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高危者,體檢時要注意這三大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通訊員 丁翠翠

陳先生年過七旬,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最近兒女給他買了一份體檢套餐。體檢時醫生說像他這種情況,除了常規體檢外還要查得再細一些。

“在冠心病已知的十大危險因素中,年齡、性別和家族史是無法干預和改變的,其他危險因素的控制已被證明可以預防或延緩冠心病的發生。”河南省中醫院健康體檢中心主任劉永生說,針對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的現狀,很多醫院的體檢中心為40歲以上可能具有危險因素的人群設計了心血管疾病篩查的體檢項目,包括血糖、血脂、尿酸等化驗指標的測定,體重指數、腰圍的測量,外周血管動脈硬化的檢測、心臟超聲檢查等。但是,對於同時合併多種危險因素的高危患者,除上述常規檢查項目外,還需要做更具針對性的檢查。

這些檢查主要包括:

1.頸動脈超聲。

採用多功能超聲檢查儀進行檢測,分別測量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各血管的內徑,觀察血管內膜、管壁變化,有無斑塊及管腔有無狹窄和閉塞等形態改變。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繫,目前頸動脈超聲已作為觀察動脈粥樣硬化的窗口在臨床上廣泛應用。該檢查可定量評價高危人群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情況,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

2.靜息及藥物負荷心肌灌注顯像。

心肌灌注顯像是診斷冠心病的一種可靠、安全的無創檢測方法。受檢者分別在靜息及負荷狀態下靜脈注射心肌灌注顯像劑,使心肌顯影。利用靜息及負荷狀態下的圖像對比可以進行冠心病的診斷,並評估冠脈病變的範圍、程度和心肌活力等。

3.冠狀動脈CT。

多排螺旋CT檢查是目前公認的診斷冠狀動脈病變的最佳無創影像方法,對於冠狀動脈病變的診斷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尤其是對於有胸悶、胸痛等心臟相關症狀,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篩查和診斷,多排螺旋CT相比冠狀動脈造影更簡單、更安全,也更經濟。目前很多三甲醫院採用的都是64排螺旋CT,它相對於原來的8排、16排CT,具有所需掃描時間短、受檢者接受X線輻射少、檢查更安全的特點;同時更短的掃描時間也使得CT成像受呼吸、心率等影響更小,所得到的冠狀動脈圖像更清晰和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