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16個品牌後,我的「汽車設計」心路歷程與方法論

前不久,在北京798的現代汽車文化中心,來自韓國現代汽車的捷恩斯造型設計副總裁——李相燁(SangYupLee),給包括車雲菌在內的很多媒體,進行了一次關於汽車設計的演講。


服務16個品牌後,我的「汽車設計」心路歷程與方法論


李先生的這次演講中,結尾部分包含了對現代汽車全新設計方向的闡述。但整整歷時一小時的演講,李先生卻從自己兒時對汽車毫無概念,到青年時代的世界遊歷講起,串起了自己在通用、大眾和賓利等品牌的設計工作經歷,給很多不太懂汽車設計,不知道如何去看汽車設計的人,透露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汽車設計方法論”,還有一個汽車設計師的“心路歷程”


服務16個品牌後,我的「汽車設計」心路歷程與方法論


因此,與其說這是一次“品牌設計演講”,到不如說是一個資深汽車設計師給一群學生,上的一堂“汽車設計啟蒙課”。所以,為了這一點,車雲菌整理了李先生的演講原文,一些地方在不修改原意的前提下,適當調整(比如增加我們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等),並搭配現場拍攝的圖片,把這堂有意思的“啟蒙課”給重現出來(車雲菌認為的重點部分會進行標粗處理),供那些對汽車設計有興趣的人閱讀。

下圖是李先生曾經服務過的16個汽車品牌(節選)

服務16個品牌後,我的「汽車設計」心路歷程與方法論


以下是李相燁(SangYupLee)先生的講稿正文(上篇):

今天我的講座大概會有40分鐘(實際上不止),首先,我會去談一談我自己如何成為一位汽車設計師;第二,我會談一談現代汽車的設計傳統,2018年是很重要的一年,我們上線了很多新車,未來幾年還會上線更多,我想跟諸位分享,我們對未來現代汽車的設計理解;最後,我會跟大家談一談現代的新車型,也就是今年上海車展剛剛揭幕的,代表著現代設計新時代的LAFESTA這款車。


服務16個品牌後,我的「汽車設計」心路歷程與方法論


1、我小時候根本不知道法拉利是什麼

我是如何成為一位汽車設計師的呢?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我的背景和很多行業內的設計師不太一樣,我出生成長在韓國。之後我離開韓國,在國外生活了25年。我剛剛在兩年前回到韓國,成為了現代的首席設計師。

在過去的25年之中,我在8個國家生活,我去到了日本、澳大利亞、瑞典、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美國。同時我也參與了很多品牌的設計,大多數汽車設計師基本上畢生投入到一個品牌上,或者最多兩到三個品牌,但對於我來說大概十六個不同品牌吧,我參與了它們的設計。所以和其他的設計師相比,我的經歷還是非常獨特的。即我在不同的國家工作過,而且也在不同的品牌上從事於不同的品牌設計。


服務16個品牌後,我的「汽車設計」心路歷程與方法論


即便如此,我和其他的汽車設計師相比,我的背景還是有很大不同。比如奔馳、寶馬品牌的設計師等等,不同品牌的總設計師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我們總是討論一下我們的兒童時代,譬如:

“偶爸有一個法拉利,當時他洗車的時候,我看著這些漂亮的車……”或者,“小時候去經銷商那裡得到了靈感,看到那些車的時候……”或者,“我在8歲的時候就想成為一個汽車設計師……等等。”

不過和他們的故事完全不一樣,我小的時候都不知道還有這樣一個職業叫做汽車設計師,在20歲之前我都不知道有這樣一個職業好不好。

這是因為,我小的時候,韓國根本沒有汽車文化,當然現在韓國可以看到很多進口的車、特殊的車,但是70年代左右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能夠接觸到的汽車的文化不過就是玩具汽車。


服務16個品牌後,我的「汽車設計」心路歷程與方法論


所以,那個時候汽車才剛剛開始,剛剛進入韓國,韓國基本上沒有什麼汽車文化。進口的車比如保時捷、跑車等等,剛剛進入韓國,但韓國當時很窮,我們自己需要自建車,才能滿足本地需求。那個時候不知道法拉利是什麼,這是我和其他設計師相比起來,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我小的時候一般會素描,但不是素描車,而是素描其他的東西,後來我進入韓國的藝術學院,當時我的專業是雕塑。所以,當時考慮到未來我會成為一個藝術家,我覺得挺好玩的。但是我也一直擔心,想象一下藝術家的一生,他們基本上都是20歲、30歲、40歲,沒了……

這是因為在20年代、30年代、40年代,韓國非常貧困,藝術家不為大眾所知,只有那些很少數的人最後在40歲、50歲的時候,變成了知名的藝術家。所以,我也是非常擔心,擔心自己在未來20年,會一直特別的貧困,之後到四五十歲才能知名藝術家,我對這一點還是比較擔心的。


服務16個品牌後,我的「汽車設計」心路歷程與方法論


所以,20歲的時候,我開始了全球揹包旅行,那個時候我的錢不多,我不斷地工作,然後坐火車去下一個地方,在全球各地旅行。後來在加州,我找到了一個學校,叫做藝術中心設計學院。在加州的這個學校,我看到了那的學生,他們用黏土來做雕塑,他們用黏土做車的模型,我覺得特別好玩,當時我這樣對自己說:

“也許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吧!”

但是在那之前,我都不太知道設計是什麼,汽車設計就更不知道是什麼了。所以我在這個學院看到了這些學生怎麼做設計,這啟發了我,直至我走到今天。所以這個過程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經歷。


服務16個品牌後,我的「汽車設計」心路歷程與方法論


後來我又回到了韓國,再之後又去美國開始學習。想象一下,我的同學基本上都是從小家裡就有車,而且他們和父母也是有和汽車打交道經驗的,接觸這些車、修這些車、開這些車,我怎麼和他們競爭呢?我從小就沒有接觸過車,所以對於我來說汽車設計的確是一種挑戰。

現在回顧一下26、27年之前到今天,我所經歷的造就了我的今天。對於那些在汽車文化當中長大的孩子而言,我和他們不一樣,我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2、生活要保持“飢餓感”,並承擔自己的“選擇”

像喬布斯所說,喬布斯在2004年斯坦福畢業典禮上致辭,他說大家要保持“飢餓”,保持對知識的追求。當時我在聽這個課程的時候,我覺得真的特別深有感觸。

為什麼呢?因為實際上我整個一生就是按照他這句話所描述的,保持對知識的“飢餓”。所以,有一句話叫做“沒有風險就沒有回報”,說得沒錯吧?


服務16個品牌後,我的「汽車設計」心路歷程與方法論


我們的生活都是由我們所做的選擇而造就的,做了選擇之後,要去承擔你所做的選擇的後果。所以,我們如何要做選擇,就是去通過選擇來找到一些其他的事情。就像這兩個藥片一樣,你會選擇吃哪個藥片?

我們都想知道,如果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未來會有怎樣的不同。

3、從Camaro開始的汽車設計生涯

我從事過16個不同品牌的設計,在8個不同的國家裡,所以,這些是非常有趣的體驗,我基本上在全球各個地方的項目當中都工作過。


服務16個品牌後,我的「汽車設計」心路歷程與方法論


接下來,我要給大家介紹幾個項目,也是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車大家知道是什麼車嗎?叫做第五代Camaro,也許大家知道《變形金剛》這個電影,這輛車就是《變形金剛》裡大黃蜂的那輛車,對於我來說這輛車是非常獨特的,因為我是它的設計師,因為這輛車是一輛充滿動感的美國車。

我並不是美國人,我只是一個在美國學習過的韓裔人,對於我來說設計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體驗。我本身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是一個非常棒的設計師,而且沒有那麼才華,我的才華來自於我周邊的人,合作的這些人,給了我很多靈感。

當時設計Camaro的時候,我是整個設計團隊的負責人,我認為和我合作的那些人,是非常棒的設計師,所以我設計Camaro的過程當中,能夠和這些人合作,設計出這麼動感的車,對於我來說是一場非常的獨特旅程。我是這輛車的設計師,但我只不過是團隊中的一員,這是我職業生涯的起步。


服務16個品牌後,我的「汽車設計」心路歷程與方法論


再後來,我參與了通用的設計,還有雪佛蘭,包括在第五代、第六代克爾維特上,都可以看到我的設計,這些工作延續了我過去11年的時間,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段時間。

4、高爾夫帶給我的轉折點

我在美國的那部分生活是非常棒的。有非常棒的大房子,非常好的車,在美國作為設計師,相對而言還是非常不錯的,過著快樂的生活,我沒有什麼值得抱怨的,我對此也是非常感激的,但是有一天這輛車正好就在我前面出現了,就是這輛大眾的高爾夫!

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設計,高爾夫是如此之獨特,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

因為我作為一個美國設計師,總是在想,怎麼能夠把力量、特點全面地展示出來,但是這輛車沒有一條肌肉線,整體造型非常簡潔,什麼都沒有,而且設計師一般也是希望讓車頂更加低一些,讓車顯得更加具有動感,但是當我坐在這車裡的時候,我看車頂還是比較高,而且後備廂也是如此之大,這輛車真的不錯。

我當時問自己,如果有人問你:

“你是通用這麼好的設計師,能不能為高爾夫設計下一代的車呢?”

兩秒鐘之後,我說肯定設計不了,我給出了答案。因為這款車的設計,完全和我設計不太一樣,我不太清楚如何設計這樣一款車。如果設計這樣一款車,一定要了解德國包豪斯風格是怎麼樣的,完全功能性的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