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中國正在人工智慧領域擊敗美國

作為全球最關鍵的技術創新之一,人工智能的發明者可能是美國人,但卻在中國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知名人工智能專家、 創新工場 的創始人李開復就持這樣的觀點。今年早些時候,創新工場募集了第四隻基金, 規模 10 億美元 。

在谷歌離開中國市場之前,李開復曾經是谷歌中國業務的領導者。2018年9月,他在 TechCrunch Disrupt 舊金山大會 上表示,美國科技行業可能擁有的任何領先優勢都在迅速被飢渴的中國創業者侵蝕。這些創業者掌握了更多數據,可以用來構建、訓練和部署人工智能系統。

李開復:中國正在人工智能領域擊敗美國


李開復表示:“人們一般認為,由於美國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非常強大,所以美國應該占主導地位。但實際上,中國正在迅速趕上。”

創新工場的投資組合中已有 5 家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人工智能公司,可能是全球風投行業的最高紀錄。李開復指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神奇崛起”只用了 2 年時間。

“中國從落後的地位起步,目前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已經領先於美國。”李開復說,“人工智能與電力類似。電力的發明者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以及作為美國人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發明者,他們發明了這些東西,然後慷慨地分享出來。”

他同時表示:“現在,作為擁有最龐大數據量的市場,中國正在真正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探索各種方式為傳統企業、互聯網公司,以及其他各個領域創造更多價值。中國擁有龐大的創業生態,所以今天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和無人機等領域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公司都是中國公司。”

投資者通過投資來創造價值。然而,這並不僅僅是投資者眼中的進展。李開復說,中國的人工智能公司也創造了更多銷售,而中國佔所有風投投資的近一半,以及所有人工智能公司投資的 43%。

這些公司是在 2 到 4 年前創立的。這就是行業的發展速度,你只有站在這裡,才能看到競爭的熱情和節奏。”李開復表示。

創新工場投資的、估值達到 10 億美元的人工智能公司包括加密貨幣公司比特大陸、圖像識別公司曠視科技、專注於金融科技的第四範式、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公司 Momenta,以及芯片公司地平線機器人。

有關中國如何使用人工智能的媒體報道大多集中於,政府如何利用面部識別技術去監控民眾。儘管這其中包括打擊犯罪,通過面部識別成功找到和抓捕嫌疑人,但也有人擔心會出現險惡的應用。

李開復:中國正在人工智能領域擊敗美國


然而,李開復並不擔心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國遭到這樣的利用。他指出,這類技術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存在被濫用的可能。中國也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新零售,管理繁忙的城市交通,以及建設新的教育服務等等。

實際上,創新工場採取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來發展技術和創業公司。除投資之外,該公司還利用其“研究所”的 200 人團隊,在內部開發相關技術。該團隊不僅與投資組合中的公司合作,提供諮詢服務,還會在發現市場缺口的領域開發自己的服務。

近期,創新工場從技術團隊中分拆出第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幫助傳統零售商發展從線上到線下的能力,將電商的優勢與傳統實體零售結合在一起。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和京東也在大力投資這種戰略。

李開復:中國正在人工智能領域擊敗美國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李開復博士最近在美國參加的兩個會議:2018 TechCrunch和O’Reilly AI Conference中,演講和財富回答裡比較經典的10句話:

1)如果火星發現有生命,而中國創業者和美國創業者同時登陸火星,我下注中國創業者會打敗美國創業者。

2)美團敢打造60萬配送員的配送網絡,才能做出600億美元的公司,改變中國人飲食的習慣。硅谷公司不願幹髒活累活,就只能做出Groupon Yelp 這樣飄在空中的技術公司。

3)創新工場已經投出五個中國人工智能獨角獸,價值230億美元,而且都是過去2-4年才創辦的。

4)信用卡是美國經濟的寄生蟲,你們若不剷除他們,只能看到中國移動支付引領全球了。

李開復:中國正在人工智能領域擊敗美國


5)多年後,可能大家會說Groupon是美國的美團,Uber是美國的滴滴。

6)AI時代數據就是石油,中國就是沙特阿拉伯。

7)技術型創業者需要從你們博士的軀殼裡走出來,開始謙卑地學習客戶永遠是對的。

8)終有一天,我們會感謝人工智能取代了我們重複性的工作,讓我們從工作狂變成有靈魂的人。

9)人工智能不會毀滅人類,只有人類能夠毀滅人類。所以我們要珍惜人類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撰寫我們和AI的故事的結局。

10)美國的無人駕駛技術全球領先,但是美國政策可能把這優勢拱手讓人。

2018年10月28日-11月3日,科技牛將帶領大家學習原汁原味的精益管理思想,提升企業管理者對精益的理解,實現以最優品質、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響應市場需求。

豐田、歐姆龍等一流工廠參觀、見學

日本本土精益道場零距離接觸

親身體驗模擬生產、與日企高管直接交流

這個十月,科技牛邀您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