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一打仗就顯出國庫空虛,那不打仗時難道就不發軍餉了?

168PA


打仗費錢,不僅僅是軍餉。

獎勵軍功

秦朝為什麼滅亡?

因為商鞅變法實行的軍功爵制度,給了秦國的奴隸、平民翻身的機會,極大地調動了秦軍的戰爭意志,以至於秦國人聽到打仗了,興奮地手舞足蹈,一點也沒有膽怯之意。在戰場上,秦軍士兵殺紅了眼,拼命衝殺,因為敵軍的項上人頭就意味著待遇和金錢。

商鞅變法以來,秦軍斬首200萬級,如果按照商鞅的軍功爵制度,秦朝為了獎勵士兵,要拿出來大量的土地、財富。

在這種制度下,秦國只能維持戰車隆隆作響,拼命從外界獲取財富來維持對士兵許諾的獎賞。這在秦國沒有一統六國前,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秦國一統六國之後,成了秦朝了,天底下都是秦朝的子民,搶是不可能了,秦始皇就犯難了。

(秦朝的仗,還得打下去)

仗打完了,得給這麼多士兵出路啊。一旦造反起來,誰能抗得住呢?這些士兵封賞完了,秦始皇的家底也快掏乾淨了。秦朝的授田制,在秦始皇31年時就已經名存實亡了。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實田”,這意味著國家不包分配田地了,要老百姓自己去弄。

在下達命令的次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蒙恬帶30萬人北上,派遣任囂張和趙佗帶50萬人南下。他們的任務,一則開疆,二則掠奪,做大增量,緩解地少人多的矛盾。

關東地區的人們沒有秦朝的功爵,他們被徵發去做徭役的原因也是地少人多。把這些地方上的亂源都組織起來到工地上,統一吃“國家飯”。這是秦始皇版的“以工代賑”,秦始皇同時上馬了那麼多大行項目,陵墓、馳道、阿旁宮等的社會背景。

(修長城,是以工代賑啊)

軍人打仗去搶奪田畝,國內空虛,矛盾暴增,苛政猛於虎,秦朝二世而亡。可見,冷兵器時代打仗,不光是要解決軍餉的問題,戰爭本身還帶著政治使命去的。如果一場戰爭下來虧本了,一次兩次還好,長期如此,國家就虧空了。漢武帝打匈奴,已經儘可能搶了,可是打了30多年下來的結果是“海內虛耗,戶口減半”,漢武帝時都已經有農民起義了。中國本來就是財富高地,對外戰爭往往是弔民伐罪或者其他名義,基本都是虧本的生意。所以,一打仗,不存在以戰養戰的可能,國庫自然就空了。

除了軍功爵的封賞費錢,還有什麼費錢呢?

軍人傷殘撫卹金

美國的退伍軍人特別愛鬧事,差點還鬧出了兵變,美國政府不得不認真應對退伍軍人的待遇問題。

1944年6月2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的《老兵權利法》,使大批的退役軍人得到教育資助和家庭安置貸款。

1983年,美國國會又通過了《退役軍人緊急職業訓練法》,為退役軍人儘快就業提供了法律保護和經濟資助。

1984年,里根總統簽署了以國會眾議院議員蒙哥馬利名字命名的《蒙哥馬利法案》,這個法案“為軍人順利轉業到地方起到巨大的作用”。此外,美國還通過了《退役軍人優先權法》和《雙重補償法》,規定退役軍人和符合一定條件的軍人配偶或遺屬在政府部門和私有企業就業方面享有優先權;退役軍人可優先回到服役前的工作崗位。裁減職員時,退役軍人有保留工作的權利,僱主不得以任何理由辭退。

(羅馬帝國的滅亡原因與秦國類似)

冷兵器時代,不管是府兵制還是募兵制,一旦軍人在戰場上傷殘,國家都要付出大量的撫卹金。如果士兵死傷國家不管,士兵心寒了,估計到了戰場就直接倒戈了。

羅馬帝國為什麼亡了?

因為羅馬皇帝開不出軍人的保險金了。羅馬開始興起時,周邊還有很多有錢的地方可以搶,搶到後來,能搶的都搶光了,羅馬的榮光就維持不下去了,但是羅馬公民的傷殘撫卹金一分都不能少。所以羅馬皇帝甚至期待著打一場敗仗,讓這些驕兵悍將都死光,也就不用賠錢了。羅馬皇帝沒錢,只好把銅幣鍍金充做金幣,就造成了羅馬帝國的金融危機,經濟崩潰,情況越來越糟糕,直到最後亡國。

臨戰獎金

大戰在即,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因此每當攻城時,經常會看到將軍們大喊“頭一個衝上城頭的,賞銀200兩,殺死對方守將的,封侯”。劉邦就因此封了5個侯。

戚家軍(有說是南軍)為什麼兵變?

朝廷沒錢,拒不兌現臨戰獎金。


(沒錢坑害了大明)

原來在朝鮮作戰的時候,已經發出了命令,作戰勇敢,第一個衝上城頭的,賞銀200兩。由於是南兵客場作戰,所以開出來的薪水要比一般士兵都要高三倍,月薪有18兩。

空頭支票開出去了,仗也打贏了。這幫把命別在褲腰帶上掙錢的人,突然聽說朝廷不兌現承諾了,立刻譁變。吵吵嚷嚷地要到北京找皇帝說理去。這就是明朝末年的“薊州兵變”。

明朝處理的態度也是很堅決的,天子腳下,首善之區,亂兵要挾皇上,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全部坑殺了。可嘆這些勇士沒有死在疆場,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上上。

作戰軍餉

士兵們平時待在衛所裡,或者待在家裡,基本不脫產,能夠自食其力。

明朝一般都有軍田,朱元璋都說“我朝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毫”。現在且不說朱元璋的軍戶制度如何,單就屯田一項,可以節省戶部不少銀子。

一旦大軍開拔,如果是遠征,耗費巨大。如司馬懿平遼東時跟曹睿說:“臣去一年,返一年,作戰一年,前後3年,遼東可平。”司馬懿帶了多少人去呢?4萬人。想想吧,曹魏一共就540萬人口,4萬人脫產3年,吃飯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一般來說,行軍打仗與戍守邊關的軍餉都是不一樣的。戍守邊關危險係數低,出征打仗的軍餉要高出3倍多。不然誰願意去打仗?覺悟是要講,飯也得吃啊,不光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誰還沒個家室?

(薩爾滸倉促出兵的原因是沒錢)

明朝末年的幾場大戰,如薩爾滸、松錦、郟縣都是慘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沒錢了,大軍勞師遠征,朝廷的戶部是掰著手指頭算日子的。

所以,前線的將軍們總覺得朝廷有小人作怪,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是朝廷發不出糧餉來,愁死皇帝也沒用啊。

所以,古人早就說過,“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為之”。


而知而行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講的就是戰爭消耗巨大。無論是古代戰爭,還是現代化戰爭都會極大的消耗國力。在古代戰爭中,糧草的調撥,兵馬的大規模調遣都得撥款才能做到。在雙方交戰中,兵器的破損、糧食的消耗、兵員的損失,這些都需要進行快速補充,又需要大量的撥款。

如果戰爭打贏了,還得獎
勵存活下來的將領和士兵。士兵傷殘和陣亡又需要國家發放退伍費和撫卹金。這些都需要國庫來撥款,國庫的銀子也就越來越少。國庫除了應付戰爭的消耗,還有其它方面的支出。譬如天災時得花錢去買糧食,發放賑災糧。同時還得修建水利工程,減少天災發生的頻率。

漢武帝時期,漢朝的國力日漸強盛,為了消除北方的邊患。漢朝發動了與匈奴的戰爭,結果就是匈奴未全滅,漢朝卻打窮了。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作戰,一直都是虧本的買賣。遊牧民族以騎兵為主,打了就跑,還順帶搶劫。但是中原王朝不行啊,總不可能跑到草原深處去搶他們的牛和羊,這些根本不值錢。我們一直認為宋朝對外政策軟弱,但從戰爭消耗角度出發,宋朝每年付出的歲幣遠遠小於戰爭的消耗。宋朝經濟發達,通過與敵對國做生意,這些歲幣幾筆生意也就賺回來了。


兵說


簡單的來說就是戰爭時期消耗的軍費,跟和平時期消耗的軍費,壓根兒不是一個概念,前者的額外開銷,要比後者的額外開銷要高出很多,甚至比軍費本身要高出很多倍!

和平年代由於沒有戰事,通常軍隊只在原住地駐紮,只需要支付正常的官兵軍餉和吃飯費用,由於處於非戰爭時期軍事訓練上的消耗也比較少,所以這一期間政府的軍費開支通常不會拖垮國家的經濟,甚至可以通過徵收地方稅收、軍隊在當地自給自足來解決一部分軍需上的開銷。



但一旦進入戰爭狀態,那就是另外一個局面,戰爭爆發往往就意味著國內的某一個區域會成為戰場,這一期間該地域的整個經濟會全部陷入癱瘓,政府也很難從當地獲得經濟收入,國家財政收入也會大為下降,同時由於戰爭,大量軍隊會從原駐地調往戰場區,由於戰場區已經打成一片,軍隊的各種補給很難從當地補充,只能通過從外地調運來解決,尤其是發生在邊疆的戰爭,龐大的戰爭運輸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例如漢武帝時期,李廣利第二次遠征大宛,出動兵力6萬,但後勤運輸卻包含了10萬頭牛,3萬匹馬,以及數以萬計的駱駝和驢,後勤民夫數以10萬計,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表面上戰爭規模只有6萬人,但他的後勤消耗,卻遠比他的軍隊消耗要大上很多倍;明成祖時期北伐蒙古殘餘勢力,實際動用軍隊歷次在10萬人左右,但後勤保障的民夫僅邊疆一帶就高達30萬人,大量的消耗不是用在戰場上,而是用在後勤上。



還有大家更為熟悉的解放戰爭淮海戰役,解放軍60萬參戰部隊,背後卻是500萬群眾組成的後勤大軍,幾百萬人的運輸,吃喝後費外加運輸折損,遠比戰場上的消耗要大得多。

所以古往今來,一旦國家進入戰爭狀態,原有軍費開支以外的開銷會成倍增加,甚至超過原有軍費的份額很多倍,這樣一來,國家的財政就很難吃的銷,在歷史上,想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還不想耽誤自己國家的經濟,這是一件比登天還要難的事。


遼寧資深球迷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舉個例子吧,比方說從廣州出兵三萬,其中三千騎兵打衡陽。

首先我們算一下養這三萬人三千馬在非戰時花費多少。馬的食量是人的十倍,其中一半是草料,按照每人一天糧食肉菜為兩公斤,馬一天吃十公斤糧食十公斤草料,那麼計算得出,一天需供應九萬公斤糧食三萬公斤草料,一個月就是270萬公斤糧食90萬公斤草料,按照一公斤糧食十文,草料五文,平均每人月薪一兩半銀子,一兩銀子為千文計算,一個月的養兵費用為7.65萬兩銀子,再加上兵器鎧甲各種損耗,一個月九萬十萬兩銀子跑不掉。

那麼出兵三萬打衡陽會咋樣?我們首先看看路程地形,廣州至衡陽,現代近乎直線路程530公里,其中兩百多公里為平原地帶,三百公里為山區,以古代交通條件,山區按三倍路程算,那就是有五百里平地可以通行大車,一千八百里山地中一半可以走獨輪車,九百里靠人背扛。三萬大軍按照日均推進百里,要走23天,軍中存糧七天,那麼要把這一個月的360萬公斤糧食草料和各種軍械材料送到衡陽城外,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呢?只算糧食草料好了,按照大車運載一千公斤,獨輪車運載一百公斤,人背五十公斤,五百里平地需要3600大車車次,九百里山道需要36000獨輪車車次,九百里山間小路靠人扛,需要7.2萬人,光是後勤民夫和沿途保護的輔兵,就不少於15萬人。這15萬人也要吃的,平地不算,就算韶關至株洲的1800裡山區吧,日均行走百里,來回要走36天,每個民夫輔兵一天吃一公斤糧食,從廣州出發到衡陽,一百公斤糧食送到衡陽城下,能有五公斤留下給軍隊已經不錯了,也就是說,從廣州出兵打衡陽,糧食物資消耗至少是駐軍時的二十倍以上,那就是200萬兩銀子,要人賣命,軍餉至少三五倍,這又是十幾二十萬兩,打贏了得封賞,殺一個敵軍至少封賞二十兩,斬首一萬那就是二十萬兩起步,傷兩成亡一成,死傷者按五十兩一個算,這又是五十萬,好吧,這麼一算,從廣州出兵三萬打衡陽打一個月,沒有三百萬兩銀子下不來,這還沒算各種軍械物料的損耗以及抽調十幾萬青壯對生產的影響,要是打輸了更慘!


155142585569


發餉,但常備軍和預備役是有區別的,在數量上常備軍可能都不及預備役的十分之一,一旦發生戰爭,相當數量的預備役就會被正式整編入軍隊,軍餉會呈幾何級增長。(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因為一個士兵,他不止需要錢,他還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大家不要忘了,冷兵器時代的生產活動以農業為主,中國的封建社會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耕文明,農業發展的基礎是勞動力。

尤其是男勞動力,每一塊土地的開墾都是勞動力辛勤耕耘的結果,農耕文明就是建立在大量勞動力揮灑汗水的基礎之上的。

但是,在戰爭時期,勞動力被大量徵調入伍,脫離生產,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勞動力脫離土地,土地撂荒,如此以來,打仗是開支增加的事情,同時又會導致土地產出的減少。


如果戰爭在短期內能夠解釋,國庫空虛的情況可能還不太明顯,如果一旦出現拉鋸戰、持久戰,不但會導致開支猛增,對於有生勞動力(戰鬥力)的損害也是龐大的。

即使到了戰爭結束,不僅僅就是國庫空虛的問題了,而且會引發老百姓日子過不下去的社會問題,餓殍滿地,屍橫遍野以及人吃人的現象都可能發生。

如此以來,也就可以看出那些家有餘糧,能夠支持長期戰爭行為的漢、唐的偉大,當然這些糧食不一定是自己生產的,但的確對於軍餉的補給起到了積極作用,不知引起國庫空虛,民不聊生的窘境。

在形容封建社會時,人們往往會用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表述,就是因為古代的王朝更替經常都意味著曠日持久的戰爭。

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即使是聖如孔孟,也會用“窮兵黷武”來說那些戰爭狂了!


歷史三日談


冷兵器時代打仗就國庫空虛,這對於東方和西方情況還略有不同。

東方尤其是中國的國庫空虛,主要是指糧食(當然,金錢物資也在內,但糧食更加突出,金錢物資的問題放在西方里討論)。因為中國領土遼闊,打仗行軍路線較遠。打仗時為了讓軍隊不餓肚子,需要運載大批糧食跟著部隊走,甚至“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那時候沒有汽車火車,運輸糧食要麼憑人力,要麼憑牲畜。問題是,不管是人還是牲畜,自己都是要吃糧食的。北宋沈括專門研究過這個問題。如果一兩天的路程,那麼一個民工小車推幾百斤過去,自己吃幾斤,損耗有限。但如果是一個月的路程,那麼運一車過去,自己來回都要吃掉一大半,糧食損耗就會急劇增加,自然很容易國庫空虛了。

如果說不打仗,當然無論士兵還是民夫都依然要吃糧的。但是,那種情況下首先運動量沒那麼大,消耗可以沒那麼多;其次牲畜什麼可以吃草(而大隊牲畜集中運糧途中,哪有那麼多草給你啃),人也可以尋找些代用糧食;再次,民夫和牲畜在和平時候是要從事生產的,甚至士兵也能軍屯,生產糧食。現在一打仗,吃飯的嘴陡然增大了,生產的手卻全部被佔用了,當然會國庫空虛了。

再說說西方。西方打仗主要容易顯示錢不夠,因為西方一般國家小,征戰路線沒那麼長,運糧壓力沒那麼大,尤其還有地中海,海運比陸運省事得多。但一打起仗來,首先各種武器裝備、軍需品、軍用物資這都是要花錢買的,其次歐洲國家很多打仗是僱傭軍,就是拿錢打仗的,這種情況下國家打仗時候請的僱傭軍,無論單價還是總體規模都會比和平時多得多,自然花費多得多。其三打仗時無論從佔用民眾人手,還是從戰火引起經濟破壞,都會減少收入。於是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了,收入減少,支出增加,國庫因此不足。


天外村藥房


這個跟各個朝代的軍事制度有關,秦漢時期,中國採用徵兵制,即為男性公民到了一定年紀,就要去服兵役。軍隊分為京師兵、地方兵、邊軍。東漢時,地方兵被廢除,軍隊出征主要是京師兵,由國庫支持,有大規模軍事行動時會從退役老兵中返聘一批。一般的邊防由邊軍應對,邊軍靠屯田為生,一般都是犯了罪的人被髮配邊疆(就像權力的遊戲裡面的黑烏鴉守夜人)。

魏時期,中國以募兵制為主,不過駐紮地方的軍隊營生主要靠屯田,首都附近的由稅收供養。

晉朝和南北朝時期,前期以募兵和世兵為主,世兵類似於明代的軍戶,祖輩世代為兵,不能逃籍。


西魏到盛唐這段期間,府兵制盛行,講求兵農合一,平時種地,農隙訓練,打仗時出征,類似募兵和屯田的完美結合。

中唐至宋,中國以募兵制為主,募兵為職業軍隊,只負責打仗,不參與農事,這與東漢的募兵極為不同。由於軍隊完全靠賦稅供養,所以政府軍力的強大,取決於財政稅收的多少。晚唐國事衰微,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沒錢。宋代養兵百萬,完全靠政府供養,因此宋政府經常會出現財政赤字。



大元靠的是軍戶出兵,可以說是世兵的一種演化,另外兵種多少有點按照人種來劃分。元朝軍隊的供給,靠軍戶自己提供,多少有點封建社會的樣子。


大明前期靠的是營兵和衛所制,邊鎮設立衛所,衛所軍世襲,靠屯田自我供給。中央由三大營組成,土木堡之後,三大營荒廢,改為十營,後嘉靖時又恢復營兵。後來衛所兵荒廢,不可一戰,明政府也開始仰賴募兵,同樣,明代的募兵不從事農事。但是明代募兵戰鬥力低下,主要還是靠總兵的私兵。

清朝以八旗兵為主要軍力,旗下旗丁出兵,物資由國家提供。另外有綠營兵,也是世襲軍戶,不從事農事。在地方還有鄉勇和團練,基本是農民組成,戰時聚集,打完仗就解散,軍備自備。



火器工坊


軍餉支出的大頭是打仗時候往前線運糧的損耗,這個損耗量大的驚人,甚至可以達到前線實際需求的兩倍還多。也就是說前線士兵們需要發1萬近糧食,那就就得運兩萬斤甚至三萬斤糧食出發,這樣才能保證運到目的地的時候剩餘的糧食還夠用。這部分戰時的損耗才是壓垮國庫的根源。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很多人都想到了,那就是物流環節的問題。現代的物流是很發達的,有汽車,有火車,還有飛機,運輸效率非常高。可是在古代,那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馬車。

讓一隊士兵押送馬車把糧食送到前線去,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還是前面舉的例子,前線的士兵們需要一萬斤的糧食。如果你真的只運一萬斤出發,那麼負責押運的士兵路上吃什麼呢?馬吃什麼?萬一路上再丟點怎麼辦?被敵軍搶去點怎麼辦?

意外的情況不算,首先你得保證負責押運的士兵有東西吃,所以就需要把他們的口糧也帶上。不光是去時候的,還得帶著回程的。這樣一來,隨隨便便一算就得翻上兩倍了。

如果戰爭持續的時間再長一點,國庫那點存貨根本就不夠用的。所以說戰爭才是顯示一個國家國力的最好方式。

古代的鼎盛王朝,比如漢代、唐代、明代,可以出兵西域,打的遊牧民族不敢還手,那是真的非常了不起,足以證明王朝的國力鼎盛。


漂浮菌


平時軍隊除了常備軍之外,都實行屯田制,基本上能夠實現自給自足,政府並不需要全額負擔。甚至有些邊疆地區開墾的良田不僅能夠解決自己的糧食問題還有剩餘,剩餘的糧食都繳納給國家充當財政收入了。而到了戰爭時期特殊情況之下沒有辦法再進行屯田制,大部分的軍隊補給都依賴政府。政府財政支出根本受不了這麼大的壓力,所以一打仗就會國庫空虛。


戰爭一旦爆發常備軍根本就無法完成任務,在邊疆屯田的軍隊必須進入戰鬥狀態。軍隊本來屯的農田無人耕種,要上戰場為國家賣命國家自然要供養。假設在冷兵器時期二十萬軍隊一個月消耗的糧食基本上在五百萬斤以上,按照當時的生產力水平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在宋朝之前,藏兵於民。這就是所謂的軍戶制,在這種制度下面國家根本不承擔軍餉。所以在平時根本就沒什麼額外開銷,只有在戰爭時期迫不得已的狀態下才被拉出去當壯丁。

在戰爭中時常會出現吃不飽飯的現象,所以在那種情況下士兵即便是紀律嚴明,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也只能邊走邊掠奪百姓了。況且相對於軍隊的兵馬以及兵器設備等,軍餉本錢只是佔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金錢都花在了運輸以及層層剝削上面。當碰到敵軍比自己強大很多的時候,就需要邊打仗邊招募士兵,這個時候沒有贏錢更加要命。

冷兵器時代結束之後,到了近現代戰爭,打的也都是經濟實力。在二戰期間美國的軍事開支曾經佔到美國國民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七,百分之八十五的政府預算都投入到了戰爭中。可見從古至今戰爭消耗都是巨大的。


品讀武器裝備


這個問題有和別人討論過。戰時財政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戰時物資消耗急劇增長;二是儒家財政思想對財政影響較大;三是農業時代財政彈性比較差。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

1、戰時物資消耗都有啥?

在和平時期部隊的供給比較靜態,甚至說各地駐軍在地方形成一個穩定的生活狀態,即日常生活。(以明代為例)

所以到了戰時,士兵調度首先需要發安家費,徵募士兵也需要安家費;士兵行軍吃住國家需要管(之前在家裡吃住)。士兵死了需要撫卹金。

(北征運輸)

至於每個月新餉也會些變化,視作戰強度而定。

至於後勤物資供給就更是巨大了。比如明軍在遼東作戰,一石糧食從通州運輸到山海關,就需要0.7兩運費。如果十萬大軍作戰一年至少要消耗120萬石糧食。

當時記載明朝在遼東作戰三年戶部開支兩千萬兩,皇帝開支1000萬,兵部工部的暫不列入了。如此大的開支都是平時不需要的

2、儒家財政思想

相對而言,秦始皇、漢武帝、宋神宗的作戰征伐強度與其財政困難度基本不成比。原因就在於採用的法家理財術。

儒家財政思想與理財術是另一個極端,強調“量入為出,節省民力”。(我之前和一個青椒談論這個,她說缺乏研究,需要寫論文,這就是她的事情了

(儒法背後的區別是治國之術,不是紙面上的學理概念)

這樣財政思想下表現就是:地方官不多徵收;徵收以農業稅為主,對商業、雜稅儘量免了;推崇輕徭薄賦免官僚士大夫稅。(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治理之術體現在財政上也是免稅)。

3、財政彈性較差

明代的儒家財政思想與實際操作中的特權現象,最後稅收逐步向農業稅轉移。

眾說周知農業彈性很弱,加稅的後果很嚴重;而且基本只能固定稅,自然就有了“永不加賦”的概念。這也形成了新的財政思想。

總結:

在任何時代,戰爭帶來的巨大消耗都會造成財政壓力;儒家財政思想主宰下的國家財政治理,與此間形成的特權現象,加稅變得困難與不可行。自然形成題主的困惑了。

參考文獻: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財政與稅收》;《度支奏議》、《明實錄》、《清實錄》。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