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奧數,到底要不要學奧數

《光明日報》報道,7月12日,在一個教育論壇上,清華數學系教授、清華大學附中校長王殿軍笑言,自己的女兒上了幾次奧數就被他喊停了。

“她問我的題目我都做不出來。”王殿軍說,不是因為題目難,而是奧數班解題的方法是不正常的。

在王殿軍看來,科學的教育不是要教給學生千奇百怪的解題方法,否則會讓學生們思維走歪了、興趣學沒了。

奧數到底是什麼?為何能在中國大熱數十年,成了很多名校自主招生、三位一體的敲門磚?

且聽我從頭道來。

1959年,由羅馬尼亞牽頭,舉辦了第一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英文簡稱IMO)。

IMO舉辦之初,主要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

1974年,美國也派出選手參加,IMO漸具國際性。

目前,每年派選手參賽的國家已達到100個左右。

每個國家最多可派6名選手及2名正副領隊,選手須為中學生。

每次競賽出6道題目,供選手分兩天解答,每天答題時間為4.5小時;每題滿分7分,總分42分。

獲得金、銀、銅獎選手的比例為1:2:3,獲獎者約為參賽人數的一半。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華羅庚親自主持了規模空前的全國八省市高中數學競賽。

該年,鄧小平在與清華大學校長座談時提到:

“數學是學好自然科學的基礎,挑選競賽中優秀的十五、十六歲的青少年出國學五年,二十來歲回來就可起作用。”

1979年,8省市高中數學競賽擴展為全國數學競賽。

1985年,中國首次派了兩名中學生參加IMO。其中一名學生獲得一枚銅牌。

自1986年起,中國開始組織冬令營,選拔IMO選手。初步建立起“冬令營—國家集訓隊—國家隊”的選拔模式。

這樣的選拔模式立竿見影。在1986年波蘭舉辦的IMO上,中國獲得3塊金牌、1塊銀牌和1塊銅牌,總分居第四,大大超出了預期。

中國現在的選拔模式是:每年10月舉辦民辦公助性質的“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從約

20萬參賽學生中,選出約120名參加冬令營(即“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簡稱CMO,進入冬令營的學生,基本上進清華北大等名校沒問題),經過競賽,再選拔出20~30名學生進入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

每年集訓從3月開始,直至當年7月選出6名參賽國家隊隊員。

1988年以前,獲得總分第一最多的是前蘇聯,有12次;1989年至今,中國共獲得19次總分第一。

1990年,中國舉辦IMO並取得優異成績,奧數熱度驟增。

許多學校開始將奧數成績作為評判學生智力、能力的重要標準,由此催生出大批奧數培訓班。

1998年,“小升初”取消統一考試,奧數順勢“填補空白”,搖身成為初中名校選擇生源的重要參考依據。

儘管官方對奧數熱多有抑制,但“奧數”已被神化,再加上有市場的需求,很多奧數學得好的孩子進了各級的名校,所以抑制措施並無太大的效果。

獲得菲爾茨獎(該獎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教授曾明言:

“做奧數競賽絕對成就不了數學大國。數學其實是做研究,而奧數卻只是做題目。

奧數金獎只能證明考試的能力,而不是研究的能力。研究的根本是自己找問題,而奧數訓練的不是這個。只知道去做別人的題目,而不知道去做自己的題目。”

據我對丘教授話的理解,奧數就像是在可以預知的條件下進行短跑比賽,而數學研究則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可預知條件下進行的一場馬拉松。

前者需要解題技巧的積累;後者所要求的,則是強烈的問題意識以及豐富的創造力。二者不完全是一回事。

目前小學奧數班上所教的奧數題確實很偏,更像是腦筋急轉彎。

參加IMO的國家雖有上百個,但只有在中國,奧數才成為“熱門”。

在我看來,依附在奧數身上的,不僅是“數學大國”之夢,更牽涉到千千萬萬家庭和個人的“名小學、名中學、名大學之夢”。

有人說,奧數已淪為某些學校科任老師以及社會培訓機構的賺錢工具了。

有人說,奧數熱,是升學指揮棒出了問題,民辦名校“小升初”用奧數成績選人,不學行嗎?

有人說,全民奧數熱的背後,是優質教學資源不足,選拔方式單一,單從鼓勵或者打壓奧數入手,就是頭痛醫頭。

我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就學習奧數,他興趣濃厚,也從來不覺得有什麼苦,後來數學一直很好,高考也考出了140+。

無論如何,我覺得作為學生,如果要在國內參加高考,尤其是新高考的背景下,學好數學還是非常重要的。

就我所知,很多優秀的孩子,在名校的自主招生和三位一體考試中,往往因為數學差一口氣,而在最後時刻倒下。

我的意思是,既不要把奧數看成神話,也不要把它看成洪水猛獸。

清華大學的數學教授因為解不出奧數題,就喊停了他女兒的奧數課,這算不算對奧數的不公?如果他的女兒喜歡學奧數呢,幹嘛要粗暴地喊停她?

如果想把數學學得更好,如果有興趣、金錢和時間,我建議不妨學學奧數吧,而且最好從小開始。

管他清華教授解不解得出奧數題呢,就不管!就不管!!


清華招生可是要奧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