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備課,應當重在「想」而非「寫」!

好老師,會在課堂控制、半控制、放開三者之間切換。

英語教師備課重點,應在‘想’而非‘寫’!

信念Believe,態度Assumption,知識Knowledge,構建了教師的認知體系。

——鄒為誠

1

好老師,會在課堂“控制、半控制、放開”

三者之間切換

英語教師備課,應當重在“想”而非“寫”!

在教學中,我們常說要以“學生為中心”。然而究竟什麼是以學生為中心?抱有“備課備得仔細,引導學生學會知識點就是以學生為中心”這樣想法的老師不在少數,以為因此就能達到“傳授知識”的直接目的。但是,“學生心裡怎麼想,學生的需求是什麼”則很少有老師會尋根探源。在鄒教授眼裡,單純傳授知識的課堂根本就不是以學生為中心!

“真正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老師,會掌握三種教學手段:控制型手段,半控制型手段和開放型手段,並且能夠在控制、半控制、放開這三者之間任意切換。”鄒教授說,“反思教學的時候,老師們要想一想,在我的課堂上,有多少時間是老師完全控制教學?有多少情況是半控制?有多少情況是放開讓學生暢所欲言?這三者之間的比例是怎樣的?如何調節好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這,才是一個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老師看問題、想問題的思路和方式。”

鄒教授提出了教師認知體系的“BAK”模型:信念Believe,態度Assumption,知識Knowledge。其中,教師的信念來源於早期教育訓練與在職以後的教育過程、過去與現在的傳統與習慣以及工作和生活經歷;教師的態度由教師的動機、人生觀和生活知識構成;而教師的知識則包括關於語言的知識、語言學習知識、教的知識、教師的知識、學生的知識。

在採訪中,鄒教授尤其強調了在建立“信念”的過程,“反思”的重要性。他說:“教師是一種實踐性的工作,實踐性知識很難用語言描述,比較好的辦法就是經常質疑自己的信念。在實踐和反思的交替進行中保持信念的合理性。”

與此同時,他還認為,教學實踐的反思固然重要,但是理論聯繫實踐的反思更加可貴。因此教師還是要保持學習理論知識的習慣和通道,其次才是實踐和反思。“老師要保證經常性的理論學習,要看一些好的理論著作,幫助拓展教學的認知,更好地反思自我。”

2

教師的備課過程,

應重在“想”而非“寫”!

“寫教案”是教師最常規的工作,教案精細化也是很多“要求上進”老師的“標配”,甚至有一些學校鼓勵老師的教案越長越好、越細越好。但鄒教授卻不贊同這種做法,他開明宗義地指出:教師備課,應當花大量時間在思考、查資料,而不是花很多時間寫詳細的教案。取而代之的,則應是寫一份精華的簡案。

什麼是“精華”的簡案?鄒教授認為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 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第二, 有教學技能的展現;

第三, 有明確的活動目的,學生在活動中能夠運用語言;

第四, 有清晰的教學步驟。

教學設計體現了兩種思想:一是以目標為導向的教學,即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二是隨機生成的課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和老師有對話,老師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困難。鄒教授說:“一堂好課,應該是兩者的綜合。而“簡案”,就可以把這兩者很好地對接起來:在設計教學的時候保持‘粗線條’,簡潔、一目瞭然,同時留出足夠的空白——留給學生出現問題、教師解決問題。”

“備課的內容有一半應該是由學生來幫助完成的,而不是先入為主的套框架。在真正的課堂上,教師的時間分配應該是一半一半,用一半的時間‘急中生智’;另一半時間則按照演戲一樣,按照既定的劇本走。”

對於那些在課堂上害怕學生突然冒出問題的老師,鄒教授分析其背後的原因,“這樣的情況一般是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和教學策略,但是這個問題不難解決,教師通常在上第二次課時,就會比較從容地應對了。教師永遠都會發現自己的知識和策略不夠,但是隻要堅持不斷地學習和思考,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好。”他認為:“老師要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想問題上,萬一出現情況,要想清楚有什麼應對策略,而多看書,就是做知識儲備的最佳途徑。”

鄒教授用四句話總結“想”的側重點:

第一, 如何讓教學目標更加明確;

第二, 面對各種各樣的場景應該怎樣應對;

第三, 如何利用各種學習資源,讓學生掌握各種學習手段;

第四, 教學設計要松,根據學情來填補具體內容。

3

老師應該對教材有取捨、有改造,靈活使用

教科書是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然而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教材並不是“聖經”,教師的工作也不僅僅是按照教學參考書的步驟照本宣科。鄒教授認為:“教育的根本在於啟智,將教科書奉為‘聖經’實在是捨本求末。”

“教師要樹立‘是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隸’的觀念。”鄒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教科書是課程標準“不完美”的替代品,是商品,最後還是“一種”教學工具。之所以說它不完美,是因為它雖然照顧大多數學生但卻無法滿足個性化需求;然而作為教學工具,卻需要有很強的針對性;但作為商品,普適性越強越好,針對性就會差一些。三種屬性之間有難以調和的衝突。

普適性的產品不可能完全針對特殊情況的教學,那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對教材就應該有辨識能力。“我們應該對教材有取捨,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改造,對教材進行靈活的使用。”鄒教授語重心長地說。

所以教師不能只依賴教材,教師需要廣泛地運用手邊的教學資源。鄒教授認為,公立學校雖然規定了只能用統編教材,但教育政策並沒有規定不能用補充材料。教師使用補充材料是一個機會窗口。只要補充材料找得好,完全可以補充教材,甚至有可能超過教材。

對於外語學科來講,資源的建設非常重要。鄒教授呼籲學校重視學校圖書館的建設,呼籲學校幫助教師搭建時刻能獲取教學資源的英語圖書庫,讓老師能夠在語言、文學、藝術方面有更多的資源,為課堂中的“急中生智”做好知識儲備。

4

一堂好課的評價標準

英語教師備課,應當重在“想”而非“寫”!

什麼樣的課算是一堂好課?鄒教授認為,好的課堂要從兩方面看:

第一,看營造了什麼樣的教學環境。是把學生當成主動學習者還是被動學習者?

鄒教授說:“如果一個老師能夠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並且積極地進行課堂教學,老師與學生之間是‘互相補給’的狀態,這種平等良好、互動互助的學習環境就是比較好的課堂環境。”

第二,看搭建的支架是否合理。什麼是教學中的“搭支架”?一句話簡言之:搭支架就是幫助學生的學習一些手段。鄒教授說:“我們提倡教師給學生搭支架。然而搭支架也是一項‘技術活’,好的老師知道什麼地方該搭支架,什麼地方不該搭支架。教師的支架搭得不好,會影響教學環境。例如具體到一篇文章上,什麼地方該講什麼不該講,老師要有分辨能力。”

鄒教授舉了一個例子。“老師要把支架搭在學生的切實障礙上,比如社會文化、交際蘊涵的價值觀等,學生常常不能自動地發現隱含在語言內容之下的跨文化差異,這是需要教師的引導的。”

鄒為誠

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過多項國家級教材的設計和編寫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哲學、課程與教學改革、教育研究方法、家庭教育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