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人爲什麼不吃大米?

用戶64325649


我在法國學習和研究法國曆史,就拿歐洲頭號美食大國法國來講講吧。歐洲因為緯度偏北,以及日照和溫度不夠充分的關係,實際上適合種植大米的土地並不算多,產大米的國家只有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葡萄牙,希臘這幾個國家,

這幾個國家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位於地中海沿岸,有很好的日照和溫度條件,其中意大利和西班牙兩國大米產量就佔歐洲總產量的80%以上了,所以很多答主指出歐洲的經典米飯吃法,分別是意大利焗飯和西班牙海鮮飯,正是和這兩個國家稻米產量多消費量有關。

那麼對於歐洲吃貨大國——法國的情況是怎樣呢?很多人可能覺得法國主食特色是麵粉,特別是棍子麵包和牛角麵包。其實法國也有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而且也有自己獨特的米飯吃法。只是因為法國稻米產量太小,而且以巴黎為代表的北法蘭西飲食文化太強勢,因此不太為國人所瞭解罷了。

法國水稻種植區集中在馬賽附近的卡瑪格地區,其實就是羅納河入海口所衝擊出的一片沼澤,土質、熱量和水的條件都很好。這裡的水稻種植歷史可以追尋到中世紀。1600年,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看到水稻的高產,在此處推廣水稻種植。

19世紀工業革命後,當地水稻種植業一度衰落,只用作飼料。但20世紀隨著法國對東南亞的殖民,一批來自越南,老撾,柬埔寨的農民移居此地,引進了不少東方種植水稻的經驗,讓此地水稻種植煥發第二春。不但開發出紅米、黑米等不同品種,還在1998年申請到了法國地理保護商標(IGP),現在當地小城阿爾勒還有專門的節日——大米節(Feria de riz),目前,法國卡瑪格大米種植面積仍然保持大約2萬公頃左右。

法國人吃大米有好幾種吃法

1.比較本地化的就是把卡瑪格當大米煮熟搭配肉類/魚類和蔬菜吃,不過,和國人吃米飯菜飯分離不同,歐洲人喜歡把米飯和肉類或魚類的汁放在一起吃,比如下圖就是南法特色小烏賊米飯。

當然,除了和海鮮搭配之外,南部法國人吃米飯還和各種雞肉、羊肉、牛肉搭配,總之千變萬化,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比如下面的火雞肉豆角米飯。

除了法國這些本地吃法之外,法國人還把大量的白米拿來做甜點和沙拉,這是靠近意大利地區的普羅旺斯尼斯一帶的特色,主要用金槍魚肉泥和米飯拌成,裡面的米飯是將熟未熟的狀態,外加尼斯沙拉比較涼,好些國人吃不慣。

另外在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米飯另一個大用途就是做成米飯牛奶布丁,法國叫(riz au lait),這種布丁就是拿米飯,用牛奶煮,然後加糖以及其他香料(香草,葡萄乾)等做成,這個甜點歷史的可以追溯到1248年,也算是歷史悠久。牛奶布丁在歐洲是相當受歡迎的甜點,但在國人的味蕾看來評價卻很兩極。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近年來全球化的加劇,以米飯為主食的印度菜,日本菜,東南亞菜還有中國菜在歐美越來越流行,咖喱米飯、春捲、廣東炒飯、壽司等帶有東方特色的米飯美食在歐洲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所以綜上所述,以法國人為例,歐美人本來就生產大米並吃米飯,而且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近年來,隨著食物的全球化傳播米飯消費其實是增加了不少,只是大米目前還是無法取代麵包、意大利麵等食物的地位罷了。


昭楊


吃啊!歐美人不但吃大米,而且還能吃出很多花樣呢!


說說我熟悉的法國人吧!他們吃米飯,他們的米飯可以當涼菜,熱菜,還可以當甜點。他們的米飯不是白白的白米飯,是在白飯裡添加了各種肉蛋菜和香料的"炒飯"或者拌飯。

比如主菜,一般是熱的。法國人愛吃的有海鮮飯,臘肉香腸飯,蔬菜肉奶酪烤米飯等等。這些菜餚一般是先把肉和菜烹製半熟,加大米一起煮熟,有些最後還要加奶酪在烤箱中烤烤。肉類也沒有什麼特殊要求,雞鴨魚肉都行。



涼菜就更容易了。涼菜是用白米飯拌上適合生吃的蔬菜,比如西紅柿,黃瓜,青椒,青豆,等等。如果想加肉也行,還可以加煮雞蛋,金槍魚肉,都不錯。


還有甜點,他們用大米做的甜點有點象我們的稠粥。是用香草牛奶焦糖熬的,有些地方的法國人還加奶油。吃的時候還可以再加藍莓紅莓提味。

當然,法國人不會象亞洲人一樣每天都要吃米飯,但是他們吃米飯。


登錄法國


赤裸裸的地圖炮。不過不能否認,在歐洲,水稻無法與土豆等主食相提並論,也不是歐洲的主要產物。

先看數據。根據統計,歐盟範圍內水稻種植面積是45萬公頃,年產量為310萬噸,每年進口大約110萬噸。歐盟大米大多產自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國,德國、法國、羅馬尼亞等國也有少量種植。有數據顯示,北歐國家的年消費量為5.5千克,南部國家為18千克。

歐美人吃大米的,花樣不少,比如說西班牙的各種海鮮飯(Paella),很美味。當然,在吃的方面,法國與西班牙應該是做的很好吃的。

相反,我所在的德國就差多了。我們在Mensa也是有多種主食,土豆、豆角、意大利麵跟米飯,那個米飯就更粳米似的,很難吃。當然,德國的飯一般都難吃,實在不敢恭維,太硬了,關鍵裡面有的時候加牛奶。

看看我們學校食堂裡面的各種餐品,看模樣尚說得過去,但是。。。

從需求上來看,大米的需求還是很高的。超市裡的大米經常會搶劫一空。平常德國人家裡也會儲存一些大米。有些Kochbeutel Reis和Milchreis之類的,這些都可以在ALDI KAUFLAND等超市購買到。牛奶米很白,但是有些米黃不拉幾的。從種類上來訪有印度香米、泰國米、長粒米和糙米之類等。

此外,德國還有小米呢,還是我國產的~~比大米貴。

此外,德國國內有若干越南和中國餐館,這些飯館也是改變德國米飯面貌的重要窗口,亞洲各種製作大米的方法也都介紹到了德國,實現了全球化,德國人也很喜歡吃米粉和炒米粉之類的。

並且,從我上學的經歷來看,我經常儲備若干包不同口味的西班牙海鮮飯冰凍在冰箱裡,放學回來,放到鍋里加點油,10分鐘就可以吃了,比吃方便麵還省事,裡面蔬菜、豆類、肉類和魚類都很齊全。強烈推薦。

圖片源自網絡。


南大毛維準


答|艾慄斯

三大谷物構成了各自飲食世界,這三大谷物分別是:稻米、小麥和玉米。

其中,稻米發源於中國雲南以及阿薩姆的山嶽地區,其耕作的收成較為穩定,適合大面積種植,因而撐起了養活世界人口的半邊天:印度和中國這種人口大國都有賴於稻米作為飲食的基礎主糧,其中中國、日本、朝鮮等東方國家以梗米為食,而以西的印度則以秈米為食。

地球上約有二十億人吃米。在歐美稻米也是多產的象徵,一些地區習慣在婚禮上向新人丟米“rice shower”以示祝福,但不以此為主食。

在一些氣候乾燥的地區如巴基斯坦、伊朗、敘利亞以及埃及,則易於種植帶有堅硬外殼的小麥,可以磨成粉狀的麵粉並且易於發酵,從古埃及時期就成為主糧。古埃及的豐饒女神伊西絲頭上就戴著小麥。磨成粉烘焙成麵包,發酵以後成為啤酒,古埃及時期的金字塔建造者們就以麵包和啤酒填飽肚子補充能量。根據《麵包的歷史》一書記載,“古埃及僕人一年的薪資是三百六十杯啤酒,九百個白麵包”。羅馬繼承埃及,歐洲繼承羅馬,白麵包加啤酒的飲食傳統成為歐洲飲食主流。

在美洲新大陸上長期稱霸的則是玉米。七千年前原產於墨西哥一帶,1492年被哥倫布從新大陸運往西班牙。玉米的適應性和生長力同樣可以養活大批的人口和牲畜,從古老的瑪雅文明、到之後的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以及後來的新大陸,全都是被玉米餵養大的。稻米的收穫量是一百倍,玉米的收穫量則是在八百倍左右,可以稱的上是穀物界的國王。

由此可知,歐美人的主食主要是小麥與玉米,很多時候一個地區的飲食類別並不是由口味決定,而是由歷史和地理氣候決定,尤其涉及到這種要養活大量人口的主糧問題,就更是與植物的地理選擇息息相關。


亞歐研究寮


歐美人也吃大米,題主想問的應該是為什麼不像我們一樣作為主食,主要是因為歐美的氣候不適合種植水稻。

水稻單產非常高,也就是同樣的土地面積,種水稻比種小麥、玉米能養活更多的人。所以種植水稻條件就比較嚴苛,不僅得有光(熱)、有水,還得光水同期,或者說水熱同期。

歐洲以英國為代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天天下雨,光熱不足,以俄羅斯為代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光水都不足。

南歐要好一點,屬於亞熱帶地中海氣候,但地中海氣候是冬天下雨,夏季乾旱,水熱不同期,不利於種水稻。美國南部氣候是可以種水稻的,但歐洲移民後裔已經習慣了吃麵粉,大米使用量不大,所以美國的水稻種植面積不大。

日本、印度、東南亞等等,都是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夏天特別熱,降水還多,天然適合種水稻,所以吃大米的就多了。


解憂時間



誰說,不吃大米,我在美國,天天吃豆腐腦,茶雞蛋,臭豆腐,麻腸


銀印三品


歐美人也想吃大米……大米本身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且有著更高的產量。但歐美受到許多自然條件的限制,種不出很多的大米,於是只能吃其他了。

就單位土地的產能來講,大米是遠遠超過小麥的。歷史學家布羅代爾就注意到,中世紀的世界,中國人種1顆稻米,可以收30多顆,西歐的一個農民種下去了1顆麥子,也許就收上來8顆。一些研究表明,同樣一塊土地,種水稻可以養活11個人的話,種麥子就只能養活4個人了。

大米雖然很好,但是要種出來的話,就比較難了;簡單說就是對溫度和水的要求比較高。我們先來看看當今世界水稻種植的分佈圖:

總體來講,北半球,過了秦嶺淮河以後,水稻種植就少了。但是東北亞是個例外:我國東北、朝鮮半島,與日本。這一方面得益於灌溉技術,另外更得益於肥沃的土壤。

歐洲就不一樣了。上圖我們可以發現,我們的東北,對應歐洲其實意大利、法國的北部。換句話說,我國很北面其實和歐洲比較南面緯度相仿。這是因為歐洲整體比較北面,對種植業來說緯度最理想的地區,不是地中海,就是撒哈拉。換句話說,到了德國、英國這樣的地方,根本就種不出稻米。那麼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可不可以效法東北、日韓的經驗種稻米呢?不能,因為地中海的大部分地區,土壤都比較薄,不能滿足稻米的種植要求,種個葡萄、橄欖還行,種主糧都會受到限制。所以歷史上地中海世界的糧食,主要依靠埃及尼羅河流域。

北美尤其是美國南部,有合適的溫度和土壤,但是要實現水稻需要的灌溉,就是一個大問題了。這不僅需要大河,還需要大量勞動力整理水道。歷史上,北美就比較缺少勞動力;從非洲輸入黑人奴隸本身成本比較高,所以南方種植園主要希望通過菸草、棉花等經濟作物迅速實現盈利。水稻的種植發展比較慢,其實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主要在集中在密西西比河沿岸。


在野武將


觀點1:在美留學的時候,有個美國同學,他拉肚子。我當時問他想不想吃稀米飯?我說那個會對腸胃比較好。他說好啊!稀飯做好以後,我給他端上來,他盯著飯就是不吃,我當時就很奇怪,問他有什麼地方不喜歡嗎?他跟我說,你能不能只給我米粒,不要裡面的水呀!我一下崩潰了,心想你應該說做乾飯啊,他可能從來沒見過稀飯。

  觀點2:不是不吃,根本原因是他們沒有大規模種植水稻的條件……

  他們的主食是小麥,以及玉米…

  再說了,歐美人一般體型都偏高大,而大米又不如麵食頂餓,所以吃大米還不如吃麵包。

  觀點3:吃,吃,吃!

  留學兩年多,不管是南美的,非洲的,歐洲的同學,都吃大米的!

  只不過是不像中國人吃的這麼頻繁,就像你一個月吃一袋米,人家一個月吃半袋米,總不能說人家不吃大米吧。

  剛出國時我每餐都吃大米,現在也不怎麼吃了,因為麵包牛奶加雞蛋真的太方便了!

  我不是評論裡的那些專家,地理歷史文化各個方面都能分析,但是他們確實吃大米啊!吃大米!吃大米!周圍的咖啡廳都有大米飯的。

  觀點4:我自己在美國生活過幾年後移居歐洲。的確大米在歐美都不是唯一的主食,但不能說他們不吃大米,而是他們主食多樣化,包括土豆 (各種不同方式做的,比如土豆泥,煮、煎土豆等等),大米,通心粉,意大利麵條,奶酪米飯甚至漢堡等等。大米也有很多種,做的方式也不一樣,當然也有米粥(早餐食用多一些),還有比如西班牙的paella(一種海鮮混和米飯)。基本上所有飯店都準備有米飯,在歐洲尤其如此。而在美國很多飯店都會備有漢堡。不把米飯當作唯一或是主要的主食,其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與歐美傳統的實用主義掛鉤。不像亞洲人一般會有好幾樣菜一起混著吃,這種方式和米飯很配。歐美人正餐時,要麼肉排/塊、要麼魚塊,加上澆汁或是配菜(比如胡蘿蔔、菠菜泥、甜菜或花椰菜等),其實不好和米飯配著吃的。另一個原因是歐美人吃正餐時用一對刀叉加一平底盤,其實不太好把米飯送到嘴裡去。仔細去講,其實歐洲和美國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差異。甚至在美國州與州、歐洲國與國之間都這樣,就如同中國不同的省之間的飲食差異。

  觀點5:你能讓吃草的和吃肉的一般喜好麼?歐美祖先以遊牧為生,喜食牛肉飲牛奶,麵包等食,是因為取材容易、便於攜帶,飲冷水等習慣乃祖先遺傳,所以你讓歐美人喝白開水,喝白粥感到不可思議。而亞洲人喜食大米並不包括整個亞洲人,東南亞,部分西亞人喜食大米也是祖先遺傳。而我國西北方大部分人並不喜食大米,每日以麵食而歡,佐以肉、奶類。總而言之,小編純屬無聊。毫無意義。

  觀點6:暈死了,歐洲的緯度那麼高不適合水稻,習慣成自然,吃小麥了。古代水稻的畝產是最高的500斤,其他都只有300斤,後來引進的占城稻肥沃的地可產800斤。當然種稻子了。而小麥傳入中國也比較晚。中國北方不適合種水稻的也習慣吃麵食。現代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加化肥農藥最高達畝產2000斤一噸了。但歐亞人口爆發是發現美洲後引進的土豆和玉米這兩種作物,貧瘠之地也能種畝產也不錯。明末傳入中國到清康熙年間中國人口達到了5億歷史上最高的。無良專家鼓吹康乾盛世只不過沒有戰亂餓不死而已。窮人的生活看看紅樓夢就知道了。

想要獲得更多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讀的什麼歷史(ID:liu1316326693)


龍椅沙發


吃,怎麼不吃,就是吃得少。在1961年以後,歐洲尤其是南歐就開始有成體系的水稻種植記錄了,至1998年左右,可獲知種植信息的大致有十餘個歐洲國家,而且多處於南歐地區,以意大利為主要種植地。其他的信息還有,且容我一一道來。

水稻的主要分類之一

目前我們說水稻,都是在說亞洲水稻,或者就乾脆叫中國大米好了。可能日韓東南亞傳播的都很廣,但在亞洲區內,中國是最早有記錄馴化水稻的國家。那麼亞洲區之外呢?非洲型稻是個很生僻的詞彙。但如果我說光稃稻,那就更生僻了。這種水稻的歷史雖然目前看,晚於中國水稻馴化史,可終歸它也很早就出現於世界史之中了。(如圖,非洲稻的各形態)

眾所周知,非洲在公元元年之後的十幾個世紀內都相對封閉,直至大航海時期開始出現的販奴運動,才使得黑人大量從非洲流失到美洲地區。那麼同一時間內,非洲水稻也藉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目前可知的信息是,近代的非洲水稻栽培系統得益於葡萄牙人在這一時期抵達西非,而同樣的水稻灌溉系統仍舊存留於今日西非諸多地區內。(如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我們仍可見到類似的灌溉系統出現在南美莊園風格的影視劇中,甚至很多南美土豪的泳池都很像這種灌溉系統)

時間到了1784年,在南美地區,因非洲稻的種子與懂得種植技術的奴隸同時出現並被記載中,且由於非洲稻的耐鹽鹼性,使得它被廣泛種植當地的三角洲裡,甚至一度取代了當地的原始品種。然而因為不同於中國,非歐人民沒有優選培育意識,所以它相當低產,與亞洲水稻是兩個概念。而且味道也有所不同,種種原因使其價格相對高昂,可以將之視為是一種奢侈品存在。

而後,因為粗放式的種植模式,所以很快的,即便在今天,在南美很多地區都可以見到它的野化品種。並且像北美地區的卡羅萊納金種子(Carolina Gold Rice)這種傳說故事中,大米的出現是在1690年左右,是從馬達加斯加一路漂洋過海抵達的查爾斯頓,早於南美洲出現了種植史。最初種植的地點就是大美利堅的哪個州不拉不拉不拉……總之類似的傳說故事都很多。

那麼這,是早期美國人民吃的大米主要來源。

亞洲水稻在德國的歷史遠早於大閘蟹

上述說到的是早期非洲及美洲兩地的水稻種類和發展方式,但其實有一個值得疑惑的地方是,十五至十六世紀時,初接觸非洲水稻的葡萄牙人緣何得以去教導非洲人民更“先進”的水稻灌溉系統呢?下面我就要仔細講一講這個成因了。

據學者考證稱,在馬其頓時期,可能就已經從埃及或西亞引進的水稻了(應指亞歷山大的掠奪性東征)。並且目前在德國發現了公元1世紀時期的水稻耕作地。而更可信的是,在公元9至10世紀之間,如伊比利亞半島、西西里島等地均發現了水稻的耕作痕跡與記錄。並且大致是在13-15世紀之間,水稻就已經氾濫到了整個歐洲,應為意大利比薩、法國等地開始傳播的。目前可見記載的是意大利的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米蘭公爵,他不僅種植,並且還有培育。再之後便是水稻從法國傳到英國,英國再傳到澳大利亞……

那麼在這裡介紹的歐洲地區水稻品種,均來自亞洲區。只不過還是不是中國的水稻品種就難以分辨了。只是大致而言,應該是東亞傳東南亞,東南亞傳西亞,西亞再傳歐洲區這樣一個過程。

所以歐洲人是吃水稻的,只不過吃的非常非常少。因為相比較水稻而言,小麥更適合粗放式管理,也更適合歐洲的氣候環境。

題外話,說兩個笑話

第一個,記得2013年時,韓國稱他們找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大米,中國已知是12000年,而棒槌們則說他們是15000年。然後呢……全世界的學者一通狂噴,之後在2011年吧,韓國的親爸爸,也就是美國,像華盛頓大學、紐約大學等多所名校,通過有力的證據證明了亞洲水稻的起源地是中國長江流域,最早的水稻種植者是中國人。再然後呢……就沒然後了……


第二個,目前像在興凱湖地區種植的一些水稻被稱為“Krasnodar Rice”,具有明顯的意大利品種特徵,仔細想想,興凱湖隔壁就是中國,可俄羅斯的這個品種卻證明了他們繞了一個大圈子,是經由東南亞-西亞-南歐-北歐這樣的過程得到的稻種。我看著都替他們累……


毅而三思吳六奇


西方人並非不吃大米,只是相比與東方人,西方人吃的比較少。

除了中國,泰國、柬埔寨、越南、菲律賓、印度等國都是盛產大米的國家。

西方也有國家生產大米,只是產量很少,比如歐盟每年會進口大米,意大利、法國是我國主要的大米進口國。

美國不僅生產大米,而且也出口大米。

另外巴西和澳大利亞也均是大米的生產國,非洲也有。

儘管亞非拉歐均有大米生產,但亞洲是大米的主要消費區,佔90%以上。

西方並非不吃大米,只是和東方相比,他們的飲食文化不同。

根據《麵包的歷史》記載:

“古埃及僕人一年的薪資是三百六十杯啤酒,九百個白麵包”

羅馬繼承埃及,西方繼承羅馬。白麵包和啤酒是他們的主要食物。

因為這些地方是小麥的主要生產區,古埃及的豐饒女神伊西絲頭上就戴著小麥,小麥磨成粉可以烘焙成麵包,發酵後可以成為啤酒。

最後,東西方的飲食文化,放眼中國,也可以理解為南北方的飲食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