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大明王朝覆滅跟崇禎何關係?

明朝從嘉靖皇帝后期就頹勢已現,等到萬曆年間,由於萬曆三大徵的巨大消耗,以及後期的遼餉,明朝財政已經瀕臨奔潰;而萬曆皇帝由於多年不上朝,導致了各類官員的空缺,明朝政府的運轉已經很困難;而到了崇禎時期,則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首先是流民的叛亂規模越來越大;再者是財政是在苦難;同時,國內天災人禍不斷,外部的皇太極已經在遼東穩定立足,並且多次通過長城一線五次攻入內地,大肆搶掠而歸。

歷史上的大明王朝覆滅跟崇禎何關係?

這所有的一切,都預示著明朝的行將就木。所以,明朝的滅亡,絕對不是崇禎一個人的鍋,至少算賬要算到他的高祖父嘉靖。然而,崇禎本人真的就沒有責任嗎?答案是否定的,崇禎本人有著很大的責任。雖然明朝的滅亡根源不在於他,但是他的一些操作,的確是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首先,崇禎並不信任大臣,這對於一個君王而言,很是致命。一個君王可以不信任大臣,但至少需要表現得信任他們。然而,崇禎的各種舉動都表明,大臣對於他來說,就是和工具一個性質,好用,就留著;不好用,那就殺,絲毫沒有對大臣的任何尊重。以下列出被崇禎誅殺的高級官員的名單(來源:百度)

歷史上的大明王朝覆滅跟崇禎何關係?

楊鎬,兵部侍郎,崇禎二年1629年因薩爾滸戰敗被殺。

劉策,薊遼都御史,崇禎三年1630年因遼東戰事失利被殺。

袁崇煥,督師,遼東巡撫,崇禎三年1630年被殺。

孫元化,巡撫都御史,崇禎五年1632年因遼東戰事失利被殺。

楊一鵬,漕運總督,崇禎七年1634年因農民軍破鳳陽被殺。

熊文燦,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崇禎十三年1640年因招降張獻忠、羅汝才失敗被殺;同時還殺了總兵官33人。

鄭崇儉,三邊總督,崇禎十四年1641年因剿農民軍不力被殺。

薛國觀,內閣首輔,崇禎十四年1641年因勸說皇親國戚捐助軍款被殺。

陳新甲,兵部尚書,崇禎十五年1642年因洩露崇禎與滿清議和的消息被殺。

周延儒,內閣首輔,崇禎十六年1643年因貪汙、謊報軍情被殺。

其中真正該殺的,無非是貪汙的周延儒和多次兵敗的楊鎬,至於袁崇煥該不該殺,直到如今都存在爭議。而其他人,基本上沒有必須殺的理由,尤其是孫元化,這是一個在火器方面頗有造詣的技術性人才;還有薛國觀,暫且不說此人人品如何,就他勸皇親國戚捐助軍費一事,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但卻因此招來殺身之禍;關於陳新甲,純粹是為崇禎擋口水被殺。

對於大臣如此殘忍,則註定明朝的君臣無法做到一心;在國難當頭時期,君臣離心,那明朝的滅亡,也就可以預見了。崇禎臨死前說“諸臣誤我”,但是他沒有反思自己對待大臣的態度和做法是否妥當。

其次,崇禎皇帝太過於急功近利。當時的情況是,西北災荒嚴重,因此導致了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所以西北是流民叛軍的兵源地所在。如此,則剿滅流寇的任務就很艱難的,所以擒賊先擒王,必須將為首的幾個人徹底消滅,這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極度的耐心。然而,崇禎的做法是,但凡在剿滅流民的戰鬥中稍有不力,立馬更換將領。這樣一來,換將需要時間,則給了叛軍喘息之機。

歷史上的大明王朝覆滅跟崇禎何關係?

再有,崇禎對於自己的決策並不能始終堅定。比如和皇太極議和,這本來是個很好的做法,先穩住外部,全力剿滅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但是崇禎在群臣的反對下,並沒有堅持這個正確的 決定,反而是殺了陳新甲當替罪羊,如此一來,崇禎始終要面對內外兩線作戰的局面,不亡都難。

綜上,崇禎皇帝本人的諸多做法,對明朝的滅亡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