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開國之君李淵為何有人說他存在感很低?

德羊生活


能成為開國皇帝,本身就有一定的能力,如果李淵是一個無能之人,怎麼也坐不上龍椅,說他存在感很低那也是相對而言的。

出身貴族,建立大唐

李淵出身高貴,和楊堅是親戚。其實在中國古代王朝的開國之君很少像劉邦和朱元璋這樣出身低微的人,一般的人都是貴族出身,而李淵恰恰就是貴族,甚至可以說是頂尖的,他的祖父叫做李虎,是西魏的八柱國之一,在北周時期李虎被追封為唐國公,後來李淵繼承這一爵位成為唐國公,當然後來李淵稱帝,國號也是唐,就是跟這個有關係。

也許會有人問了,李淵的家族牛叉是在西魏和北周,如果你這樣想就錯了。

在西魏的八柱國中有一個人叫做獨孤信,此人了不得,他的長女嫁給了宇文毓,宇文毓是北周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第七個女兒嫁給了楊堅,楊堅自然不用說了,隋朝的開國皇帝,獨孤信的第四個女兒嫁給了李昞,李昞是不是不出名,沒有關係,他不出名,但是他的兒子和孫子都出名,李昞就是李淵的老爹。

這樣說起來李淵稱呼楊堅為姨夫,李淵和隋煬帝楊廣是姨老表,是他是楊廣的表哥,可以說李淵和隋朝皇室的關係也比較親密。要是沒有和隋朝楊家的關係,估計李淵也不能崛起,李淵的父親在北周時期去世,李淵世襲唐國公,姨夫隋文帝楊堅和姨母都十分喜歡他,李淵歷任譙州、隴州、岐州刺史。大業九年(613年),遷衛尉少卿。隋煬帝東征高句麗時,負責督運糧草。大業十一年(615年),率兵擊破毋端兒起義軍。大業十二年(616年),率兵抵禦突厥,屢傳大捷。大業十三年(617年),升任太原留守,這個太原留守是李淵最重要的職務。

這個太原留守就太原的軍政一把手,還握有兵權,亂世的時候什麼最重要,那當然是兵權了,當時天下大亂,李淵在太原起兵,殺死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帶著幾個兒子開始南征北討,,攻克霍邑,斬宋老生;招降關中孫華起義軍,順利攻取長安。擁立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為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年號義寧,自領大丞相,加封唐王。義寧二年(618年),隋煬帝遇弒後,逼迫隋恭帝楊侑禪位,建立唐朝,年號武德。所以說李淵出身貴族但也不一無是處,在亂世稱帝建立國家的人沒有兩把刷子怎麼能行?

李淵的存在感為什麼低?

在開國皇帝中,李淵的存在感似乎真的顯得有點低,為什麼這樣說呢?你看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有很多傳奇的故事吧,比如看到秦始皇的依仗敢說我可以取而代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傳奇故事更多,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也有不少傳奇故事流傳等等,但是劉邦似乎沒有那麼多,好像他很平庸,因此也有人說他的存在感很低,這樣一說還真的是那麼回事,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小楓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前任和後任的名聲太大了

李淵的前任是誰?他的表弟楊廣呀!這一位在歷史和史書上大名鼎鼎,三徵高麗,開鑿大運河,以及一些野史都在流傳著隋煬帝的故事,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總之隋煬帝的曝光率簡直是太高了。再說說李淵的後任,那是正面形象高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呀。李世民在歷史上的評價很高,開創了貞觀之治,比如他善於採納忠言等等,被各組尊稱為天可汗,這樣的皇帝成為後世皇帝的楷模。

李淵就是夾在表弟和兒子之間,似乎是除了開國沒有什麼功績了,跟他的表弟楊廣和兒子李世民比起來似乎微不足道了。

二、起兵沒有什麼傳奇的故事

李淵起兵是因為看到天下大亂,帶著幾個兒子就起兵了,也沒有什麼值得稱頌的事情,你看劉邦出道,直接就是斬白蛇起義,這樣的事情很快傳遍天下,人們都有獵奇心理,劉邦這一出讓也給他平添了傳奇的色彩,再比如趙匡胤,人家起兵的時候,有人說他家的房子上看到飛龍飛過,即使是有心人為之,那也是祥瑞不是。你看李淵怎麼起兵的,有的說是睡了楊廣的妃子,不得已而為之,相比之下就顯得有點說不出口了。

三、長期在後方,很少經歷戰陣

李淵起兵的時候已經51歲了,剛開始的時候還能上戰場,可是攻下長安之後,李淵基本上安心於政務了,上陣打仗的事情基本上交給兒子們了,特別是二子李世民,這也為以後埋下了隱患。反過頭來我們看看劉邦那不用說了基本上都是親自上戰場,他的後代劉秀和劉備等那一個不是戰場的常客,趙匡胤更是號稱憑藉一根盤龍棍打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朱元璋更是在刀光劍影中確立的自己地位,相比之下李淵遜色不少。

所以說李淵在開國皇帝中名存感有點低,也是相對而言的,小楓還是那一句話,能夠成為開國皇帝沒有兩把刷子是不可能的。


天楓說


李淵存在感低可能與幾個原因有關。

在位時間短。公元618年5月,李淵稱帝,改國號唐,定都長安,不久之後便統一了全國。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成為太上皇。玄武門之變發生在公元626年7月2日。所以,李淵做了8年多一點的皇帝。而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

李世民太強,掩蓋了李淵的光芒。

李世民,善於作戰,重視人才,秦叔寶、李靖、尉遲敬德等大將都是他的左膀右臂。他在建立唐朝政權中出力最多功勞是最大的。

玄武門之變”也讓李世民存在感激增,能對親兄弟動手,自己取而代之,後來又逼太祖退位,自己登上皇位。歷史上也罕見!

做了皇帝之後,在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讓各民族融洽相處,北方各族共同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向陽花開7290


第一:不是李淵的存在感很低,而是有人刻意想讓他的存在感變得很低。“玄武門之變”在當時發生的叫事實,而後人解讀事實叫故事。事實它包含了大量的豐富的細節,但是後人去理解前人的事實和歷史的時候,他只能把它變成故事,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情節,而且裡面包含很多道德判斷。那玄武門之變最大的受益者李世民本人當然是希望後人這麼去理解這件事了,就是整個大唐創業,其實都是我李世民的功勞,李淵其實很昏庸無能,只不過他是我老爹,怎麼辦呢?只好他先當皇帝,他百年之後,我再當皇帝嘛,所以我是真正的開國之君。


第二:就是李世民當皇帝之後,其實對歷史書進行了大量的刪改,這件事情唐太宗李世民甭管他在歷史上有多好的名聲,他確實帶了一個很壞的頭。因為在中國古代,史官寫史,就是給皇帝寫起居注,你皇帝是不能看的,這是對你皇帝千秋萬代聲名的一個威懾的武器,你不能幹壞事。

但是李世民呢,給我看看,前後要求了三次,前兩次史官給頂住了,第三次沒頂住,他要看。那看之前,史官當然就把該改的就改了,該刪的給刪掉了,所以關於玄武門事變,很多現在我們看到的史料,包括《二十四史》正史裡面,《新唐書》、《舊唐書》的記載,其實都不太可信。


第三:在正史當中,《新唐書》、《舊唐書》,李淵都描述的就是一個很窩囊的形象,天下是李世民打的,李淵就是坐享其成,細細想來可能並不可信。

因為李淵那叫開國皇帝,最開始在太原起兵的時候,李世民只有十幾歲,他怎麼可能掌控大局?在那個群雄並起的時代,做出如此果決的判斷,我要造反,我要當皇帝,這需要多大決心和勇氣?這叫建國,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政略和軍略博弈。雖然之後李世民在戰場上屢建戰功,但是從整個這盤棋來看,戰爭只是一部分,它不能包攬所有建國的功勞,而李淵作為所有決策的最終的承擔者,他肯定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嘛。

李世民當然也沒能把所有的史書給刪乾淨,《大唐創業起居注》,這本書的作者叫溫大雅,他是李淵起兵時候的秘書,搞一些文字工作,老一輩的人,沒有參加到這些後生小輩後來的爭鬥,所以他的私家著述在歷史上就比較可信。你再看《大唐創業起居注》裡面的李淵,那是完全另外一個形象,是一個英武的君主,至少我們通過常識也可以判斷出來了,李淵絕對不是窩囊廢,也不是一個沒有存在感的人物。


李世民要這麼寫歷史埋汰他老爹,想盡辦法降低李淵的存在感,其實就三個字,不得已。因為李世民要向千秋萬代證明,我的繼位是有合法性的,那你總不能說我哥不是我殺的,玄武門之變沒有發生,當時人人都看見了,你不可能抵賴這一點。

所以李世民唯一能做的就是貶低他老爹,整個天下是我打下來的,這個天下就應該我當皇帝,只不過他是老爹,我讓他,他當皇帝,然後百年之後應該歸我。


破乞


雖然他是大唐的開國皇帝,但是,他的天下基本上都是幾個兒子打下來的,再加上玄武門之變,他基本上成了太上皇,有名無權,而且他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很優秀,開創了貞觀之治,所以很多人都只知道唐太宗李世明,而忽略了開國皇帝李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