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100戶人家需要房,每戶出資30萬建好再分。這樣通過衆籌自建樓的方式能不能拉低房價?

flame焱88


眾籌自建樓拉低房價,這是個理想主義的烏托邦設想。

房價簡單的說,由土地轉讓費,房子建設成本、房子銷售成本、稅費、利息、房企利潤構成。從理論上講,眾籌建房省去了房子銷售成本與房企利潤,房價低下來是必然的。

即使眾籌建房形式能推廣,能不能拉低房價還是一個問題。就像政府與個人各持一部分產權且房價優於商品房的共有產權住房,外界也認為是有利於平穩房價與預期,也不敢說能拉低房價。

房價的降與升,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城市人口流入情況,比如土地價格,比如政策規劃,比如公共資源,等等,不能以簡單的加減法判斷。

這裡說說,眾籌建房為什麼不可行?

首先還是土地問題。

所有建房都要起源於有一塊地讓你建房。而城市裡,現在土地都是招拍掛出讓的,你哪兒找來一塊地?如果是通過拍賣,你確定你的出價比房地產開發商高?你確認你眾籌的實力比房地產企業更強?如果不能,那你就沒辦法建房。

其次是資格問題。

拿到土地證之後,要向建設局申請建房,這之間的手續,你確定辦的出來麼,以什麼名義去申請建房?土地證寫誰的名字?

還有,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包括:(1)、《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申請表1 份,並加蓋申請人印章;(2)、有關計劃批准文件、設計條件或規劃方案審批意見;(3)、土地使用權屬證件及附圖;(4)、1/500或1/1000地形圖兩份,地形圖上應由設計單位用HB鉛筆標明下列內容:建築基地用地界限、建築物外輪廓及層數、新建建築物與基地用地界限、道路規劃紅線及相關控制線、相鄰建築物間距尺寸軸線標號;(作圖格式見《報送建築工程設計方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地形圖示意圖》);(5)、符合出圖標準並加蓋建築設計單位設計出圖章的1/500或1/1000總平面設計圖兩份;(6)、建築施工圖一套,圖紙須加蓋設計單位圖章;(7)、分層面積表(應按國家有關建築面積規定計算);(8)、建築工程預算書;(9)相關單位部門審核意見;(10)日照分析文件一份(可選);(11)、規劃部門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12)、涉及拆遷的,應附送拆遷文件。】、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你確保這些玩意兒你都能弄明白?

這些都搞清楚了,分房怎麼分?抓鬮分房?按層數加錢分房?……這之間也是矛盾重重。

所以,眾籌自建樓是一個烏托邦,完全不可能實現。

比如,海南三亞,曾經有一部分外省人,與當地村民合作自建房,是有一些特殊政策,還採取了一些特別模式。比如土地證都是當地村民的,然後出錢的都是內地過去海南的,然後分房子按照原先約定的,這也是一種“眾籌建房”模式。但很多自建房後來都被拆遷掉了,原住民因為有土地證在手,能夠獲得一些補償,外來的人口一分沒有。所謂的合同,在拆遷補償的時候,地方政府是不承認的,因為本身就不是一個合法的行為。


波士財經


看到這樣的建議,就讓人想起三、四十年前的農村,多數家庭都是兄弟姐妹合夥建房,然後按照哥東弟西的方式分房。房子一樣大、一樣多,只是在位置上,哥哥姐姐在東、弟弟妹妹在西,其他沒有任何區別。

沒有想到,在今天的城市,竟然也會有人提出要眾籌建房的建議。顯然,都是被房價鬧的。如果不是房價失去理性地上漲,也不需要提出眾籌建房這樣的建議。可見,房價把百姓弄成什麼樣了。

不過,眾籌建房,主意雖好,要想真正做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土地指標等手續比較複雜,需要層層審批,且未必能夠審批得到之外。就算為了百姓住房需要,在土地指標和審批方面沒有任何障礙。真正到了實施階段,估計絕大多數都實施不下去,都會不了了之。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中國的居民又叫老百姓。所謂老百姓,很大程度上就是想法很多、難以統一的意思。

先來看怎麼建的問題,建造幾層樓,多大的面積,什麼戶型,什麼樣的風格,精裝修還是毛坯房,包括內部設計、質量要求等,首先在這個層面可能就很難統一。因為,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情況,也有不同的需要,人口多的家庭,會要求房間多一點,人口少的家庭,則會要求結構更合理一點。而年齡大的,則希望有電梯。等等,如何統一,可能要相當長的時間。但是,如果不能統一,住建部門就不可能給其發放相關建設文件,也就開不了工。

再退一步,就算能夠在如何建設上統一意見,住建部門也發放了施工許可證。同時,房子也建成了。但是,房子建成以後怎麼分配,又是一道難關,樓層安排,朝東朝西,誰先拿房,誰晚拿房,等等,也會讓人頭疼不已。想想城市拆遷就知道了,政府有一套完整的房屋分配規則,且有政府的強勢,都能鬧得不可開交,會出現那麼多分歧和矛盾。更別傳說是眾籌建房分房了,一定矛盾更多,問題也更大。

就算勉強同意按照相對統一的方案分房了,房子拿到手後怎麼管理,小區物業怎麼做,費用怎麼收,誰來牽頭,誰來負責,等等,也會運行不暢,會矛盾重重。也就是說,從建房開始到最終管理,沒有一個會是順利的,且矛盾會永遠存在。如此,眾籌建房就沒有基礎,沒有條件。

所以,設想雖好,現實很糟。對房價問題,還是要看調控有沒有高招。只有調控有高招,房價不再無休止地上漲,廣大居民才不會去想各種各樣對付房價上漲的主意。


譚浩俊


理想是好的,這些年來也有不少人努力嘗試過,但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基本沒有成功的呢?這中間涉及很多問題。

首先是土地問題。實際上現在房地產最大的成本是土地,土地和國有城鎮建設用地指標並不掌握在開發商手裡,現在土地是招拍掛制度,比方說大家看中一塊土地,集資一個億準備去拍,結果來了幾家大開發商競爭,大開發商有充足的資金彈藥儲備,在拍賣會現場,如果拍了超過一個億,個人集資者是沒有時間去協調資金的,所以個人集資者基本上很難拿到土地,迄今為止成功集資建房的都是各種機關單位,但是目前這一塊已經被禁止,其它類型的民營企業基本不可能獲得住宅用地和土地指標。

另外一個是銷售問題,房子建設好了,是不能定向銷售的,特別是現在很多城市,根據最新的規定,商品房必須先在網上備案公開銷售,然後搖號銷售,結果很多人可能就拿不到房子。

最後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協調問題,以溫州06年個人集資建房為例,參與集資建房的人多達256位之多,每個人都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中間就出了很多問題,比方說,有些人簽了協議但出於各種原因,集資款遲遲不到位,有的人對自己的房型不滿意,憑什麼別人的樓層比我好,等等等等。最後這個項目歷史9年半才最終全部收尾,從投資角度,這筆歷時9年的投資收益率甚至還跑不過銀行存款,中間所有人還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協調妥協。但9年時間房地產市場已經天翻地覆,當年的集資款如果直接去市場上買現成的商品房,即便貴一些也漲了幾倍了。


鹹魚學院


三產可以算是樓主所說的眾籌建房,南寧商品房均價1萬,三產樓盤大概3000-4000。三產除了沒有預售證,其他四證都要有,完全符合城建規劃不會被強拆的。

小產權房是未經縣(區)級政府部門規劃批准的村民自建自售的房屋。

很顯然,三產用地樓盤並不是小產權房。

怎麼區分三產盤和小產權房呢?

看證件:

1.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2.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3.施工證

4.土地證

5.預售證(正規商品房必須有該證才能銷售,三產房由於不屬於商品房範疇,沒有預售證)

正規商品房有五證兩書,三產盤有四證兩書(無預售證),小產權房絕對缺規劃書。

最重點的是1和2,這是經過正規報建才會得到的證書,兩個證下來就說明該樓盤符合城建規劃(此處能建這樣的住宅樓),符合工程規劃(此處建樓不影響交通——飛機航道,公路,地鐵等),有這兩證說明樓盤正規報建,意味著被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施工證全稱建設工程施工證,該證就沒有辦不下來的,除非規劃實在過於傻b,比如樓房才有一道承重牆,要是給你發施工證就見鬼了。

土地證全稱國有土地使用證,沒有它,1和2怎麼可能去辦理……

三產盤是合法合規的,而且便宜。便宜的原因首要一點是土地幾乎是0成本(村民出地,開發商出力,客戶出錢,三方合作建房協議)。

南寧2018年6月最新拍賣成功的在三塘一個地塊,樓面價就已經達到5186元每平米,所謂樓面價就是一塊地每平米買下來的均價!地的成本就已經5000,建設成本每平估計要2000到4000,所以商品房買一萬以上。

三產盤只有建設成本,沒有土地成本,所以能賣3000——4000。

一些三產盤的缺點說明。

首先質量肯定不會有缺點,驗收都要通過兩書(房屋合格證和試用說明書)。

三產盤的缺點:

1.不能貸款。商品房貸款的意思是,你把產權證押我這,我給你貸款。三產盤不屬於商品房範疇,整棟樓有一本大證,但不能切割產權到個人,所以銀行不給貸款。

2.不能掛牌上市交易,因為它不是商品房。但是,能更名,其實跟賣也差不多,更名=轉讓。

3.三產盤的開發商良莠不齊,這才是重點。很多都是小開發商,地基都沒挖就開始賣,後續如果出什麼問題,頂不住的幾率比較大。所以,如果您要投資三產盤,第一要學會看證件,第二要認準有實力的開發商(成功案例越多越好),第三,現房或準現房可買,相比那些坑都沒挖或者剛剛挖坑的,風險已經很低。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三產不貴,可入手




逗比用舌頭


在當下的環境下,眾籌建房還有巨大的政策的,以及現實的困難和挑戰,但我希望有人真的能夠可以通過努力,克服重重障礙,實現這一想法。把夢想變成現實,用眾籌的方式,實現建設家園的夢想。

第一,最大的困難,是土地。想建房,你得有土地,而土地,屬國有。當前取得土地的方式,除了劃撥的方式,就是走招拍掛的程序。商品房只能招拍掛。而競拍土地的主體,一般是開發商,市民個人,難以參加競拍。沒有土地,什麼樣的房子,都只能是空中樓閣。

第二,即使有了土地,還要進行環評,取得土地規劃證,建築規劃證,準建證,施工許可證等一系列證件。建房前,要辦理各種證件,繳納多種稅費,都需要專業人士,專業的組織,做大量具體細緻的工作,才能允許項目開工。

第三,項目具體建設中,要把握進度,協調資金,工程監理,以及最後的驗收。當然,只要有專業人士負責具體工作環節,建築施工環節,還是可以正常推進的。最難的一步,是最後的驗收,建設主管部門同意給你驗收,並且,驗收正式合格了,房子最終才能交付使用。

眾籌建房,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近年來,也有很多人想到這一辦法,但真正取得成功,修成正果的寥寥無幾。

畢竟,這種方式,搶佔了別人的奶酪,尤其是開發商的市場。另外,也很難得到政策的鼓勵和支持。

萬事開頭難。真心希望,能有智者,勇者,實幹者,群策群力,辦成這件事。用老百姓承受得起的價格,自力更生,建設自己溫暖的家園。探索出一條自救,自強之路。

在很多百姓的心裡,只漲不跌的高房價,終究是一個畸形的怪胎。

住有所居,是基本的生活保障。

但願每個人的安居夢,不再遙遠。





漢字之美值得鍾愛



上海曾經有200多戶人眾籌蓋房,但最終不了了之,牽頭的人弄的精疲力竭之後,最後退錢解散。

也有成功的案例,本地小縣城的某個機關單位10多名幹部,個人集資買了一塊地皮,最終蓋了一棟多房樓房,一人分一套140多平的,還剩餘的賣了充當成本。

房地產開發十分複雜,涉及的部門眾多,從土地、設計、建設、消防、規劃、自來水、電力、燃氣、電信、廣電等各個環節,需要蓋200多枚公章,眾籌蓋房具體操作很難。上述成功案例,由於是強勢部門人員,才能蓋樓成功。



但一般群體眾籌蓋樓,不僅審批困難,且協調眾多蓋樓者也不大容易,所以可行性不高。


華哥雜談


房地產開發是一個非常繁雜的事情,如果想要房子合法化,手續更是複雜,這當中涉及到多個環節,當然曾經也有人通過集資的方式建房,最後退錢解散的很多。除非有單位牽頭,否則很難成事。


這主要還是人心的問題。就像為什麼買二手房很多都要通過中介公司,除了手續問題,還有就是信任問題,就連幾十塊錢的網購也要通過支付寶來規避風險,何況是幾十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房子。

房地產並不屬於暴利行業,正在都在10%左右,成本控制好的公司能達到15到20.這還是房地產公司天天做這個,比較順的情況下。如果你是個半桶水,集資做出來的房子價格比商品房更高。


都知道房地產的主要成本在土地,買一畝和百畝價格相差會很大,這就是批發和零售的區別。之前有個朋友家裡的土地1200平報價1600萬,成交價1300萬,單價一萬多,但開發商拿的同地段的地,20萬平,單價不到三千。


自住投資深圳惠州東莞中山可以私信我。


小二樓視


不是俺滅國人威風,咱們連一個百來平方的眾籌咖啡館都弄不好,想眾籌建房,基本只能憑空建造一個海市蜃樓……

首先,房地產那繁瑣的流程誰來跑

因為房地產從選地、審批、設計、施工、監理等“硬”流程,再到水、電、氣、消防、人防、安全、物業等“軟”管理,涉及面廣、參與部門眾多、甚至牽涉到相關利益群體,據說各種公章就要蓋100多個……

咱先不說政府的土地一般都是公開招牌掛取得,你們集資那點錢壓根沒法與大的地產商PK,就算政府免費給你一塊地,眾籌團隊如何分工負責?

並且,繁雜的工作誰來負責哪塊、是有償幫忙還是無私奉獻、有償該拿多少錢、無私能有哪些回報,這是首先要考慮的。

一處地產項目,從開始選地在封頂,時間都是以年為單位,在此期間,你得不停跑這跑那,左右逢源,如果不懂建築、地產等相關常識,累死你都出不了效率……

其次,建好的房子如何分配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但一百個人當中,喜歡的房子總有重複,比如樓層的“金三銀四”、位置的“金邊邊銀角角”,該如何分配平衡?

當遇到好的樓層、朝向時,大家都想爭,此時怎麼辦?因為誰都會說“房子我出了錢的,憑啥你要好的樓層。”

難道真的採取生產隊抓鬮方式拿房?

最後,房屋產權證如何取得

你說眾籌建的房子是不是小產權房?這個還真不好說嘞。

因為房屋產權的取得,是有一套許可、建設、驗收流程的,只有這套法定流程走完,才能取得相應產權。

你說自建的房子,能走的完這些流程嗎?

如果沒走完,是不是意味著手裡的是一座小產權房。

所以,眾籌建房減少住房成本是一個理想化的目標,但是要實現,在現有商品房政策下,還有極其、極其漫長的路要走……

喜歡俺滴回答,那就關注一個嘍;有關於房屋、拆遷方面的糾紛,那就找盛廷律師解決唄……


普了次法


我的觀點是:想法不錯,但不現實,歸屬問題,管理問題,設計問題,建設方問題,材料選用問題,施工期間人員出現事故問題(誰也不敢保證),後期維修問題,治安衛生綠化問題,等等一大堆問題,一百戶能達成統一嗎?


狼行天下100384953


這個問題其實之前有過案例,但是困難重重,房價並不低多少。和原來政府單位搞的福利房有點類似。房價的構成為,房價=樓面價(土地取得價格折算)+建安成本(包括綠化電梯水電等)+稅費+雜費(包括報建費、國家固定徵收的費用、融資成本、營銷費用、人員工資)+企業運營的費用

以下依照南方某城市為例,目前該城市土地出讓均價折算為樓面地價約3300元每平方。銷售均價毛坯約8500元每平方。以該市容積率為3.0~4.0,限高100米,也就是說高層建築,總樓層在32~34層之間為假設。假設政府允許這種眾籌模式建房的合法性,因為商品房的銷售是採取房產局出預售證之後才能合法的收取房款的,那種所謂的誠意金不屬於正規收取的購房款,雖然簽訂商品房購買合同後可以充當房款。

1、建房你得有土地吧!土地在誰手上,你如何獲得土地使用權。如果通過招拍掛的方式,就算政府不設置招拍掛條件,你那地的價格也不會低,也就是那地的價格也是市場價。也就是均價3300元每平方的樓面價。

2、建安成本,像這種眾籌模式,假設資金每戶都按照要求和進度繳納得購房款上來,施工按照進度支付工程款。也要2800元每平方的建安成本。

3、由於是眾籌模式,省去了融資成本和營銷成本,以及利潤,這個每平方可省500到800元。

4、人員工資,從那地到房子交付,最少也要2年時間,算下來折算到每平方也要200到400元每平方。

5、報建費和稅費,商品房報建費大概280元每平方左右,設計費最低也要100塊每平方,稅費是不會少的相當於其他的商品房,約1000元每平方。這項合計1380元每平方。

綜上所述,

計算一下總成本: 3300+1380+2800+400=7880元每平方。

對比一下同地區的商品房銷售均價8500來說,空間只有620元。意義不是太大,但風險比普通商品房來說大很多,風險在於,a、購房者的購房款去向以及安全問題。b、籌款進度問題,籌款進度一滿下來,就有爛尾的可能。

個人覺得,眾籌買地建商品房不是一個好主意。省下的是開發商的利潤和融資成本而已。其他的費用一分不比開發商的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