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全蝕病」可防不可治!返青~拔節期預防最關鍵

小麥全蝕病是小麥生長中一種毀滅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麥根部和莖稈基部。現已成為小麥生產的大敵,可減產30%~70%,甚至絕產,小麥感病越早,產量損失越大。

小麥全蝕病症狀圖譜:

小麦“全蚀病”可防不可治!返青~拔节期预防最关键
小麦“全蚀病”可防不可治!返青~拔节期预防最关键
小麦“全蚀病”可防不可治!返青~拔节期预防最关键小麦“全蚀病”可防不可治!返青~拔节期预防最关键

一、發病特症

它是一種典型的根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莖基部15釐米的1~2節處。幼苗發病後,植株矮化,下位黃葉多,分櫱減少,類似乾旱缺肥狀,初生根(種子根)和根莖變成灰黑色,重病株的次生根也局部變黑,嚴重時造成全株連片枯死。拔節期冬麥病苗返青遲緩、分櫱少,病株根部大部分變黑。抽穗灌漿期病株出現“白穗”,病根變黑,呈“黑腳”狀,後顏色加深呈“黑膏藥”狀,易於拔起,但不易倒伏,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這是成株期所特有的症狀。小麥全蝕病也可隨水流傳播,多雨,高溫,地勢低窪,麥田發病重。早播、冬春低溫、成熟期受乾熱風侵害以及土質疏鬆、瘠薄、鹼性、有機質少,缺磷、缺氮的麥田發病嚴重。

二、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小麥全蝕病菌是一種土壤寄居菌。該菌主要以菌絲遺留在土壤中的病殘體或混有病殘體未腐熟的糞肥及混有病殘體的種子上越冬、越夏。是後茬小麥的主要侵染源。引種混有病殘體種子是無病區發病的主要原因。割麥收穫區病根茬上的休眠菌絲體成為下茬方要初侵染源。冬麥區種子萌發不久,夏病菌菌絲體就可侵害種根,並在變黑的種根內越冬。第二年春小麥返青,菌絲體也隨溫度升高而加快生長,向上擴展至分櫱節和莖基部,拔節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節,由於莖基受害腐蝕,病株陸續死亡。土壤性狀和耕作管理條件對全蝕病影響較大。一般土壤土質疏鬆、肥力低,鹼性土壤發病較重。土壤潮溼有利於病害發生和擴展,水澆地較旱地發病重。與非寄主作物輪作或水旱輪作,發病較輕。根系發達品種抗病較強,增施腐熟有機肥可減輕發病。冬小麥播種過早發病重。

三、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措施

1.選種抗病品種。

2.合理輪作。對於嚴重發生小麥全蝕病的地塊,可實行輪作換茬,推行麥菜、麥棉等輪作,以切斷全蝕病菌源積累,控制病情的發展。加強田間管理:可與甘薯、棉花、綠肥、大蒜、油菜等 非寄主作物輪作。

3.深翻倒土,精細整地。小麥全蝕病的寄居菌以菌絲遺留在土壤表層,深翻土層,把細菌深埋地下,會有效殺死細菌。合理施肥:小麥播種前,將土壤深翻40cm,以減少土表層菌源量,並結合增施無病菌的有機肥和磷肥(有機肥:3-4m2/畝;過磷酸鈣:50kg/畝);冬麥返青拔節期適時中耕,促進根系發育,加強水肥管理;病場土、病麥糠、病麥秸和病麥茬等都不能用於漚肥,如需要時必須進行高溫漚制。

4.減少菌源。對於零星發病區,堅持就地封鎖,就地消滅。發病田要單收單打,所收小麥嚴禁留種,且麥稈、麥糠不能直接還田,最好高茬收割,然後把病茬連根拔掉焚燒,不能漚肥用,以儘量減少菌源。

5.合理施肥。底肥增施有機肥、生物肥,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化肥施用應注意氮、磷、鉀的配比。

化學防治措施

1、土壤處理。播種前可畝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2-3公斤拌細土20~30公斤,耕地時均勻撒施,如防治地下害蟲,可與殺蟲劑混用,要求隨撒隨耕。

2、浸拌種。可用12.5%全蝕淨,畝用量20克,拌8~10公斤種子,悶種6~12小時,晾乾後播種。目前有效藥拌種劑有苯醚甲環唑、咯菌腈、硅噻菌胺、烯唑醇、戊唑醇等結合新高脂膜。

3、在小麥拔節期間,每畝用15%粉 鏽寧可溼性粉劑150-200克,或20%三唑酮乳油100-150毫升,兌水50-60千克噴澆麥田,防效可達60%左右。

4、藥劑灌根。小麥返青期,施用蝕敵或消蝕靈每畝100~150毫升、對水150千克灌根。用以上預防方法連續使用2~3年便可從根本上達到基本消除小麥全蝕病。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新農民網】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請讀者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