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是一個錯字,爲何歷代皇帝不改正它?

北辰


首先,要把題目完善一下。故宮門匾上的“門”字,大都都是不帶右下角那個小勾的,如下圖。

但是,也有一部分門匾上的“門”字是帶著右下角的那個勾勾的,如下圖。

這裡面當然是有故事的。不過在講故事之前,我們要先來看一下“門”字的演變,如下圖。



中國漢字大多是象形字,門字就是如此。在最早的甲骨文,金文,篆書中,門字都是沒有右下角那個勾勾的,左右是對稱的。到了楷書時代,門字開始帶勾。

但是為什麼故宮的門匾上的門字大都不帶勾呢?故事要從南宋的第一任皇帝趙構說起。

宋都臨安玉牒殿災,延及殿門,宰臣以門字有腳鉤帶火筆,故招火災。遂撤額投火中乃熄。後書門額者,多不鉤腳。——明朝馬愈《馬氏日記》

就是在南宋趙構年間,玉牒殿(相當於檔案館)發生大火,當時的丞相認為是“門”字帶了一勾,勾屬於火筆,容易招致火災。因此趙構命令重新將門匾上的門字的勾去掉。

到了明朝年間,朱元璋修繕南京的皇宮,命令詹希原寫太學集賢門匾,所寫“門”字,末筆微微勾起。朱元璋見了之後大怒,認為詹希原是故意這樣做的,大發雷霆:

我這個門,是要敞開招賢的,你詹希原卻要用勾把門擋起來,塞我賢路,拉出去斬了!

因此在有明一朝,皇宮門匾上的門字是沒有那一勾的。朱棣奪位之後,遷都北京,皇宮門匾亦是如此。

到了清朝,畢竟不是漢人,哪知道一個門字有那麼多講究,因此最開始紫禁城上的門匾也是有勾的,到了後來吸收了漢文化才把勾去掉。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覺得這個門帶不帶勾其實沒有什麼區別,於是他自己又親自寫了幾個門匾,門字都是帶勾的。所以現在故宮的門匾上,有的門字帶勾,有的又不帶。

其實 ,這個門匾上的門字,不管帶不帶勾,其實都沒有錯。因為最早甲骨文的“門”本來就不帶勾,到了楷書時代才帶勾。

而古人又是比較講究,因此在一些容易著火的地方,門匾上的門字多不帶勾。這並不是一種錯誤,而是一種內心的希望。


小鎮月明


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是個繁體字,但是卻沒有右下角那一鉤,歷代帝王為什麼不加上那個鉤呢?



一、首先是兩個相關的歷史傳說


提起皇城的故事自然離不開皇帝,關於這皇宮匾額上門字的傳說,那可都是皇帝惹的禍。


1. 南宋趙構在臨安皇宮去掉了門字的鉤


南宋定都臨安城,也就是現在的杭州,首任皇帝是宋高宗趙構。一次宮中的玉碟殿失火,趙構非常惱火,群臣也被嚇的不輕。因為玉碟殿是個非常重要的檔案資料庫,存放著皇帝平時閱覽的聖旨。


趙構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下令嚴查嚴辦。下面的官員都心知肚明,失火無非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可是總得有個辦法搪塞過去,不然就得有人受罰,可誰也不想當這個倒黴鬼。


宰相王博彥靈機一動,對趙構一通忽悠,說失火的原因是宮殿匾額上的“門”字惹的禍,因為從五行學來解釋,“門”字最後一筆直下帶鉤是火筆,就是這一鉤招來了火災,只有去掉這個鉤才能不再發生火災。



趙構覺得言之有理,於是下旨所有宮殿匾額的“門”字最後一筆都是直下,不能有鉤。 話說這些官員推卸起責任還真是理直氣壯。


2. 明太祖朱元璋嫌擋了他招賢納士的路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洪武年間重修集賢門,裝修完畢後讓中書舍人詹希原寫匾額。詹同學自作主張的在門字末筆帶一小鉤,誰想朱元璋看了勃然大怒。


他斥責詹希原欺負他不是讀書人出身, 門字帶鉤易招火災,再說學府的門要暢行無阻,給朝廷選拔可用之才。帶個鉤分明是腳下使絆子,難不成讓集賢門只留你一個人才?結果詹希原為此被砍了頭,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到了明成祖朱棣修建故宮時,各大殿的匾額上的“門”字也都統統不帶最後那個鉤了。


3. 清乾隆皇帝怕那個小小的鉤把他的江山鉤沒了


清軍入關後,故宮匾額門字的鉤又重現江湖,直到乾隆皇帝即位,他左看右看都認為這個鉤戾氣過重,這不是要把大清江山給鉤走的節奏嗎?



於是一道聖旨下來,故宮匾額上所有門字的小鉤都不見了,也就成了我們今天在故宮博物院看到的那樣。


二、用易經來解釋


以故宮午門為例,用易經來解釋門字無鉤這件事,首先從時辰說起。


一天之中午時生陰,子時生陽。午時是11點到13點,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候,同時一絲寒氣開始醞釀併產生,之後氣溫逐漸降低。


可見午時是陽氣轉化為陰氣的時刻,人從生到死也是從陽到陰,所以古代都是午時三刻問斬。有句臺詞是“推出午門外問斬”,可見這午門外是行刑的場所。


易經八卦的排列次序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八卦圖中震四在東,東為春天,兌二在西,西為秋天。


古人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定數,延伸到漢字就是其筆畫數。古人數文字的筆畫只有橫和豎兩個方向,有拐彎的地方就算第二筆,比如豎鉤“亅”算兩筆。


有了上面的鋪墊,就和有書君一道來看看午門這兩個字有何玄機。午字共四筆,按八卦算是震四,定數為春天,表示生。“門”字按八卦數應是十一筆,去掉最後的鉤為十筆。八卦中超過八就算新的一輪,十折算成定數是兌二,不帶鉤的“門”字定數為秋天,代表死。


可見故宮午門的門字少一鉤不是寫錯了,是為了讓其定數為兌二,使得午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生死門,而整個故宮有門字的匾額都如法炮製。


三、看官們給出的解釋


關於故宮匾額上門字沒有那一鉤的緣由,看官們也給出了五花八門的解釋。


有人說用的是顏體字,原本就是有鉤的,只不過這個鉤看上去不那麼明顯,其厚重感反而更能盡顯皇家風範。



還有人說這個鉤會讓宮中勾心鬥角的事頻發,所以一律去掉,可這皇城裡哪朝哪代少過爭權奪利的事?


又有人說這是當時寫匾額的人故意去掉的,因為門字被掛那麼高,沒鉤比有鉤要好看的多。

也有人說門有兩扇,左右對稱則穩固,寓意江山穩固。


四、門字本無錯,惶惶的都是人心


其實看漢字的演變史,從甲骨文到篆書和隸書,門字原本就沒有那一鉤,都是左右對稱的。直到行書的寫法中,行筆連帶著最後的豎筆末尾出現了鉤,之後楷書寫法固化了門字這個鉤。至此可見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沒有鉤算不得是錯字。



門字有鉤無鉤都不是錯,演變出這種種的故事傳說,只是在彰顯那些妄圖皇權永固之人內心的惴惴不安。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不知道那個開始說這個是錯字,按我看來是大家不懂得書法以及文字發展的源流,其實根本沒寫錯的。


什麼失火了,犯了無形中的“火”筆,我覺得故事歸故事,各種流傳的版本真實度也讓人很懷疑。但是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我想說的是“門”字不帶勾實在是太正常了。


首先在甲骨文、隸書上門可是從來沒有勾哈。不但“門”字不帶勾,我們現在的大部分筆畫的操作和形態都不存在啊。例如下面是甲骨文裡,其中有兩個門,都沒有勾。


再下面是篆書,“問”和“聞”也完全沒有勾。

隸書也沒有勾,在文字發展的早期直到楷書出現,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章草,甚至是鳥書什麼的,勾都是不存在的。只是到了出現楷書,形成了其獨特的結字筆畫規律,勾才出現,所以之後有時候沒有沒有勾的情況並不一定是錯。


其次,書法創作,會不斷的將字做一定的變異,這個純屬正常,並不一定錯,比如“鵝”,王羲之就經常將“我”寫在“鳥”頭上而不是左邊,還有一些將門的豎勾變成一個長撇,將豎變成一個長點的都有。沒必要奇怪了。這個從趵突泉的錯別字也可以看出來,為了追求整體氣象,有可能會故意寫錯,後人將其神秘化,就流傳了很多傳說。紫禁城的匾額書法,一定要追求中正平和,圓潤平穩,有皇家大氣和玉德,所以為了適應這種風格,將文字做一些小的改變是很正常的。沒必要計較對錯。不然就狹隘了。

最後,這麼多年過去了,歷代帝王學士大臣,那一個不是飽學之士,沒有改過來,至少可能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壓根沒寫錯,沒錯肯定不需要改錯,第二這樣寫尤其深刻道理,不需要改。不過,有趣的是這些故事,為這些字蒙上了神秘感,讓文字更加有生命力了,我覺得這是一種新的創作。


盛唐豪歌李藝泓


這個問題有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門”字的收筆不帶鉤的源於南宋,南宋都城臨安(杭州)的玉牒殿失火,殿門燒掉了。一位大臣上奏,宮殿匾額上的門字,若是最後一劃帶鉤屬火筆,容易招火……皇上聽後命人趕緊把匾額重寫,從此宮殿匾額“門”字都不帶鉤;

第二種說法,朱元璋定都南京,命中書詹希原為太學集賢門寫匾額,寫到“門”字時,把“門”字的最後一鉤鉤得稍微高了一點。朱元璋看了大怒:“我本來想召集賢士,你卻想閉門堵住賢士的路嗎?”於是下令斬了詹希原,並用粉液塗掉了“門”字的那一鉤。從此明朝的宮殿、公署、城門中的“門”字都不帶鉤。朱棣營建紫禁城時沿用老朱家這個傳統;

第三種說法,滿清進駐紫禁城,又重寫匾額,所有的門字都帶了鉤。有一次乾隆帝回宮時,看見了正陽門匾額上的門字下邊有鉤,他想會不會鉤掉真龍天子身上的龍鱗呢?他便對大臣說,這門字怎麼可以有鉤呢?大臣們心領神會,所以故宮匾額上門字又沒有了鉤。

《論語·雍也》:“門”字繁體為“門”,它由門框、門扇、門楣等組成雙扉柴門形。“戶”的甲骨文為“門”的左半邊,“門”由左右兩“戶”組成。“戶”為小,“門”為大,古時門和戶通用。但意有別,一扇曰戶,兩扇曰門。“門”字帶鉤是皇家禁忌,皇權大如一切,這就是這個錯別字一直保留到今的原因。

新中國成立後,破除了傳統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成分,全國各地新題的門匾都帶鉤。(網絡圖片)

[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掉相關內容]


天寧閣


這個字本身就是錯別字,硬是被歷代皇帝各種解讀,改來改去,新中國成立後,故宮成了博物館,這個錯別字也成了歷史的承載。

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故宮很多匾額上的門字是不帶右下角那個小勾勾的,比如太和門,午門等等。如今小學生都知道這是個錯別字,古代皇帝文化水平都不低,肯定也認識,但為何歷經數百年卻無人改正呢?


門字不帶勾是有說法的,是古代天人感應理論的體現,也反映了古人的迷信。

據說南宋高宗時,臨安行在失火,宮殿被焚,趙構大怒要求追查事故原因,處分責任人,但派去查案的官員和造成火災的當事人是親戚,想要幫他脫罪,於是編了一個瞎話說是由於宮門口牌匾上的門字有個勾,這叫火腳,導致勾動了天雷地火,結果把宮殿給燒了,這是天災,是老天爺的旨意,不是人禍,跟人無關。


所謂天災異變,在古代十分常見,這個解釋成功把矛頭引向皇帝,趙構再牛也不能惹老天爺啊,於是此事便不了了之,還專門讓人把所有宮門上的匾額重寫一遍,門字的勾全數去掉,以免惹得老天爺發怒,再次釀成火災。

到了明朝,朱元璋的大明建都南京,宮門牌匾上的門字又全都加上了勾,這本身是正確的做法,結果卻引起朱元璋的不滿,認為門字有個勾一點也不常敞亮,有堵塞言路嫌疑,於是明朝宮殿匾額的門字又沒了勾。


到了清朝,門字的勾又重新出現,乾隆皇帝看到後,犯起了尷尬症,嫌這個勾戾氣太重,這不是要把大清的江山勾走嗎?於是故宮匾額上的門又沒有了勾,一直延續至今。


狄飛驚


謝邀,故宮匾額上的“門”字確實是寫錯了,奇怪的是歷朝歷代皇帝沒有一個把它改正過來,原因何在呢?據說有如下幾種傳說。



(北京故宮)

在南宋宋高宗趙構之前,“門”字書寫都是正規的,就是門字的最後一筆直下帶鉤。發生了一件事後才改了,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次,南宋國都臨安(今杭州)的“玉碟殿”不慎失火,損失老大了。原來“玉碟殿”是存放大宋朝的皇帝御旨的地方。好比現在的檔案資料。皇帝很生氣,大臣很緊張。總得找出失火的原因吧,防止以後類似事情的發生。

失火的原因還用找嗎?無非是官員管理不善,安全意識薄弱罷了。可是誰也不想承擔責任,還是宰相王博彥頭腦聰明,他上書道:“陛下,失火原因找到了,都是宮殿匾額上的『門』字惹的禍,按五行學說來看,『門』字最後一筆直下帶鉤屬“火筆”。這樣寫容易招致火災。將這些匾額全部燒掉方能免災。”

趙構覺的說的有理,於是下旨照此執行。從此以後,凡宮殿的匾額“門”字末筆都直下,不帶勾了。 (春秋君認為是官員推卸責任找的藉口)



話說到了明朝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重修“集賢門,”等修飾一新後,命中書舍人詹希原寫“集賢門”匾額,可能詹希原想賣弄一番。於是末筆微微勾起。明太祖看罷勃然大怒說:“你丫的欺負我學識淺薄吧!“門”字帶鉤容易招致火災,再者說了,學府是人才薈萃之地。這扇門一定要大大敞開,讓各路賢才暢通無阻地進入朝廷。你丫的帶鉤分明是設置障礙下絆子。難道堂堂的集賢門孤芳自賞?就你自己一個賢才嗎?不安好心,簡直自尋死路?拉出去砍了,詹希原稀裡糊塗的丟了腦袋了。


鑑於以上諸多原因,當明成祖朱棣修建故宮的時候,就把各大殿的門匾上的“門”字最後一筆直下不帶鉤了。這就是歷朝歷代皇帝不敢改正“門”字的原因。

【我是秉燭讀春秋,歡迎加關注,點贊和留言評論】


秉燭讀春秋


原因很簡單,說起來有點多,聽我慢慢道來。

一年四季,春天主生髮,秋天主肅殺,古代死刑都在秋天,所以稱之為“秋斬”。這是順應天時。

一天之中,午時一陰生,子時時一陽生。就是說,午時(11點至13點)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一絲寒冷的氣息已經開始醞釀,開始產生了,然後,氣溫慢慢的下降,直到子時(23點至1點),一絲溫暖的氣息開始產生。因此,午時是陽氣向陰氣轉化的時間點。人被斬,從生到死,就是從陽到陰,所以古代都是“午時三刻”問斬。

問斬,就涉及“秋斬”、“午時三刻”、“午門外”。“午門外”,是問斬的地方。

易經有八卦,他有一個定數,即八個卦的排列順序: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八卦有排列方位,見後天八卦圖,震四排在東,兌二排在西,東代表春天,西代表秋天。



上文說到八卦的定數,古人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定數,比如一個漢字,它也有定數,即筆畫數。古人數筆畫,只有橫、豎兩個方向的概念,只要有拐彎的地方,就要算第二筆。比如豎鉤,“亅”,豎算一筆,鉤算一筆,共兩筆。

說到正題了,故宮的“午門”“,午”共四筆,按八卦定數是震四,所以“午”的定數是代表春天,代表生髮,代表“生”。“門”本來是十一筆,但是最後一筆豎鉤,不帶鉤,就少了一筆,為十筆,八卦共八個,超過八,就從一重新算,那麼十,折算成定數就是“兌二”。所以“門”的定數代表秋天,代表肅殺,代表“死”。

故宮的“午門”“,“門”少一鉤,就是為了讓它的定數成為“兌二”。

這樣就明白了,故宮的“午門”“,實際上就是“生死門”。“門”少一鉤,不是寫錯了,而是故意這樣寫。

十筆畫的門,定數為兌二,兌象形“口”,有口才成其為門。漢字從甲骨文、篆書、隸書開始,只有發展到楷書,“門”字最後一筆才帶鉤,所以寫成不帶鉤的門字不能算寫錯了,只是為了寫的更象門而已。


書蘭齋


本題說故宮匾額上的“門”是個錯別字,大概是說“門”字本該有提鉤而無提鉤吧。小學老師早就教過:門是“一豎一點橫折鉤!”最後一筆,須帶一鉤(提筆)。

但說不帶鉤就錯,其實是個大誤解。

中國古代的用字習慣,有三大特點:

1、字體較多,不同的字體,書寫也不一樣;

2、寫字不規範。拼音文字沒書法家吧?可漢字有。書法尤其講究個性,尤其是草書,許多草書寫出來,宛如鬼畫符,認都認不得,你能說它錯?書法特講究變,一篇文字裡,如果出現多個相同的字,每個人還不能寫得一樣,好比這個“門”字,你去翻翻書法大字典,右邊這一筆,什麼寫法都有。

3、禁忌文化對漢字的影響。比如有“逢溝(勾)必火”一說,存著這個心理,一些人寫字時,刻意將門不提勾腳。禁忌文化對漢字書寫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漢字的故意缺筆省筆上,大家都知道為什麼,卻不以為是寫錯了。

據明朝人馬愈所著《馬氏日抄》講,“門”字為“兩戶相向,本無勾踢”。如下圖:

商周金文,以及秦漢小篆,最後一筆都沒有勾腳。

門字不帶鉤腳才對。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門字正是象“門”之形而來,從古至今,都是“兩戶相對”,誰家的門框是歪的?在入門入戶的地方伸出一腳,是想絆人一跤嗎?

隨著文字的發展,門的最後一筆就多了一鉤。

為何如此?我想大概是在寫字時,有此一鉤,才好停筆吧!

漢字裡,末筆僅為一豎的字,非常的少。這就是書寫的韻味和筆勢。

後世寫門字不帶鉤,屬於變例,多因為上述第三種情況,即出於某種“禁忌”的目的。

馬愈就舉了一個例子,說南宋都城臨安的玉牒殿,不小心遭了回祿,大火延燒,把殿門都燒燬了。

在檢討起火原因時,有人提出來,玉牒殿門的“門”字,“有勾腳,帶火筆”,所以才遇火厄。於是下令,殿門更換新的門匾,新寫的“門”字就是左右肥豎的兩筆,沒勾了。而且自此形成一種習慣,凡書宮殿門額,多不勾腳。

馬愈說本朝舊都南京的城門額,由詹孟舉(名希元,孟舉是字)所寫;北京皇城外的大明門門額,是朱孔易所寫,這些“門”字,都沒有鉤腳。

據古玩家趙汝珍《古董辨疑•雜辨》“北京城門門字之所以不鉤”條記載,詹孟舉因為寫南京太學集賢門的額門,門字有鉤,為朱元璋所殺。朱元璋說:“吾方欲集賢,乃欲閉門塞賢路耶?”認為詹孟舉題寫太學(國子監)集賢門門額,在門字上加一鉤,懷疑他有“閉門塞賢路”的惡意。趙汝珍說:“是門之不鉤,不僅避火,且忌其塞路也。”

如果如明人馬愈所記,南京的城門額也是詹孟舉所寫,那麼他寫城門的門字不提鉤,寫太學集賢門的門字偏帶一鉤,這很正常,這就像我前面說的,書法家講個性,同樣一個字,不能雷同,沒想到碰到善猜忌的朱元璋,一個鉤,竟勾去了卿卿性命。

趙汝珍是清末民初人,據他所見,當時北京城門所有額書之“門”字均無鉤。下圖為北京正南大門正陽門的門額,“門”字果然不帶鉤腳。

下圖為北京宣武門的老照片,門字亦無鉤。

今故宮門額(門匾),門字也多不帶鉤。

下圖為近年復建的北京永定門,它的門額,右腳帶鉤。據說這塊門額是2004年仿刻的,屬於當代的“書法”了。

大家知道了這個情況,以後南北遊覽大好江山時,便可注意這個字,看所見之“門”,到底帶鉤還是不帶鉤,可佐遊興呢!(皇帝不稱朕/胡丹答題)


皇帝不稱朕


這個就是書法基本常識的欠缺,才會說是錯字。
書法的書寫不同於印刷體。我們現在學校教授的書寫字體,是以印刷體作為標準,在平時的學習認讀的時候,全部都是印刷字。印刷字的特點是每個字的形態標準統一一致,缺畫少點是絕對不可以的。特別是現在的電腦時代,電腦的識別不會像人一樣可以有“

彈性”。它很固執。只認死理。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少來給我玩模糊。

但是,咱們的老祖宗,他們不知道現代印刷體。他們只會按著他們寫字的套路來寫。你把現代的東西拿去對他們說:“喂!你是怎麼寫的?還皇帝呢,你的門字都寫錯了!不識字嗎?”你這就是“執冰而咎夏蟲”。
故宮中的“午門”,(其他門也一樣)它的寫法近於隸書。隸書的門字本身就沒有“鉤”。而有人牽強附會出各種各樣的說法。什麼“鉤”屬火,易招火災,什麼廣開門路,招賢納才之類的無稽之談。

從文字的演變進程來看,有鉤的門字是最後才形成的。當然,這種寫法在晉代就有。但古人寫字,以楷中帶有隸意,那是一種高古的意態。以此象徵皇權的威儀莊嚴而又厚德仁愛。

別再沒事老想去找老祖宗們的錯。


子衿tjk


1、門字從古到今的變化不是很大,是一個象形字,它的形象就是兩扇對開的門,早在甲骨文時代就是這種寫法了,如下圖就是甲骨文時代的門字,和後來的繁體是很接近的。



2、我們現在的簡化字的門其實在古代就已經有了,只不過是用在行書裡面,楷書裡面一般都是用繁體字的寫法。如下圖是王羲之寫的門字,和我們現在使用的門字是不是已經很像了?


3、門字其實一開始是不帶鉤的,事實上隸書和篆書裡也基本沒有鉤這個筆畫。比如下圖漢代的《曹全碑》裡的門字,就是兩個豎,同時代的其它碑刻也沒有鉤。

4、漢代的簡牘帛書其實是行書和楷書的濫觴,早在漢代的簡牘裡就出現了鉤的寫法,後來出現在草書、行書和楷書裡,至此,中國書法的筆畫也發展完備了。如下圖就是漢代簡牘書裡的門字,已經出現了鉤畫。

5、故宮裡門上的牌匾裡,門的寫法不帶鉤,歷朝皇帝也不改,一是由於迷信,認為這個門字的鉤是“火腳”,不吉利,容易失火。

古代消防系統不是很發達,那麼大的宮殿建築群,一旦失火很難撲滅,會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損失,所以對這個也比較敏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避免火災的出現。

6、另外,這個字也不能完全算一個錯字,歷史上也有很多書法家寫門的時候不寫鉤畫,如明代的王鐸,他的楷書裡有的門就不帶鉤。如上圖。

不知道你對這個事怎麼看?他到底是不是錯字呢?歡迎大家在討論區留言討論。

碼字辛苦,同意的朋友麻煩賞個贊關注一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