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收复台湾的施琅真的是郑经逼反的吗?完全不是!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施琅是被郑经杀死全家老小后,愤然投清,从而成为清朝福建水师提督,也拉开了台湾郑氏集团的噩梦。那么历史上的施琅真的是被郑经逼反的吗?

《康熙王朝》中收复台湾的施琅真的是郑经逼反的吗?完全不是!

施琅是福建泉州晋江龙湖镇衙口人,少年时学书不成,所以放弃去学剑。跟从他的老师学习兵法,各种兵法没有不精通的,并且智勇双全。促使施琅充满自信心。综观施琅一生行事,无不透露出自信的性格。施琅十七岁便从军,为明将总兵郑芝龙的部将。每到作战的时候肯定是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后来在郑成功部下任左先锋职,追随郑成功进行抗清斗争。郑成功待他非常好,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对他礼遇非常,军事相关的事务以及机密大事都要和他商量。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

《康熙王朝》中收复台湾的施琅真的是郑经逼反的吗?完全不是!

1651年(顺治八年)施琅随郑成功下广东南澳勤王。后因施琅对郑成功的战略“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郑成功很不高兴,削施兵权,令施琅以闲暇人员返回厦门,时遇清军马得功偷袭厦门,守厦的郑军主将郑芝莞惊慌弃城溃逃,当时施琅亲率身边六十余人主动抵抗清军,勇不可挡,杀死清军主将马得功之弟,马得功差点被活捉,清军的率残兵败将仓惶逃离厦门。在南澳的郑成功见军心动摇,觉得继续南下已不可能,只好回师厦门。

《康熙王朝》中收复台湾的施琅真的是郑经逼反的吗?完全不是!

郑成功回到厦门论功行赏,奖给施琅白银二百两。表面上是赏罚分明,可是,郑成功对施琅的傲慢跋扈却怀有戒心。尽管郑成功肯定了他在厦门迎战清军的功绩,却不肯归还他的兵权。施琅在广东时曾经委婉地提请郑成功注意主力西进后后方兵力单薄的危险,郑成功听不得不同意见,解除了他的兵权。在施琅看来,自己在总的用兵策略上提的建议已经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遣回厦门以后又不顾个人安危,奋勇同清兵作战,满心以为郑成功班师归来将恢复自己的左先锋职务。不料,郑成功回到厦门以后,并不让他官复原职。施琅大为不满,向成功报告自己心灰意懒,想去当和尚,借以探测郑成功对他的态度。郑成功不为所动,叫他另行募兵组建前锋镇。施琅见难以挽回,一气之下剃光头发,不再参见郑成功。

《康熙王朝》中收复台湾的施琅真的是郑经逼反的吗?完全不是!

1652年(顺治九年),曾德事件导致施琅与郑成功公开决裂。施琅既被削去兵权,曾德(郑芝龙旧部将)为求出头之日,利用过去在郑氏家族军队中的关系投入郑成功营中充当亲随,即所谓“恃郑氏亲昵,逃于郑所”。施琅听到消息后,大为愤慨,派人把曾德捉回斩首。郑成功“驰令勿杀”,施琅却悍然不顾,“促令杀之”。

《康熙王朝》中收复台湾的施琅真的是郑经逼反的吗?完全不是!

郑成功见施琅违令擅杀郑氏旧将,断定他是反形已露,就在五月二十日密令援剿右镇黄山以商量出军机宜为名逮捕施琅之弟施显,同时命右先锋黄廷带领兵丁包围施琅住宅,将施琅和他的父亲施大宣拘捕。施琅被捕后,在一些亲信部将和当地居民的掩护和帮助下逃到大陆。郑成功获悉施琅已经逃入清方管辖区后,怒不可遏,在七月间把施大宣、施显处斩。施琅得知父亲和弟弟被杀的消息,对郑成功恨之入骨,死心塌地投靠清朝,一意同郑氏为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