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奧數降溫,我卻讓娃在美國發力拚「奧數」

國內奧數降溫,我卻讓娃在美國發力拼“奧數”

國內的奧數大大降溫了。

前幾年暑假回國,同學朋友聚會時談得最多的是奧數,關鍵詞是華賽,奧賽,某思的競賽班,火箭班……總之沒有猶豫孩子要不要學的,只是探討該怎麼學;

今年回去發現風向變了,但凡說起孩子教育,言必提“大語文時代”,孩子正在上閱讀班,寫作班……

問起奧數,大家有些迷茫,有的說“小升初”已經不看奧數成績了,有的說某些好學校沒有公開要求奧數成績,但還會私下悄悄考量,估計過兩年也不會看了。總而言之,大家坦言不會那麼緊盯著孩子的奧數了。

看來考試篩選機制的話語權真的很大,教育風向隨時都會跟著選拔方式的變化而變化。以更放鬆的心態去看待奧數是件好事,只是不要180度大轉彎就行。閱讀、寫作固然重要,但數學也依然是非常關鍵的學科。

美國家長圈普遍有個共識,“體育是鍛鍊身體的最好方式,而數學則是鍛鍊思維的最佳工具”,所以很多名高校會專門為體育和數學特長生亮綠燈。要不有身體,要不有腦袋,當然如果兩者兼佳,就Perfect了!麻省理工 、斯坦福等大學把數學競賽成績作為重要的參考因素,卡內基梅隆、布朗等大學則直接在申請頁面上就要求填寫AMC10、12或AIME成績(這些都是什麼?咱們一會兒會談到。)

國內奧數降溫,我卻讓娃在美國發力拼“奧數”

為啥數學這麼重要?因為它幾乎是所有理工學科的基礎啊。對比起忽冷忽熱的國內,美國的奧數則一直處於“恆溫”狀態,不在聚光燈下,但也沒人會忽略它。逃逃開學就5年級了,我們也打算讓他開始嘗試數學競賽。今天就來和大家掰一掰美國數學競賽的特點,我覺得有不少值得參考借鑑的地方,對如何做好孩子的數學學習規劃肯定會有啟發。

起步晚,不Ready不開始

咱們華人歷來就比較好數學,而且有早啟蒙的傳統。

記得我7歲那年,有次爸爸給3年級的表姐和我講“雞兔同籠”問題,表姐三兩下就Get到精髓,而且還會舉一反三。我卻聽得雲裡霧裡,任憑老爸再三講解,還是揪著“兔子是白色還是灰色”、“有沒有鴨子”這類問題不放,最後我爸放棄了。可到了第二年,我無意中自己拿起來看,哎呀,都什麼嘛,很簡單啊,秒懂啊。我爸這才鬆了口氣,欣喜於孺子可教。果然後來數學一直是我的強項,參加過的競賽不計其數,直到今年的同學聚會都還有人提起我在大學裡高數、線數全拿滿分的得瑟往事。

其實小時候前後只差了一年,理解力卻完全不在一個層次。試想當年如果我爸契而不捨堅持教,該有多背油。晚一兩年再學,最終效果並不差。

等到Ready才開始,恰好也是很多老美對孩子數學培養的看法。美國家長對孩子數學培養的長遠規劃,考慮要不要拔高,要不要參加數學競賽,幾乎是從小學中高年級才開始。低齡階段也有一些數學競賽,我以前和大家分享過,但不算普及,難度也偏低,題目設計得會更活一些,但和國內同齡孩子所上的奧數課外班比起來,只能算小打小鬧。

那美國孩子小時候都幹嘛去了呢?閱讀,體育啊。想想挺有道理,語言學習有窗口期,無論是學母語還是學外語,抓住12歲以前這段時間性價比最高。體育也類似,尤其是一些要求身體柔韌度的項目,適合低齡開始。

而數學則是很需要腦袋的學科,尤其是拔高的競賽類數學,稍微等一下,等孩子的智力發育程度Ready了,事半功倍。

現在國內奧數降溫就提供了很好的大環境,大家可以用更放鬆的心態去看待數學,根據孩子的智力發展程度去做規劃。一開始慢慢來,

而到了Ready的時候,如果學有餘力課內的東西“喂不飽”,不管競賽成績是否“有用”,都應該鼓勵孩子去挑戰更有難度的數學題目,在最合適的時候開始鍛鍊大腦和思維。

速度快,一旦Ready就“剎不住”

不Ready不開始,那Ready了之後呢?我發現美國數學競賽的路子和國內不太一樣,這邊很重視知識的寬度,鼓勵孩子“超前學習”。給逃逃報競賽學習班之前,我做了滿滿一輪調查,總結出美國奧數的大致路線,先列出上層的,大家“瞻仰”一下:

國內奧數降溫,我卻讓娃在美國發力拼“奧數”

自下而上依次是:

  • AMC10:AMC是American Math Competition美國數學競賽的縮寫, AMC10指的是10年級(高中二年級)以下的孩子可以參加。
  • AMC12:難度比AMC10大,12年級(高中四年級,美國的高中有4個年級)以下的孩子可以參加。

AMC10和12之上的是美國數學邀請賽 AIME(American Invitational Mathematics Examination),AIME 是為美國初級數學奧林匹克(USJMO)、美國數學奧林匹克 (USAMO) 選拔人才的。當然如果AMC10、AMC12的成績足夠優異,可以直接晉級。

然後再經過層層培訓篩選,最終到達IMO(International Math Olympiad),就是美國國家奧數隊。

走到上面虛線框中的學生,多半是衝著最後的世界競賽去的。而下面的幾項比賽,AMC10、AMC12,AIME則是任何對數學感興趣,擅長數學的孩子都適合去參加,所以前面大家看到的大學申請表格里就有填寫這幾項分數的欄目。

為什麼我說美國數學競賽很注重“超前學習”呢?可以看到無論是AMC10還是AMC12,它們對參賽年齡年級的規定只有上限沒有下限。AMC10中包括了不少高中數學的內容,但我身邊見過最牛的娃是小學5年級就去參加,還考得不錯,那孩子是從4年級才開始搞數學競賽,興趣及其濃厚,天資好再加上父母的支持和配合,一下就衝上去了。

當然這種牛蛙是少數,絕大多數孩子是從這個框架中的下一層,也就是AMC8開始的。逃逃今年開始準備的也是AMC8,適合8年級(相當於國內的初二)以下的孩子參加。逃逃準備要參加的競賽學習班裡大多數是4、5、6年級的孩子,也就是說所有孩子都得加速地超前學習。

AMC8是美國數學競賽的入門級別,大致是以截止到初中階段的課內內容為主,競賽內容為輔的考試,總共25道題目,難度逐步遞進,前面幾道往往很簡單。比如這是2017年AMC8的第4道,

Problem 4

When 0.000315 is multiplied by 7,928,564 the product is closest to which of the following?

(0.000315乘以7,928,564的結果和下面哪個數最接近?)

(A)210

(B)240

(C)2100

(D)2400

(E)24000

很簡單,但需要準確和速度。AMC8速度要求很高,考試是40分鐘,每題平均只有一分多鐘,越到後面的題目越難也越巧妙,比如這是另外一套題的第25道,

Problem 25

One-inch squares are cut from the corners of this 5-inch square. What is the area in square inches of the largest square that can fit into the remaining space?

(邊長為5英寸的正方形被切掉了邊長為1英寸的四個角,問在剩下的圖形內,能放下的最大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國內奧數降溫,我卻讓娃在美國發力拼“奧數”

國內奧數降溫,我卻讓娃在美國發力拼“奧數”

國內奧數降溫,我卻讓娃在美國發力拼“奧數”

國內奧數降溫,我卻讓娃在美國發力拼“奧數”

國內奧數降溫,我卻讓娃在美國發力拼“奧數”

國內奧數降溫,我卻讓娃在美國發力拼“奧數”

這道題想清楚了挺簡單,但就怕一下被卡住沒反應過來。

孩子不但要超前學習,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需要非常牢固。前幾天我讓逃逃試了一套真題,25道他只對了16題,剩下的要不是做錯了,就是還沒學過,要不就是根本沒時間想,反正還是需要系統的學習和訓練。

我把上面這道題的答案,連同可以瀏覽到歷年AMC8、AMC10、AMC12真題和答案的網址整理了出來,感興趣或好奇的家長可以在【私信我】的對話框裡發“AMC”提取(不是在這篇文章下面留言哈,是在咱們每天推送文章的地方發送。)

Tips: 點擊文章標題下方的【關注】,然後點“東西兒童教育”,進入後右上角有【私信】,在那裡輸入關鍵詞就會有自動回覆啦。

AMC這個系列的數學競賽在國內也是可以參加的,尤其是將來有意到美國上高中的孩子,可以提早開始準備AMC8,如果有拿得出手的AMC8成績,在申請美高時會有一定的優勢。

起步晚,但一旦開始了就卯足勁兒往前衝,鼓勵“超前學習”,這思想不僅體現在數學,還貫穿整個美國教育。美國小學生看起來吊兒郎當,但到了初中、高中就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態。國內很多高中會花將近一年的時間來複習備考,而同齡美國優秀的高中生已經上了N門AP(Advanced Placement,大學預修課程),積攢了很多大學課程的學分。

我想這點也是值得借鑑的,現在到處在提倡“減負,禁止超綱超前”,孩子負擔過重的確不好,但也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都學會搞懂了,明顯學有餘力,就沒必要老在原地打轉,可以往前走一走。


之前聽過浙江大學王立銘教授一期關於“生命科學”的音頻節目,節目中他坦言 ” 雖然自己是微生物學家,但仍然不得不承認,科學門類之間是存在著鄙視鏈和上下游的。生物學的上位科學包括物理學和化學,沒有這兩門科學的幫助,大部分生物學家可能只能被叫做博物學家;化學的上位科學則是物理學,沒有原子物理學的發現,門捷列夫雖然能天才地把化學元素按照特性排列成周期表,但是卻根本沒辦法解釋為什麼化學元素就一定會形成這樣的週期;而物理學的上位科學則是數學,沒有數學,物理的一切研究、解釋、推算幾乎沒法進行。

數學幾乎處於所有科學學科的上游,地位不可撼動。教育風向可能會因很多外部因素的變化而變化,但數學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這點一直都不會變。

觀察和掌握孩子的實際情況,幫助他適時開始,量力拔高,這是咱們家長需要做好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