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里的行森,为何劝顺治出家,原来背后有这么大的野心

清朝的顺治帝,他的结局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后世也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他在鄂贵妃死后因为过于悲痛,而且染上了天花,失去了生活的信念,过了一个月就不治身亡了。另一种说法是,顺治的爱妃死后他心灰意冷,不再留恋皇位,而他本身又喜好佛法,所以就到寺庙里剃度出家了,两种说法都十分地神秘。

在影视剧《康熙王朝》里,顺治的结局是第二种。剧中的顺治帝十分喜欢佛法,他的身边常常跟着一个叫行森的和尚,就连立储的事情,他都让行森来看看究竟谁是有佛缘的人,国家大事都让和尚来参与,可见他对佛教的痴迷程度。

《康熙王朝》里的行森,为何劝顺治出家,原来背后有这么大的野心

他的鄂贵妃患上了天花,这种病在古代就是绝症,几乎没人能挺过来,再加上鄂贵妃的身子虚弱,很快就去世了。失去了爱妃的顺治意志消沉,整日在宫中为她诵经,朝事被荒废,大臣们都心急如焚,可是他却不见任何人。

最后在行森的劝诫下,顺治决定出家。从剧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个行森和尚在顺治身边待了十几年,在这么久的时间里,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劝皇帝做和尚,两个人的身份地位相差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

《康熙王朝》里的行森,为何劝顺治出家,原来背后有这么大的野心

把皇帝劝去当和尚,丢了皇家的脸面不说,还会导致天下大乱,行森到底图的是什么?为啥非要让顺治出家,难道真的是因为他的慈悲,想要让顺治脱离苦海吗?背后的原因恐怕没那么简单,行森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自己的野心。

顺治在位时期是推崇佛法的,所以佛教的发展也比较快,行森的野心也是从这个时候才有的。天下的和尚那么多,身份也都高低不等。为了弘扬寺庙,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让皇帝出家当和尚!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康熙王朝》里的行森,为何劝顺治出家,原来背后有这么大的野心

从古到今,除了朱元璋被迫当过和尚以外,没有皇帝会主动剃发出家,所以如果能把顺治搞进寺庙里,那么他们的寺庙肯定会成为天下第一,这是空前绝后的事情,而行森自己也会成为和尚里的大佬,毕竟是他把顺治收入佛门的。

但是他只想到了好处,却没考虑到其中的凶险,首先就算顺治当了皇帝,皇室也不可能让这个消息透露出去。其次行森的这种做法,会把佛家推入万劫不复。推崇佛教皇帝就会被劝出家,那以后朝廷还敢弘扬佛法吗?

《康熙王朝》里的行森,为何劝顺治出家,原来背后有这么大的野心

行森也是因为一意孤行,他的野心太膨胀,所以被活活烧死了,这种结局也是能够料到的,毕竟他找的目标实在是太大了,贪心不足蛇吞象,到死还背了个骂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