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滅亡後,3萬殘軍跑到南美洲幹了什麼?

關於本問題,槐叔定義為這是一個被誤會的歷史故事”。

很早就看到過報道,說是太平天國1864年滅亡之後,有一名為翁德榮或者叫陳世豪的太平軍將領,帶領著約2萬餘名太平軍殘部在福建沿海走投無路之下,被販賣到南美秘魯當“契約礦工”。由於受到秘魯當局壓迫,他們加入了智利方面和秘魯戰鬥,最後取勝並且定居智利城市依基克,並目前發展到有30萬華人後裔的故事。

但這個故事有很多經不起推敲的地方,整理如下:

一、2萬多士兵如何要乘坐多少船到南美

大家知道,蒸汽機輪船是在19世紀上半葉開始發展起來的,到1866年的時候蒸汽機輪船的載重量最大不會超過2萬噸,而且當時的遠洋貨運都是“人貨混載”,一艘船最多載1000人。想想20世紀初的泰坦尼克號45000噸位,加上工作人員才3000多人。那麼,當時一下子有這麼多船嗎?

太平天國滅亡後,3萬殘軍跑到南美洲幹了什麼?

(十九世紀中葉的遠洋蒸汽機輪船)

事實情況是,據秘魯、智利、古巴等國官方記載,1838年英國在南美廢除奴隸制以後,確實大批量的開始販賣華工。主要也確實在廈門和澳門兩地出發。但當時乘坐的船隻都很分散,販賣華工的乘坐的船和當初販賣黑奴的船先進不了多少,還是帆船為主,或者少量蒸汽機輪船,噸位有限。整個航程需要三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並且路途中死亡率高達45%,但30年間還是有將近30萬華人被運到南美,不過每年也就1萬。所以,太平軍整體出動到秘魯是不可能的,傳言者應該是將當時販賣到南美的華工都算成太平軍殘部了。

二、年齡問題

關於這個故事中的太平軍殘部在秘魯受到壓迫,最後參加了智利軍隊對抗秘魯,這應該說的是“南美太平洋”戰爭,該戰爭發生於1879年~1883年。就算1866年過去的太平軍殘部平均年齡是18歲,到戰爭時期也有這些人的平均年齡也要35歲左右。長期的殘酷壓迫,這個年齡還可能打的動仗嗎?

太平天國滅亡後,3萬殘軍跑到南美洲幹了什麼?

(十九世紀中葉,南美種植園的華人“契約工”)

但是,南美諸國也確實記載有“契約華人”暴動和參加“南太平洋戰爭”的事蹟,那就是還是這批當時被販賣到南美的華工,而不是太平軍殘部。

三、關於依基克

依基克是位於智利北部沿太平洋的一座城市,固定居民20萬人,80%是歐洲移民後裔,其他20%包括黑人、印第安人和東方黃種人,哪兒來的30萬華人後裔。那邊雖然是有華裔和華裔開的飯店等,但是這些規模遠比北美城市的“唐人街”小。而這些華裔確實是當年“契約華工”的後人,但沒有傳說中這麼多。

太平天國滅亡後,3萬殘軍跑到南美洲幹了什麼?

(智利城市依基克)

好了,說了這麼多,槐叔只想說的是,華工在南美做“契約礦工”、受壓迫、參加“南太平戰爭”和最後定居都是真實歷史,但是並不是這些太平軍殘部乾的,就是一些普通的華人。他們和被騙賣到北美的華人一樣,為當地的發展和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和太平軍無關。

那怎麼會傳出這些事情是太平軍呢?2007年,廣西南寧和依基克締結為友好城市,而這個故事也就是這以後傳開的。而洪秀全雖然是廣東人,但是他起義是在廣西桂平金田。各位讀者能想通了吧。

所以,這個關於太平軍在南美髮展的故事是個歷史誤會,雖然可能之中有人參加過太平軍,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的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