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为何没能提前阻止玄武门事变?

尔欲单三路

唐高祖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虽然在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影响下,后世史官普遍把他写成了一个平庸的父亲和皇帝,但悦史君认为,能开创李唐近300年基业,唐高祖显然不是一般人。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唐高祖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对这起皇族内部的斗争,唐高祖其实早有准备。

悦史君梳理了一下唐高祖历次对嫡长子李建成、嫡次子李世民和嫡四子李元吉的安排,发现他一直在平衡儿子们的权力和地位,并努力维护嫡长子李建成的继承权。

第一,明确李建成的超然地位

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时为唐国公的李渊起兵反隋,很快攻入长安,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他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

隋恭帝杨侑进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李建成被册封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秦国公、京兆尹,李元吉为齐国公。

隋朝义宁二年(618年),隋恭帝任命唐王世子李建成为抚宁大将军、东讨元帅,秦国公、京兆尹李世民作为副将一起进攻东都,不久徙封李世民为赵国公。

同年五月,隋恭帝禅位于唐王李渊,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册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后加李世民为雍州牧。

悦史君认为,无论是唐王世子还是唐朝皇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始终与唐高祖同步,李世民和李元吉的爵位一致,官职比李元吉多一些,但相对来说相差不大。

第二,平衡诸子军功

唐朝建立后,唐高祖先后命秦王李世民西讨薛举薛仁杲父子、破宋金刚、讨王世充、破窦建德、防备突厥等,加任太尉、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天策上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中书令等职务,对李世民相当器重。

但实际上,唐高祖也同样派遣皇太子李建成破刘黑闼、防备突厥等,还有大量军国事务委任给他。

齐王李元吉也参与攻刘武周、讨刘黑闼等,加任司空、侍中、司徒等职务。

悦史君认为,虽然李世民的军功确实更卓越,但李建成作为皇太子,他的任务就是辅助皇帝处理国务,对外征战就不是他的任务,唐高祖有意让他参与进来,也是平衡军功的一种表现。

而李元吉打仗不漂亮,但还是多次参与征战,也是一个道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时间越久对李世民越不利,于是他与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部属,断然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李建成、李元吉,唐高祖对此非常震惊,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黯然退位。

虽然李世民后来开创了“贞观之治”,但这确实也是一个遗憾。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顺掌握了朝中大权,成为大唐最高的统治者,老皇帝李渊退居二线。一场腥风血雨之后,李世民坐拥天下。那李渊为什么没能提前阻止玄武门事变呢?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吧。


一,李渊治家无方治国无能

在这件事上可以说都是李渊的错,太子李建成既然立位为储君,其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李渊就应该为他的登基扫清所有的障碍,问他继承皇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其他可能觊觎皇位的皇子,对李世民和李元基等皇子,是要极力打压,决不能允许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强大势力。但是李渊错了,他在立李建成为太子之后,又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并且还允许他开府自治,这一方面使得李世民不断地发展了自己的夺取政权的实力。所以这一切都怪李渊治加与方治国无能。



二,李渊不该赐于李世民铸币权

李渊曾赐予李世民铸钱器具的时候,他就做错了,因为这表明给予铸币权。铸币权,可是一种了不得的权力,它意味着有了无限的经济财政权,等同于与朝廷分割国家经济财政收入。这种情况下,李渊和太子李建成还有能力防范李世民呢

三,李建成的一些嚣张行为激怒了

李建成坐了东宫之主之后,行为开始不检点,表现越加嚣张跋扈,他的麾下聚集大批以文官为主要的朝臣,并且多次夺取与削减李世民的军权兵力,势力越来越大,实李世民感到了严重威胁。而他又没有能力或先见之明,先下手为强,除掉李世民。

四,玄武门事变计划周密,没有任何征兆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计划非常周密,可以说是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进行发动的。它的规模并不大,只是几十个人的流血政变。而且非常秘密,事发之前根本没有任何征兆。李渊和李建成等人,根本没有意想到李世民竟然敢如此行动。



五,李渊豪不知情

史书记载,李世民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玄武门事变成功之后,他随即派尉迟恭去告知李渊处。而这时的李渊还在湖上泛舟,玩得高兴,所以说他根本一点都不知情,这足以证明李世民行动周密且迅速。


六,李渊无能为力只能听之任之

李渊没能阻止亲儿子发动的流血事件,是因为他也无能为力了。不但老了,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可以阻止。因为他的江山基本上都是儿子们为他打下来的,儿子们个个手握重权,尤其是李世民,不但拥有强大的旧部并立,而且还在潮头像德高望重。面对这些,李渊阻止也没有用了。


如果说他真的阻止了,但在政变的一发之际,他说的话根本就没有那个儿子可听了。


超能古博士

不请自来!

不是李渊不阻止,而是阻止不了!

大唐的江山,几乎都是李渊的儿子们打下来的!而李世民更是功盖大唐半壁江山……

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之前,已经是大唐仅李渊之下的万人之上:

1、官拜尚书令,掌大唐朝政绝对权力机关

唐袭隋制,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尚书令为三省中的尚书省最高长官。而尚书省是三省中负责执行的机构,具体事务分属于下辖的六部具体执行。

618年,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建都长安。封官李世民为尚书令。

2、受封天策上将,特许开府置官

开府置官,这可是秦汉时期三公中的丞相才享有的权力。并且,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开府置官,意味着朝廷之内的朝廷。因为这些属官的调动和任命,不需要经过朝廷。

李世民剿灭王世充后,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渊特设官职,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

天策府并同秦王府,使得李世民麾下聚集以武将居多的一大批文武之士。

3、领司徒,拜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之上

司徒,秦汉后,虚职,名义上的荣誉官职,一品。

陕东道,范围很广,主要在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以及山西、湖北、安徽、江苏等地一部分。武德九年,撤销。

大行台尚书令,相当于军政最高长官。也就是说,李世民已经在实质上还掌握着大唐王朝的半壁江山。

同时,地位在王公之上,真正的权倾朝野。

4、铸币权

李渊曾赐予李世民铸钱器具,表明给予铸币权。

铸币权,意味着有了经济财政权。等同于与朝廷分割经济财政收入。


这种情况下,李渊还有能力防范李世民吗?

同样,李建成主东宫,麾下聚集大批以文官为主要的朝臣,同样势力不小!

李渊的错误方式和默许,使得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矛盾日渐加深,从而导致不得不生死相向!


志军翔宇

李渊非但没阻止玄武门事变,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他的一系列错误的行为导致了这次事变的发生。

首先我们说玄武门事变之所以会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李世民不是太子但是已经拥有了可以挑战太子的地位和权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在玄武门那么事变也会在其他地方发生,所以李渊就算阻止了玄武门事变,但是只要李世民势大的这一局面不得到根本性改变,那么两个势力之间爆发出激烈的冲突就在所难免。

其次,之所以会出现上边的问题还是源于李渊的不作为或者说是乱作为,太子身为储君,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正常的帝王一旦确立储君那么自然就会对应的为他的登基扫清障碍,尤其是对于其他可能觊觎皇位的皇子更是要极力打压,至少也不能允许他们建立自己的班底和势力,但是李渊作为一个皇帝,在立李建成为太子之后,又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允许他开府自治,这一方面使得李世民看到了夺取政权的希望,同时也使得他有机会名正言顺的积攒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也使得李建成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巨大额威胁,那么这种局势进一步发展的话,双方兵戎相见其实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最后,我们从马后炮的角度来说,李建成虽然不像人们一般意义上说的那样昏庸无能,但是如果是他继承皇位的话可能也很难可以达到唐太宗一样的水平,那么我们其实也没必要对玄武门事变过于介怀,因为为了皇位而骨肉相残绝不是独此一家,毕竟摆在他们面前的可是九州的神器啊!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李世民为了一展自己的抱负夺取政权也只是常规操作而已,而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可是实打实的伟大盛世。


英勇的少年大侠

玄武门事变之时,李渊为什么不阻止兄弟相残还让贤,其中大有深意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5724425582578698438,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pgc-image/15285350108171254d52dab\

孫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帝王之家,往往更多的是利益关系,亲情在他们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李渊起兵反隋之前,身为太原总兵,这时候家里面尚能其乐融融,因为身处于一个较乱时代,李渊一家人要面对的是隋朝杨氏父子的猜忌。而当杨广当皇帝的时候,对李渊父子更是痛恨交加,就差一个罪名杀其全家了!面对杨广的猜忌,再加上杨广暴政酷民,早已经导致天下人的不满,在此背景下,李渊毅然选择加入反隋大业中。随着起义军一步步获取胜利,最终统一了天下,李渊看到了权力的象征,自己也当上了皇帝,这之后,他也学会享受安乐,对自己儿子之间的明争暗斗也顶多是耳闻,并不做实。对于立太子,当时封建王朝,肯定是立长不立幼,但是李世民对李渊打下的这个江山贡献巨大,很多功臣将领都特别佩服他,这就导致了李建成对李世民的羡慕嫉妒恨。而这个仇恨也是明争暗斗,在面上并没有让李渊发现什么!李渊的思想肯定是好的,希望一家人能够和气,但是他却意识不到兄弟俩的仇恨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了!这就是黄权的魅力所在!当两个人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时,必定发生战斗,宣武门之变也就此产生了,可以说是打了个李渊措手不及,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们会互相厮杀,等到他想阻止的时候已经是来不及了!面对如此的惨剧,相信李渊后悔称帝,后悔举兵反隋了,最终白发人送黑发人,李世民成功之后,李渊也是无奈,把皇位让给李世民,自己退休了!

所以做人嘛一定时刻有危机感,不能让安乐毁了自己!李世民杀兄斩弟,最终结果如何呢,他自己老年看到儿子们争这个皇位一个个惨死,这也无非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善恶到头终有报,今天赋予你一个权力,注定明天会失去一份亲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乐男孩

玄武门事变让李世民彻底掌握了大唐所有的权力,李渊也因此被迫提前“退休”,当上了太上皇,标志了李渊从此过上了囚徒的生活。那么李渊为什么没有能阻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呢?在越关看来有以下两点。



李渊确定了李建成为继承人,认为李建成胜券在握

玄武门事变前,李建成在帝都长安的势力早就已经远远的超越了李世民。李渊和李建成都认为李世民没有机会了。

政治上

在玄武门事变前,虽然表面上李世民还拥有着天策将军府,实际上李渊多次下达了调遣令,把李世民府中的能臣猛将都调了出去,房玄龄、杜如晦、秦琼等人都在玄武门事变前被李渊下令调出了天策将军府。李世民的实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军事上

李建成除了长安一部分的军队的卫戍权之外,还养了数量可观的私兵。

《资治通鉴》中还记载;李建成私募了四方勇士2000人,号长林军。又从幽州李艺处调遣了300骑兵。除此之外李元吉还畜养了700私人部队。

反观李世民除了自己府中的800勇士之外根本没有了其余实力,而且由于多员猛将被调走,所以李世民在长安城内的军事上也根本不可能对李渊和李建成构成威胁。



而且李渊确定了李建成的太子身份,把大部分权力都分给了李建成。如此一来,加之政治和军事上的巨大优势,不仅仅是李渊,就算是李建成觉得李世民被吃定了。所以对李世民放松了警惕。

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行动迅速,且没有征兆,李渊根本不知道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只是几十个人的流血政变,事发之前根本没有任何征兆,而且李渊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敢如此行动。



史书记载,李世民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随即派尉迟恭到了李渊处,而李渊还在湖上泛舟。不论是后世猜测李世民把李渊带上船的,还是李渊自己在船上的,都足以证明李世民行动周密且迅速。

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李渊根本就没有想到,李渊多次打压李世民的势力,李世民相对于李建成已经是危如累卵了,而且从玄武门守卫常何反水李建成看,玄武门这件事做的可谓是天衣无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