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想「討好」員工,就必須讓福利禮品的發放更加人性化

企業要想“討好”員工,就必須讓福利禮品的發放更加人性化

員工福利,既是企業給予員工的"薪酬回報",也是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文化溝通"。如果細心就會發現,在這方面做得最用心的企業,往往是企業文化宣導最好,最容易吸引和保留優秀人才,也是在場競爭中最容易獲得成功的企業。

舉個“栗子”,比如騰訊,給人感覺就是“福利很好”,“優秀人才的集中營”。其實,客觀地來說,騰訊並不一定就是人力資源方面做得最好的企業,甚至也不一定是行業中薪酬最高的企業,但是我們自然而然地記住了騰訊的“人性化”,因為它提供免費的餐飲零食給員工、允許員工在自由的環境中工作、辦公室裡有健身房,加班有班車接送等等。它的“福利感知係數”比較高,從而大大提升了“僱主品牌”。

所以,員工福利,既是企業給予員工的“薪酬回報”,也是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文化溝通”。作為企業管理者的你,也許在為員工發福利禮品方面花了一大筆錢。

但是你是否考慮過,給他們發福利,會不會有員工會有個性化的要求;給他們發優惠券,會不會有員工不合適用;給他們發放健身卡,會不會有員工對此根本不感興趣......

企業花了那麼多錢,為什麼獲得員工的滿意度卻不高?你是否知道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企業要想“討好”員工,就必須讓福利禮品的發放更加人性化

研究表明,“在員工福利計劃中每投入1美元,就能促進公司經濟效益增長6美元”。在員工福利和企業效益之間,存在著可測算的關聯。

因此,說到為員工發放福利禮品,我們強調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用思維模式的轉變,去體現其“新”,而非亦步亦趨地去模仿其他企業的手段。畢竟每家企業的具體情況、員工需求,其實是比較個性化的。給員工發放的福利禮品,“用心”要比“用錢”更重要。

有些公司的福利政策很好,花費2000多元,給員工發放一張公司附近健身房的健身卡,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有些員工家離公司很遠,根本沒時間去鍛鍊;有些員工已經辦理了健身卡;有些員工希望能和家人一起健身;有些員工則覺得上班已經很累了,與其發健身卡,倒不如發按摩卡……員工的個性化需求如此之多,如果花費了員工份內的預算,卻讓員工感覺"福利禮品形同雞肋",那麼員工又怎麼可能會滿意呢?

人性化源於個性化,滿意度源於彈性化選擇

所以,企業要想在福利禮品方面“討好”員工,就必須讓福利禮品的發放更加人性化,那麼,對於企業來講,有哪些方面的問題值得注意呢?

人性化源於個性化。這裡說的“個性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員工個性化需求的理解,二是對企業個性特徵的把握。員工的個性化需求,就必須從員工的具體需求著手。

滿意度源於彈性化選擇。彈性化選擇,可以理解為菜單式選擇,企業只需提供一個員工福利平臺(比如 福利plus),員工即可根據個性需求選擇相對應的福利禮品,從而提高員工滿意度。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員工福利平臺,減輕企業工作負擔和福利成本。

企業要想“討好”員工,就必須讓福利禮品的發放更加人性化

有這樣一家企業,附近有一家大型超市,結果慘了,每次給員工發放的福利禮品都是這家超市的購物卡,時間一長,員工怨聲載道,什麼原因呢?購物卡只能在這家超市使用,而相當一部分員工的家離公司比較遠,試想一下,一天上班夠累的,又有幾個員工願意在下班後去超市購物再擠公車帶回家呢?

毫無疑問,把大型商超的購物卡當成福利禮品發給員工,相當一部分都是以失敗告終的,所以,員工怨聲載道也就在所難免了。

但是,給員工發放福利禮品也必須符合企業的個性特徵,讓福利禮品傳遞出企業的個性特徵。諸如"入職紀念日"在一家歷史悠久、人員較穩定的公司中,能起到感召人心的作用。而一些初創企業,則需要更多地考慮團隊旅遊、集體活動等,讓成員之間儘快熟悉起來。

對於企業來講,員工福利禮品走向個性化、彈性化是一個員工福利的發展趨勢。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員工福利平臺的普及,企業運用員工福利禮品來激勵員工將更加有效而務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