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產權房,對樓市有何影響?

9月14日,西安市發佈房地產供給側改革方案,提出未來五年即2018-2021年建設公租房20萬套、共有產權房15萬套的建設規劃

。詳見本微《突發!又見西安樓市“新政”:共有產權房時代來臨?!》一文。

五年建設35萬套的公租房和共有產權房,對西安來說,體現出了較大的魄力、下了很大的決心,且拿出並公佈了詳細的建設方案,這在全國也十分罕見。這一舉措的出臺,無疑是值得肯定和讚賞的。

毫無疑問,這對西安樓市的發展,影響存在的。因為該舉措的出發點之一就是:平衡供需關係。

大家平時不是說,供求關係決定房價嗎?這一說法,樓市君本不認同——但既然有不少人這麼認為,那麼,現在通過共有產權房來平衡供需關係,對商品住房市場及房價能沒有影響嗎?

但凡事有個過程,影響大小也是階段性的,短期來看,幾無影響;中期看,在不同的區域,影響大小不同;長期看,影響較大。最大的是對預期的影響。

—— 壹 ——


為什麼未來5年要建設35萬套?而不是25萬套或45萬套?

這個數字應該是經過準確測算的,測算的依據是城市人口增長、人才的引進等產生的對這類住房的需求。

我們要相信的是,政府部分對房地產信息的掌握,要遠超我們平時所瞭解的信息,各類數字的出臺是嚴謹的,不是像樓盤房價的制定那樣往往取決於房企少數幾個人的拍腦袋。

換句話說,目前西安樓市所倚重的外來人口增長,在政府手上,一定有著更為準確和客觀的認知,這一群體對於住房的潛在需求,是長期的緩慢的,而且可能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否則,難以解釋未來五年要吸引“兩個百萬(大學生落戶100萬、各類人才100萬)”,而且從2017年到2018年8月,新增人口超過80萬的情況下,加上西安本來就有一定規模的中低收入群體,何以只安排35萬的公租房和共有產權房。

當然也有不對商品住房產生較大沖擊的考量。因為公租房、共有產權房數量太大,對商品住房市場的影響也是較大的。大家都去申請公租房、買共有產權房了,商品住房怎麼辦?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考慮。

但不管怎麼說,目前的數量,已足夠對商品住房市場構成影響。

—— 貳 ——


影響在兩個較大的方面,一個是土地供應,40%用於公租房和共有產權房;另一個是針對的人群,主要供應對象是本市居民、新就業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中中等收入以下群體,以及引進的各類人才和大學生。

從2018年開始,40%的土地用於公租房和共有產權房,意味著用於居住、商服等土地供應將會減少,這意味著未來商品住房和商住性質的房子,如公寓等,供應會減少,這個對市場的影響是有利有弊的,需求大供應少,房價不漲也難;如供應減少、需求也減少,這就等看屆時情況了。

實際上今年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對本年度的土地供應還產生了不了較大的影響。如在下半年有限的時間裡,能出現1塊、乃至多塊的用於建設公租房或共有產權房的土地,那麼在影響在明年將會出現,而且對地塊所在的區域產生直接影響。

而這個影響,同時也與面對的人群有關。

根據目前方案的要求,公租房和共有產權房,將優先在各開發區建設。而各開發區恰恰是新就業職工、外來務工、各類人才和大學生聚集的重要區域。公租房和共有產權房面向這些人,意味本來可能進入商品住房市場的他們,將從商品住房市場客源中流失。這對於該區域的商品住房市場是有一定影響的。

而公租房和共有產權房的建設選址,也有更為明確的要求,一是在生活配套和城市配套較為完善的產業園區、創業街區等,提前佈局;二是在地鐵上蓋或地鐵沿線一定範圍內選址。目的是方便目標對象居住生活。

從“優先考慮在房價熱點區域、平衡供應”的考量及西安目前的態勢看,高新三期、航天二期、港務區,或在在其臨近地段,將可能率先出現公租房、共有產權房。因為:一是這些區域當前或未來聚合的人多,二是有地,三是目前已開通獲在建的地鐵已延伸到。

—— 叄 ——


目前,議論和爭議比較大的是共有產權房。焦點是:共有產權房的產權份額、如何購買政府產權份額。

關於產權份額的劃分,在文件中有原則性的表述:共有產權房的產權實行差異化管理。

單個項目的購房人產權份額,由房管部門按照項目銷售均價佔銷售時間節點同地段、同品質商品住房的市場評估價確定。

政府產權份額實行有償使用,購房人按照按照市場評估租金的70%向代持機構繳納。市場租金實行動態管理。從租金看,要低於市場水平。

購買共有產權房滿5年且取得不動產權證的,購房人屆時可按市場價,一次性購買政府持有的產權份額。

按照市場價回購,看上去和商品住房交易差不多,但是對購房人而言,

至少賺取了初始購房個人(家庭)產權部分和商品住房的價差,還有在前五年內的低於市場租金30%的利差。

這一原則,和以前保障房的原則類似。對於購買人來說,雖然產權份額要依據項目定、租金也要按照屆時市場評估而論,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總體上購買共有產權房是划算的。

—— 肆 ——


過去,西安的租賃型保障房有公租房、廉租房,目前整合為公租房;還有經濟適用住房、限價房,目前整合為共有產權房,在區位、地段,產品及生活配套上,存在各種不如人意的情況,如位置較偏、交通不便,產品品質不高,配套不全,目標群體接受度低。

現在要求在地段成熟、配套較優的地段,以及在地鐵沿線建設,而且要按照接近中等商品住房的標準去建,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接受度問題。

除了單獨供應地塊外,還要求商品住房用地配建的公租房,從原來的佔地塊規劃建面的5%外(無償建設移交政府),增加10%的比例(政府回購),而且要求品質和該小區的商品住房部分同等,這不僅增加了供應量,而且接受度也會提高。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未來補配建公租房的小區和配建公租房的小區,在價值性和居住的純粹性上,也會逐步出現區別。

這一態勢的改變,雖是細節的變化,但已能把原本要進入商品住房的目標群體的一部分,從購房大軍中拉回來,減緩商品住房的購買和供應壓力。這對商品住房市場來說,是利空而不是利好。

—— 伍 ——


本質上看,西安房地產供給側改革方案,實際上是體現了已經說了多少年的“市場的歸市場解決,保障的歸政府解決”的思路,所不同的是,體現了新的概念:多渠道供應、租購併舉。

從方案本身看,西安走在了全國其他城市的前面。按此堅決執行,有序推進,一年一個樣,要不了多久,

西安局部區域的房子有望真正迴歸到“是用來住的”特性。

未來幾年,西安商品住房市場的走勢,將必定經歷一些目前還難以精確估計的變化。而這一變化,不僅與此政策的推行有關,還與未來幾年金融、對外貿易問題的解決等密切相關。這已經是另外一個話題的範疇。

但有一點已經清晰:未來至少2年,房價總體會穩定。也不排除個別板塊房價出現一定幅度跌宕的情況。不僅是西安,其它城市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