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一般有哪些治療手段?

腦出血一般有哪些治療手段?

腦出血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腦出血的治療手段。

對於一個疾病的治療,無非就四個方面:一般治療、對症、對因、外科治療。

常用的一般治療包括臥床休息、吸氧、飲食治療。腦出血的病人應臥床休息2~4周,保持所處環境的安靜,避免情緒激動等可以誘發血壓升高的因素,。有意識障礙、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時,必要時應排空胃內容物,預防吸入性肺炎。便秘者可選擇緩瀉劑,明顯頭痛、過度煩躁不安者,可以酌情適當給予鎮靜止痛劑。

(二)對症處理

(1)腦出血患者主要的症狀有哪些?腦出血主要表現為顱內高壓的症狀,所以針對腦出血的患者降低顱內壓尤為重要。主要是顱內壓持續升高可導致腦疝形成,腦疝是影響腦出血死亡的主要因素。積極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是腦出血急性期治療的重要環節,常用的藥物為甘露醇。不建議使用激素減輕腦水腫。

(2)除此之外還可以採用藥物止血以及亞低溫輔助治療。

腦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什麼?是的,就是我們所知的高血壓,對於腦出血患者的血壓調控要根據患者的年齡、有無顱內高壓以及既往血壓值來定。

一般來說,收縮壓>200mmHg或平均動脈壓大於>150mmHg時,要用持續靜脈降壓藥物積極降低血壓;當收縮壓>180mmHg或平均動脈壓大於>130mmHg時,如果同時疑似顱內壓增高的證據,要考慮顱內壓監測,可用間斷或持續靜脈降壓藥物降低血壓;如果沒有顱內壓增高的證據,降壓目標為160/90mmHg。降血壓不能過快。

並不是每一個腦出血的患者均需要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治療指徵有:

(1)小腦出血≥10ml或直徑≥3cm,或合併明顯的腦積水;

(2)基底核區中等量以上出血(殼核出血≥30ml,丘腦出血≥15ml);

(3)重症腦室出血(腦室鑄型);

(4)合併腦血管畸形、動脈瘤等血管病變。腦疝不是腦出血的手術指徵,出現腦疝時首要措施是迅速脫水降顱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