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春節文化和儺文化的關係考析(下)

□盛朝新

  從春節文化和儺文化的內涵看,春節文化是一種古老的節日文化,而且是中華民族最為隆重最為重要的節日。過去老百姓把過年看成一年中最大的事情,是源於祖祖輩輩的傳承。過年實際是人與天、地、神、人最為隆重的親密互動,人通過祭天、祭地、祭神、祭祖,互相拉近距離,疏通感情,融洽關係。

  過年曾是老百姓的一種期盼,年過得好甚至成為一種榮耀,思想和感情在年節中得到洗禮,覺悟和意識得到昇華,矛盾和芥蒂得到消解。春節是傳統美德弘揚和教化的節日,拜年是對長輩的感恩,尊崇敬老愛老的習俗。團圓是崇尚美滿幸福的家族文化,走親訪友是聯絡友誼的親情文化,過年中的美食是辛苦勞作後的享樂文化,玩樂是一種休閒文化。春節每年僅限一次,具有唯一性、經典性、莊重性、隆重性,其內涵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儺文化是古老的祭祀文化,如果說春節文化是民俗文化的複合交響曲,那麼儺文化就是民俗文化的獨奏曲。古代儺事在一年四季中,在多個季節多個場所均可以上演。大到國家祭典、軍隊出征,小到鄉里立社、個人求神作法,倡以儺舞,祈求吉利。春節文化和儺文化都具有驅邪納祥的共同屬性。儺文化還具有春節文化的原生態,在春節沒有起源之前,儺文化已經大行其道,年終歲尾的儺事其實就是春節的雛形,而春節是融合儺禮儺儀後加上古老民俗的發展和創新所形成的。

  儺元素融入春節最早見於《後漢書》記載,說明自漢代儺就成為年節元素了。《後漢書》載:“季冬之月,星迴歲終,陰陽以交,牢農大享臘,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這段文字中,“季冬”就是農曆十二月底,“大享臘”就是“臘祭”,即農曆十二月底的祭祀,實際上相當於過年。“先臘一日”就是初一,這天要進行儺活動,目的是逐疫驅鬼。由此可見漢代年終歲尾迎接新年,儺事首當其衝,臘祭之儺就是春節的前身的重要部分,儺事已經演繹成為春節的重要因子。

  從春節文化和儺文化的時代傳承價值看,春節已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符號和民俗文化最為經典的標誌。春節文化的傳承,表現了中華文化極其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增強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具體說起春節文化的傳承,其重要意義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在西方文化諸如聖誕節之類漸次強勁的今天,強化我們中國人傳統的節日,鞏固傳統文化美德精華,比任何時候都顯得至關重要和迫切。而春節就提供了這樣一個極佳的節日民俗文化平臺,是向青少年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教材。

  2.能夠帶來強大的春節經濟繁榮效應,大大增加國家和國民收入。春節期間全國交通極為繁忙,人流、物流、信息流都達到流通的最大值,大大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繁榮,對於拉動GDP增長作用十分明顯。春節經濟於國於民利莫大焉。

  3.繁榮文化,促進社會和諧。春節是一年之中文化事業最繁榮的時候,各種傳統文化廣泛普及交流,得以弘揚,影響最大的就是家家必有的春聯文化。春聯文字從古老的吉祥語到宣傳黨的惠民政策,讚美新時代新生活等等應有盡有,教育文化功能強大,而春節中的團圓文化、拜年文化、禮儀文化、走親訪友文化都大大促進了社會和諧。

  4.春節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優秀節日文化品牌,成為中華文化的驕傲,已經走向世界。東南亞、非洲、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對中華春節文化頂禮膜拜,甚至個別地區漸趨流行,春節文化在世界範圍內顯示出極強的凝集力。

  儺文化融入春節文化,表現出的是一種吉祥文化、祝福文化,而儺文化本身的神靈文化、宗教文化、圖騰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特別是全面進入21世紀科技時代的今天,儺文化的表現已經大大衰微,以至於銷聲匿跡,變成一種歷史文化遺產。中原地區的儺,歷史上隨著戰亂中土著居民的大量遷出和異族入侵,大約在元代就已消失。如今永城芒碭山古廟會重新恢復儺,中原古儺再次迴歸,再現了千年前古儺的輝煌,使人們領略了儺戲儺禮儺舞的風采,觀者如潮,掌聲雷動。儺事所承載的歷史、人文、藝術、民俗、宗教信息對於研究古代農耕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舞蹈文化、音樂文化、戲劇文化的起源和演變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在今天對於傳承歷史文化遺產,促進民俗藝術文化發展,開發旅遊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春節文化和儺文化的時代嬗變看,進入改革開放30多年來,社會各方面都發生了天翻地覆、日新月異的變化,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西方文化的影響和年輕一代的成長,春節文化的部分傳統內容受到強烈衝擊,一些元素日漸衰微甚至消失,而與此同時又興起另外一些嶄新的元素,成為流行時尚。以永城為例,春節傳統元素消失和衰微的有:

  1.祭灶活動。過去在廣大農村普遍流行,祭祀灶神爺成為農民新年驅邪祈福的重要活動,隨著科學的發展以及傳統灶具的消失,祭灶習俗消失了,灶神爺像基本無人張貼了。

  2.貼年畫。過去花花綠綠的年畫幾乎無人張貼了,年畫的裝飾美化作用隨著房屋結構的改變和房屋內部的裝修而失去張貼的必要性,年畫的新年烘托作用淡化了。

  3.貼春聯日趨簡單化。傳統鎮邪驅災的各種門神,被一個個簡單的福字取代,一部分人連春聯也省掉了,只掛一個紅色的中國結。

  4.祭祖活動變成簡單的祭奠燒紙。

  5.廣大農村過年蒸饅頭的習俗消失。

  6.過去過年普遍添置新衣服的習俗消失。

  7.因環境保護力度加大,小城市也開始禁放鞭炮和煙花,燃放鞭炮煙花的傳統淡化甚至趨於消失。

  春節中的傳統元素得到增強的是:

  1.壓歲錢。由於經濟條件越來越好,父母和長輩出於對孩子的疼愛,給孩子的壓歲錢越來越多。壓歲錢的性質由驅邪鎮災變成愛心的體現。

  2.拜年。雖然家族內的拜年趨淡,但由於智能手機的普及,社會上親戚朋友間的微信拜年特別強勁活躍,成為最為流行的新習俗新潮流新時尚。

  3.走親訪友。聯絡了感情、增進了友誼、拉近了距離。

  春節增加的新元素是旅遊。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大促進了旅遊,春節長假為旅遊創造了條件,發達便捷的交通為人們出行提供保障。旅遊過年成為春節新民俗,不僅流行在城市中,而且在部分富裕的農村中也漸成趨勢,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春節旅遊方興未艾。春節元素中的團圓文化、孝道文化、美食文化、服飾文化、娛樂文化、休閒文化進一步增強和繁榮。春節儺文化演繹成為吉祥文化,這種文化僅是一種隱性儺俗,有別於專門的儺戲儺儀。永城春節傳統文化與時俱進,在此消彼長中繼承、創新,發展、融合了許多新元素新觀念新潮流,構成新時代的春節特徵,春節文化將以極其強大的生命力永葆生機與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