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爲何沒有對故宮下手?

尋覓\\錯過


總的來說一句,抗戰時期日本侵略者搶掠文物,但大肆破壞文物的現象較輕。文物一般是在炮火中被破壞了,有些古蹟遇到中國軍民抵抗了,會進行破壞,特別是碰到嚴厲抵抗後會大肆破壞以洩憤和懲罰,但是一般乖乖素手就擒的話,一般會無事,比如山東曲阜、南京中山陵、北京故宮這些有代表性的古蹟。

圖為1937年8月,日軍從北平前大門入城。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燕京地區已無較大的抵抗之力了,日軍進攻北京時國民黨29軍稍稍抵抗了一下就撤退了,日軍是兵不血刃就佔領了北京,立刻偽政權就接管了北京,故宮沒有受到日軍的怒火,包括故宮。

圖為日軍在天安門城牆上掛著“建設東亞新秩序”的標語。

當年,在日軍還未南下時,國民黨就著手故宮的文物南遷運動,在1933年開始就將北京城的文物分批裝箱,通過陸路、水路、海路進行各地南遷,所以1937年日本佔領北京時,除了少量不太珍貴的文物,故宮基本是空的,當然日軍還是對北京城進行了文物搶掠洗劫,但是故宮的建築倒是沒有破壞。

圖為偽政府成立的北京地方維持會。

另外,北京故宮過於敏感,當時日軍打著“中日親善”的旗號進行侵略,如果進行破壞勢必在國際上被動,所以日軍不但沒破壞故宮,佔領北京後還立刻派偽軍接管故宮,給保護起來。

1945年10月10日,侵華日軍在北平的投降儀式在太和殿舉行。

在抗戰後期,日本軍部曾制定了一份作戰計劃,如果日本本土失利,日本將遷都中國,把瀋陽和北京作為首都選項,如果日本真遷往中國,定都北京,裕仁肯定要入住故宮,如果把故宮給平了,裕仁來了住哪裡?


圖文繪歷史


故宮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佔故宮的話,意義可能比打贏一場淞滬會戰都要大,但讓人奇怪的是自1937年日寇發動七·七事變佔領北平天津以後,一向被各界覬覦的清宮寶藏,並沒有受到波及,甚至都沒有受到一槍一炮的影響。(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如果說這是滿清龍氣顯靈,日本人迷信鬼神不敢造次,那簡直就是在胡扯了,這裡面其實既有日本人居心不良,又有現實的利益關切。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跟溥儀的關係不錯,溥儀從哪出去的?紫禁城唄!故宮就是溥儀的家,雖然他是日本人扶持的傀儡皇帝,但在名義上卻是與日本的天皇平起平坐的。

日本陸軍省在發動七七事變以前,是和溥儀這個老北京深入溝通過的,從他那裡獲取了不少有價值的軍事情報,溥儀唯一的條件就是別把他的家給毀了。


當然,溥儀區區一個傀儡,在日本法西斯狂徒心目中的分量多大不得而知,但要說就他一句話,日本人就放棄了對故宮的覬覦,未免也太抬舉他了,還是有關溥儀的那句玩笑話:“拉倒吧,朕的大清早亡了!”

日本不敢動故宮,其實更多的是利益方面的考慮,故宮是中華民族的的精神象徵,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至高無上,如果故宮被破壞,或者說故宮文物被洗劫,1937年的中國,或者說1945年的中國,不是英法聯軍進北京時的中國。

日本人往後遭遇的抵抗是可以想見的,再說了,日本人侵略中國的事實在國際上本來就站不住腳,如果再以破壞人類文化瑰寶刺激世界大國的神經,獠牙畢現的話,很可能直接招致他國的過早干涉。

日本人雖然在侵略中國的問題上肆無忌憚,但卻不是沒有腦子的傻子,也有他們雞賊的一面,因此本就沒有不敢對故宮下手的說法,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歷史三日談


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建築群,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1937年7月7日,日寇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戰爭爆發,29日,日寇便佔領了北京,當時不少人都擔心日本人會破壞故宮建築,但令人吃驚的是,長達八年的時間裡,日寇沒有破壞包括故宮在內的北京名勝古蹟。日寇之所以沒有選擇在北京城內大肆破壞,我以為原因有很多種,但最可能的還是下面這幾個。


其一,末代皇帝溥儀的態度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時候就選擇在東北地區扶持溥儀建立偽滿洲國,雖然實際上溥儀並沒有什麼作用,但畢竟還是名義上的皇帝,日本人選擇和他合作,當然要考慮到他的態度。故宮作為清朝歷代皇帝的居所,更是溥儀從小長大的地方,溥儀肯定不答應日寇對故宮進行破壞。

其二,為了日本的“冠冕堂皇”

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喊的最響的口號就是“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為了亞洲強大而戰鬥。雖說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在說假話,但畢竟日本還弄了這塊“遮羞布”,日本如果真的對故宮大肆破壞,那麼就是連這塊“遮羞布”也不願意要了,日本人可以不要遮羞布,但不至於為了故宮就真的連臉都不要了,這不符合日本侵佔中國的長遠利益和目標。

其三,國際社會的輿論壓力。

正如開頭所說的那樣,故宮是明清兩代王朝的皇宮,也是中國文化的象徵,在當時的世界上知名度也是挺高的,無緣無故的破壞故宮,世界上其他的國家怎麼看這個效法西方的“蕞爾小邦”,這是關係日本臉面的事情,日本是不願意被西方認為還是以前那樣的“蠻夷國家”。

而且破壞故宮對它侵略中國沒有任何有效作用,只會加強中國軍民對日軍的抵抗。

1946年日寇投降時就是在北京故宮的太和殿舉行的,據說選在太和殿也是有原因的。太和殿是明清時代皇帝祭祀告天的地方,受降於此,大概也是為了告慰抗戰中英勇捐軀的先烈們!


一樹梅花一放翁


日軍就像是一個無恥的強盜一樣,在主人家裡放肆的殺人,放火,搶東西。南京的慘案,三光政策,體現了日軍兇殘而又貪婪的本性。

日軍對於中國文物的掠奪,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要知道,日本是列強中第一個掠奪中國文物的國家。

據不完全統計,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共1879箱,360萬件,破壞的古蹟達到741處。目前日本東京的一家公立博物館內,藏有1萬多件來自中國的文物。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北京的故宮確實算得上比較幸運,沒有被日軍的炮火摧毀。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可不是什麼日軍良心發現,也不是日軍對於故宮有著極高的敬意。而是另有別的原因。



第一、故宮曾是溥儀的老巢

日軍在東北建立偽滿政權,扶持溥儀當傀儡,這說明日軍還需要用到溥儀或者說溥儀的影響力。

而故宮曾是溥儀生活的地方,日軍沒有摧毀故宮,也是有安撫溥儀的考慮。


第二、日軍的目的是徹底佔領中國

日軍是火山多發的島國,資源貧瘠,對於富饒的中華大地早就是垂涎三尺。

日本為了侵略中國,還制定了大陸計劃,要建立什麼“大東亞共榮圈”。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國,是為了徹底佔領中國,而不是簡單的掠奪資源。甚至還有些資料上說日軍佔領中國後,準備把首都遷在北京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軍當然不願意摧毀故宮,因為在它們心中,故宮已經屬於它們了。而且,摧毀故宮很容易激起反抗。


第三、故宮的文物大多數已經被運走

從1933年日軍侵佔熱河開始,南京政府就開始有計劃轉移走了故宮的大部分文物,1933年6月2日首批故宮文物離開北平。

當日軍佔領北平時,故宮差不多已經是空樓了。



以上三個原因,應該是故宮免遭破壞的主要原因。至於有些文章上說的日軍侵華將領對於故宮的崇拜,純粹是無稽之談。


小鎮月明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我國盧溝橋發動了“七七事變”,開始打響了侵華的炮火。日本軍對手無寸鐵的中國人進行殘忍的“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所到之處,哀鴻遍野,一片狼藉。在這樣飽受摧殘的慘狀下,不僅中國同胞被日本軍殘害,中國的寶貴文物更是被洗劫一空,致使大量流失。

好在,他們沒有對故宮下此毒手,故宮才倖免於難。那麼究竟故宮為何能逃過一劫呢?下面有書君為大家解釋解釋。

一、故宮地大物博,日本已視其為囊中之物,不會破壞。

日本軍侵華時,中國勢力還非常弱,日本眼見中國人完全不是對手,便認為中國人遲早會歸降大日本皇軍,既然中國人投降,那麼中國的所有東西也歸日本所有,包括故宮。

故宮本是古代皇帝的住所,修葺得雄偉壯觀,寬闊別致,據說日本軍隊看到後,打算拿來作為以後天皇的辦公所在,既然日本已經“內定”了故宮的身份,就不會對它下手了。

二、故宮內文物已經轉移,儼然一座空城,沒有下手的意義。

1937年,日軍侵華時,中國節節敗退,萬不得已將首都遷至重慶。隨轉移至重慶的,還有故宮內的重要文物。

當日本攻進北京城的時候,撲了個空,故宮內幾乎空無一物,沒有什麼可搶的。既然沒有有價值的東西,日本也就不會對他下手了。

三、日本看在傅儀的面子上,沒有對故宮下手。

日軍侵華時,他們在南京輔佐末代皇帝傅儀建立“偽滿洲國”,企圖打著輔佐傅儀的旗號做著操縱整個中國的美夢,此時的傅儀就是名存實亡的傀儡皇帝。

故宮是傅儀從小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對他已經感情甚篤,如若被日本大肆踐踏,任意破壞,傅儀肯定會憤然反抗,而日本人考慮到傅儀還有利用價值,並不想破壞兩者的關係。

日本顧及到傅儀對故宮的感情,以及他對日本的利用價值,就沒有對故宮下手。

四、顧及世界各國的輿論壓力,日本不敢對故宮下手

故宮是自明朝皇帝朱棣開始居住的地方,經歷了明清兩朝幾百年的風雨變遷,是全世界不可多得的優秀歷史文化遺產。

日本侵華已屬罪大惡極,再對故宮下手,一定會引起全球性的軒然大波,他們的目的本來是想佔領中國的,在這樣的社會輿論壓力下,日本要面臨來自全球的指指點點,這樣一來,他們就沒法待在中國繼續做著佔領中國的美夢了,只能敗興而歸。而這,並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日本對故宮下手將會面臨全球性的輿論壓力,達不到佔領中國的目的,因此他們放過了故宮。

1937-1948年的八年間,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八年,也是中國處於水深火熱的八年。這八年,不知道犧牲了多少人的鮮血和生命才換來了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

我們處於今天這個沒有硝煙的時代,應該時刻銘記那些為中國解放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前輩們,也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謝謝朱文平等二位先生的盛情邀請。關於侵華日軍沒有對故宮下手的問題,我認為這絕不是侵華日軍的良心發現,而是各種力量博弈的結果。


史料記載,日軍在侵佔故宮所在地北平之前,中華民國政府已經將故宮的主要文物轉移到了內地。故宮所留下的文物數量不多,價值也並不足以激發日軍的公開擄掠的獸性。況且當時日軍侵華還遮遮掩掩,因此不敢擄掠故宮而觸怒國際社會。應當說這是故宮未被日軍公開洗劫的主要原因。

當然不敢公開擄掠故宮,也並不意味著日軍就無意染指故宮。故宮文物儘管所剩數量不多,但對日本這樣一個島國來說,還真是一筆不敢小覷的財富。史料記載,1937年日軍佔領北平後,曾下令當時的政府機關必須有至少一名日本人充當最高顧問。日軍以此為藉口,想向故宮派出自已的官員。但當時故宮的最高負責人張庭濟以"故宮不屬於國家機關"為由拒絕了日軍指派的日方官員,避免了日本人插手故宮事務。派駐官員的陰謀破產後,日本人又意圖通過拉攏像單士元等一批在故宮工作的敗類以達到裡應外合、實際掌控的目的,但最終均被故宮管理方挫敗。應當說這是日軍未能對故宮下手的重要原因。


此外,日軍當時認為中國積貧積弱,故宮遲早是日軍的囊中之物。把沒有多少文物的故宮留下來,把他們夢寐以求的中國皇權的象徵留下來,可以留給日本天皇佔有和使用。這對日軍來說是莫大的榮譽。再加上還照顧了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情緒,讓溥儀心甘情願成為日軍奴化中國百姓的工具,就這樣,日軍對故宮保持了一定的剋制。應當說這是侵華日軍未對故宮下手的又一原因。
綜上所述,由於種種因素的制約,侵華日軍未對故宮下手,可以說故宮是奇蹟般地逃過了日寇的魔爪。以上僅為一家之見,歡迎批評指正,同時也歡迎各位朋友就此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後再次謝謝邀請!


壯圖山人


侵奪故宮,對於日本人來說,有害無益,得不償失,所以日本人沒有侵奪故宮財物。

日軍佔領北京之前,國民黨政府已經把故宮的主要財物轉移到了大後方。

早在九一八事變後,南京政府有開啟了故宮博物院文物的轉移工程,當時,故宮博物院把文物裝箱打包,分多批轉運南下,1933年2月到5月,共轉運了13427箱另64包,同時雍和宮和頤和園的文物也一起轉運。

故宮文物的轉運中,各地軍閥付出不少努力,為了繞開北方日軍的老巢天津,文物專列走平漢、隴海再轉向京滬線,大費周章。在土匪猖獗的地區,各地軍隊在專列兩側部署騎兵接力,一路保護文物專列。

文物先送至上海,又送至南京,南京失陷前四天,故宮文物再次西遷。被存放在重慶、四川、貴州、陝西等地。解放後,這些文物也沒有回到故宮,而是存放在南京,蔣介石兵敗後,故宮文物又被送到了臺灣。

故宮文物大部分被轉移,可是搶劫故宮依舊是一個有利益的買賣。

故宮是幾百年的古都,日本不敢公開搶劫故宮,原因在於:

1,故宮是曾是溥儀的家,溥儀現在做了日本人走狗,當了偽滿洲國皇帝,如果日本搶劫故宮,偽滿洲國會失去滿清遺老遺少的支持。

2,保護故宮是周作人等漢奸投敵賣國的藉口,如果日本執意搶劫故宮,會激起這些人的反感。

3,故宮是舉世聞名的文物寶地,日本搶劫故宮,會激起國際社會的反感,他的“大東亞共榮圈”理論就不能用來騙人了。

相對而言,日本更傾向於去搶劫鐵路、礦藏、人口、糧食等戰略資源。

日本人如果搶得大量故宮文物,很難給他變現,不變現就無法轉化為戰爭資源,這對於日本支持起世界大戰的巨大消耗,沒有任何用處。


日軍每到一地,會侵佔當地的核心資源,比如煤礦、鐵礦、油田等,有了這些礦藏資源,讓日本“以戰養戰”的戰略得以實施。

日軍每到一地,還會掠奪當地人口,有的被編入偽軍,幫助日本維持當地治安,甚至參與前線戰爭;有點被無償當做奴工,為日本人挖戰壕,挖鐵礦;甚至有的人被賣到國外,最後累死餓死也不能回鄉。這就日本人的“以華制華”戰略。

事實上,日本小國寡民根本不足以發動世界大戰,日本發動戰爭所需要的資源87%都來自對中國的掠奪,也就是說,日本不掠奪故宮,只是當完婊子立的牌坊而已。日本從我國掠奪的資源,遠超過故宮文物的價值。

據統計,日本在我國掠奪到的東西有這麼多

  1. 糧食,大約3億噸,中國大部分產糧區都被日本侵佔,因此抗戰14年,超過一半的糧食產量都被掠奪。

  2. 黃金,大約2千萬噸,僅南京一地就搶到黃金6000噸,連死人的金牙也不放過。

  3. 文物,360萬件,目前日本1000度博物館裡,有中國文物200萬件,大部分來自於抗戰期間的掠奪。

  4. 資源,6.4億噸煤炭,7億立方木材,稀土2億噸,銅礦5億噸,這些資源被日本無償佔有,最後我們卻免掉了日本的戰爭賠款!

時刻提防東方的惡鄰,這是目前最務實的選擇!


歷史知事


“七七事變”日軍發動全面戰爭後,也對我國展開了大規模的文化侵略。這期間,各地博物館、圖書館甚至私人藏寶等,都被日軍洗劫一空

(日軍搜刮張學良將軍帥府)

而“七七事變”後不久就淪陷的北京,故宮卻沒有像當年的圓明園一樣遭到日軍的大肆破壞,我認為原因有“四不”:


第一:不敢

日軍如果破壞了故宮這座世界最大的宮殿群,不僅得不到什麼好處,而且還會引起國際社會的譴責;

而且故宮在中國人民的心裡有著至高無上的意義,如果破壞,勢必會增加國內人民抵抗的決心;

第二:不必

北京淪陷前,許多科研工作者和政府人員就已經把故宮內的大量文物轉移到了南京等地,留下的小部分文物價值也相對內那麼高

圓明園被燒燬是因為英法聯軍為了銷燬盜物證據,而日軍既然沒在故宮洗劫搜刮到什麼文物,也就沒必要破壞故宮

(文物被人們用汽車、馬車、人力等方式轉移)

第三:不願

日本侵華時打的口號是“建立大東亞共榮圈”,而在日本的作戰方針中是要統一東亞甚至整個亞洲,而一旦統一,就將把北京作為其首都,因此故宮就將被作為日本天皇的皇宮,所以,他們不能破壞故宮(痴人說夢)

(二戰前期昭和天皇騎馬進行閱兵)

第四:不能

當時日本已經扶植末代皇帝溥儀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而故宮是溥儀原來的家,如果日軍破壞了故宮,溥儀必然十分不滿,這樣一來日軍在東北的統治也很難進行下去,因此日本利用了人家起碼也得給人家幾分面子,不能把人家家給破壞了

(偽滿洲國“內閣”合影,中間為溥儀)

最後...

最後...

看圖↓↓↓

(參加過臺兒莊戰役的孫連仲將軍1945在故宮太和殿外接受日軍投降!!!

爽啊!


五葉談


沒有對故宮下手,我認為原因有四!分別是日本方面的原因兩條!中國方面的原因兩條。那麼就先說說日本方面有什麼原因!

第一:日本目的很明確,我要的是你整個中國不是你一個北平,也不只是你一個故宮,所以對於在外征戰的日本人來說,與其我花代價搶來的東西不僅帶不走,反而對於拿下整個中國沒有好處,所以沒必要這麼做!

第二:日本人的旗號是大東亞共榮,所以搶故宮這樣的大事件一定是被國際組織關注的,所以日本人還是很奸詐的,如果影響不好,那必然也是一個麻煩事情。

那麼中國方面的原因呢?

第一:當時的北平已經全部淪陷,但是唯獨故宮沒受到日本人的蹂躪,為何?因為在這國難當頭還是有很多的國家志士站出來,寧可丟了性命都要保全故宮的安危。

第二:故宮是溥儀的家,如果故宮無故被日本人破壞,無論是溥儀還是當時的奮戰力量都是會奮力抵抗的,那時候日本就更加艱難。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那還不是因為我們提前把大量中國珍貴文物從故宮裡面運出來了為了保護保存這些文物而免於被日軍掠奪,故宮文物經歷了萬里大遷徙。即使如此,在運輸到南京之後,由於南京淪陷,有些沒有及時運出,還是有部分文物落在侵華日軍手中。1946年的時候,清點封存的文物,一共少了177箱,其中109箱都被侵華日軍搶走了。

1933年,日軍攻佔熱河,平津地區面臨威脅。故宮13491箱文物分五批南遷,1936年成功運往南京。之後,南京飽受侵華日軍轟炸,只能將這些文物運往西南大後方。1938年侵華日軍攻佔南京,故宮剩下的文物,加上其他的文物,合計1222箱落入侵華日軍手中。

此時的故宮不過是一個空房子,侵華日軍要怎麼下手?難道一把大火把這些房子也燒掉?畢竟日軍侵華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同時也是要考慮各個方面影響的,加上他還在扶持偽滿洲國,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