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離故事」南縣80後青年辭掉"金飯碗"回鄉養烏龜

蘇建新是南縣烏嘴鄉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從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供職於解放軍163醫院。然而,好不容易脫離農村、手握金飯碗的蘇建新卻在2012年選擇返鄉創業,追逐他的“龜趣夢”。

網上賣龜寵 年銷售額一千五百萬

在蘇建新的公司電商部,有16名工作人員,全部是電商銷售方面的專業人才。蘇建新告訴記者,觀賞龜因有鎮宅、招財、容易打理等特性,深受年輕一族的歡迎。如今,公司網上銷售最火爆的龜寵多達50多個品種,年銷售量接近三百萬龜苗。

「零距離故事」南縣80後青年辭掉

「零距離故事」南縣80後青年辭掉

南縣地處洞庭湖平原,是中華草龜、中華鱉的重要繁育地,歷來就有養殖龜鱉的傳統。但由於銷售途徑閉塞,龜鱉養殖呈逐漸萎縮狀態。從小就喜歡烏龜的蘇建新一直有個龜趣夢,等到他工作稍有積蓄後,就回鄉養龜。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蘇建新在大學學的是藥劑專業,為了學習養龜,他曾先後數百次去不同的養龜戶家探訪。

「零距離故事」南縣80後青年辭掉

「零距離故事」南縣80後青年辭掉

不要溫室養龜 讓烏龜自然冬眠

如果採用溫室養龜,烏龜的成長速度快,養殖密度也大,效益更好。但蘇建新卻選擇了養殖效率低很多的傳統方式養殖。

「零距離故事」南縣80後青年辭掉

「零距離故事」南縣80後青年辭掉

雖然自然方式養殖的烏龜一年要冬眠幾個月,肯定會減緩烏龜的生長速度,進而影響經濟效益。對此,蘇建新有著自己更深層次的考慮。

「零距離故事」南縣80後青年辭掉

「零距離故事」南縣80後青年辭掉

稻龜種養模式 效益十分可觀

經過冬眠的龜苗,品相更好,生命力更強,更好養,因此在寵物市場上也更受歡迎。蘇建新養龜,除了滿足寵物市場的需求,其實稻田養龜鱉才是他的重頭戲。稻田中央種水稻,四周開溝養龜鱉。烏龜甲魚能為水稻除蟲除雜草,水稻吸收了龜鱉的排洩物後無需使用農藥化肥,提升稻米的品質。普通水稻畝收入只有五六百元,但在稻龜模式下,效益能夠翻數番。

「零距離故事」南縣80後青年辭掉

「零距離故事」南縣80後青年辭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