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高危者,体检时要注意这三大项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林辉 通讯员 丁翠翠

陈先生年过七旬,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最近儿女给他买了一份体检套餐。体检时医生说像他这种情况,除了常规体检外还要查得再细一些。

“在冠心病已知的十大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和家族史是无法干预和改变的,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已被证明可以预防或延缓冠心病的发生。”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刘永生说,针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现状,很多医院的体检中心为40岁以上可能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设计了心血管疾病筛查的体检项目,包括血糖、血脂、尿酸等化验指标的测定,体重指数、腰围的测量,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的检测、心脏超声检查等。但是,对于同时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除上述常规检查项目外,还需要做更具针对性的检查。

这些检查主要包括:

1.颈动脉超声。

采用多功能超声检查仪进行检测,分别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各血管的内径,观察血管内膜、管壁变化,有无斑块及管腔有无狭窄和闭塞等形态改变。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目前颈动脉超声已作为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检查可定量评价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2.静息及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可靠、安全的无创检测方法。受检者分别在静息及负荷状态下静脉注射心肌灌注显像剂,使心肌显影。利用静息及负荷状态下的图像对比可以进行冠心病的诊断,并评估冠脉病变的范围、程度和心肌活力等。

3.冠状动脉CT。

多排螺旋CT检查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无创影像方法,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对于有胸闷、胸痛等心脏相关症状,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筛查和诊断,多排螺旋CT相比冠状动脉造影更简单、更安全,也更经济。目前很多三甲医院采用的都是64排螺旋CT,它相对于原来的8排、16排CT,具有所需扫描时间短、受检者接受X线辐射少、检查更安全的特点;同时更短的扫描时间也使得CT成像受呼吸、心率等影响更小,所得到的冠状动脉图像更清晰和准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