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起兵時候李淵只有三萬人,爲何能一統天下?

lvningwei


李淵太原起兵的時候,只有三萬人,其中還有很大部分新募集的兵力。表面看起來,勢力不算特別強,但李淵起兵後,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已經基本奠定了唐朝一統天下的基礎,唐政權成為群雄爭霸的最終勝利者基本沒多大懸念了。唐朝開國,總體算得上相當順利。

李淵能這麼快成為最可能統一天下的勢力,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李淵在一個最合適的時機起兵,得以順利佔據關中;二是李淵採取正確的對外策略,安撫了大敵突厥和李密;三是李淵家族和李淵本人累積的社會網絡和威望,成功吸引了大批歸附者。

(李淵)

李淵起兵時機選擇非常優秀

大業十三年(617)六月,李淵正式在太原舉兵。李淵起兵的時機掌握的非常好。此時,已經天下大亂,隋政權不能完全控制各地局勢,但反隋勢力此時離取代隋朝還有相當大的距離,隋王朝依舊有不小的力量。隋王朝此時還能控制的主要軍事力量,都被調遣到洛陽附近和最大的反隋勢力李密作戰,關中地區軍力空虛。李淵起兵後能很快佔領關中,這個因素至關重要。

大業十三年(617)六月,李淵太原起兵,七月初四日,誓師進軍關中,十一月初九,李淵攻陷長安,佔據關中。李淵從太原出兵到攻陷長安,只用了四個月。李淵一路上招撫各路農民軍和地方官吏加入,女兒平陽公主和族人李神通等人也在關中起兵。到長安時,實力已經大大增加,攻打長安時已經有20萬人(當時多數戰鬥力不能和最初的三萬人比),但關中本身兵力空虛也是李淵成功的重要因素。

關中地區是關隴軍事集團的大本營,在隋末受戰爭破壞也比較小。李淵也比較完整的接收了隋朝的官吏系統,很快就能比較正常進行徵兵收稅等活動,充分利用關中地區的人力物力。尤其關中地區完善的府兵系統,能很快動員出一隻素質比較高人數不少的軍隊。

李淵佔據長安後,派人招撫巴蜀地區。巴蜀地區沒有大的割據勢力,本身也比較和平安定,基本沒有受到隋末戰爭的影響。李淵在巴蜀地區的招撫很成功,很快控制了物產人力豐富的巴蜀地區。

到李淵起兵一年左右時,已經比在河東(山西)、關中、巴蜀地區建立比較正常的統治秩序,能充分利用當地人力物力,名義上歸附的地區就更多了。天下間已經沒有任何勢力綜合實力能夠和李淵的唐相比。

大業十四年(618)七月,唐軍在與西秦薛舉的第一次淺水原之戰中遭受慘敗,損失慘重。薛舉戰後將戰死的數萬唐軍做成京觀炫耀武功。但不到一個月後,唐軍重新組織了一隻大軍到達和西秦對峙的前線,十一月,唐軍大敗薛舉之子薛仁果,徹底消滅了西秦勢力。

相比之下,李密在和王世充作戰中失敗,實際損失其實還沒唐軍在淺水原之戰大,但一戰失敗後就分崩離析了。

大業十四年(618)九月,李密在和王世充決戰中失敗,入關投奔李淵,天下間更沒有任何勢力有潛力挑戰李唐政權了。李密如果勝利,雖然根基很不穩,但以其威望和能力,還稍微有點對抗李唐的潛力。李密失敗以及唐軍消滅薛仁果後,統一天下基本沒有懸念了。

李淵用正確的策略在勢力弱小時安撫了大敵突厥和李密

突厥在隋朝時已經基本被降服,東突厥已經成為依附隋朝的附庸。隋末天下大亂,突厥乘機復興,大業十一年,突厥背信棄義圍困隋煬帝楊廣於雁門,標示著突厥的再次強盛。隋末唐初的北方各割據勢力,都基本有討好甚至依附突厥的黑歷史。李淵也不例外。

李淵起兵前,也向突厥稱臣,曲事突厥,送突厥大批財物討好突厥。一直大約到武德三年左右,才轉變政策對突厥強硬起來。李淵對突厥稱臣和種種討好突厥的行為稱得上無恥之極,不過也暫時解除了後顧之憂,可以在起兵時全力進攻長安。李淵很快基本奠定了統一天下的優勢,有資本在不太長的時間後不再受突厥挾制,避免了淪為突厥的傀儡。

李淵進軍關中的過程中,最大的反隋勢力李密的瓦崗軍曾經也有過轉而佔據關中的想法。李淵對李密做出了很低的姿態,表示願意以李密為主,擁護李密的反隋盟主地位,自己只求將來被封為唐王就滿足了。李淵的低姿態堅定了李密繼續在洛陽附近對抗隋軍主力的決心,讓李淵得以順利進軍關中。

李淵家族和本人的貴族身份吸引了眾多勢力來投

李淵的爺爺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的李虎,西魏北周到隋朝,核心統治集團基本都是一幫人,李淵家族也在隋朝的核心統治集團內。李家取代楊家,對隋朝統治集團內的很多人來說可以接受。

李淵還有著強大的家族勢力和社會網絡,李密雖然身份和李淵差不多,但這方面就要差一些。

李淵起兵進攻關中的途中,大批農民軍紛紛歸附加入唐軍。隋朝官吏也廣泛加入,如華陰縣令李孝常獻永豐倉降李淵。永豐倉是隋朝幾大糧倉之一,主要用來供應京師長安所用,對李淵意義重大。絳郡通守陳叔達獻絳郡歸降。

李淵入長安後,位於今天三峽地區的夷陵郡通守許紹是李淵少年時的同窗,得到李淵書信招降後歸降。奉隋煬帝命於靈武巡長城以伺盜賊的竇抗,是李淵妻子的堂兄弟,李淵佔據長安後立即歸附。

李淵的身份,吸引了原隋朝統治集團內部大批人的歸附。即使對農民軍,李淵這樣的身份也比別的大股農民軍更有吸引力。


仁勇校尉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李淵能一統天下與他採取的策略是分不開的。

一、聯合突厥,讓自己無後顧之憂。

李淵在起兵的時候人馬確實不多,根本比不上河南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軍、江淮的杜伏威軍,並且他駐守的太原與突厥部隊所在並不遙遠,如若起兵南下,萬一被突厥包抄了後路,後果不堪設想。然後李淵就派人與突厥密謀一起反隋。

《舊唐書》明確記載: “高祖起義太原,遣大將軍府司馬劉文靜聘於始畢(突厥),引以為援。始畢遣其特勒康稍利等獻馬千匹,會於絳郡。又遣二千騎助軍,從平京城。及高祖即位,前後賞賜,不可勝紀。始畢自恃其功,益驕踞;每遣使者至長安,頗多橫恣。”

二、前期不與其他反隋勢力發生衝突,打著清君側的口號,直取長安。

李淵聽從謀士劉文靜“乘虛入關,號令天下”的戰略,同時又強調以“廢皇帝(指隋煬帝)而立代王” 為策略,李淵自稱大將軍,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別做左右領軍大都督、劉文靜做司馬,又把兵士都稱為“義士”。他們帶領三萬人馬離開晉陽,向長安進軍。一路上繼續招募人馬,並且學農民起義軍的做法,打開官倉發糧給貧民。據《大唐創業起居注》記載,每天有千餘人來投軍,“二旬之間,得眾數萬”。並且李淵令溫大雅帶著他的信去見李密,在信中大肆吹捧了李密一番,表示對李密的擁戴,使其放鬆了對立遠的警備。當時的隋煬帝又遠在江都(今江蘇揚州),關內隋軍力量薄弱;中原瓦崗軍與王世充激戰方酣,均無暇西顧。

三、謀取長安後,並沒有直接登基稱帝,而是坐收漁利,穩步擴充勢力。

李淵在奪取長安以後,勢力有了發展,但是外部還是有很多強大的勢力不為他所用,如果當時稱帝,估計會落得被圍攻的下場。李淵於是宣佈約法十二條,把隋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廢除,並且暫時讓隋煬帝的孫子楊侑做個掛名的皇帝。而此前勢力最大的起義軍李密因和王世充爭奪洛陽,已是兩敗俱傷,李淵坐收漁利。公元618年3月,隋煬帝在揚州被宇文化及殺害。時機成熟後的李淵在長安廢楊侑,自立為帝,建國號為唐,是為唐高祖。

以上這些就是我的見解,希望喜歡的朋友點贊評論關注我,謝謝。


逗號談歷史


熟悉歷史的朋友可能知道歷朝統一天下的開國君主統一天下都是比較困難的。當然其中也有跟開了掛似的,“位面之子”劉秀的bug就不說了,咱們今天就聊聊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從起兵三萬人一直到統一天下只用了七年時間。很多人受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影響,認為是李淵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

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勞。當然,這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但是李淵在哪個隋末亂世憑著三萬人起兵統一天下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絕對優勢。今天就由我為大家簡單分析下。

天時

當然,這裡不單單指的是天氣,而是整體的天下大勢。李淵是615年被隋煬帝任命太原留守,負責防備突厥,鎮壓山西的農民起義。所以到了617年,隋朝的農民起義越演越烈,朝廷很難有效的鎮壓起義。

所以李淵是趁著天下大亂起兵,而且那兩年山西的收成特別好,李淵並沒有把糧食送給中央,而是用來招募士兵。所以李淵佔了天時的便宜起兵以及迅速擴充軍力。

地勢

剛才已經說了,李淵當時是太原留守,隋煬帝的意思是李淵防備突厥以及護衛長安,所以李淵離突厥和長安都很近。所以李淵起兵後,交好突厥,不但解決了後顧之憂,更從突厥那裡獲得了大量戰馬,有了戰馬就可以有大量的騎兵,在後期統一天下的時候,李唐靠著突厥支援戰馬組建的騎兵發揮了重大作用。所以李淵起兵之後,就迅速攻佔長安,尊代王楊侑為帝,自稱大丞相。同時也因為地理原因。其他起義軍都在中原江南圍著隋煬帝楊廣亂戰,這給李淵有了大量的時間發展自己。

俗話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李淵能比較容易統一天下的重要原因是因為人和

人和

在這裡我們就來聊聊李淵的身世,這個扯的就比較遠了。要從北魏分為東西魏開始,東西魏實際被高歡和宇文泰把持,西魏的宇文泰更好的統治西魏,設立了府兵制,設十二柱國,二十四將軍,這就是著名的在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四朝的“關隴貴族軍事集團”。這個集團在這四朝的朝政都是有著一定影響力的。其中李淵的爺爺李虎是其中的一位大柱國,隋煬帝楊廣的爺爺楊忠是其中一位大將軍。而其中一位大柱國獨孤信的女兒又分別嫁給了李淵父親和楊堅。雖然聽起來有點亂,簡單地說就是李淵和楊廣是親姨表兄弟。他們的爺爺和共同的外公都是“關隴貴族軍事集團”的領導。所以李淵在進入長安後根本沒有遇到什麼抵抗,這些在宇文家族建立北周以及楊堅建立隋朝有著重要作用的“關隴貴族軍事集團”在看到隋煬帝大勢已去時,又幫助李淵建立了唐朝。李淵有著這個集團在後面支援錢糧士兵,以及自身大量人才的優勢,迅速統一了天下。

這裡提一句有意思話,如果把天下比做一個大公司,這個歷經四朝的“關隴貴族軍事集團”就是個董事會,而宇文泰,楊堅,李淵就是董事長,無論天下怎麼亂,做皇帝的永遠是他們的人。所以李唐帶隋的歷史就可以看做一場公司董事會的競選。

所以,李淵憑著以上所說的種種優勢,很容易憑著起初三萬兵力,短短七年就能統一天下。

我是瑞說文史,不能創造歷史但可以搬運歷史的搬運工,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我哦。


瑞瑞說歷史


無他,天時地利人和。

由於楊廣的瞎折騰,當時天下已經大亂。瓦崗寨威震天下,竇建德是公認仁德英主。李家起兵,在當時只是軍閥之一,又避開了中原大混戰。

地利,李家起兵直奪關中,而之所以能或者說敢奪關中,是因為關中主力,被楊廣這騷包帶去了江南,長安空虛。奪了關中後,李家就能坐看中原的廝殺,做個漁翁。而中原很難抽出手過黃河打關中。

人和,李世民,李孝恭,平陽公主,建成,元吉,李家人才輩出。而又運氣爆棚,如李靖這種超級外掛莫名就落入李家。再比如樓觀道開始就全力支持李家。最強大競爭對手竇建德,十幾萬大軍被李世民以數千兵馬一擊擊潰也就罷了,竇建德還被逮住了,這到哪說理去。而最大的反王瓦崗寨,則連續大戰稀裡糊塗的就崩盤了。而對李家後方威脅最大的西秦霸王薛家,家主莫名的病死了。



方士的知識樂園


高祖李淵雖然起兵的時候僅僅有三萬人,但天下群雄逐鹿,隋煬帝楊廣又將隋朝的精銳力量帶到了江南,李密王世充又隔斷了他返回關中的退路,高祖能最終登上帝位,有著如下幾點原因:



第一,高祖李淵和隋煬帝楊廣都出身於北魏後形成的關隴集團,而當時的關隴集團把控著上層社會,誰符合他們的利息誰就能被公認的成為首領,而隋煬帝一心安居江南讓這些貴族集團非常不滿。



第二,高祖李淵與其說進兵關中長安,還不如說是一路收歸各地無主的軍隊和起義武裝,而硬仗幾乎沒有,到了關中更是獲得關隴集團的擁戴。

第三,李密和王世充等雖然佔據著潼關以東的土地,有著人口的優勢,但卻缺少更遠的政治格局,致使他留不住人材。



第四,高祖李淵進入關中後,收歸各方勢力,但沒有急於稱帝,而是扶持李廣的孫子楊侑作為名義上的皇帝,這也讓周邊的勢力不敢輕舉妄動,進攻意味著就是亂臣賊子。

第五,較為平衡的顧及了各方勢力,突厥在起兵前就簽訂盟約,而在進入關中之後,有對關隴集團進行安撫,有能吸納山東豪強的加入,不像隋煬帝那樣急於擺脫關隴集團的控制。


嘟嘟超




李淵不是隋唐演義裡面那個昏聵懦弱的形象,相反他是一個有勇有謀、文武雙全的人。他那個漂亮、聰慧的皇族老婆就是他在王孫公子們的競爭中憑藉其百步穿楊的高超箭術和倜儻外表加上滿腹經綸贏來的。“雀屏中選”這個典故說的就是這個事情。沒有他們倆強強交合的基因,哪有後世帥氣聰明,文武雙絕的李世民?

李淵家族淵源深厚,世代貴族,受到良好的教育,軍事、政治無所不能,隋煬帝多次想除掉他,都被他巧妙避過。最後討了個太原的差事,也跟突厥打上了交道,還在始畢可汗大軍鐵壁合圍下救過楊廣。



放眼隋末幾十路反王,懂政治會治國的,李淵一脈可以算是翹楚。他的二兒子李世民也是既能夠廣納賢才,又懂得軍事戰陣的帥才,他的帳下文臣武將,高手如雲。

李淵太原起事時也是一個腹黑的人,為穩定後方,防止突厥搗亂,也曾效仿劉武周,跟突厥搞好關係,他想利用突厥的勢力但並不真正引突厥入關(不知道張作霖當年跟日本人打交道是不是在這裡學的靈感)。所以突厥逼他反隋稱帝他打死都不同意,也算是給自己留了後手。畢竟是讀過書的人,素質比那些土豪高明不少。



他當時為了讓突厥放心,對突厥表面上異常尊重,即便突厥派個普通使者來,他納頭便拜,反正關上門的生意,誰也不知道,即便叫聲“爹”也是逢場作戲而已。對突厥大汗也一直施之以臣下之禮,即便造反的旗幟都是紅白兩色,紅的是說明自己隋臣之心未改,白的表示已經降了突厥大汗。他還自嘲自己這是“掩耳盜鐘”。他的表面忠心換得了突厥大量戰馬的支持,這樣他就得以組建精銳騎兵,揮師長安。


所以雖然開初起事才三萬兵馬,在得到突厥支持和有的放矢的大肆擴張下,爺兒幾個認真經營,很快就聚集起了一支戰無不勝的精銳之師,統一了天下。


謝金澎


李淵家族淵源深厚,世代貴族,受到良好的教育,軍事、政治無所不能,並不是隋唐演義裡面那個昏聵懦弱的形象,相反他是一個有勇有謀、文武雙全。

一、關隴門閥集團的大力支持:關隴門閥集團左右著北魏到唐朝中期近240年的改朝換代,此集團自北魏時期成型,北周開始壯大,被稱為八柱國,他們分別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淵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趙貴,於謹,獨孤信(宇文毓和楊堅岳父,李淵的外祖父),侯莫陳崇。

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就是依靠關隴門閥集團的支持,奪取了宇文家的北周,建立了隋朝,國力日盛。

但楊廣繼位之後,集團勢力強大到已嚴重影響到皇權安全。楊廣為打壓關隴門閥勢力,大興科舉、開鑿大運河,大力開發江南地區來爭取其他貴族集團的支持。

結果關隴門閥勢力便反噬隋朝,開始造反,在後面支援錢糧士兵,並支持李淵奪取了隋朝的天下。

二、李淵是615年被隋煬帝任命太原留守,隋煬帝本意是讓李淵防備突厥。但李淵起兵後為解決後顧之憂,交好突厥對突厥異常尊重,即便突厥派個普通使者來,他納頭便拜,對突厥大汗也一直施之以臣下之禮,李淵先給突厥寫了封書信:“若能從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他的忠心換得了突厥大量戰馬的支持,這樣他就得以組建精銳騎兵,揮師長安。

三、前期按兵不動,坐待時機:天下群雄逐鹿都忙著反隋爭皇帝。只有李淵一直按兵不動,當群雄爭霸俱傷時李淵才帶領三萬人馬離開晉陽向長安進軍,並且學農民起義軍的做法,打開官倉發糧給貧民。一路上繼續招募人馬,所以與其說進兵關中長安,還不如說是一路收歸各地無主的軍隊和起義武裝,而硬仗幾乎沒有。


四、李淵進入關中後,但沒有急於稱帝,擁立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稱帝,自己當丞相。尊楊廣為太上皇,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是坐收漁利,穩步擴充勢力。


五、隋煬帝楊廣將隋朝的精銳力量帶到了江南,李密、王世充隔斷了他返回關中的退路。李密死死咬住王世充,間接地替李淵穩固了東部防線。李密這個政治白痴最後被王世充揀漏,輕鬆打敗。從此李密退出江湖,李淵得以從容攻破長安稱帝。

所以,李淵憑著以上所說的種種優勢,很容易憑著起初三萬兵力,短短七年就能統一天下。


美麗青春您真痘


1.先當孫子後當爺,一個字“忍”。

統一太原後,李淵先給突厥寫了封書信:“若能從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不侵百姓是扯淡,別侵我是真的。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求你別來煩我。

2.擁立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稱帝,自己當丞相。尊楊廣為太上皇,挾天子以令諸侯。

3,運氣好。瓦崗軍李密也算是個造反專業戶了,只可惜越造反水平越低。

李密死死咬住王世充,間接地替李淵穩固了東部防線。李淵得以從容攻破長安稱帝。


飛鷹走馬大誰何


因為楊廣把所有家底都敗光了,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了!由於隋煬帝的屢次征伐,大批青壯要麼戰死要麼被奴役而死,整個隋朝人口從大業初年的五千多萬直接腰斬到兩千多萬。最後一次征討高麗更是一百多萬部隊全軍覆沒。這使得整個隋帝國沒有多少控制的力量了。在這種情況下,能握有三萬人的部隊本身就是一股大勢力!

李唐政權還取得了一個有利態勢,那就是進據關中。由於長安是隋朝的西都,所以長安城在控制權更迭的時候是保存得相當不錯。長安的東邊更有潼關天險,這使得李淵政權可以坐山觀虎鬥。比如,瓦崗在巔峰時期從軍力上並不比李淵弱,但是瓦崗處於四戰之地,四處跟人火併,最後虛弱得竟然會敗給了王世充。

李唐政權的第二大優勢,那就是幕僚多。由於李淵是唐國公,隋朝重臣,這使得他們在一開始便有很充足的人才儲備,謀臣武將樣樣不缺。得人才者得天下,這是李淵得天下的最有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