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HR里就有一個是焦慮症患者,不是我不是ta,就是你!

三個HR裡就有一個是焦慮症患者,不是我不是ta,就是你!

HRO情報局記者在多年工作中觀察發現,HR們面對各種壓力,他們經常會有這些擔憂:

“有一個面試的人我覺得挺好的,我叫他明天來面試,他沒回我消息……”

“今天下雨,面試者不來怎麼辦?”

“有人入職,他對合同好像有點異議,不知道能呆多久?”

“他又請半天假,是不是面試去了,我該怎樣留住他?”

“部門裡有個人提交了辭職,我又要招新人了?”

三個HR裡就有一個是焦慮症患者,不是我不是ta,就是你!

如果焦慮是病,那HR們可能就是高危發病人群了。因為HR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各種不確定性。在此列下一些針對HR們的小建議,希望能為你指點迷津。

1

擔心就像早上的起床氣,天天有

HR的焦慮總是伴隨著員工的每一個進程,不自覺擔心員工會拒絕offer、入職後做不到試用期、過了試用期又想離職怎麼辦?

三個HR裡就有一個是焦慮症患者,不是我不是ta,就是你!

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存在各方面的不可控因素干擾行動力。HR應該把自己對員工的長線期待切分一個個短小的目標,發過Offer的面試者就期待他能順利入職就好,入職後的員工只要想著能過試用期就好。如果總把預期放的特別長遠,這樣很容易失望。一些小失落的堆積,心態也會很受影響。所以HR們要積極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對於工作的方式方法一定會有積極的影響。碾壓焦慮,應該成為每個HR必做的心理健身操。

2

公司新出臺的制度,大家有意見?

公司需要在穩健的基礎上向上進步,必然會有制度輔佐。公司新出的每一個制度,也有可能會讓某些員工難以接受。

畢竟制度不是人民幣,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也有可能讓一部分人損失人民幣。HR們要做的就是,積極溝通引導,重點照顧到絕大部分人的感受,少部分人可以通過其他措施去安撫。

三個HR裡就有一個是焦慮症患者,不是我不是ta,就是你!

照顧大部分人的感受,這裡的大部分人包括你的老闆和大部分受制度影響很小的人。老闆畢竟是職場中的高段位者,出臺制度的發起人,而你只是執行者。一個制度的出臺本身就是為了約束少部分人,可能這部分員工的某些行為干擾了公司正常運作,所以才需要稍加約束。因此HR們可以放寬心,大部分人不會有意見,如果有意見,大家可以及時溝通,提出解決方法。

少部分人通過特別的方式安撫,這一部分的人可能對於制度實施起來有困難,HR只要和這部分人及時溝通,解決制度落實過程中的痛點。闖蕩江湖的工作人也是社會人,畢竟都是方便大家的工作,誰也不會故意為難誰。

3

有人來,就有人走

離職的理由總是千奇百怪,例如前段時間HRO情報局舉辦了HR收到的奇葩離職理由吐槽趴,HR們吐槽的離職理由類似這些:“老家賽龍舟需要我吶喊!”“我家狗要生了,我要回去助產”等奇葩理由,原來離職是這麼重要的事件,上升到一個家族的榮光和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有人來,有人走,公司成員的變動是一個公司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過程。所以,真心辭職的員工也像手中沙,握不住。HR需要重點挽留的是,那些並非想真心離去的人。

三個HR裡就有一個是焦慮症患者,不是我不是ta,就是你!

這一部分員工的特點是:辭職只是一時工作不快,發洩情緒,或者對現有待遇不滿,期望獲得高薪的機會,雖然理由不能窮盡,但是都並非想真心離去。HR們首先需要封鎖消息,這麼做的意義在於如果挽留成功,不會對提辭職的員工造成心理和工作困擾。然後及時溝通,解決員工工作的痛點,如果是工作中的問題,可以和部門領導溝通解決,如果是薪酬問題,也可以通過呈報領導,優化薪酬福利管理制度來解決。

當然,對於留不住的員工,也不能怠慢。及時溝通原因,為之後做好交接工作預留友善的鋪墊。如果離職員工在工作中留一個坑,也會為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決絕要走的員工,最後要做好對接和辦理離職手續等工作。

生活中如果沒有那麼多的感動,那麼多的痛苦,在狂喜和絕望的兩極來來回回,活著還有什麼意思。面對焦慮,請HR們釋然,要接受人生中不如意是常態,剩下的全部都是驚喜。HR們在保證工作的完美過程中進步就好了,不必追求盡善盡美。別給自己增加焦慮,別讓焦慮毀了你。

HRO情報局:懂產業、懂技術、懂八卦的人力資源新媒體聚合平臺。轉載本文、HRO機構入駐、HR個人IP塑造、行業信息投稿,可進入小程序【HRO情報局】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