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丟掉「金飯碗」,回鄉搞了個不臭的養雞場,神奇的操作!

85後丟掉“金飯碗”,回鄉搞了個不臭的養雞場,神奇的操作!

“髒、亂、差”是很多人對養雞場的印象,今天我們就要帶你去認識一個不一樣的養殖場。這裡雞舍不臭、雞糞處理得當,還不用耗費大量勞動力,做養殖的朋友不妨來學習一下~

85後丟掉“金飯碗”,回鄉搞了個不臭的養雞場,神奇的操作!

旅遊公司老闆回鄉開養雞場

1985年出生的陽瓊,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娃。大學畢業後,陽瓊一直在廣東廣州從事導遊工作。憑著獨到的的眼光和吃苦耐勞的性格,沒過幾年,陽瓊不僅在廣州站穩了腳跟,還開起了自己的旅遊公司。

可就是這個人人羨慕的“金飯碗”,卻被陽瓊砸掉了。一次他到江蘇無錫旅遊,發現無錫當地的蛋雞企業走著一種和家鄉湖北荊州江陵縣普濟鎮不同的養殖模式,這種模式不僅綠色環保,經濟效益還非常可觀,這讓他下定決心,回到家鄉搞養殖。

85後丟掉“金飯碗”,回鄉搞了個不臭的養雞場,神奇的操作!

  • 雞舍面積大、環境好、還沒臭味

陽瓊家新建的雞舍可不簡單,是當地第一個實行“科技養殖,綠色生產”標準化養殖的雞舍。採用了國內先進層疊式雞糞乾枯處理方式,實行人禽分離、集中飼養、封閉管理,這樣既科學規範。

據江陵縣普濟鎮蛋雞養殖戶陽瓊介紹,雞舍做到一天一清糞,用的是自動化的傳輸皮帶。雞糞還沒有機會產生氨氣,就被傳送出去,處理掉了。且雞舍裡面每天一除塵,一天一消毒,基本上和外面的空氣質量相差不大。

在雞糞處理方面,雞舍採用幹雞糞處理機,剷車將傳送帶上的溼雞糞,送到發酵池裡面,再用機器來回的翻堆。十五天到二十天左右,就可以生產出有機肥料。陽瓊還會在裡面摻一些鋸木屑、稻殼等混合物,用來稀釋糞裡面的濃度。

85後丟掉“金飯碗”,回鄉搞了個不臭的養雞場,神奇的操作!

  • 全部自動化,兩個人能管一棟雞舍

陽瓊家的雞舍採用新型化的綠色產能養殖設備,集自動撿蛋、自動出糞、自動清糞、自動通風於一體,還可以自動投料。全自動化的模式,兩個人就可以控制一棟雞舍,大量了節約人工成本。

至於成本問題,陽瓊也指出,可能自己要等十年或二十年才能回本,但是這個事情一旦做起來,肯定不止是搞十年、二十年這麼簡單!這將是一個可以站得住腳的產業模式。他建議養殖戶都選擇現代農業化、科技化、規範化和無公害化的路線,並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