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不会听和说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不会听和说

决定你和孩子的亲密度,不是血缘关系,也不是伦理道德,而是你们之间釆取什么样的沟通方式。

没有哪个父母能够接受孩子的所有行为,也没有哪个孩子能够接受父母的所有教导。

如何判断谁在问题区?谁有情绪,谁就处在问题区。

在教育过程中,一般是孩子处于问题区,父母应该冷静和理智处理问题。如果父母不够冷静,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而引发自己的情绪问题,当双方都处于问题区时,就会爆发亲子冲突。

问题归属是如何避免亲子冲突,父母如何听孩子才肯说,父母如何说孩子才愿听。

一、父母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一)教育的误区

大多数父母有错误的认识,以为如果接受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会保持原状。

要想帮助孩子在未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最好的方法是告诉他他的缺点,告诉他父母现在不接受他的哪些行为,让他改变这些行为,他才会变得更好。

因此大多数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不接受性语言。

大多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父母的评价、批判、说教、警告和命令等,这些传达了父母对孩子自身的不接受。

二)不接受性教育的负面影响

1.让孩子感到厌烦、内疚和懊恼。

2.引起孩子的叛逆心,拒绝沟通。

3.引起孩子防卫和敌意的态度。

4.让孩子觉得不公平,产生固执和抵抗的行为。

5.激发孩子的愤怒,反过来攻击父母。

6.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胆小、懦弱、自卑。

父母们没有意识到,这种不接受性教育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尤其对孩子来讲,这些拒绝和否定的信息,种下了他们一生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无法接纳自己、无法爱自己、无法充分活出自己的种子。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不会听和说

三)不接受性语言种类

1.命令、控制、指挥,例如:你给我听好了,绝对不准去!

2.警告、训诫、威胁,例如:我警告你,你要是去的话,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

3.规劝、说教、布道,例如:还是不要去了吧,你只是一时兴起而已。

4.建议、意见、方法,例如:这件事没那么容易,我看你还是先找S老师咨询一下。

5.说服、讲理、教育,例如:跟你说啊,你现在正是小升初关键时刻,时间紧张,要分得清轻重。

6.评价、批评、判断,例如:不是我说你,别去了,你一定受不了的。

7.归类、嘲笑、羞辱,例如:你是那种能吃苦的人吗?看你平时在家懒得像猪一样,去了还不给我丢脸?

8.诉苦、要求、拉拢,例如:为了你,我辛辛苦苦赚钱,你就听我一次吧,我也是为你好啊。

9.解释、分析、分类,例如:你现在的情况呀,你不适合去做这个,这个是闲得没事的人做的。

10.安慰、同情、恐吓,例如:我也想支持你的,但是你知道的,现在学习肯定不能耽搁,再去的话你肯定会累坏的。

11.调查、怀疑、质问,例如:是不是你那个同学让你和她一起去的?她怎么能这样?你觉得这合适吗?

12.转移注意力、话题,例如:今天先不说这个,我给你买了几本书,是你非常感兴趣的,快来看看。

这12种不接受性语言类型,也是12种回应方式常常含糊不清,而且包含了玄外之音。

你与孩子的每一次谈话,都在定义你们之间所建立的关系。

每一次谈话,每一条信息,都是向孩子传达你对他的看法,他的脑海中会出现当时你是如何对待他这个人的画面,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

那什么是比较合适的回应呢?

比较合适的回应是,当中不包含任何听者自己的判断和情绪,邀请孩子分享他们自己的想法、判断和情绪。

当以这种方式回应的时候,你的孩子会感到自己充满价值,备受重视,得到接受,引人注意,任何一个孩子都会产生良好的感觉,他们会尽情地表现,你才有可能了解到孩子更多的内在感受。

当然,邀请孩子开口还算是比较容易的,当父母的需要学会如何保持沟通这扇门的长期敞开,这个时候就要学会主动倾听。

四)主动倾听

1.主动倾听的方法:

当孩子在和你说的时候,你把你听到的和理解的,复述一遍给孩子听,这也是解码的过程,并不要求父母每一次解码都正确,重要的是反馈你的理解,让对方知道你在用心倾听他的讲话,在用心理解他所发出的信息,并且还愿意去核准自己的理解是否有误。

在主动倾听当中,听者并没有发出自己的意见,比如评价、建议、推论、分析、质疑等,听者只是把自己对说者的信息含义的理解反馈回去,不多,也不少。

主动倾听的反馈,只是一个核对的过程,求证自己对对方信息的解读是否正确,并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主动倾听的作用:

主动倾听有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剥洋葱”。有时候,表面上困扰孩子的问题往往不是问题的实质,孩子还有另外的真正原因所在,那就是“洋葱核”。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被孩子表面的问题和表现的行为所迷惑,还要看到问题和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

主动倾听帮助孩子弄清楚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受到鼓舞,能坦诚地说出困扰他的问题,才能让孩子情绪得到释放和转换。在他们说出自己的情绪后,情绪也常常很快消失了。

主动倾听能够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温暖的关系,被另外一个人倾听和理解会带给人极大的满足感,并会使信息的传送者对倾听者产生温情。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不会听和说

二、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父母光学会倾听还不够,也要学会如何说。说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我的感受+你的行为+你对我的影响。

比如当你想睡午觉,孩子却让你陪他玩。你可能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不懂事呢,我都这么累了,你还不让我休息一会儿。

结果孩子不听越发纠缠你,因为这是你开头的攻击类型信息,你应该发出我开头的沟通类型的信息。

1.你开头的信息——攻击类型信息

如果一个人经常发出你开头的信息,那么也会促使另一个人发出你开头的信息,这就是攻击类型的信息。

常常听到两个人争吵,一个说你怎么样怎么样,另外一个一定会说你自己咧,你自己怎么样怎么样……

为什么在争吵的时候,双方的情绪会越来越糟糕?甚至吵到最后都已经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吵,这就是经常发出你开头的信息造成的局面。

2.我开头的信息——沟通类型的信息

比如上面的例子,你应该说:我很累了,想午睡休息一下,你想让我现在陪你玩,我就休息不了,不休息我会很难受,没有精神,下午也不能好好陪你玩了。

孩子毕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常常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其他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有人把这种感受和影响告诉他们,他们通常愿意更多地为别人考虑。

三、如何应对亲子冲突

一)冲突的本质是关于输赢的战争

可能很多家长并不认同这一点,家长们都会觉得:我这么大的人怎么会和孩子一般见识呢。

实质上,很多家长都是想在孩子面前树立家长的权威,想要教导孩子,让孩子接受家长的观念。

当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孩子就得听大人的,孩子就是错的,我才是对的,我就不相信治不了你,这些本质上都是家长跟孩子之间的权力斗争,都是一场关于输赢的战争。

二)孩子输的后果

家长总是利用自己家长的权威,看起来很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迫使孩子听话,但实质上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导致孩子失去解决问题的动力,孩子也没有机会发展出自律精神,更不会激发出孩子的创造力,反而让孩子胆小懦弱自卑无能,孩子失去生命力失去自我,孩子也会在心里怨恨父母,从小种下不快乐的种子。

三)家长输的后果

家长总是屈服和妥协于孩子的反抗,促使孩子学会了利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学会对父母说气人的话和威协的话来使父母就范,这些孩子常常野性难驯,无法管教,冲动任性。

他们只知道自己的需求,比任何人的需求都重要,他们常常缺乏对自己行为有内在的控制力,成为非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而苛求的人。

四)双赢的结果

用一种双方都满意的方法解决冲突,双方都感觉良好,家长达到教导孩子的目的,孩子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学会体谅别人,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

解决冲突的正确方法步骤如下:

1.发现和定义冲突

2.产生可能的备选解决方案

3.评估备选解决方案

4.决定最好的可接受解决方案

5.执行决定

6.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追踪评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