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爲何沒能提前阻止玄武門事變?

爾欲單三路

唐高祖李淵是唐朝開國皇帝,雖然在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影響下,後世史官普遍把他寫成了一個平庸的父親和皇帝,但悅史君認為,能開創李唐近300年基業,唐高祖顯然不是一般人。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唐高祖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對這起皇族內部的鬥爭,唐高祖其實早有準備。

悅史君梳理了一下唐高祖歷次對嫡長子李建成、嫡次子李世民和嫡四子李元吉的安排,發現他一直在平衡兒子們的權力和地位,並努力維護嫡長子李建成的繼承權。

第一,明確李建成的超然地位

隋朝大業十三年(617年),時為唐國公的李淵起兵反隋,很快攻入長安,宣佈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他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

隋恭帝楊侑進封李淵為唐王、大丞相、尚書令,李建成被冊封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秦國公、京兆尹,李元吉為齊國公。

隋朝義寧二年(618年),隋恭帝任命唐王世子李建成為撫寧大將軍、東討元帥,秦國公、京兆尹李世民作為副將一起進攻東都,不久徙封李世民為趙國公。

同年五月,隋恭帝禪位於唐王李淵,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淵以李世民為尚書令,冊立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後加李世民為雍州牧。

悅史君認為,無論是唐王世子還是唐朝皇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始終與唐高祖同步,李世民和李元吉的爵位一致,官職比李元吉多一些,但相對來說相差不大。

第二,平衡諸子軍功

唐朝建立後,唐高祖先後命秦王李世民西討薛舉薛仁杲父子、破宋金剛、討王世充、破竇建德、防備突厥等,加任太尉、陝東道大行臺、益州道行臺尚書令、天策上將、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中書令等職務,對李世民相當器重。

但實際上,唐高祖也同樣派遣皇太子李建成破劉黑闥、防備突厥等,還有大量軍國事務委任給他。

齊王李元吉也參與攻劉武周、討劉黑闥等,加任司空、侍中、司徒等職務。

悅史君認為,雖然李世民的軍功確實更卓越,但李建成作為皇太子,他的任務就是輔助皇帝處理國務,對外征戰就不是他的任務,唐高祖有意讓他參與進來,也是平衡軍功的一種表現。

而李元吉打仗不漂亮,但還是多次參與征戰,也是一個道理。

在這樣的情況下,時間越久對李世民越不利,於是他與房玄齡、長孫無忌等部屬,斷然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李建成、李元吉,唐高祖對此非常震驚,卻也無可奈何,只能黯然退位。

雖然李世民後來開創了“貞觀之治”,但這確實也是一個遺憾。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玄武門事變之後,李世民順掌握了朝中大權,成為大唐最高的統治者,老皇帝李淵退居二線。一場腥風血雨之後,李世民坐擁天下。那李淵為什麼沒能提前阻止玄武門事變呢?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吧。


一,李淵治家無方治國無能

在這件事上可以說都是李淵的錯,太子李建成既然立位為儲君,其地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麼,李淵就應該為他的登基掃清所有的障礙,問他繼承皇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對於其他可能覬覦皇位的皇子,對李世民和李元基等皇子,是要極力打壓,決不能允許他們建立起自己的強大勢力。但是李淵錯了,他在立李建成為太子之後,又加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並且還允許他開府自治,這一方面使得李世民不斷地發展了自己的奪取政權的實力。所以這一切都怪李淵治加與方治國無能。



二,李淵不該賜於李世民鑄幣權

李淵曾賜予李世民鑄錢器具的時候,他就做錯了,因為這表明給予鑄幣權。鑄幣權,可是一種了不得的權力,它意味著有了無限的經濟財政權,等同於與朝廷分割國家經濟財政收入。這種情況下,李淵和太子李建成還有能力防範李世民呢

三,李建成的一些囂張行為激怒了

李建成坐了東宮之主之後,行為開始不檢點,表現越加囂張跋扈,他的麾下聚集大批以文官為主要的朝臣,並且多次奪取與削減李世民的軍權兵力,勢力越來越大,實李世民感到了嚴重威脅。而他又沒有能力或先見之明,先下手為強,除掉李世民。

四,玄武門事變計劃周密,沒有任何徵兆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計劃非常周密,可以說是在悄無聲息的情況下進行發動的。它的規模並不大,只是幾十個人的流血政變。而且非常秘密,事發之前根本沒有任何徵兆。李淵和李建成等人,根本沒有意想到李世民竟然敢如此行動。



五,李淵豪不知情

史書記載,李世民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玄武門事變成功之後,他隨即派尉遲恭去告知李淵處。而這時的李淵還在湖上泛舟,玩得高興,所以說他根本一點都不知情,這足以證明李世民行動周密且迅速。


六,李淵無能為力只能聽之任之

李淵沒能阻止親兒子發動的流血事件,是因為他也無能為力了。不但老了,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可以阻止。因為他的江山基本上都是兒子們為他打下來的,兒子們個個手握重權,尤其是李世民,不但擁有強大的舊部並立,而且還在潮頭像德高望重。面對這些,李淵阻止也沒有用了。


如果說他真的阻止了,但在政變的一發之際,他說的話根本就沒有那個兒子可聽了。


超能古博士

不請自來!

不是李淵不阻止,而是阻止不了!

大唐的江山,幾乎都是李淵的兒子們打下來的!而李世民更是功蓋大唐半壁江山……

李世民在玄武門事變之前,已經是大唐僅李淵之下的萬人之上:

1、官拜尚書令,掌大唐朝政絕對權力機關

唐襲隋制,在中央設立三省六部制。尚書令為三省中的尚書省最高長官。而尚書省是三省中負責執行的機構,具體事務分屬於下轄的六部具體執行。

618年,李淵稱帝,改國號“唐”,建都長安。封官李世民為尚書令。

2、受封天策上將,特許開府置官

開府置官,這可是秦漢時期三公中的丞相才享有的權力。並且,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開府置官,意味著朝廷之內的朝廷。因為這些屬官的調動和任命,不需要經過朝廷。

李世民剿滅王世充後,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淵特設官職,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

天策府並同秦王府,使得李世民麾下聚集以武將居多的一大批文武之士。

3、領司徒,拜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之上

司徒,秦漢後,虛職,名義上的榮譽官職,一品。

陝東道,範圍很廣,主要在今天的河北、山東、河南,以及山西、湖北、安徽、江蘇等地一部分。武德九年,撤銷。

大行臺尚書令,相當於軍政最高長官。也就是說,李世民已經在實質上還掌握著大唐王朝的半壁江山。

同時,地位在王公之上,真正的權傾朝野。

4、鑄幣權

李淵曾賜予李世民鑄錢器具,表明給予鑄幣權。

鑄幣權,意味著有了經濟財政權。等同於與朝廷分割經濟財政收入。


這種情況下,李淵還有能力防範李世民嗎?

同樣,李建成主東宮,麾下聚集大批以文官為主要的朝臣,同樣勢力不小!

李淵的錯誤方式和默許,使得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矛盾日漸加深,從而導致不得不生死相向!


志軍翔宇

李淵非但沒阻止玄武門事變,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他的一系列錯誤的行為導致了這次事變的發生。

首先我們說玄武門事變之所以會發生的根本原因是李世民不是太子但是已經擁有了可以挑戰太子的地位和權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沒在玄武門那麼事變也會在其他地方發生,所以李淵就算阻止了玄武門事變,但是隻要李世民勢大的這一局面不得到根本性改變,那麼兩個勢力之間爆發出激烈的衝突就在所難免。

其次,之所以會出現上邊的問題還是源於李淵的不作為或者說是亂作為,太子身為儲君,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正常的帝王一旦確立儲君那麼自然就會對應的為他的登基掃清障礙,尤其是對於其他可能覬覦皇位的皇子更是要極力打壓,至少也不能允許他們建立自己的班底和勢力,但是李淵作為一個皇帝,在立李建成為太子之後,又加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允許他開府自治,這一方面使得李世民看到了奪取政權的希望,同時也使得他有機會名正言順的積攢自己的勢力,另一方面也使得李建成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巨大額威脅,那麼這種局勢進一步發展的話,雙方兵戎相見其實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最後,我們從馬後炮的角度來說,李建成雖然不像人們一般意義上說的那樣昏庸無能,但是如果是他繼承皇位的話可能也很難可以達到唐太宗一樣的水平,那麼我們其實也沒必要對玄武門事變過於介懷,因為為了皇位而骨肉相殘絕不是獨此一家,畢竟擺在他們面前的可是九州的神器啊!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李世民為了一展自己的抱負奪取政權也只是常規操作而已,而他所開創的貞觀之治可是實打實的偉大盛世。


英勇的少年大俠

玄武門事變之時,李淵為什麼不阻止兄弟相殘還讓賢,其中大有深意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5724425582578698438,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pgc-image/15285350108171254d52dab\

孫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帝王之家,往往更多的是利益關係,親情在他們眼中根本就不算什麼!李淵起兵反隋之前,身為太原總兵,這時候家裡面尚能其樂融融,因為身處於一個較亂時代,李淵一家人要面對的是隋朝楊氏父子的猜忌。而當楊廣當皇帝的時候,對李淵父子更是痛恨交加,就差一個罪名殺其全家了!面對楊廣的猜忌,再加上楊廣暴政酷民,早已經導致天下人的不滿,在此背景下,李淵毅然選擇加入反隋大業中。隨著起義軍一步步獲取勝利,最終統一了天下,李淵看到了權力的象徵,自己也當上了皇帝,這之後,他也學會享受安樂,對自己兒子之間的明爭暗鬥也頂多是耳聞,並不做實。對於立太子,當時封建王朝,肯定是立長不立幼,但是李世民對李淵打下的這個江山貢獻巨大,很多功臣將領都特別佩服他,這就導致了李建成對李世民的羨慕嫉妒恨。而這個仇恨也是明爭暗鬥,在面上並沒有讓李淵發現什麼!李淵的思想肯定是好的,希望一家人能夠和氣,但是他卻意識不到兄弟倆的仇恨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了!這就是黃權的魅力所在!當兩個人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時,必定發生戰鬥,宣武門之變也就此產生了,可以說是打了個李淵措手不及,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們會互相廝殺,等到他想阻止的時候已經是來不及了!面對如此的慘劇,相信李淵後悔稱帝,後悔舉兵反隋了,最終白髮人送黑髮人,李世民成功之後,李淵也是無奈,把皇位讓給李世民,自己退休了!

所以做人嘛一定時刻有危機感,不能讓安樂毀了自己!李世民殺兄斬弟,最終結果如何呢,他自己老年看到兒子們爭這個皇位一個個慘死,這也無非說明了一個道理,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善惡到頭終有報,今天賦予你一個權力,註定明天會失去一份親情,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樂男孩

玄武門事變讓李世民徹底掌握了大唐所有的權力,李淵也因此被迫提前“退休”,當上了太上皇,標誌了李淵從此過上了囚徒的生活。那麼李淵為什麼沒有能阻止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呢?在越關看來有以下兩點。



李淵確定了李建成為繼承人,認為李建成勝券在握

玄武門事變前,李建成在帝都長安的勢力早就已經遠遠的超越了李世民。李淵和李建成都認為李世民沒有機會了。

政治上

在玄武門事變前,雖然表面上李世民還擁有著天策將軍府,實際上李淵多次下達了調遣令,把李世民府中的能臣猛將都調了出去,房玄齡、杜如晦、秦瓊等人都在玄武門事變前被李淵下令調出了天策將軍府。李世民的實力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軍事上

李建成除了長安一部分的軍隊的衛戍權之外,還養了數量可觀的私兵。

《資治通鑑》中還記載;李建成私募了四方勇士2000人,號長林軍。又從幽州李藝處調遣了300騎兵。除此之外李元吉還畜養了700私人部隊。

反觀李世民除了自己府中的800勇士之外根本沒有了其餘實力,而且由於多員猛將被調走,所以李世民在長安城內的軍事上也根本不可能對李淵和李建成構成威脅。



而且李淵確定了李建成的太子身份,把大部分權力都分給了李建成。如此一來,加之政治和軍事上的巨大優勢,不僅僅是李淵,就算是李建成覺得李世民被吃定了。所以對李世民放鬆了警惕。

李世民的玄武門事變行動迅速,且沒有徵兆,李淵根本不知道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只是幾十個人的流血政變,事發之前根本沒有任何徵兆,而且李淵沒有想到李世民竟然敢如此行動。



史書記載,李世民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後,隨即派尉遲恭到了李淵處,而李淵還在湖上泛舟。不論是後世猜測李世民把李淵帶上船的,還是李淵自己在船上的,都足以證明李世民行動周密且迅速。

玄武門之變這件事李淵根本就沒有想到,李淵多次打壓李世民的勢力,李世民相對於李建成已經是危如累卵了,而且從玄武門守衛常何反水李建成看,玄武門這件事做的可謂是天衣無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