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服役後爲何卻不全速量產?

西芒


其實如果把中國空軍飛機的職責全部分成陸軍軍種,我們就能瞭解這些武器生產優先級排序了

大前提:中國空軍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均無法滿足中國遼闊的領空

殲-10:摩托化輕步兵。殲-10的主要作用就是進行戰場多功能支援和戰場制空權的奪取。雖然其航程和推重比等不如殲-11,但是殲-10擁有較高的費效比和多功能支援能力,因此他可以被認為是陸軍的摩托化輕步兵。

殲-11:機械化重步兵。殲-11相比殲-10飛的快、飛得遠,機動性強,升限高,更適合進行空空大規模戰鬥和日常巡航,是中國空軍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在進行遠程突破的時候,除了四代機,殲-11就是最尖銳的利劍。

殲-16:炮兵。殲-16與蘇-30一樣,雖為蘇-27系列,但因為其更大的武器容量,更大的航電設備冗餘量,其強大的火力掛載使其無論是在遠距離空空打擊還是在對地支援上均有非常不錯的表現。尤其是與殲-20使用數據鏈連接後,殲-16遠距離投送空空導彈可以讓殲-20不被發現就能把對面一整個機群送上天和太陽肩並肩。

殲-20:特種兵。特種兵可以摸哨,可以斬首,也可以躲在戰線後方為我軍炮兵、導彈進行遠程引導。殲-20利用其極遠的航程,隱身的優勢和數據鏈系統為我們完美的展示了四代機真正該有的樣子,那就是空中特種兵。既可以對敵方的指揮部(預警機)進行斬首行動,也可以通過襲擾敵方補給(加油機)使對面的攻勢瞬間衰弱,也可以在敵人機群附近隱秘引導,呼叫炮火支援(殲-16的中遠距離空空彈)。

既然這麼說,大家應該就明白了,雖然殲-20是中國最先進的武器,但是在武器掛載,使用效費比上還是不如常規的殲-10和殲-11。而且我國還是個缺乏戰鬥體系,缺少大量戰鬥機的國家。如果將更多的錢砸在殲-20上,對中國空軍戰鬥力的提升並不大。還不將這些錢砸在能夠迅速形成戰鬥力的三代機身上,這對中國空軍戰鬥力的提升才快。

特種兵就是特種兵,他存在就是一種威懾。他出手,他只對值得他出手的人出手。

所以殲-20就目前而言,並不需要全速量產。


軍事觀察員東旭


首先是貴啊,我們的計劃是在2025年以前裝備300架。

殲-20是我們國家自產的最貴的戰鬥機,沒有之一。

我國的殲-20的整體項目投資一共花費了371億人民幣,在項目研發過程中製造了8架原型機,因此可以得知每架原型機的成本在4.5億至5億人民幣之間。

當然了,這個價錢包括了前期的研發費用、特殊加工機械的費用,進入批量生產環節後殲-20的費用成本將大幅度降低。

目前成飛計算的殲-20的生產成本約為2.3億人民幣。這裡麵包括了新的國產航電、發動機的費用,不包括殲-20所攜帶的導彈武器費用。按照2.3億的價格實際上殲-20價格已經便宜到爆棚,這主要得益於,我們參與殲-20的研發、裝配人員的工資水平相對於國外很低的原因,如果按照國外的工人收入水平計算,殲-20的成本就會漲到8500萬美元左右。


但話說回來了,2.3億人民幣一架的戰鬥機實際上還是很貴,中國的軍費很難負擔大批量的殲-20。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


殲-20是我們的第一型五代機,但現在的五代機技術又又了長足的發展,在殲-20的基礎上還會有更多的改變。所以現在大批量生產殲-20並不是一個特別明智的舉動。一則還有很大技術升級空間;二則並沒有多少戰爭可能性。這樣有少量的殲-20能夠繼續積累戰鬥機研發經驗就足夠了。


軍武數據庫


2011年,當美國防長蓋茨應邀到中國訪問時,我們嚴格保密的四代機項目,廣大網機戲謔的`黑絲帶",掀開神秘的面紗一一一 一飛沖天!以致於懵逼的美國國防部長親自向我領導人求證! 得到肯定的答案後,這位`中國要2o2o前不會有五代機"的防長,收到訪華"最神秘"份量最重的”大禮包“!


我們在密集性的試飛`黑絲帶"殲20,邊飛邊反饋,邊修正。直至2015年11月份出現編號為2017的殲20。終修成正果。殲20列裝空軍試飛基地。接受空軍部隊的飛行包線,性能測評。為空軍探索隱身戰機戰法編寫教材。



當在珠海航展上殲20向世界首秀的2分種,當殲20與殲l6在閱兵式上的自信組合。"當今天下殊"!中國戰機首次與世界同步!器不如人的歷史終結了!

擁有與量產。當殲20裝備部隊。美軍F22,F35對我們原先巨大的心理壓力,威攝恫嚇雲消煙散。我軍得以從容地探索三代,三代半與隱身戰機對抗,四代機對預警機,加油機等體系空戰中重要節點的屠殺與反屠殺。研究"一根針刺破一張網"。

再則,飛行員的培養。決定戰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是飛行員,需要培訓一定數量的隱身戰機飛行員。隱身戰機代表我軍現役裝備的最前沿。不可能需要大量的隱身戰機"真身",只用"模擬器"即可培訓。

價格。一架蘇35,8000多萬美元。殲16據傳也要一個多億。在滿足脈動生產線低速正常運轉下,沒必要大量生產,裝備。

發動機亦是制約殲20大量裝備的一個因素。雖沒現採用ws10B作為殲20的動力。但此型發動機在三代機上也大量需求。畢竟ws15也是正選!

三代及三代半能夠應對周邊絕大多數國家。殲20對美國也形成威攝。畢竟F35現爆出是"和平鴿"一一一美自爆不能發射導彈!F22隱身對機庫環境相當依賴!殲20有後發優勢。

當祖國的天空需要殲20更有擔當時,只要開動生產線,源源不斷的殲20會天高任"殲20"飛!


紅梅快樂


一般戰機在剛服役時是不會(難以)全速生產的,都需要一個逐漸擴產的過程,這牽涉到生產線的擴建,工人的培養等問題;而且我國戰機生產有個“預生產/小批量-批量”的習慣。

拿殲-10戰機舉例(都是成飛的戰機),其最早於2003年就小批量交付了大概8架左右,其服役時間為2004年。服役後,其年產量約24架,後逐漸增大,該系列最高年產量達到了40架以上。

拿F-35舉例(同為4代機),F35當初制定的目標是每個工作日一架,也就是年產200架左右,但其自2011年開始交付時,年產量只有20多架;即使是多年後的今天,其年產量也才近70架,離最高目標還有較大的舉例。只是,其產量確實是在不斷增加的。

F-35如此拖延的一個關鍵是其龐大軟件規模,因此美軍不得不一邊不斷完善一邊服役。龐大的軟件規模,預示著其更多的任務功能——殲-20也不會例外。作為一款後發的吸收了F-35許多優點的戰機,其會具有不錯的多任務能力,因為整個航電系統功能的完善也需要更多的時間。

另外一個因素怕就是發動機問題了,由於WS-15的進度問題,目前服役的殲20使用的還是99M1系列,當然,其正在測試國產矢量發動機。雖然即使是裝備毛髮的殲-20依然強大無比,在國內對抗中所向睥睨,但畢竟算過渡型號,在產量追求上不會太大。


晨曦軍情


殲20和殲10這兩款已經確定加入現役的中國國產戰鬥機只有殲10在開足馬力生產,很多人不免疑問為什麼更先進的殲20不能大批量生產呢?究其原因就是殲20剛剛問世其生產線剛剛建立產能有限,而且這款戰機剛剛成熟起來還面臨很多技術上的改進,盲目擴大生產線以增加產能是不明智的,看看俄羅斯的蘇27系列至今都是每年幾十架的低產能,而對蘇27的後需改進型號層出不窮。

殲20產能底還因為中國在戰機許多核心技術上,主要還是要依賴其他發達國家,例如一些雷達、芯片等高級部件,還有車床等材料,都需要大量進口,這可能會讓中國戰機研製和生產都很被動很,大家最關心的航空發動機問題也同樣需要大量的進口生產材料的機床。中國單在進口材料上比都美俄多出許多,而俄國在戰機方面幾乎零進口,相比之下中國還是需要逐步其提高軍事獨立性。

中國空軍發展雖有不足,但還是發展十分迅速的,這一部分也與其是人口大國有關。經數字顯示,中國直接和間接為軍隊服務的人數高達三億之多,這個數字是許多國家想都不敢想的。因為空軍戰機的多少也部分決定著空軍的水平,因此中國已經開始飛機工廠的大規模擴建,中國的多個飛機制造工廠不僅擴建大小是原來的幾倍,連技術、工藝也有很大的提高。這樣也讓中國戰機的產量有了很明顯的提升,質量上也有了保證。這也讓中國戰機在國際上有了很大聲望,可謂雙贏的結果。

中國空軍實力正因為戰機的不斷進步,而穩步提高,我想中國空軍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利刃巨透社




非常科幻的大灰機😘,一般來說,一型戰鬥機進入部隊初始服役後不會大規模進入批量化生產的,而是進行小規模批次生產,原因是飛機雖然經過了驗證定型以後,在試飛院又經過了較長時間項目試飛,但是仍然有沒有發現的設計缺陷和包線極端條件下出現的種種問題,這些都需要進入部隊以後在編寫飛行大綱階段和對其他先進戰機對抗時候暴露,就是說殲20在飛機本身平臺和攜帶武器方面仍然有眾多的不足和缺陷!新型戰鬥力要在列裝四、五個批次以後才能較為完善,世界上通常如此。所以不必要求殲20太規模生產和裝備部隊,每年裝備8-12(甚至6-8)架已經是夠快了。

另外,殲20是昂貴的武器平臺,價格非常高,估計一架飛機在1.5-1.8億美元左右(我國購買的蘇35,8000萬美元一架)這個價格雖然略低於F22,但也是令人吃驚的價格,況且這還沒有算它的所攜帶武器的價格,第四代戰鬥機的昂貴是世界公認的,即使是美國這樣軍費規模的國家也沒有大批量裝備F22這樣的重型四代戰鬥機,而是研製和採購比它檔次低一些的F35,而與F22同級別的殲20對於我國來說更是有裝備價格上的壓力,所以今後也不要指望殲20像殲六殲七那樣的滿天飛。


皇家橡樹1972


主要原因必須是成本高。雖然目前官方沒有放出殲20的具體造價,但是從各種渠道得到的消息我們也能推斷出,這架國產隱身戰機的造價大約在1億美金以上,在技術還沒有成熟到足以壓低成本前,全速量產只會形成巨大的財政負擔。

空軍要上馬的項目可不止殲20一個,轟炸機、運輸機、預警機都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這個時候就全速量產殲20,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而且,當前的殲20並未完全形成戰鬥力,造是造出來了,但是這戰機搭配什麼戰術,它的極限性能又在哪裡,這個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才能得出答案。

最後就是戰略上的需求,雖然周邊五代機數量越來越多,但總體上技術成熟可靠的只有美製的F-22、B-2、F-35。目前我軍防空力量已經裝備了反隱形雷達,美國也不會允許這些先進戰機冒著被擊落的風險來到中國領空,因此當前雖然周邊五代機壓力越來越大,但我軍現在的防衛力量還是能夠應付的,不需要全速量產殲20。


復興軍事


三個原因,主要是生產線、飛機狀態、需求量三個原因。

圖為F22的脈動生產線,他代表了航空製造業的技術水平。


第一個是殲20剛剛完成研發,其第二條脈動生產線還沒有進入全速生產階段,目前只有一條生產線在生產,成飛正在為了擴大殲20生產量在改造和新建生產線,不過廠房建設和技術人員的招聘都需要時間,並不是短時間就能解決的事情,同理美國的F22戰鬥機想要復產,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說是需要幾年的時間去準備和採購生產設備,所以五代機這種高新飛機的生產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耐心。

殲20戰鬥機會在空軍反饋使用意見和修改建議後做進一步修改。


第二個原因是飛機狀態問題。作為新研發的飛機,殲20需要在長期的軍隊服役中暴露出各種問題,這些問題不可能在廠方製造階段就得到解決,比如飛機在空軍飛行員手中會不會在戰術科目操作中存在不適應。這個過程在世界幾乎所有飛機的服役階段都會出現,也都會做出修改,就比如殲20的發動機,以後也會換WS15。F22也是從F22到F22A才開始大批量的生產,並且作出了技術修改。

這些過程F22也都經歷過。


第三個原因是需求量問題。作為世界上代數最高的飛機之一,殲20目前對於很多其他戰鬥機都存在代差優勢,短期內也看不到五代機大量取代四代機的前景,而且現在世界各國四代機也都還在生產中,還不斷有新的四代機出現,所以這個時候空軍並不是非要急需大量殲20。


海事先鋒


殲20戰鬥機數量正在急起直追F-22,只要短短几年就可能實現!

殲20服役後,正在加速進行批量生產。但一個主要的問題是先進發動機仍未有著落,目前還在延續使用原型機配備的發動機。

從最佳化的角度來看,殲20應當使用類似於F-22的F119發動機。但俄羅斯也沒有完全掌控這一級別先進發動機的研製裝備能力,這令中國無法直接借鑑使用俄羅斯發動機,也難以批量購買裝備。

但是,隨著中俄兩國發動機技術推進,殲20的發動機問題可以得到解決。即便使用原有的發動機,也可以批量生產一部分,殲20的隱身與高機動能力,加上信息化程度空前出色,足以摧毀一般戰鬥機的防禦。

目前美國空軍只有批量生產的F-22戰鬥機137架,15架試飛原型機,以及31架用於訓練的機型。在實戰時,美軍因為需要應付歐亞廣泛地域可能出現的戰鬥,不能把所有戰鬥機用於同一場戰爭。再扣除需要維護維修、大修翻新的F-22,一場局部衝突能夠有十來架F-22參加,已經相當不容易。所以損失一架F-22的代價相當大,哪怕花掉幾千萬美元、好幾年時間,美軍也要把這架F-22修理好。

這也帶出了F-35戰鬥機的問題,因為F-22已經停產而且數量太少,F-35戰鬥機雖然不斷超支和延誤,但美國空軍並沒有別的替代方案,只能硬扛著等待F-35徹底成熟,大批量裝備部隊使用。

按照目前的趨勢,預計5年左右,中國已服役的殲20戰鬥機的數量可以達到130架以上,在數量上將與F-22看齊,質量上已經毫不遜色,甚至因為後發優勢在局部遙遙領先。這也對已經沒有新戰鬥機可以補充的F-22部隊造成了很大壓力。


加特林


個人分析如下:一、技術原因:1.中國航空科技水平:我自主研發的殲20代表中國航空工業科技最高水平,緊跟世界裝備前沿,有技術儲備和保障,有加速量產和適量生產的能力,是進行時,不是完成時。已經“與世界齊飛”,世界上僅中美兩家,追平世界先進水平,美國的F22、F35不再對我國形成心理壓力和技術代差威懾 ,我們可以從容應對。2.中國周邊環境:超越周邊國家三代機水平,周邊國家對我國沒有壓力,我國只需要保持適量威懾即可,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六代機的研發,確保制空權高地的技術聚散中心地位。3.形成戰鬥力要新的戰爭理論體系,編寫教材、探究戰法、改進裝備、培養飛行員、後勤保障,形成新的戰爭理論,殲20在不斷的完善之中,潛能沒有完全釋放不可冒然量產,也沒有必要。4.在競爭中發現優勢和缺點:引進國外先進軍機用來和殲20對抗演練,檢驗殲20的優缺點,以便殲20改進、升級換代。5.模擬積累數據:中國的風洞群模擬檢測飛機性能,用以改進,將問題處理在飛機起飛之前;中國量子雷達不斷探測研究,打造最堅固的矛與盾,強化自身戰鬥力。

二、國際環境:1中國發展與國際展望: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主題,一超多強是世界現實,大國間的相對戰略平衡未被打破,世界上國家集團的戰爭暫時打不起來,中國的發展戰略期沒有結束,中國發展環境趨穩,所以保持威懾即可。2.美國相對衰落:中國崛起抵消美國的技術代差,美國的技術優勢不再,從而迎來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中國只需適量威懾即可,火力全開加速六代機研發,補齊體系戰爭的短板,加速軍民融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精力用在重點上。

總之,國防工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殲20將不辱使命!向軍工緻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