的活了下來,也因此有了抗體,在之後的疫病橫行期間他都能活下來。他大膽罷黜權臣,啟用漢臣,並遠征東北與沙俄簽訂合約,又御駕親征西北平定叛亂,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他死後埋入墓陵也竟然成為一種傳奇。

他的墓陵不知遭到多少盜墓賊的眷顧。第一次有記載的大型盜墓,就是軍閥混戰期間孫殿英以軍事演戲的名義,掩人耳目偷偷潛入,在剛打開墓地大門時,卻發現有大量的黃色液體流出。當時嚇壞了不少人,很多人以為是什麼類似秦始皇墓地那種水銀有害液體而選擇了放棄。就這樣,墓陵第一次得以倖存。

但是,你怕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怕。不少人為了錢什麼事情幹不出來,不怕死的盜墓團伙根本不管什麼液體,利用炸彈爆破大搖大擺地進入墓陵,盜走所有的金銀珠寶,然後揚長而去。有幸的是,他們對這位皇帝還是還有敬畏之情,不敢動他的棺槨,他的屍體得以倖存。在珠寶盡失的情況下,很少有盜墓團伙願意再次光顧這裡。墓陵又維持平靜了好多年。

一直等到建國之後,官方的考古團隊慕名前來勘測,發現墓陵已經完全被水淹沒,專家們只能泡著冰冷刺骨的寒水深入地宮進行考察,在發現周圍貴重的物品都被偷走之後,專家對此也無可奈何,又不能就這樣把棺槨抬上去,只能無功而返。

在將墓陵內的具體信息彙報給上級後,上級也很快對此進行回覆。官方認為墓陵已被黃色水浸泡,裡面的信息無法準確掌握的情況下,還是小心為妙,不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探測。就維持現狀,既然不能夠安全取出墓中棺槨,就一直放在這裡,派專人進行看守。等待考古技術的成熟,再進行下一次的考古。

所以,康熙的墓地能到現在都能得以倖存,多虧了政府的理智封存。墓內也沒有什麼金錢讓那些盜墓賊願意冒險,更何況那神秘的黃色液體是保護康熙陵墓的天然屏障。國家選擇封存而不是盲目地取出棺槨,或許也是對這位皇帝的在位成就的認可吧!

以上


木劍溫不勝


康熙皇帝的墓,是清東陵景陵,這裡葬著康熙,還有他的四位皇后和一位貴妃。按道理說康熙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個挺有作為的皇帝,同時還有這麼多位后妃一起合葬,這個墓的規格應該是很高的,陪葬品應該也很多,但是建國初,考古隊進入景陵後,為什麼決定封墓呢?這裡還要說到清東陵的選址有問題,這裡的許多墓都是典型的“水墓”,當然也包括景陵,還有乾隆的墓也是,當時孫殿英盜掘清東陵時,乾隆的棺材就是從棺床上漂浮到墓室門後頂住了墓門,給孫殿英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後來還傳說乾隆爺知道盜墓賊要來盜他的墓所以自己親自下來擋住門。據說當時孫殿英也想盜康熙的墓,後因為從景陵中湧出大量的黃水,認為不吉利於是作罷。景陵雖然逃過了一劫,但是沒有逃過1945年的第二次東陵大盜。因為當時正值抗戰勝利,當地護陵部隊被調走,這就造成清東陵處於防護真空狀態,於是一個名叫王紹儀的匪寇集結了幾百個當地村民,潛入陵區從咸豐的定陵開始挖盜。他們在盜完定陵後並沒有停手,而是用所獲財寶收買了當地的一些地方武裝還有鄉區保長等,讓他們一起參與進來,因為有了這些人的加入,他們的野心更大了,決定把能盜的陵墓都盜完,自然不會放過康熙的景陵。康熙的景陵被他們洗劫一空,所有陪葬品都拿走了,然後將康熙及妃子的屍骨亂扔在地上,一代帝王死後竟然被這樣對待,實在令人氣憤。因此到了50年代,考古隊進入景陵時,景陵已經是個空墓,你說還有什麼考古價值? 況且當時墳墓裡還有大量的積水,據說都淹到一個成年人的胸口,當時又沒有大型的排水設備,你說怎麼弄?決定封墓也是無奈之舉。


樂樂愛收藏


康熙陵墓是清東陵內的景陵,提到清東陵一般都會想到東陵大盜孫殿英,但相比於1945年發生的兵匪、官匪勾結的第二次東陵盜案,孫殿英只能算是一個“小盜”。因為孫殿英只挖了清東陵14座陵寢中的2座,而1945年的第二次東陵盜案則挖了餘下的11座,其中就包括康熙的景陵,這次盜墓把景陵盜的那叫一個徹底!

盜墓發生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當時國共雙方分路進駐城市和農村地區,清東陵所在地被冀東軍區接收。一開始,冀東軍區派出一個營的兵力進駐清東陵陵區,充當護陵部隊。但隨後因東北形勢緊張,冀東軍區主力部隊調去了東北,而護陵部隊也因發生戰事而被調走,這就造成清東陵處於防護真空狀態,給一個名叫王紹義的匪寇留下了可乘之機。

王紹義找來楊芝草(王紹義的鐵桿)、穆樹軒(東陵周邊村莊副村長)、賈正國(東陵周邊村莊副村長)、郭正(薊遵興聯合縣八區幹部)等人糾集三四百名村民,於1945年9月潛入陵區從咸豐的定陵開始挖盜。

他們在盜完定陵後並沒有停手,而是用所獲財寶收買了當時冀東十五軍分區的敵工部長張盡忠、薊遵興聯合縣的八區區長介儒、區小隊隊長張森等人,把他們都拉到盜墓活動中,決定把能盜的陵墓都盜完,自然不會放過康熙的景陵。

張盡忠等人參與進來後,盜墓團伙的規模迅速發展到超過千人。張盡忠還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對參與盜墓的群眾宣稱“皇上是大地主,剝削人最厲害,因此皇上的陵不應保留”、“如果沒有皇陵,日本鬼子不會進關”,還說盜皇陵是“幫助群眾度過饑荒”。

盜陵活動一直持續到1946年1月,前後歷時近4個月。6年後河北省文化局派專家進到康熙的景陵查看,之所以事後對它一封了事,就是因為景陵已成為一座毫無考古價值的空陵。但實際上,即便當年沒有條件清修,現在清東陵都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了,也被評為了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這種情況下打開收拾一下散落的遺骨似乎更為妥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