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高明,叫做鼓勵員工找工作

有一种高明,叫做鼓励员工找工作

每天我們都會反覆認識到,人才之戰是多麼難打的一場仗。光是吸引到最優秀的員工是不夠的——你還要能夠留住他們。隨著跳槽趨勢日益升高,留住人才就變得難上加難了。一項調查發現,64% 的員工相信,經常換工作對自己事業有益;34歲以下員工中,持有這種想法的人就佔了75%。

但是,我還是會積極鼓勵員工們爭取外部的就業機會,就連最優秀的員工也不例外。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儘管有違直覺:這樣做能幫助業務取得成功。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 HubSpot 的高級主任,目前我是 G2 Crowd 的首席營銷官。我在這兩個職位的任職期間,不但會鼓勵員工們在公司以外找工作,還會告訴他們,我自己也一直都在找新工作。奇怪的是,我這樣做不但讓我請到非常棒的員工,很多時候我還因此而留住他們。為什麼呢?

有一种高明,叫做鼓励员工找工作

原來,員工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栽培,不是口頭敷衍。蓋洛普解釋說,今天的員工,特別是千禧一代,“都希望在工作上得到成長機會”。87%的千禧一代人和 69% 的非千禧一代人把“職業發展和栽培機會”視為重要。然而,許多企業卻做不到這一點。接受蓋洛普調查的千禧一代人中,只有不到半數的人對“過去一年裡曾獲得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這一說法表示強烈同意,而且只有1/3的人表示,他們最近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是“非常值得”的。

所以,雖然幾乎每一家公司都會承諾栽培員工,但是很多時候,他們只是說說而已。因此,管理者有責任確保公司能夠履行職業發展的承諾。執行教練莫妮克·瓦爾庫爾(Monique Valcour)在《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企業學習和發展的新基石,就是管理者和員工的組合。”

我會明確告訴員工,我希望他們為自己的事業考慮到所有的可能性。我這樣做會讓他們知道,我真的很想幫助他們學習和成長。他們知道我不是在空談而已;我真的很關心他們的發展。要是我覺得員工留在團隊學不到新東西了,卻又找不到方法幫助他們成長,那麼我就會支持他們在別處找工作。

研究表明,很多時候,員工辭職的原因不是公司,而是他們的領導。員工只要信得過領導,領導又願意幫助他們達到目標,他們就會為領導而留下。我的一些員工曾經告訴我,正是因為這樣的承諾,他們才會選擇加入團隊為我工作並選擇留在團隊中。

一個開放的工作文化,讓有效的溝通可以頻繁地進行。我會鼓勵員工考慮外部的潛在就業機會,也會和他們分享自己的經歷。我這樣做是為了營造開放的溝通文化。當他們獲得其他公司的就業機會時,這方面的溝通就會產生重大影響。

正如 LinkedIn 創始人裡德·霍夫(Reid Hoffman)曾在《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員工之所以覺得不能坦誠地與主管討論事業目標,“是因為他們有理由相信:要是員工的想法和領導的現有觀點和視野不完全一致,那麼他們這樣做不但有風險,還會使職業發展受到阻礙。”於是,他們會等到與潛在新僱主的談判“進行到了後期階段”,才跟領導分享關於外部工作機會的信息。

所以,我會以行動告訴團隊,不管怎樣我都願意支持他們。我這樣做是為了創造開放的文化,讓員工們可以放心地與我分享他們在職業生涯中所踏出的每一步。通過進行開放的溝通,我就有了時間和機會來找方法留住他們。很多時候,留住他們的方法是有的——比如,我可以為他們找個新職位或項目、增加新職責、進行加薪談判。我發現,大多數員工並不知道公司非常靈活,很容易就能找到方法來留住高效人才。

這個過程也讓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克里斯汀·波拉斯(Christine Porath)和東尼·史瓦茲(Tony Schwartz)在一項調查中發現,有半數員工覺得老闆不尊重他們。覺得受到尊重的人留下的機會比較高。

他們離職其實是有好處的。最有違直覺的,也許就是這一點。優秀員工一旦決定好聚好散,有可能會為公司帶來好處。他們離開公司之後,可以既坦白又有說服力地講述自己的經歷。如果他們離開公司時對我們留下了良好印象,他們就會為品牌說些好話。如果他們對我感到滿意,他們就會鼓勵優秀的人前來為我工作。

所以,一旦清楚我已經留不住他們,我就會向他們提出建議,幫助他們與新僱主進行協商,以獲得最佳的僱傭條件。

每個員工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並非每個人都可以被完全代替”這一說法完全正確。但是,一旦有員工離職,我就有機會聘用另一個人,為團隊增添新的血液。

另外,這些人也更有可能回巢。員工換了新工作後,不一定做得順利。有些員工離職是為了嘗試創業,但是創業的失敗率很高,自己可能也不例外。有些員工加入新公司工作後卻發現,不是工作情況不如預期,就是工作文化與自己不匹配。因此,這些優秀員工可能還會有必須再找工作的一天,到時候你會希望自己是他們的首選。

《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指出,這些被稱作“迴旋鏢員工”的人數逐漸增加,而且他們是“更加寶貴的一群人才”。因此,為離職員工舉行的告別派對,到頭來可能只是個“暫時的告別”。如果你能夠讓他們覺得他們離開的工作場所也像個“家”的話,說不定他們還會回巢呢。

當然,沒有一種方法是適合處理與每一個員工的關係的。在溝通層面上,每個人的風格和舒適區都有所不同;每一家企業的招聘策略也不一樣,視各自的企業文化而定。不管我怎麼做,總會有一些員工會選擇保密,把所得到的外部就業機會隱藏在心裡——其實這也沒關係,只要我明確表示我的大門永遠敞開,同時承諾不管多想留住他們,也不會試圖讓他們困在這裡,我們就會創造賦權予員工的文化。

此外,不管他們下一步去到了哪裡,要是他們成為了招聘經理,我會希望他們學到一些寶貴的教訓——給自己的員工同樣的自由和鼓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更強大的工作文化。

雷恩·邦尼奇(Ryan Bonnici)|文

雷恩·邦尼奇是 G2 Crowd 的首席營銷官。

搬那度 | 譯 周強|校

有一种高明,叫做鼓励员工找工作

點擊上圖報名參加10月9日甦盛典・新商業TALK 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