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口碑、阿里雲 看看阿里巴巴不賺錢的業務這些年虧了多少

盒馬、口碑、阿里雲 看看阿里巴巴不賺錢的業務這些年虧了多少


​“鞏固核心商業的優勢地位 ,捨得拿利潤做增長探索。”是近三年財報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


“專注現在,同時放眼未來”是每個尋求長期價值的公司的追求。在原本“盈利”就很珍貴和稀缺的互聯網公司裡,犧牲原本辛苦賺取的利潤,去投資長線或者未來,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

那麼,應該多少比例投入到核心業務上保持戰略優勢,又該多少投入到創新業務裡創造長線增長?是每位公司掌舵人必須思考的。

讓我們通過阿里財報,看看如何可量化的學習到些許經驗,學點兒“花錢買未來”的經驗。


阿里巴巴2020財年第二季財報發佈引發爭議,有人說營收和淨利潤大漲,有人說營收增速減緩。短短一季度和半年財報數據的表現良好與否,很重要,但又沒那麼重要。

“鞏固核心商業的優勢地位 ,捨得拿利潤做增長探索。”是近三年財報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

盒馬、口碑、阿里雲 看看阿里巴巴不賺錢的業務這些年虧了多少


詳細解剖數據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張阿里巴巴生態佈局。馬雲的夢想,是實現這樣的生態佈局。而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所做的,應該是把錢合理的分配到每個板塊之中,就出現了下面這張圖。

盒馬、口碑、阿里雲 看看阿里巴巴不賺錢的業務這些年虧了多少


來看具體數據,截止2019年9月30日,阿里巴巴2020財年第二財季,營業收入和Non-GAAP淨利潤(剔除螞蟻金服的股權收益影響)同比增長均為40%。


考慮到營收規模已經達1190.17億元人民幣(166.51億美元),對比一下科技巨頭們最新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速,阿里巴巴本季度的財報表現良好:蘋果截止9月30日的季度營收為640.40億美元,同比增長2%,淨利潤136.86億美元,同比增長負3%;微軟截止9月30日的季度營收為330.55億美元,同比增長13.65%,淨利潤106.78億美元,同比增長21.01%。國內唯一一個與阿里市值匹敵的騰訊,截止6月30日的季度營收為736.75億元,同比增長30%,淨利潤178.67億元,同比增長19%。

盒馬、口碑、阿里雲 看看阿里巴巴不賺錢的業務這些年虧了多少

再來看一下阿里巴巴的各業務營收佔比。

盒馬、口碑、阿里雲 看看阿里巴巴不賺錢的業務這些年虧了多少


阿里巴巴的營收板塊包括四個:核心商業、阿里雲、數字娛樂(大文娛)、創新舉措和其他。如上圖顯示,近三年來,阿里巴巴的四大板塊各自營收佔比變化非常小:

阿里巴巴核心商業佔總營收的比例在近三年幾乎維持在同一水平線上,並且和其他業務拉開明顯距離,最高時高達88%,最低時也有83% 。也就是說,核心商業的變化基本決定了阿里整體營收的整體趨勢。

而阿里非核心商業的其他業務(雲計算、數字娛樂 、創新舉措和其他)的總體營收也必然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比例上面。這三年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阿里雲營收的佔比在2018年Q3時開始逐漸超過數字娛樂,成為阿里巴巴的第二大營收板塊。

有資深分析師對《財報看公司》評論,阿里巴巴的這個營收曲線已經非常像傳統行業的成熟巨頭公司,各個業務線的營收比例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穩定。一個是因為阿里目前整體營收體量比較大,新興業務的增長很難短時間內有突破性的改變。另外一個是,目前核心商業的也還在快速增長之中,拉動整體營收在往前走。

營收整體比較穩健,但具體剖析運營效率指標——運營利潤和運營利潤率,就會發現,近三年的變化其實還是挺大。

盒馬、口碑、阿里雲 看看阿里巴巴不賺錢的業務這些年虧了多少

如上圖,整體運營利潤率呈現鋸齒形下降,已經從2017年的30%以上,逐漸下降到最低9.40%的水平,雖然近兩個季度也有所回升,分別為21.2%和17.1% ,但可以看出,在非核心電商業務營收佔比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運營利潤已經受到影響。

2019年截止9月30日的季度,在核心商業上運營收入為320.69億元,而云計算、大文娛和創新計劃和其他、以及未劃分的業務都呈現虧損,運營虧損總額為117.05億元。也就是說,阿里巴巴本季度拿出約核心商業運營收入的36.5%來讓“基礎建設和新業務虧損”當中,以取得在未來更長時間內的戰略領先地位。去年同期,這個比例約為44.4% 。

由於核心商業始終保持堅挺增長,這些運營利潤受到影響的部分,是阿里巴巴對幾個非核心商業板塊虧損的容忍,也可以說,是“花錢買未來”的地方。

阿里的虧損主要來自兩個地方,一個是核心商業中需要進一步投入的業務:比如本地生活服務、國際業務Lazada、新零售和進口直營以及菜鳥物流;另一個就是非商業核心業務,包括阿里雲、數字娛樂 、創新舉措和其他等。

下圖為近三年來,阿里巴巴在上述兩個方面的投入(虧損)彙總,可以看到,在核心商業上的投入和非核心商業上的虧損淨值和比例。


盒馬、口碑、阿里雲 看看阿里巴巴不賺錢的業務這些年虧了多少

注:圖中數據均為Adjusted EBITA,即經調整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彙總表現在淨利潤上更加直觀,集團淨利率與核心商業淨利率之間的差,即可以看作總體在投入上的淨利潤付出:

盒馬、口碑、阿里雲 看看阿里巴巴不賺錢的業務這些年虧了多少


注:淨利率是指阿里巴巴集團經調整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核心商業淨利率是指核心商業經調整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

總結:


表現在財報上的數據,只能體現在投入和產出上的一些數字,但每個板塊又有自己超出營收的戰略意義。


像一些“基礎建設”的項目,如菜鳥裹裹、支付寶、阿里雲等需長期投入,但對建設生態壁壘的作用非常強大。這是提升自身業務服務的深度耕耘,更是公司整體戰略的護城河。


而本地生活服務、國際業務Lazada、新零售和進口直營則是其在核心電商基礎上的延伸和探索。


數字娛樂離阿里的核心生態圈相對沒那麼近,又受自身行業和產品的特點限制,目前只能說有是錦上添花。


創新業務及其他就離得更遠一些,可以看作是阿里種下的小種子,某天會發芽更好,但萬一長不出來也沒關係。

整體這些,構成了阿里巴巴的一個生態進化能力,這個能力會讓它走的更遠一些。

目前來看,最大的風險還在於,整體阿里巴巴還是受電商業務在主力驅動,一旦這個業務接近天花板,整體這個結構就會需要重新調整。

· The End ·

· 最懂 TMT 公司的財報解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