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做人哲學!中國古人的智慧……

易經中的做人哲學!中國古人的智慧……


易經主要講解了,作為君子在不同情況下處理事情的方式,包括自己心態的把握,對不同人的理解和把握,對不同事情的理解和把握。

易經不迂腐,因為他分析了在不同情況下的區別,同時也分析了對待不同事物,和不同人的區別。

易經著重從君子的角度出發去分析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態——也就是元、亨、利、貞。“元、亨、利、貞”,以元為仁,亨為禮,利為義,貞為正,稱為“四德”,賦予道德規範的涵義。 “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認為乾卦“四德”意味著陽氣始生萬物,物生而通順,能使萬物和諧,並且堅固而得其終。四階段週而復始,被稱為“貞下起元”。

同時從四德的角度區別了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在任何情況下堅守四德,從長遠、大局、整體出發,不單考慮自己的名譽和利益,就是君子,反之則小人——這也是從一個側面勸誡人要行君子之德,成大事。

易經中的做人哲學!中國古人的智慧……


二、概要:

已經涉及的層面由淺入深,涉及人在不同情況、環境下的多個層面。

1、易經中的核心思想:元恆利貞;君子最重要的兩個品德,也就是“乾、坤”——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代表男人(代表人陽剛的一面),男人要自強不息、不斷進取、內心強健有力,才能有動力;地代表女人(代表人陰柔的一面),女人要寬厚待人、仁慈包容,才能走得遠有前途——人要具備陽剛(自強)、陰柔(寬容)兩個品德就是君子。

2、時機:易經八八六十四卦,反映了面對不同環境、時機、事物處理事物的方式、方法不同,不斷變換陰、陽兩面——陽剛、陰柔要不同程度使用,才能駕馭不同環境的事物。同時,也反映了否極泰來、泰極否來,這種事物週而復始,不斷變化的辯證本質,告誡人們不斷順應環境調節自己,適應環境。

1)、否終則傾,何可長也!——閉塞到了極點必然要發生傾覆,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一種局面不會長久持續不發生變化的!

2)、需於郊,利用恆,無咎。——在郊外等待,必須有恆心,長久耐心地靜候時機,不會有什麼禍患。 “需於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恆,無咎”,未失常也—— “在郊外等待”,表明不能冒險輕率前行;“長久耐心地等候時機,不會有什麼禍患”,表明沒有偏離正道,沒有偏離天地恆常之理。

需於沙,小有言,終吉。——在沙灘上等待,雖然要受到別人的一些非難指責,耐心等待終究會獲得吉祥。 “需於沙”,衍在中也;雖有小言,以終吉也。——“在沙灘上等待”,表明寬宏大量不急躁;雖然受到一些非難和指責,但終久能獲得吉祥。

需於泥,致寇至。——在泥濘中等待,結果搶劫的強徒乘機而至。 “需於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在泥濘中等待”,說明災禍還在外面,尚未殃及本身;自己招引來強盜,說明要處處謹慎小心才能避開危險。

需於血,出自穴。——在血泊中等待,不小心陷進深穴,用盡全力才逃脫出來。 “需於血”,順以聽也。 “在血泊中等待”,表明此時必須沉著冷靜,順應時勢,聽天由命,以等待轉機。

需於酒食,貞吉。——準備好酒食招待客人,佔問的結果是吉祥的。 “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準備好酒食招待客人,佔問的結果是吉祥的”,說明此時處於中位,完美無缺。

3)、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兇。——剝落床體先由床的最下方床腿部位開始,整個床腿都損壞了,結果必然兇險。 “剝床以足”,以滅下也。 “剝落床體先由床的最下方床腿部位開始”,是說先損毀床的基礎。基礎損壞毀滅了,自然就會有兇險的情況發生,而且還會逐漸擴展波及到上面。

剝床以辨,蔑,貞兇。——床腿剝掉後,又開始剝落床頭,以至於整個床頭都剝落了,結果必然兇險。 “剝床以辨”,未有與也。 “床腿剝掉後,又開始剝落床頭”,是因為六二爻沒有相應的陽爻援助。由於沒有外援,所以導致兇險的情況發生。

“剝之無咎”,失上下也。—— “雖被剝落,卻沒有什麼災禍”,是因為六三脫離了上下陰爻的行列,而獨與陽爻上九相應,由於它潛藏著陽剛的性質,所以仍然可以免災禍。

剝床以膚,兇。——床頭剝落完了,又開始剝落床面,這樣必然會有兇險發生。

“剝床以膚”,切近災也。—— “床頭剝落完了,又開始剝落床面”,是說已經迫近災禍了。因為床面剝落損壞,必將危及到床上之人,所以說迫近災禍了。

4)、遯尾;厲。勿用有攸往。——隱退避讓錯過時機落在了後邊,情況非常不好。面對這種情形,應該靜觀待變而不要有所行動,否則將會更加不利。

系遯,有疾厲,畜臣妾,吉。——由於被牽累而難以遠去,就像疾病纏身那樣危險。處在這情況下,就要畜養僕人和侍妾,要使他們被我所用,只有這樣,才能轉危為安。 “系遯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由於被牽累而難以遠去,會有危險”,因為在這種想退而又不能退的情況下,就像疾病纏身那樣使人疲憊不堪。“畜養僕人和侍妾就會吉祥”,的意思是說,處在有所繫累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有什麼大作為的。

好遯,君子吉,小人否。——可以從容隱退避讓而無所繫累。君子將因此而獲得吉祥,小人卻不會吉祥。君子好遯,小人否也。君子能夠做到該退就退,從容自如,而小人卻做不到這一點。

嘉遯,貞吉。——能夠進退自如地隱退避讓,能堅守正道,其結果是吉祥的。

5)、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強壯的羊因頂觸籬笆而被掛住了角,既不能後退,又不能前進,怎樣掙扎都沒有好處。在這種情況下,要能夠忍耐堅持,不被艱難困苦所壓垮,就會安然渡過難關,獲得吉祥。困苦的時候要能夠忍耐,等待環境時局變化,再從長計議!

6)、,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是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在光明被阻的時候,要像鳥兒一樣地迅速飛走,而且要低垂著翅膀以免被人察覺。君子若要退避隱藏,就是丟掉職位、沒有飯吃也不在乎。但君子若在此時行動,必然要受到當政者的責備。如果環境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要敢於離開,重新選擇環境!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進入左方腹部,能夠深入瞭解光明被阻的內中情況,於是堅定地跨出門庭,離開這裡。

7)、“往蹇來碩”,志在內也;“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如果前進就會陷入險境,退回來卻可以大有收穫”,是因為關鍵在於首先要聯合自己內部的各種力量才能夠共同度過艱難時世。“利於出現大人物”,說明應當追隨尊貴的君主去建功立業。

8)、“師或輿尸”,大無功也。—— “士兵不時運送戰死者的屍體回來”,說明不能知己知彼,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自量力發動進攻,結果戰敗,沒有任何功績可言了。

9)、師左次,無咎。——率軍暫時撤退,免得遭受損失。

“左次無咎”,示失常也。——“觀察了戰場形勢後,暫時後退以避敵精銳,免遭更大損失”。說明深通兵法,懂得用兵有進有退的常理。

3、小人:從君子的另外一端,講述了小人的行為:沽名釣譽、好大喜功、注重私利、得意忘形——小人就是從自己角度出發的思想,同時也講述了,要“遠小人”“小人害”“小人毋用”等對待小人、使用小人的思想——但是這種思想有理論化的成分,在現實中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團隊的一面,同時也有短視和遠視同時存在。所以,應用四德中的仁進行包容、以義作為制度、以禮作為溝通手段、以正以弘揚正氣思想,感化人自私、短視的一面,這才是本質——換另外一個角度,從自我的角度出發,每個人都要提醒自己不要有小人的思想行為,同時要包容他人的短視、自私思想,進行包容、感化、糾正。

1)、,盱豫悔;遲有悔。——有諂媚奉承暗送秋波的手段取悅於上司,以求得自己的歡樂,這勢必導致悔恨。如若執迷不悟,悔恨不及時,就會招致更大的悔恨。 “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用諂媚奉承、暗送秋波的手段取悅於上司,以求得自己歡樂,這勢必導致悔恨”,這是由於六三爻所處位置不正的緣故。對比自己地位高尚的人要尊重,而不是獻媚!

2)、“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害也。—— “王公前來朝賀,向天子貢獻禮品並致以敬意”,小人若擔任如此重要的職務,必然發生變亂,成為禍害。名正言順的涉及重大的事項,不可讓只考慮自己短期利益的人來主持!

3)、初六,鳴豫,兇。——自鳴得意,高興過了頭,結果樂極生悲,必遭兇險。

“鳴豫”,志窮兇也。——《豫卦》的第一位(初六),“自鳴得意,高興過了頭”,說明它沒有雄心壯志,志向容易滿足。一滿足,就得意忘形,結果必遭兇險。

4)、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碩大的果實不曾被摘取吃掉,君子若能摘食,則如同坐上大車,受到百姓擁戴;如果被小人摘食,則必然招致破家之災。

“君子得輿”,民所載也;“小人剝廬”,終不可用也。——“君子若能摘食,則如同坐上大車”,是由於百姓願意擁戴君子;“如果被小人摘食,則必招致破家之災”,是由於小人終究是不可以任用的。

權力、金錢被指為自己短期利益的人佔據,會造成更多人的不滿意,導致危機!

5)、 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至於十年不克徵。——犯了錯誤,仍然執迷不悟,不知悔改復歸正道,這樣必然兇險,會有天災人禍不斷降臨發生。在這種情況下,用兵作戰,終將一敗塗地;用於治國,國君遭受兇險。這樣的狀況會一直持續下去,長達十年之久,國家不能振興。

6)、 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遯卦》的卦象是艮(山)下乾(天)上,為天下有山之表象,象徵著隱讓退避。因為山有多高,天就有多高,似乎山在逼天,而天在步步後退,但天無論怎樣後退避讓,卻始終高踞在山之上。君子應同小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傲然不可侵犯的態度截然劃清彼此的界限,這樣一來,就自然而然會生出一種震懾住小人的威嚴來。

7)、晉如鼫鼠,貞厲。——向上邁進像那既貪婪又怕人,而且沒有什麼專長的梧鼠一樣,即使能夠嚴守自己的本分,也免不了災禍。

“鼫鼠貞厲”,位不當也。——之所以“像梧鼠那樣,即使能夠嚴守自己的本分,也免不了災禍”,是因為它所在的位置不對。

8)、:“初登於天”,照四國也;“後入於地”失則也。—— “剛開始時升起在天空”,是說它的光明能夠普照四方各國;“而後來卻墮入地下”,是說它已經因違背正道而喪失了應有的作用,由光明轉入了黑暗。

4、君子:易經中最重要的篇幅就是講述君子的思想和行為:“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白話】《象辭》說:《屯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坎(水)上,為雷上有水之表象,水在上表示雨尚未落,故釋為雲。雲雷大作,是即將下雨的徵兆,故《屯卦》象徵初生。這裡表示天地初創,國家始建,正人君子應以全部才智投入到創建國家的事業中去。說明君子應該努力開創事業,而不是渾渾噩噩!

1)、“謙謙君子”,卑以自牧——講述,君子要時刻提醒自己,要自我教導,自知、自省;

2)、勞謙君子,萬民服也——君子得到名聲不是沽名釣譽,而是努力自強,得到他人的認可;

3)、觀我生,進退——看到別人的優點加以學習,看到別人的缺點加以自省;

4)、不遠復,無祗悔——要知錯改錯,糾正自己;

5)、君子好遯,小人否也——君子要進退自如,不能以自我為核心;

6)、君子以非禮弗履——君子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不要越出準則和規律去做非分之事。

7)、以下仁也——向下親近具有仁德的人。

8)、君子以同而異——君子應該在大同的前提下,保持差距與不同;

9)、君子以赦過宥罪——君子也應該勇於赦免那些有過錯的,饒恕那些有罪過的,使他們在寬鬆的環境下,得到解脫和新生。

10)、剛柔之際,義無咎也——君子處是應該剛柔相濟,相輔相成;

11)、君子以懲忿窒欲——君子就應該抑制狂怒暴躁的脾性,杜絕世俗的慾望,也就是摒棄格調不高的低級趣味,不斷培養高尚的品德。

12)、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應該自覺地向下層民眾廣施恩德,否則如果高高在上,不施恩德,就會遭到忌恨。

13)、君子以治歷明時——水火相剋相生,從而產生變革。君子根據變革的規律制定曆法以明辨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

14)、君子以正位凝命——君子應當像鼎那樣端正而穩重,以此完成使命。

15)、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君子總是損多益少,衡量各種事物,然後取長補短,使其平均。

16)、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君子整天自強不息,別人看不到的時候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這樣即使遇到危險也會逢凶化吉。

17)、潛龍毋用、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說明了君子在四種狀態下的處事方法:潛龍毋用:在環境惡劣時要自強不息、厚積播發,不可意氣用事;見龍在田:在環境轉好時,要作充分的準備,提高目標,成就大事;飛龍在天:要注視不要飛得太高,要考察客觀情況、瞭解眾生疾苦,不可自鳴得意;亢龍有悔:飛得太高、自鳴得意,一定會有悔很!

18)、直方大,不習無不利——正直、端正、廣大,具備這樣的品質,即使不學習也不會有什麼不利。

19)、“永貞”,以大終也:永遠保持中正,即是指陰盛到了極點就會向陽轉。

5、治家: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傳統思想的中安身立命的君子品質的內涵與外延。齊家,是重要的一環,涉及到了從自我到家庭這一環,而這一環是治國平天下的開始,家庭的治理也是易經中重要的部分:

1)、有孚,威如,終吉——治家的根本在於嚴格要求自己,如果自己能夠誠實有信,樹立起威信,結果一定會獲得吉祥。

2)、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君子應當永遠使夫婦和諧,白頭偕老,防止夫婦關係被破壞。

3)、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結髮夫妻吵鬧著要離婚,說明丈夫不能以家規要求妻子,自己也沒有給妻子做出表率,所以妻子不守婦道。

4)、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由於治家過分嚴厲,使得家裡人承受不了而怨言叢生,這樣做雖然有過失,會帶來麻煩,但是從長遠看,最終會得到吉祥的。可是如果不能從嚴治家,聽憑婦人和孩子們隨心所欲,最終的發展結果卻決不會好。

5)、閒有家,悔亡——治家應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立下規矩,防患於未然。如果這樣做了,就不會有什麼過失了。

6)、“王假有家”,交相愛也——“一家之主通過自己的行為感染帶動家裡的人,是會吉祥如意的”,關鍵是要能使全家人和睦相處,感情融洽,相親相愛。

7)、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不能娶這樣的女子,她的心目中只有美貌的郎君,不能守禮儀,也難以保住自己的節操,娶這樣的女子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8)、女壯,勿用取女——象徵相遇:女子過分強壯,不適合娶來作妻子。

9)、係小子,失丈夫——傾心隨從於年輕小子,則會失去了陽剛方正的丈夫。 “係小子”,弗兼與也——“傾心隨從於年輕小子則會失去陽剛方正的丈夫”,因為二者是互相排斥的,是不可兼得的。

6、思想教育:思想是最大的財富,思想使人警醒、使人進步,是源於事物變化、發展的原理,而又提前加以宣揚,起到打開發展空間、凡患於未然的作用:

1)、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啟蒙教育要及早實行,要針對蒙童的缺點,先發治人。不要等到蒙童的問題徹底暴露再去教育,而要防患於未然,事先進行啟蒙教育。

2)、發矇,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要進行啟蒙教育,貴在樹立典型,以便防止罪惡發生;如不專心求學,而是急功冒進,將來必然會後悔。

3)、蠱;君子以振民育德——《蠱卦》的卦象是巽(風)下艮(山)上,為山下起大風之表象,象徵救弊治亂、撥亂反正。這時候,君子救濟人民,培育美德,糾正時弊。

4)、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觀卦》的卦象是坤(地)下巽(風)上,為風吹拂於地上而遍及萬物之表象,象徵瞻仰。先代君王仿效風吹拂於地而遍及萬物的精神,視察四方,留心民風民俗,用教育來感化民眾。

5)、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夬卦》象徵果決:在君王的宮廷之上當面宣揚小人的罪過,誠心實意地大聲疾呼,告誡人們危險依然存在;告訴國人,不利於動用武力;利於馬上前去有理有節地解決問題。

6)、“白賁,無咎”,上得志也。—— “裝飾素白,不喜好華麗,沒有禍害”,說明正符合樸素無華的志向。

7)、噬膚,滅鼻,無咎——施刑傷及犯人的皮膚。即使毀掉犯人的鼻子,也不會有施刑過重的禍患上。 “噬膚,滅鼻”,乘剛也—— “施刑傷及犯人的皮膚。毀掉犯人的鼻子”,這是因為必須用重刑使罪犯屈服。

8)、噬臘肉,遇毒;小吝,無咎。

【白話】六三,實施刑法像咬堅硬的臘肉並遇到毒物那樣不順利,但這不過是稍有憾恨,還不至於有禍害。 “遇毒”,位不當也——“實施刑法像咬堅硬的臘肉並遇到毒物那樣不順利”,這是因為六三爻居位不正當的緣故。

9)、噬乾子,得金矢;利艱貞,吉——實施刑法像咬帶骨頭的肉那樣困難,但因具有金箭般的剛直品德,因此有利於在艱難中堅守正道,其結果是吉利的。 “利艱貞,吉”,未光也——“有利於在艱難中堅守正道,其結果是吉利的”法治應該繼續發揚光大。

10)噬乾肉,得黃金;貞厲,無咎——實施刑法像吃乾硬的肉脯那樣艱難,但它具有黃金般的剛堅中和的品質。所以只要堅守正道,防備兇險,便無禍害。

11)、“引兌”,未光也—— “引誘別人一同歡悅”,不是光明正大的品行,而是偏離正德,這種所謂的歡悅將導致兇險。

12)、“困蒙之吝”,獨遠實也。——“人處於困難的境地,不利於接受啟蒙教育”,是因為疏遠有真才實學的老師。

童蒙,吉。——蒙童虛心地向老師求教,這是很吉祥的。

7、謀劃判斷:謀劃判斷,根據不同形式和人事做出不同的步驟和計劃,是成事的方法,是智慧的結果:

1)、君子以作事謀始——天從東向西轉動,江河百川之水從西向東流,天與水是逆向相背而行的,象徵著人們由於意見不合而打官司。所以君子在做事前要深謀遠慮,從開始就要消除可能引起爭端的因素。

2)、元亨,利涉在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象徵救弊治亂,撥亂反正:從開始就很亨通,有利於涉越大河。不過,在做大事以前,要考察現狀、分析事態;在做大事以後,要講究治理措施,預計到後果。“後甲三日”為丁,辛借為新,丁為叮嚀,意思是創制之前,需改過自新,創制之後,需再三叮嚀。

3)、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悔恨已經消失,也有不著考慮得失的問題。只要勇往直前,就會吉祥如意,所有的一切都變得是那樣的順利。做事情,難免會有差錯,不要過分在意已經過去的差錯,調整好自己,勇往直前!

4)、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前面的腳趾粗壯,若急匆匆前去,不能完成制裁小人的使命,還會遇到災禍。在地位最低下的時候,本應該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卻輕率急躁地前往,孤軍深入只能遭到失敗。不僅完不成制裁小人的使命,還會給自身帶來災禍。

5)、壯於頄,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顴骨高突怒容滿面,去與小人較量必然有兇險;若是以君子氣度毅然決然地前去,即使遇上大雨渾身溼透而心懷惱怒,卻不會有任何災禍。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帶著包容與禮儀,是做事做人的根本,就算面對小人的錯誤,也要堅持!不露聲色地與小人周旋,就能夠避免打草驚蛇引起不測,又可斬斷感情糾葛,避免優柔寡斷,因而不會遇到災禍。

6)、“鼎顛趾”,未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烹飪食物的鼎足顛翻”,看似反常,實則不然;“卻順利地倒出了鼎中陳積的汙穢之物”,便於除舊佈新,反常的現象得以向好的方面轉化。凡事都有兩面,應運用變化與角度,將事情向好的方向去引導!

7)、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屁股上蹭破了皮,前去制裁小人的行程必然步履維艱;若是緊緊牽著羊(象徵陽剛)行走,就不會出現令人後悔的事,無奈聽了這話的人並不相信。 “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前去制裁小人的行程必然步履維艱”,是因為所處位置失當,處處受到君王的掣肘,好像屁股蹭破了皮,走起路來十分艱難。“無奈聽了這話的人並不相信”,說明處境艱難,別人建議他借重強有利的陽剛君子的幫助,他卻聽不進去,聽覺正常而決斷不明。——當實力和位置不當的時候,應該藉助環境,以及藉助有能力,而又正直的人一同推行正氣,懲罰奸佞!

8)、“震索索”,中未得也;雖兇無咎,畏鄰戎也—— “由於雷震動恐懼而畏縮不前”,因為上六爻其位不正;雖然有兇險卻不致受害,這是因為能夠看見近鄰的危險及時戎備,因而能防患於未然。能夠看到事物的變化以及前兆,同時從他人的行為中學習到事物變化的原理,進行自我提高和自省!

9)、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兇——自恃強盛而不願過分防備,從而將要為人所害,故有兇險。應時常自省、自知,對危機防範於未然!

10)、“繫於金柅”,柔道牽也—— “綁上堅固結實的車閘”,緊急關頭就可以使車輪與車閘“相遇”,而使狂奔的車子剎住。引伸為遇到強硬的對手,不要去硬碰,應該用柔韌的手段牽制對手,達到以柔克剛的效果。遇到強大的對手,不可迎頭而上,要了解變化和聯繫,對之進行牽制,以柔克剛!等待力量消亡,在進行進攻!

8、面對分歧:

1)、“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不久陷於爭端之中”,說明與人爭端決不可長久,決不可互不讓步,相持不下;雖然“受到一些非難指責”,但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可以明辨事非。——對事不對人,說明事情原委,不可對人有指責,儘快消除分析是根本!

2)、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因為打官司獲勝而得到賞賜,沒有什麼可以值得尊敬的。因為分歧而贏得勝利,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分其發生是因為籌劃未完善!

3)、“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打官司失利後,回過頭仔細反思,覺得‘和為貴’,還是息事寧人為好,於是改變了主意,撤回訴狀,退出爭端不打官司了”,說明堅守正道,安分守己就沒有什麼損失了。以和為貴,減少爭執!

4)、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阿諛奉承有權勢的人,小人因此獲得吉祥;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否定了阿諛奉承,則是吉利的。糾正重視短期、自身利益的人是正確的,不要因為他人的奉承而忽視了發展與大局!

5)、 “君子夬夬”,終無咎也:“若是君子氣度毅然決然地前去”,不露聲色地與小人周旋,就能夠避免打草驚蛇引起不測,又可斬斷感情糾葛,避免優柔寡斷,因而不會遇到災禍。——就事論事,不在個人感情上糾葛,有不露聲色。

6)、“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前去制裁小人的行程必然步履維艱”,是因為所處位置失當,處處受到君王的掣肘,好像屁股蹭破了皮,走起路來十分艱難。“無奈聽了這話的人並不相信”,說明處境艱難,別人建議他借重強有利的陽剛君子的幫助,他卻聽不進去,聽覺正常而決斷不明。當聲望和權勢不足以進行足夠的改革時,要藉助有足夠能力、聲望和正氣的人,進行變革!

7)、徵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急進會發生兇險,要以正防危;對於變革的言論,要多次研究周密考慮,贏得人們的信賴,就可以進行變革了。

8)、 “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君子像有斑紋的豹子那樣進行變革”,說明君子協助有道德的大人物一起變革,必然使變革的成就更加光輝燦爛;“連小人也順應變革改變舊日傾向”,說明大勢所趨,小人也不得不順從君子的變革。要想變革迅速而又成果明顯需要藉助有足夠聲望的有德之人的力量,形成變革的氛圍,致使大勢所趨!

9)、豐其蔀,日見鬥,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光明遭到雲的矇蔽,好比明亮的白天卻看到了夜晚的北斗星,前往行事會被猜疑;如果能以自己的至誠之心去啟迪,那麼最後是能獲得吉祥的。——遇到暗無天日的情況,所言所動可能會被猜疑,這是要耐心,用誠心啟迪大家和對方,一本初衷!

10)、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堅守中道,可以得到吉祥,悔恨會消失,做任何事情沒有不順利的;開始時也許不會太順利,但最後一定會通達。比如頒行新的法令、政令,可以在象徵變更的“庚”日的前三天發佈,在“庚”日後三天再開始施行這些命令,才能使命令深入人心,從而使上下皆順從,由此獲得好的效果。要想變革的長久、徹底需要讓大家理解、這是一個過程,需要反覆重申!

9、包容:包容是根本,是成大事的初始條件,一本初衷就是要包容!

1)、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師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坤(地)上,是地中有水之表象。地中蘊藏聚集了大量的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象徵兵源充足;君子要像地中藏水一樣容納天下百姓,養育眾人,這樣就會有眾多的士兵可用。要看到所有人的優點,這些優點會隨著環境的變化發揮出來,有所用處,要把他人的優點誘發出來,發揮更大的作用!

2)、“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光明無私,親密團結,互相輔助”,可獲得吉祥,因為此時居於正中位置。拋棄逆天行事的舉動而順其自然,就好像圍獵時網開一面,讓該被擒的禽獸落網,不該被獲的從前面逃掉;君王的部下聽其自然,不加戒備;這是君王的賢德感化了部下的緣故。原諒他人的非原則性的過錯,看到他人的優點,感化眾人,能達到親密團結的作用!

3)、有孚;血去惕出,無咎。——具有誠實守信的德行,互相信任;拋棄憂患意識與戒備心理,這樣就沒有災禍。只有不懷疑他人,才是做到互相信任,是包容的前提!

4)、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有包容大川似的寬廣胸懷,可以徒步涉過大河急流;禮賢下士,對遠方的賢德之人也不遺棄;不結成小團體,不結黨營私,能夠輔佐公正有道德的君主。對他人尊重,對正直有能力的人主動親近,同時不以自己的喜好結成小團體!

5)、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像飛鳥連翩下降,虛懷若谷,這樣與鄰居相處,不互相戒備,彼此以誠相見,講求信用。與他人相處平等、尊重、以誠相見!

6)、出門同人,又誰咎也!六二,同人於宗,吝。同人於郊,無悔。——一出門便能與人和睦相處,又有誰會來危害你呢?只和本宗本派的人和睦相處,必然會惹來一些麻煩。在荒郊也願與人和睦相處,未遇到志同道合者,也不後悔。——處處與人和睦相處,不分類別,就算不是志同道合,也不覺得後悔!

7)、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對立已達到了頂點,似乎看到一隻沾滿汙泥的豬和裝滿了鬼的車子,於是就拉開了弓準備對付它,但是後來又放下了弓。因為冷靜下來一看,發現並不是強盜,而是要和自己結婚的伴侶。所以這時如果能前往,就會像遇到陰陽相配形成潤澤的雨一樣,順乎自然,合乎天意,將一定會獲得吉祥。往往和自己意見最不相合的人,就是自己最缺乏的,如何能夠放下懷疑、換位思考、坦誠相見,在以發展和大局出發,那麼是最大的喜事!

8)、“姤其角”,上窮吝也。—— “頭上長角”,孤芳自賞,根本不會有志同道合的夥伴與之相遇,而失去大眾的支持,等待著的只有困窮不通的命運。要認識自己的不足,瞭解他人的優點,禮賢下士,才能有志同道合的夥伴和眾人的支持!

9)、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兇——謙卑恭順到了極點而屈於床下,喪失了賴以謀生的資本,喪失了剛硬的本性,結果是兇險的。堅持正直和正確的事情,過於軟弱是失去貞堅的根本!

10)、和兌,吉。——能以平和喜悅的態度待人,獲得吉祥。

11)、無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沒有禍患,不過分恃強恃剛就能遇到陰柔;但是主動迎合陰柔會有兇險,因此,務必心存戒惕,不能去施展才用,要永遠守中正之道。

12)、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未濟卦》的卦象是坎(水)下離(火)上,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燒,水波浩浩,水火相對相剋,象徵著未完成;君子此時要明辨各種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質,努力使事物的變化趨向好的方面,這樣做則萬事可成。

10、團隊:團隊是成事的必要條件,而團隊不是一團散沙,怎樣能相輔相成、團結有力?

1)、師出以律,否臧兇——出師征戰必須要有嚴明的紀律,如果軍紀混亂必然有兇險。任何事情都要有規則,而且規則在前,就不會混亂!

2)、比之自內,貞吉。在內部親密團結,努力輔佐君主,結果是吉祥的。

3)、厥孚交加,威如,吉——以誠實守信的準則對外交往,對上尊敬,對下懷柔,必然增加個人的威信,是吉祥的。

4)、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他人追隨自己,雖有收穫,但有可能發生兇險。雖有兇險,但只要心存誠信,不違正道,使自己的美德顯明,那還有什麼危害呢?他人追隨自己,自己更應該明白責任和方向的重要,對人誠懇、扶正壓邪,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就沒有危害!

5)、“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和行為不端正的人交朋友,而且關係親密”,難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嗎?親賢人、遠小人是自己進步的根本!不可因為他人的引誘和偽裝而與心術不正的人關係過於親密!

6)、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人們由於他而得到歡樂愉快,大有所獲;毋庸置疑,朋友們會像頭髮匯聚於簪子一樣,積聚在他周圍。與大家相處融洽,能夠讓自己以笑容與真誠與大家相處一處開心,就可以聚集人心!

7)、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居高臨下,靠甜言蜜語去督導,必無所利;但是,已經覺悟,能憂懼改過,就不會有禍害。

“甘臨”,位不當也。“既憂之”,咎不長也。——“居高臨下,靠甜言蜜語去督導”,這是因為六三爻位置不當的緣故。但是,“已經覺悟,能憂懼改過”,危害就不會長久了。

至臨,無咎。——親善地督導下級,則必然沒有禍害。

“至臨,無咎”位當也——“親善的督導下級,則必然沒有禍害”,這是因為六四爻位置確當的緣故。

知臨,大君之宜,吉。——以聰明才智來實行督導,這是偉大君主最適宜的統治之道,能獲得吉祥。

敦臨,吉,無咎。——溫柔敦厚地實行督導,能獲得吉祥,沒有危害。

“敦臨之吉”,志在內也。——“溫柔敦厚地實行督導,能獲得吉祥”,說明其志在於利國利家(在內)。

8)、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剛開始前進就遇到了障礙和阻攔,但是隻要能夠堅守正道,始終如一,就一定會吉祥如意。由於它還沒有樹立起自己的威望,所以能夠不受約束地去處理問題,而不必擔心會有什麼過失。

9)、眾允,悔亡。——它的所作所為已經得到了眾人的認可和贊同,努力進取,悔恨將會消失。

10)、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明夷卦》的卦象是離(火)下坤(地)上,離為火,代表光明,為光明入地下之表象,象徵著“光明被阻”。君子要能夠遵循這個道理去管理民眾,即有意不表露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反而能在不知不覺中使民眾得到治理。

11)、威如之吉,反身之謂也。——之所以建立尊嚴和威信能夠獲得吉祥,是因為這種尊嚴和威信是通過嚴格要求自己得到的,而不是通過其他方式。

12)、“大蹇朋來”以中節也。——“處境極為艱難,卻有眾多的人來協助他渡過危難”,表明他能夠堅守正道,行為合乎準則,所以有眾多的人前來協助他。

13)、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三個人一同前進,由於互相掣肘會使一個人受到傷害;一個人獨自行動,就會專心一意地尋求夥伴,最終必定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14)、益之用凶事,無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將所得到的好處用來幫助他人解除危難和災禍,這樣才不會引起麻煩;要滿懷誠意地按照中庸之道行事,進見王公貴人時一定要手執象徵虔誠守信的圭玉。無私、真誠不會有過錯和悔恨。

15)、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如果對神靈的一片誠心不能始終如一,各種亂子就會發生而湊到一起;眾人喧譁呼號,只要彼此握手交流感情,就能化眾怒為歡笑;用不著憂慮,前去行事不會遇到災禍。當人的真誠消失的時候就會有災禍,要主動溝通交流感情,不用過於煩惱!

16)、劓刖,困於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用割鼻子剁腳的酷刑治理天下,就會被自身所處的尊貴地位所困擾;但慢慢地又會走出困境,應當虔誠地祭祀神靈,才能保證前景順利。亂世用重典,刑法過於嚴厲會有困撓,形成共同的方向,以團隊和發展為核心,樹立共同的遠景才是根本!

11、用人:

1)、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凱旋而歸,天子頒佈了詔命,分封功臣,或封為諸侯,或封為上卿,或封為大夫,但小人決不可以重用。 “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天子頒佈了詔命,分封功臣”,是為了按功勞大小而公正封賞。“小人決不可以重用”,因為重用小人必然危害並擾亂邦國。以實際的貢獻和能力進行分封,而不是關係的親疏,只重視自己短期利益的人是沒有擔待和責任的人,不能委以重用!

2)、孚於剝,有厲。——誠心相信小人的巧言令色,必有危險。沒有分辨他人真假的能力,就沒有能力相信他人!

3)、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盡散朋黨,因而有大的吉祥;同時,它又能化解小群而聚成山丘一般大的群體,這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能夠突破自己的私人情感,而樹立更高的發展和宏大目標,要顯失掉一些親密的朋友,但是有會換回更多真正志同道合的夥伴!!

4)、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像揮發身上的汗水一樣發佈重大的命令,同時亦能疏散君王的積蓄用以聚攏民心,這樣做一定不會有什麼禍患。努力的宣傳號召,同時能夠散財聚人心!

5)、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殷高宗武丁征伐地處西北的鬼方國,經過三年的連續戰鬥才獲得勝利;不可任用急躁冒進的小人。

12、突破意識:

1)、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時世閉塞不通的局面將要停止,德高勢隆的大人物可以獲得吉祥;居安思危,常常以“不久將要滅亡,不久將要滅亡”,這樣的警句來提醒自己,才能像繫結在一大片叢生的桑樹上那樣牢固,安然無事。

2)、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思想隨時代而變化,堅持正道可獲吉祥。出門交朋友,一定能成功。

13、看待財富名譽順境誘惑:

1)、匪其彭,無咎。——,雖然家財萬貫,但不過分聚斂財物,就不會發生災禍。錢財是身外之物,雖然要努力賺錢,但是過於看重錢,還是窮人思維!把錢當成錢,會困擾自己!

2)、冥豫成,有渝無咎。——,已處在天昏地暗的局面之中,但卻執迷不悟,仍沈溺於尋歡作樂之中,十分危險。但只要及時覺悟,改弦易轍,則可避免禍害。隨時根據環境和發展的要求改變自己,不可因為以往的成績而沉淪!

3)、係小子,失丈夫。——傾心隨從於年輕小子,則會失去了陽剛方正的丈夫。“係小子”,弗兼與也。——“傾心隨從於年輕小子則會失去陽剛方正的丈夫”,因為二者是互相排斥的,是不可兼得的。有得必有失!不可因為一時利益失去長遠!不能追求長遠是因為勇氣和能力不足!

4)、負且乘,致寇至;貞吝。——肩扛著沉重的東西,卻又坐在華麗的大車上,由於地位和身份不相稱,必然招來強盜。因而,即使他能夠堅守本分,其結果也決不會好的。人的言行要符合實際,名正言順才不會招致災禍!

5)、解而拇,朋至斯孚。——如果能像伸展自懷的拇指那樣擺脫小人對自己的糾纏,志同道合的人就會真心信任,坦誠相助。

6)、“元吉無咎”,不厚事也。—— “如果能獲得大吉大利,就不會遭到責難”,表明在大顯身手幹事業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小心,儘量不要過分鋪張奢侈,不能好大喜功而使民眾過分辛勞。只有這樣才能獲大吉而免遭責難。

7)、“莫益之”,偏辭也;“或擊之”,自外來也。—— “沒有誰來讓他受益”,是因為背離了益卦損己益人的宗旨,由損上益下變為損下益上,必然遭到世人的唾棄,他要求受益的呼聲就只能是一廂情願之辭;“倒是有人來攻擊他”因為他凌駕於君王之上,位置不當,而且貪圖受益,搞得天怒人怨,遭到外來的攻擊也就毫不奇怪。要站在發展和對方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1

8)、來徐徐,困於金車,吝,有終——慢騰騰姍姍來遲,原來是被一輛豪華金車所困而不能脫身,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最終會有好的結局。不要被金錢名譽所累,追求真正的指向才是根本!

9)、九四之喜,有慶也。——能拒3絕誘惑,毅然守正,因此出現好的兆頭,值得慶賀。

10)、節:亨,苦節不可,貞。——節制可致亨通;但過分的節制也不可以的,應當持正、適中。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澤卦》的卦象是兌(澤)下坎(水)上為澤上有水之表象,象徵以堤防來節制。水在澤中,一旦滿了就溢出來,而堤防本身就是用來節制水的盈虛的。君子應當效法《節卦》的義理,制定典章制度和必要的禮儀法度來作為行事的準則,以此來節制人們的行為。

11)、“曳其輪”,義無咎也。—— “拉住車的輪子,不使它快進”,說明事情成功之後,必須謹慎從事,小心防備,才沒有災禍。小富即安、得意忘形是命運不夠宏偉!

12)、雖磐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雖然徘徊不前,但志向和行為純正。只要能下定決心,深入基層,仍然會大得民心的。堅定、真誠,瞭解實際問題,就可以排除困難!

13)、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只顧自己囤積財富而不注意幫助別人,是很危險的,那樣做,辦小事雖有成功的可能,但辦大事則必然會出現兇險。

“屯其膏”,施未光也。——“只顧自己囤積財富而不注意幫助別人”,這樣的人即使想有所作為,其前景也不大光明。

易經中的做人哲學!中國古人的智慧……易經中的做人哲學!中國古人的智慧……

易經中的做人哲學!中國古人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