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嘗盒馬鮮生:現場弱體驗

隨著互聯網時代新零售的到來,盒馬鮮生作為阿里新餐飲的代表,近兩年發展迅猛,和傳統的超市不同,盒馬並沒有以低價來搶佔市場。本著“嚐鮮”的準則,小編在盒馬鮮生體驗了下新零售,但只看到了“新”和“快”,並沒有品到新零售所帶來的“勢不可擋”。對此,小編也採訪了不少消費者,他們紛紛表示,“以後再也不想來了”。

首嘗盒馬鮮生:現場弱體驗

等號叫餐耗時太久

第一次去盒馬鮮生“嚐鮮”,給小編最大的印象是,盒馬鮮生雖然冠以“鮮生”之名,特地來嘗卻註定又是一次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的體驗。與其說這是一家中高檔超市,倒不如說這是海鮮市場中經常可見的畫面。新零售時代的超市成了“四不像”,由此可見,這與馬雲給盒馬鮮生中高檔的定位相差甚遠。看價格跟超級物種是差不多,無論是海鮮還是蔬菜雞蛋水果,都不便宜,但品質就掉了一個檔。其實歸根結底,不過是一箇中小型的綜合超市,只是銷售品類更偏向於“吃”的東西而已,並且不知道是全國都一樣,還是北京這家店場地有限,價格質量不談,管理相當混亂,感覺比較擁擠和嘈雜,購物體驗很是一般,所謂的新零售難道是以增加用戶用餐時間為成本?

首嘗盒馬鮮生:現場弱體驗

現場等位子的人遍地都是,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人氣旺,買了一份龍蝦和賴尿蝦,排隊買單和加工,就要40多分鐘,你或許認為是不是已經很快了?然而等待的時間還是很漫長,用餐區根本就沒有坐的地方,人多位少已經被很多顧客吐槽了,但盒馬似乎也沒有要改善的意思。

重點來了,要說加工完的美食並不是特別美味,那可能是因為眾口難調。但因為食材烹飪時間長短不一,讓消費者不得不一次次聽從叫號返回取餐檯端食物,然後在嘈雜的環境裡開動就餐,這就顯得盒馬鮮生的代客加工體驗並不友好。

等待之餘,小編問了其他消費者,有位王先生十分憤怒地表示稱:生鮮加工,弄錯標號,比如煎牛排,等了半個小時,結果所選的牛排不知道跑哪去了。那這就可能是店家把牛排又拿回去了,或者將牛排又給了別人,那別人選的牛排呢?沒有相應的管理措施保證不弄錯單、不跑單,那是不是可以別搞這種加工方式,這不是所謂的欺詐消費者嗎?

現場體驗不太好,太耗時,非常擁擠,現場加工的口味、水平也有欠缺.......可能盒馬未來要走線上的路,但是現場的弱體驗,會不會降低企業在線上的勢能?

無論實體亦或快送到家,還是從產品到服務到配送,交錢等取餐,完全沒有系統可言,用戶體驗反向一塌糊塗,所謂新零售似乎就是個糊弄消費者的一大笑話。試問,盒馬要是做不好現場,何不如老老實實就去做個生鮮+加工外賣。

首嘗盒馬鮮生:現場弱體驗

與此同時,盒馬鮮生在為大家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時,作為社會一員的小編也在思考那麼多的塑料是否能得到有效的處理,所有加工的菜品都是用塑料裝盤,其他生鮮果蔬也是塑料袋、塑料盒,在大家就餐完後,映入小編眼簾的是滿桌的塑料,希望盒馬能夠妥善這些塑料,不要為環境添負。

盒馬鮮生的商業模式

那麼盒馬最初的定位具體是什麼呢?據悉,盒馬鮮生是面向80、90用戶群體,圍繞“吃”這個場景來定製的,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新零售業態,作為踐行馬雲新零售理念的“試驗田”和“排頭兵”,在阿里新零售理念規劃中佔據重要的地位,因而它也得到了阿里巴巴的全力支持。從具體改變來看,盒馬有兩個轉化特徵:一是基於以商品為核心走向以內容場景為核心;二是由線上“一站式”的電商服務理念轉移至線下場景“一站式”的場景集合。

第一個轉化方面,盒馬對標餐飲店,生鮮綜超,大賣場,便利店,但又不侷限於次,盒馬鮮生實際上更重視場景內容的體驗,例如看世界盃、親自捉魚蝦、烘焙學習,甚至還有繪畫、鋼琴課等場景,通過門店的體驗和互動、親子游戲讓門店再次成為消費者休閒娛樂的場所,提高用戶體驗。

首嘗盒馬鮮生:現場弱體驗

在2018年上半年,盒馬提出“大牌小店”,無論對外宣傳如何,其內部就是尋到大客戶轉嫁租金成本,因為必須要實現盈利。而盒馬的物業成本都超過傳統超市,大概是傳統超市的2-3倍。

雖說,近兩年盒馬開啟正式開啟快速擴張模式,但實現這一願景的必要條件就是基層員工很可能來自勞務派遣公司。盒馬人員管理方面並不可控,再加上盒馬模式本身攤子鋪得夠大,各個環節很難做到嚴格把控,爆發問題其實也只是時間問題。如今,盒馬被曝招聘過程中出現地域歧視,表面上是外包公司方面的問題,本質上其實是阿里輕資產運作模式弊端的一個縮影。

盒馬無論如何怎麼去標榜自己,都不得不承認一個事情,它從一個“不像超市的超市”,逐漸向“傳統超市”靠攏。目前看來盒馬的商業模式也越來清晰“傳統超市+線上配送+智能交互”。但不管如何,都無法改變其是一個超市的本質,這很關鍵。

最後小編認為,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談,此次盒馬鮮生之行,首次“觸電”體驗並不理想。

首嘗盒馬鮮生:現場弱體驗

儘管阿里新零售業態確有它強大之處,但如果線下體驗不加強,人們的新鮮勁兒轉瞬即逝之後,盒馬鮮生線下體驗“遇冷”之時,又該如何寄以生存?看上去高大上的東西往往離真正的生活很遠,因為真實生活中既不浪漫,也不完美,拋去外表的繁華,物美價廉的生鮮和完善的服務才是精品生鮮超市需要追求的東西。足夠好的消費體驗,才是線下立足的根本,也是它們能否留住消費者的關鍵。今後盒馬將如何發展,那麼就讓時間給我們答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