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淅川:短中長產業結合 打造致富「金飯碗」

在脫貧攻堅戰中,淅川縣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創新產業扶貧思路,探索出了一條短、中、長相結合的綠色產業扶貧之路,打造脫貧致富的“金飯碗”。

南陽淅川:短中長產業結合 打造致富“金飯碗”

中秋節臨近,在淅川縣馬蹬鎮寇樓村的大閘蟹基地,負責人寇元欽早早就帶著員工忙活起來。

南陽淅川:短中長產業結合 打造致富“金飯碗”

淅川縣馬蹬鎮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寇元欽

現在一大半已經定出去了,咱們基地你們也看了總共一千六七百畝,一年產量就是20多萬斤,收入按正常應該是2000多萬。


南陽淅川:短中長產業結合 打造致富“金飯碗”

兩年前,寇元欽以水產品養殖、香菇種植產業為依託,成立了一家農業專業合作社,通過務工、技術培訓、資金入股等方式,帶動周邊69戶貧困戶戶均增收6000餘元。

南陽淅川:短中長產業結合 打造致富“金飯碗”

淅川縣馬蹬鎮寇樓村村民 寇改榮

在寇元欽這兒一個月是1500塊錢,夠個生活費,還有個(打掃)公廁一個月是710塊錢分紅,到戶增收一年是1250。


南陽淅川:短中長產業結合 打造致富“金飯碗”

養殖產業見效快,是當下淅川縣重點發展的短線產業之一,除了大閘蟹,還有小龍蝦、白玉蝸牛、黃粉蟲的養殖。其中小龍蝦全縣已發展2.5萬畝,養殖戶年增收4000元以上。

南陽淅川:短中長產業結合 打造致富“金飯碗”

在發展短線產業基礎上,淅川大力發展林果業,做為脫貧的中線產業。

南陽淅川:短中長產業結合 打造致富“金飯碗”

淅川縣馬蹬鎮蘇莊村村民 劉道運

因為丹江的水,施的是有機肥,吃的可甜了,能賣20塊錢一斤。


南陽淅川:短中長產業結合 打造致富“金飯碗”

目前,淅川縣發展軟籽石榴、杏李、薄殼核桃等30多萬畝,16萬畝已經掛果,3年內進入盛果期,戶均年可增收6000元以上。


南陽淅川:短中長產業結合 打造致富“金飯碗”

淅川縣林果基地負責人 孫照慶

它的盛果期大概能達到30年左右,可以帶動貧困戶,有一個長期的收益。


南陽淅川:短中長產業結合 打造致富“金飯碗”

抓短“吹糠見米”,抓中“保證持續”,抓長打造“恆業”。淅川縣具有豐富的生態和人文資源,當地把旅遊業作為全縣的長線產業。目前,淅川縣已經建成鄉村旅遊示範點和農旅融合示範園40個、農家樂500多家,帶動15000餘人增收致富。


南陽淅川:短中長產業結合 打造致富“金飯碗”

中共淅川縣委書記 盧捍衛

通過這些產業發展,使我們實現了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一個蛻變。未來三到五年以後,我們這裡四季有花、秋冬有果,我們的旅遊發展實現了水清民富縣強這麼一個目標。

(河南電視臺南陽記者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